APP下载

见证的态度

2016-02-29卢北峰

数码摄影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光摄影记者摄影

虽然是一张平面的新闻现场抓拍,但也能讲述立体的人物故事。他另辟蹊径,给予了摄影及影像背后的更大可能性,让我们重新“观看”到每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以及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二十余年的摄影历程,以见证的态度记录这个时代和时代中的人们。

我是《北京青年周刊》的卢北峰,我的作品主要是记录影像和人物影像。我从1988年开始学习摄影。在这之前,“影像”是什么,我知道的非常少,只知道中国有两本摄影杂志,一本是《大众摄影》,一本是《摄影世界》,我的摄影知识几乎都来自于这两本杂志。应该是在1980年左右,我觉得能够看到比较好看的图片是一种享受。但之后的一两年中,我觉得杂志上刊登的照片很雷同,画面也比较虚。用现在的角度解释就是“唯美”。我觉得这些唯美的照片距离我观察到的世界非常遥远。我眼里的世界绝不仅仅是那些优美的风光以及笑得灿烂的男女老少。于是,在我心里对摄影便有了一种模糊的、说不清楚的期待。

早年,我在部队从事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工作,在军校也是学的计算机专业,跟我现在的职业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从小爱绘画,在部队时又是一名文学狂热份子,曾疯狂地想成为一名作家。这些“业余爱好”无形之中培养和训练了我的想象力和画面感。1987年11月,我从部队转业到《中国日报》社(China Daily)工作。在这张报纸上,我好像看到了内心正期待的影像:摄影师王文澜、郭建设、李迪、李太行拍摄的照片,把我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觉得他们的照片接地气、有个性、不唯美、画面和构图极讲究,我为这些照片所反映的百姓的真实生活所感动。这种感动激励着自己在1988年夏天,用我所有的转业费(一千多元钱)买了一台玛米亚ZM 135相机和一支玛米亚标准镜头,开始学着拍照片。大概过了几个月,我又攒了一些钱,买了一支玛米亚的80mm~200mm变焦镜头,当时就是这种条件。我记得那时候在摄影发烧友中,玛米亚ZM相机不被看好。大家都喜欢买理光的相机,理光5或者理光10,再不就是美能达300/700这样的相机。我也很想买这样的相机,但由于那时候工资收入不高,我只能买台玛米亚ZM相机。我记得还买了一只银燕牌闪光灯,闪光指数和对焦距离等参数都印在闪光灯背面上。最初拍摄我经常着急得忘记去校对,出来的照片经常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就这样背着相机骑着自行车在大街小巷和公园里乱转。我当时就想拍百姓的生活,想法很简单也很朴素,没想过要拍摄什么深刻的社会变革之类的大题材。在那个年代,我作为一名业余的摄影发烧友,就是靠着一种激情和对摄影的热忱满大街转悠,看到自认为有趣的场景就赶紧停下来对焦拍摄。但就是凭着自己这样的一种执着和勤奋,1992年我才考进《北京青年报》的摄影部成为一名正式的摄影记者。

《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跟我说过(并且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人的影像,如果想成功,那一定要独特。”王文澜是我的摄影启蒙老师,他的摄影作品以及他对摄影的感悟力,对我影响十分深重,逐步引导我该如何需要自己的摄影语言。我尝试和寻找一种更为巧妙的表述,让人能感受摄影的魅力。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摄影记者和摄影师都在拍摄人们如何与非典做斗争的场景,我在思考,怎么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角度去呈现非典疫情对老百姓带来的影响?用影像来表达人们对非典的恐惧可能适合我,于是,我将镜头对准了北京的胡同,拍摄人们当时的生活状态。因为我觉得在非典期间,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产生的恐惧、怀疑、戒备和拒绝要比那些奋斗在生死一线的医生护士对我有更大的冲击。

作为摄影记者的另一个工作内容就是拍摄人物肖像,由于在报社工作,我拍摄了大量的新闻人物,从1992年到2014年我拍了上千个来自各行各业人物,文化人物占绝大多数。身边的好友建议我从中挑选出100个人来编辑成一本书,让读者从这些文化名人的身上看到1992年到2014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2015年1月,我出版了这本书《见证》,见证中国文化二十年。

由于每个摄影师的个性、阅历的不同,拍摄风格也会大相径庭,所以,当我按快门的那一瞬间,一定是所拍摄对象的某个情绪表达感染了我。在拍摄中我力求做到与别人不同,与自己以往的片子不同。多年的纪实摄影经验让我在抓取人物瞬间的真实情感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我想要的就是每一个人物在我的镜头里都会表现出他们各自鲜活的个性。在拍摄中,我以平常心对待,把拍摄对象当成一个普通人,即使名气再大,光环再耀眼,也不会干扰我在镜头中的表达。摄影,为什么在这一瞬间按下快门,而不是在那一瞬间?这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或许是一种眼力、一种直觉吧。我觉得,一张好的纪实摄影图片应具有的三要素:一是人物,因为只有人的存在,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一个时代的背景;二是要有情,要融入摄影师的感情,融入镜头里人物的感情;三是有内涵,能够让人回味。因为照片不仅能记录了人生,也能记录了时代、记录了社会、记录了发展、记录了变迁。

对我来说,影像是我看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也很羡慕那些优秀的人物肖像摄影家,比如中国的肖全、美国的安妮·莱博维茨。我羡慕他们能用影棚灯和精心的布景设计,掌控时间去拍摄自己想要的人物影像,但我做不到,我只能在或短或长的采访中完成我对人物的直觉拍摄。或许,在我退休以后我会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我觉得年龄不是问题,活到老学到老,希望多看到一些国外的国内的优秀摄影家的优秀作品,从其中吸取营养和得到启迪。我希望用独特的视角表达世界,亦或是用摄影表达我内心的世界。

猜你喜欢

理光摄影记者摄影
不朽的经典:理光GR1到GR相机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理光发布银色限量版宾得K-1相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理光在硅谷设立分公司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