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事件报道中微博与报纸的互动分析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谣言突发事件报纸

舒 仁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383)

突发事件报道中微博与报纸的互动分析

舒仁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383)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各有所长,单一媒体又有无法弥补的缺陷,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本文试图讨论微博与报纸各自的优、劣势,探索微博与报纸携手共赢的有效途径。

突发事件;微博;报纸;互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妨碍社会稳定。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微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成为突发事件的传播源,还是推动事件发展的发酵器。微博的盛行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削弱了传统媒介的话语权。本文试图分析微博与报纸的不同特征,归纳二者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提出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的转型策略,以求在实践中对媒体报道突发事件有一定指导意义,促进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微博与报纸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得与失

(一)微博: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1.时效性强。微博的最大竞争力就在于信息传播和影响力,时效性强。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微博能在极短时间内将信息传播出去,而绝大多数报纸受出版周期限制,读者只能在次日看到这则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另一方面,微博新媒体传递信息时争分夺秒,时效性是以时、分来计量的,而报纸以日为单位,微博第一时间传递出信息后,还能持续滚动发布动态消息,让读者随时随地了解最新进展。

2.实时交互传播。传播学大师史蒂文·查菲在“大众传播的终结”演讲中表示,大众传播在新媒介的作用下不得不走向终结,并且还根本地改变了媒介的被解构、使用和形成概念的方式。互联网时代微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交互式传播”,打破了从前以传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格局,使得“传者”和“受者”的身份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和平等交流。媒体若能利用好微博,这种交互性不仅能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还能及时根据受众反馈调整自己的报道策略,使得报道效果最大化。

3.谣言泛滥。微博的快速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微博的即时性及其裂变式的传播特点,使得谣言泛滥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奥尔波特和博斯特曼创立了一个关于谣言产生及其效果的公式: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即谣言的产生与事件的重要性、模糊性成正比,当事件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零时,谣言就不会产生。[1]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媒体无法第一时间接近真相,只能通过现场网友的信息源来获取信息,才导致事实真相扑朔迷离,为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

4.信息碎片化。微博之所以在这个时代盛行,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模式,传播内容只有寥寥百字左右,它更符合快节奏生活下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而对于媒体官方微博传递新闻而言,140字的信息过于简单片面,没有上下文的背景铺垫或解释说明,很难让受众看清事件全貌,这样一来大众对事件的解读难免出现歧义,严重违背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

(二)报纸:功过参半

1.核实信息来源,在重要阵地辟谣。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在报纸上发布前需经过层层把关,严格遵循着一套确保新闻真实性的传播规范。例如,刊登在报纸上的消息一定要注明新闻源;单方面的新闻源不可信,还需要多重信息源来补充佐证;新闻源不能是间接和含糊的,一定是直接和明确的,便于质疑者证实或证伪。[2]正因证实信息真伪的程序很烦琐,纸媒才有更充裕的时间去考量每条新闻是否真实准确。不仅如此,面对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满天飞”,报纸还扮演着辟谣者的重要角色,凭借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发表文章对网络虚假消息予以抨击,这对于抑制谣言扩散、引导舆论导向、建构政府公信力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专业性强。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拥有最专业的采编力量和最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令新媒体望尘莫及。目前我国的新媒体还不能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去采编新闻,大量原创内容依然出自传统媒体,这就决定了其必然要依托于传统媒体而发展。突发事件发生后,大部分媒体官方微博发布的内容都以“点蜡烛”祈福、煽情为主,缺乏原创内容。而报纸却能将微博上许多碎片信息整合成多个专题,不断跟进深度报道。纸媒以其客观、理性、专业、系统的报道风格赢得了公众的尊重。

3.报纸与其官博之间缺少互动。微博拥有即时性、互动性强这些优势,正好可以中和报纸的“先天不足”。然而纵观如今报纸微博的使用情况,大部分媒体并未重视微博的运营,与报纸网站的内容类似,微博也多以照搬当天报纸的内容为主。微博要么仅作为报纸内容传播的另一个渠道,要么各自为战,而没有将重心放在注重二者的互动上。而且,其传播方式也与微博的传播规律不符,大部分报纸微博发布内容的模式都是“标题+导语+链接+图片”。长此以往,这种刻板形式不仅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对拉近媒体与读者间的距离也毫无益处。

二、构建突发事件中报纸与微博互动的理想模式

(一)善于利用微博,使其成为报纸“新闻源”

突发事件往往都是不可预见的,不能保证每次事件发生时媒体记者都恰好在场,所以才出现了“公民记者”一词。许多突发事件的信息都是由普通网友第一时间以各种形式上传至微博,如一些灾难事件中网友的求救信息。因此,微博上的线索便很好地成为了纸媒的“新闻源”,记者要善于敏捷地捕捉这类信息。其次,对于编辑而言,通过分析微博上某一信息的转发频次或网友评论中表达的意见,可判断出某条新闻的受关注程度。这样一来,编辑在往后报纸的选题策划与版面呈现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处理和把握,使得新闻价值最大化。

(二)通过“议程的双向设置”提升竞争力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3]根据本理论,纸媒与其官方微博可通过“议程的双向设置”来加大受众的关注力度,提升自身竞争力。一方面,可在微博上对记者新近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进行实时直播,让“粉丝”有一种参与感,编辑部还能根据“粉丝”的反应对策划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可用简短文字向“粉丝”预

告报社当前正关注哪方面话题、明日出版的报纸将刊登哪方面问题,通过这种“炫耀”的方式来刺激大家购买第二天的报纸。通过以上尝试,主流媒体的议程就提前渗透到了微博环境,预先发起网络热点议题。报纸报道的“滞后性”固然无法避免,但可以将“粉丝”的关注度前移,使“粉丝”在心理上缩短报纸的出版周期。

(三)擅用微博扩大纸媒影响力

单凭媒体官微单打独斗,传播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在企业微博运营中兴起的微博矩阵或许能为媒体微博带来新启示。所谓微博矩阵,指的是在一个大的微博账号下,开设多个功能、定位不同的子账号,与不同的受众群体沟通交流,从而达到全方位塑造企业品牌的目的。[4]如今我国传媒单位的性质是“双轨制”(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对于纸媒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辑部应鼓励采编人员使用微博,对本报社从业人员的微博进行实名认证。这些媒体人微博代表媒体中的从业个体,与媒体官微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可以形成“微博矩阵”,以此扩大媒体影响力。

(四)在内容竞争上求深度

今天是一个“观点过剩”的时代,内容虽然是泛滥的,高质量内容却变得稀缺,受众对信息的追求也开始从求量到求质。很多人利用微博获得一些简单的碎片化信息后,仍需要借助报纸来获悉更有深度的知识。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于微博上汹涌而来的信息往往很难作出自己的判断,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会更加疑惑。这时纸媒就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紧抓“内容”这一优势,可请权威专家撰写评论,或做出一些深度报道,向公众填补必要的背景信息,为他们排忧解惑。不仅要分析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及其影响,还要在回归到社会大背景下去解读这件事与其他事之间的联系,最后还应预测本事件的走向和趋势。

三、结语

通过上文对突发事件中微博与报纸的互动研究以及良性互动方式的探讨可知,在对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议程设置以及舆论引导过程中,微博与报纸并非完全对立。报纸媒体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微博追寻新闻线索,利用微博进行双向议程设置以形成更有效的舆论引导,利用微博及时获知反馈信息等。

如今,“媒介融合”的话题上至国家层面,下到媒体业界、学界都是关注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博弈,形成二者互动的新模式,才能使突发事件的报道更加多元化,使受众高层次、多角度了解突发事件,同时也是媒体自身在全媒体时代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1] 谢能武.网络谣言及其治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曹林.传统媒体的自杀和他杀[OL].http://news.sina.com. cn/zl/zatan/blog/2014-12-01/09482747/1193210930/471ef4320 102v6tf.shtml,2014-12-1.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4] 杨艺.微博矩阵与企业网站的互动运营[EB/OL]. http:// www.teamtop.com/,2014-10-30.

G206

A

1674-8883(2016)13-0340-01

猜你喜欢

谣言突发事件报纸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报纸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谣言π=4!
谣言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