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防和军队改革背景下典型报道内容创新初探

2016-02-28金思聪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内容创新

金思聪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 南京  210000)



国防和军队改革背景下典型报道内容创新初探

金思聪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进程中,军队媒体应不断创新典型报道,用具备感召性、时代性、亲切性的典型事件凝聚官兵共识,充分发挥典型事件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关键词:典型报道;国防和军队改革;内容创新

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已经全面实施展开,军队宣传工作要把改革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宣传好,引导官兵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典型报道如果做不对、做不好、做不活,往往会给人以高大全、不亲近、不可信的印象,不仅达不到传播正能量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受众的非议。[1]

2015年12月,习主席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确,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没有好的内容,即使有再好的形式、手段、技术也是不行的。因此,做好典型报道的关键是创新典型报道的内容。

一、凝聚共识,挖掘典型报道的感召性

国防和军队改革背景下的典型报道的内容创新,首先就要立足“基层”做文章,围绕“实”字来创新,从而起到凝聚共识、引领舆论、指导实践的使命。

(一)走进基层,讲述官兵自己的故事

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鲜明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军队典型报道的读者就是广大的基层官兵。军队媒体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了解第一手材料。同时要善于观察,在众多材料中发现好材料,找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官兵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材料。采编人员要善于思考,深入挖掘好材料的内涵,梳理和阐发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2015年新春,《解放军报》推出“点赞新一代革命军人•习主席接见过的基层官兵”系列专稿。该组系列报道中的12位人物就是生活在广大基层官兵中的代表。北疆某边防团下士张伟、“红四连”连长章星、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中国“北斗人”王飞雪……经过报道,他们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以实际行动争做新“四有”革命军人的先进事迹持续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引起反响,成为广大基层官兵学习的榜样。

(二)加强互动,让官兵参与创作报道

全媒体背景下军队的典型宣传要改变以往“传者本位”的思想,确立以用户为主体的报道理念,重视与官兵的互动,让官兵参与创作报道内容,以此促使官兵对报道内容产生更强的共鸣和信任。

首先,发动受众参与发现与挖掘典型事迹和人物。可以在全军政工网以及各单位的政工网设立网页和平台,接受广大官兵的推荐和自荐,寻找典型线索。其次,让官兵确立典型。宣传主管单位应该充分尊重官兵的意愿,充分发挥他们的选择典型自主权。最后,让受众参与典型报道。宣传单位可以开辟网络、报刊等媒体公众平台,让官兵投票,发表感想和评论,组成一个丰富多样的报道拼盘。[2]

二、联结当下,凸显典型报道的时代性

典型人物或事迹是时代的产物,它不但要体现时代精神,而且要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新时期的新闻传播规律。军事典型报道要着眼全党全军全国的大局,精心选择,精心组织,以典型的鲜明个性特征揭示时代主题。

(一)结合社会环境,传递时代精神

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和军队环境,传递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意蕴是军事典型报道创新的必由之路。

著名军事记者江永红在20世纪80年代初采写的长篇报道《“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红军司令”越练越过硬》犹如平地惊雷,引起了巨大反响。十年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想泛滥,我军军事演习中“红军一打就胜,蓝军一触即溃”的固有模式严重制约了军队的战斗力的提升。王聚生的出现向全军敲响了一记警钟,训练要突破“左”的思想束缚,首要的问题是改变本本主义的练兵模式,必须真打实抗,不能自欺欺人。经过军报的宣传和推广后,“蓝军司令”这一典型在全军上下掀起了方兴未艾的“蓝军”热,为当时军事训练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后来全军军事变革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利用融媒体,打造多样化报道内容

融媒体摒弃了简单复制各种媒介的内容的方式,强调从采编到传播各个环节要互融互通。换言之,即实现一次综合采集、多种内容生成、多元渠道传播。[3]融媒体时代的典型报道,要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既可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传统形式报道,也要有专门为微博、微信、网络等“量身定制”的新媒体内容。

以《解放军报》对27集团军移防报道为例。军报在2015年2月25日的头版刊发长篇通讯《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第27集团军从河北移防山西》。作为全军第一个因改革而进行部署调整的军级单位,文章深度挖掘了27集团军在移防过程前后遭遇的困难与考验,表现了全军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胆忠心,描绘了官兵义无反顾地投入改革洪流的坚毅形象。此外,解放军报客户端、解放军报官方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利用新媒体的巨大传播优势和语言特色,推出视频“27集团军移防独家影像记”、后续报道《部队移防到哪里,哪里就是咱的家》、《照片里的故事激扬过硬精神气》等,与传统媒体相互配合,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立足平凡,强调典型报道的亲切性

多年以来,我军的典型报道存在“高大全”“脸谱化”“同质化”“标签化”等弊端。这样的典型人物只能让官兵当作传奇人物来敬仰却不能引起官兵的共鸣。如何把典型报道做得有血有肉有温度,使人物可亲、形象生动、亲切感人,是当前典型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用动人的细节触摸受众心灵

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记者只有捕捉生动有趣、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才能使笔下的典型人物更加栩栩如生、打动人心。

2014年,《解放军报》在报道中国陆军第一蓝旅旅长满广志时就采用了丰富、鲜活的细节来刻画这一神秘部队的“狼头”,“眸子一闪,他站起身——1分钟之内,连续下达3道命令”,连用三个数字,充分表现了满广志的机智果敢。“驾驶员开玩笑说,团长搬家就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这一细节采取幽默的笔法,使满广志潜心钻研兵法,在学习上充满紧迫感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细节的捕捉还体现在典型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上。“胡扯!要是打仗,能叫暂停吗”“军人为国捐躯固然悲壮,可如果牺牲换不来胜利,那就是悲剧”这是他的话语,看似严苛,却也体现了他胸怀使命、不惧风险的个性。

(二)展现立体化的人物形象

霍夫兰说服理论中的“两面提示”原则是指,在较为开放的传播环境下,或是面对理性程度较高的对象,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说服的效果更佳。秉持这一原则,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在坚持正面宣传总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示一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有血有肉的立体化人物形象。[1]

以兵棋专家张国春的报道为例,军报采用客观平实的视角,真实还原典型人物的本来风貌,不搞所谓的高大全。系列报道中既写张国春推让评职称和立功指标的淡泊名利,又写他错失经济适用房的遗憾纠结;既写张国春成就他人的坦然欣慰,也写他面对病魔的忐忑不安。[4]一个真实、本色的张国春呈现在读者面前,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和接受,这样会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总而言之,创新是媒体实践的灵魂,新时期的军队典型报道需要改变和发展,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当今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广大军事新闻工作者要以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创新军事典型报道,进一步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宋照强.让典型报道为社会正能量传播助力——从河南电视台的典型报道说起[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9):109-112.

[2] 顾黎,李海龙.新媒体环境下典型报道的改进策略[J].军事记者,2014(9):6-7.

[3] 秦建莉.融媒体时代典型报道的创新策略[J].青年记者,2015(29):26.

[4] 蔡鹏程,严德勇.典型宣传有种艺术叫“还原”——全国重大典型、兵棋专家张国春采写感悟[J].军事记者,2015(9):23-24.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327-01

猜你喜欢

内容创新
互联网时代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困境和路径
基于广告传媒功能的免费打印模式研究
微信公众号的特征及内容创新
现代高职院校教研活动改革与创新探讨
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表现及成因
“十三五”时期出版“走出去”新常态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浅析
基于职业能力框架重构的会计继续教育内容创新研究
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定位与创新
五年一贯制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