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热潮下中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以武夷山为例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武夷山文创互联网+

乔 巧

(武夷学院 传媒与动漫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浅析“互联网+”热潮下中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以武夷山为例

乔巧

(武夷学院 传媒与动漫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现已然成为驱动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已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实践。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创新将中国工业推入4.0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2.0版。然而,长久以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都集中在人口密集、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的一二线城市,而针对各方面落后的中小型城市的探讨却几乎没有。本文则拟以武夷山这个以旅游、茶叶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小城市为例,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试探索在互联网+创新的情势下在武夷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可行性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中小型城市;武夷山;互联网+创新

自从文化创意产业(后简称“文创产业”)进入中国以来,文创产业就伴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道路将中国文化创意贯穿到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各行业。2015年,国务院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版工业4.0,充分阐述了当前国内外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总体思路。在此情势下,文创产业也迎来了2.0时代,其中“互联网+”成为快速成长、驱动各行业再造升级的良方。特别是去年,在李克强总理走访了互联网创客空间后掀起了互联网创业热潮,其高黏合性和高附加值等特点更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把文创产业定义为“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1]文创产业作为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特征的新兴知识密集型产业,其高黏合性可贯穿整个产业,同时还能起到保护传统文化,加深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教育,并永续经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念。[2]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渗透到社会生产中的各行业各领域。

在经历了“十二五”一轮的文创产业1.0时代建设热潮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文创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比重的3.63%,而10年前大约为2.15%。如今,全国文创产业的企业达到91.8万,有30多万从业人员,资产总额已超过10万亿元,10年来始终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应该来说,在整体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文创产业的表现是抢眼的。然而,各地政府把兴建文创产业园区看做是发展文创产业,总是把资金放在基础开发上,而忽略了将文化创意同企业生产结合,误解了文创产业发挥工业再造、高品质加工等优点。

2015年,作为文创产业桥头堡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值3072.3亿元,占该市GDP的13.4%,从业人员超10万。相比之下,全国大多数地区在资金、政策、地理位置上都不具备北京这样的区位优势。因此,大量单一复制、缺少创意、虎头蛇尾的情况在全国为数不少。这些城市大多没能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本地的产业结构,所以造成了只看见文创产业园区却不见文创企业入驻,陷于既不带来效益又浪费资源的窘境。

二、互联网+创新带来的新动力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走访了北京互联网创客空间“3W咖啡”,令许多进入“新常态”的实体经济看到了发展方向,各行各业都纷纷尝试与互联网接轨。使互联网融合实体经济找到契合点,推动了各行业的再造与创新变革。互联网技术带来的O2O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令商家与消费者更好地联合在一起,以此实现产品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由O2O线上线下互动产生的大数据,更是让商家可以更个性化、人性化地为消费者定制产品,增强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从而节约成本,提升产品开发效率。

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同传统企业跨界合作,如百度与中信银行合作打造“百信银行”,京东同永辉超市合作打造线上生鲜超市,互联网企业介入了包括金融、餐饮服务、交通服务、生活超市等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我们可以看出2.0版的中国文创产业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与特点去带动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数据化、个性化升级;用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去打造特色定制产品;再结合文化特色,将创意协同产品开发设计,最后利用互联网实现产品研发、销售、服务定制、物流供给等向更高效的方向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生成。

三、武夷山基本概况

武夷山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旅游城市,“双世遗”的头衔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到此驻足观光,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由于本地人口不足25万,工业相对落后,因此当地自然环境优越,空气质量很高。多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此养生度假、放松休息。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夷山经济的发展,但结构单一的经济模式也成了制约武夷山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从某种程度上说,武夷山经济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为保护当地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武夷山几乎没有工业生产,旅游就是当地的支柱产业。除此之外,茶叶的种植、加工、出口也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双世遗”品牌一样,大红袍系列茶叶扬名海内外,近年来更是在国内外一系列斗茶比赛中崭露头角,在当地形成了家家户户种植、加工、销售茶叶的热潮。但茶叶的生产加工碎片化,且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是传统经营模式,不足以带动全市的经济产值,最终只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贫富分化严重。

2010年武夷山市政府启动了建立文创产业园区的计划,内容包括打造集动漫作品开发、影视创作、广告、工艺美术、表演艺术、会展设计、休闲娱乐、软件外包等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产业基地。然而,因为这种计划缺少创意,存在生搬硬套的缺点,不足以带动当地的文创产业形成气候,至今入驻企业并不多。

四、武夷山推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可行性探索

同国内大多数文创产业发展成规模的地区相比,武夷山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相对小的地区。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文创产业园区吸引创客的入驻无疑是天方夜谭,因此想要发展文创产业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特色的品牌,利用互联网+的创意与黏合性再结合现有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现状的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具体的可行性策略:

首先,从区域发展的角度上看,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集聚产业发展优势在普遍的经济景观中具有积极作用。由此,在海峡西岸、闽浙赣交界处这个区域内,应加强闽台合作,并注重与浙、赣两省的产业融合,实现区位一体。将不同产业部门具有相通文化属性的资源相互协作,在形成这些大规模的地方性文化——经济体系后,不仅能使区域间资源互补,更能在这种协同合作中加强普遍的外部竞争力。具体来说,以武夷山的旅游服务业带来的人流量带动餐饮业、酒店服务;以武夷山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创意,开发文化工艺美术产品,并与浙、赣两省的制造业优势结合,实现产业联动。

第二,依托朱熹宋明理学文化、茶文化建立文化主题公园,推广演出、会展、影视剧动画片制作与拍摄等休闲文化活动,重点突出文化展示、文化熏陶、精神内涵等进一步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向公众讲解茶道,同时展示茶叶的种植、加工、制作等生产流程激发公众对茶叶的热情。借助“万里茶道”“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向世界推出武夷绿色茶文化扩大海外影响力。但在加大推广的同时注意避免雷同,避免盲目投资,对项目进行严密科学论证,做精细投资计划,不搞大拆大建,追求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名,滥用土地资源、变相圈地,过度开发。

第三,引进中高端创意、技术人才,并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如果说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是创意,主体是企业,那么要素就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吸引人才的关键不单单在于资金的投入,更多的是为人才施展能力提供充足的空间。政府需要转变角色,简政放权,广开言路,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留住人才。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加强本地高校的建设,注重培养本土的创意人才;通过举办学习班对现有的旅游业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开阔现有从业人员的视野,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促使后备人员储备充足。

第四,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与优势在全市推广移动互联网,实现旅游景区的全数字化网络,并挖掘分析数据,将有利的信息进行整合、科学统筹、宏观调控。同时引进旅游电子智能设备,加强客户的智能体验,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例如,为加强用户体验开发旅游APP应用程序,将景区订票、酒店预订、旅游攻略等信息放到移动互联网上,为客户提供衣食住行全方位的体验。同时,从移动互联网上获取的用户喜好、页面浏览等大数据的收集与广告植入亦可带来收益,此举也可节约成本,可形成新兴商业模式。茶叶销售也可以复制此模式制作同样的APP供所有的分销渠道共享。

此外,虽然武夷山当前的状况不具备吸引互联网创客的入驻,但现有的茶叶线上销售模式已经初具电子商务的规模,以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为载体从而形成新的线上线下(O2O)消费,将茶叶销售做大做强,最终推广上市。

[1]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DB/ OL].新华社,2006-03-14.

[2] 范周,吕学武.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5-40.

G124

A

1674-8883(2016)13-0285-02

乔巧(1985—),女,山西长治人,硕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助教,主要从事传播学、影视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猜你喜欢

武夷山文创互联网+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