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预测价值分析

2016-02-29徐志开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价值

徐志开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预测价值分析

徐志开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要:目的分析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宫颈病变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宫颈细胞学及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两种方式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93.4%及93.1%;采用传统宫颈细胞学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80.3% 及72.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细胞学检查,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类乳头状病毒;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价值

宫颈癌对女性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其发生及发展需较长的演变过程。对育龄妇女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诊断是减少宫颈癌发病的重要方式。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因素,临床通常依据HPV与癌症的关系,将其分为高危型及低危型。相关调查认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可提高细胞学筛查的准确性,对宫颈疾病的发展产生预警作用[1]。为进一步分析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对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宫颈病变患者给予筛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宫颈湿疣、宫颈炎及阴道不规则出血,排除:(1)进行细胞涂片检查患者;(2)子宫切除和宫颈手术史患者;(3)24 h内有性生活患者; (4)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年龄为20~52岁,平均年龄为(31.8±3.2)岁;孕次为0~5次,平均孕次为(2.2±0.7)次;产次为0~3次,平均产次为(1.6±0.4)次。

1.2 方 法

患者分别给予传统宫颈细胞学及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两组诊断方式的特异性及灵敏性进行分析。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用窥阴器将宫颈暴露,将特制的颈管刷深入宫颈管中,旋转5周后将宫颈刷取出,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容器中进行漂洗,将保存液中的细胞进行处理,参考采用2001 年国际癌症协会妇科细胞病理学所用的 诊断方法进行诊断[2],细胞异常者则判定为阳性。

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查方法: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将宫颈刷放于宫颈口,转动3周,停留约10 s后将宫颈刷放入专用的试管内送检。采用Digene公司提供的杂交捕获系统,可一次性对13种人类乳头状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超过1.00 ng/L则判定为阳性。全部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对结果异常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直接取材,行病理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金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实现全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经检查,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诊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细胞学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式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3讨论

相关调查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生近15万宫颈癌病例,且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3]。宫颈癌发病及发展过程较长,通常因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发展到原位癌,再进展为早期浸润癌,之后发展为浸润癌,时间需15年左右。因此,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临床多采用传统宫颈细胞检测法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诊断,该方式镜下细胞分布十分均匀,图像清晰,有利于宫颈细胞异常的检出。但传统涂片方式细胞获得量少,非细胞成分的干扰大,对检出率影响较大。

人类乳头状病毒为与泌尿生殖道病变相关的病毒,通常情况下,感染人类乳头状病毒后,人体可自行清除,如出现持续感染,则可能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病毒可在感染初期至癌变的全过程中检测出,为宫颈癌的及早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国外有学者将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常规筛查方式,认为该方式与细胞学检查联合诊断宫颈癌前病变,阴性患者3年内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概率较小。本组研究中,采用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诊断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细胞学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与传统细胞学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有利于患者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率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乔友林,赵宇倩.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和预防[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2):1-6.

[2]肖正华, 张晓静, 林英, 等.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14,23(2): 24-26.

[3]唐红,刘雪梅,刘勇,等.泸县地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5):783-785.

The Diagnosis Value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in Predictive Analysis of Cervical Lesions

XU Zhikai

(Jiamusi Univers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eilongjiang Jianmusi 154007,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re-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cervical disease clinical valu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Methods90 cases of cervical lesions in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from April 2014 to June 2015 were treated using conventional cervical cytology and HPV testing to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two methods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ResultsThe HPV detection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were 93.4% and 93.1%; traditional cervical cytology diagnostic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was 80.3% and 72.4%; comp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ytology, HPV detection before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lesion, is worthy of wider promotion.

Key words:HPV; cervical lesions; diagnostic value

收稿日期:2015-09-23

中图分类号:R 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46X(2016)01-0045-03

猜你喜欢

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价值
宫颈特殊染色法用于宫颈癌前病变检测的临床价值
HR—HPV DNA PCR和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观察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宁德地区HPV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