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媒介话语实践看建国以来舆论监督的发展
——以《人民日报》的舆论监督报道为例

2016-02-28王晓园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官僚主义舆论监督

王晓园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从媒介话语实践看建国以来舆论监督的发展
——以《人民日报》的舆论监督报道为例

王晓园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将建国以来的舆论监督报道分为四个阶段,通过文本分析,探究各个阶段党报报道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家权力和党报的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倾向。

批评报道;舆论监督;党报;报道文本

在我国的社会语境下,舆论监督实际上就是新闻媒介的监督。为探究建国以来舆论监督的发展,本文选取我国新闻业务操作水平高、影响力大的党报——《人民日报》中具有代表性的舆论监督报道文本进行分析,探究不同阶段党报报道受国家权力影响程度的差异。

一、1949年~1956年:建国初期的批评报道

虽然我国直到80年代才明确提出舆论监督的概念,但党利用报纸等媒介进行批评工作却由来已久。

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已明确提出党报“要有适当的正确的自我批评”。[1]建国初期的1950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报刊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提出“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刊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2]《决定》明确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并对这一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和要求,为新中国成立后批评报道的第一个高潮奠定了基础。

这个高潮是由《人民日报》对贪腐分子的集中批判和连续报道引起的,就叙事视角而言,《人民日报》在这个时期的批评报道往往采用全知视角。

刘青山……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后,在严刑逼供下丝毫没有屈服……在敌人面前确实曾经不愧为英雄好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经不起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逐渐腐化堕落下去……没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背叛了党,背叛了人民,造成了破坏党纪、违犯国法、盗窃国家资财的严重罪恶,由革命的战士变成了革命的敌人。——1951年《刘青山、张子善盗窃国家资财的罪行》

这篇报道采用全知视角,直接“讲述”了刘青山的抗战经历和其在革命胜利后的思想转化,文本表意明确,概括地反映了刘青山对党和人民的背叛。但这篇报道缺失新闻来源,没有展现对问题的查证和对事实的核实,通篇都用主观陈述取代了对新闻事实的展示。并且陈述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其本质上展现的是以党和国家为叙述主体的言论。党报在此阶段是公开的党的化身,它仅仅作为上情下达的中介。

二、1957年~1977年:批评报道的异化

1957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析进攻的指示》,作出反右斗争的部署,强调“党报正面文章少登”[3]以引出右派。这表明,党报在权力制约下,无法客观反映现实,甚至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也正是由于党报的工具性,“文化大革命”时期党报舆论被滥用。1967年《人民日报》社论中提出“必须抓紧大批判工作”,[4]党报对批评对象进行全面否定,批评报道异化。

揭露刘少奇开放证券交易所的阴谋……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及时识破和粉碎了刘少奇的反革命阴谋……也更加使我们把千仇万恨集中到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身上……一定要把这个妄图扭转历史车轮的小丑批倒批臭。——1968年《揭露刘少奇开放证券交易所的阴谋》

报道文本是对刘少奇的全面否定和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与党和政府当时的大政方针一致。媒体完全受国家权力操控,其新闻生产的内容被相关政策预先设定。因此,大量纯粹的非理性批判成为这一时期媒体批评报道的主要特征。

三、1978年~1988年:舆论监督的恢复和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民主制度的健全,新闻媒体的批评报道逐渐恢复并得到进一步发展。1987年党的十三大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舆论监督”的概念,提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十三大报告还突出强调了“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事件经人民讨论”。[5]体现在这一阶段的媒体报道中,就是媒体以批判的视角,向群众公开揭露报道对象错误的严重性,将监督的权利返还给群众。

“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建国30年以来石油系统最为重大的死亡事故……事后查明,这是一起典型的因官僚主义违章瞎指挥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事故发生后,该局领导竟把“丧事当作喜事办”:隆重召开遇难同志追悼大会,提出追认英雄烈士,并命名“渤海二号”钻井队为“英雄钻井队”,以此来掩饰自己的错误。石油部主要领导也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1980年《从渤海二号事故看石油部的领导作风》

以上报道对渤海二号事故发生原因的强调,对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问题的批判分析,让社会公众得以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也能够助推有关部门对此事的查处。党报这一做法是对原本不公开批评政府官员的自我审查机制的突破,反映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在这一时期,党媒虽仍旧保持着原有的政治属性,但其在舆论监督层面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话语权。

《人民日报》对大兴安岭火灾处理结果的报道也同样反映了官僚主义问题。

国务院昨天开了一个与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大会,就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追究了林业部主要负责人严重的官僚主义错误和重大失职行为,决定撤销杨钟的林业部部长职务。——1987年《坚决持久地同官僚主义作斗争》

上述两个舆论报道虽然都明确反对官僚主义,但这种反对是建立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党报在分析官僚主义问题时,往往是预设了领导干部正确的行为模式,然后再对其错误定性,用直接的话语描述展现其工作的失职。[6]也正是党性一定程度地体现在舆论监督中,舆论监督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才有其正当性。

四、1989年至今:舆论监督的常规化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7]报告明确将舆论监督纳入体制内。而在新闻实践中,舆论监督一直处在党的领导下,其自身就是体制内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式纳入体制的舆论监督正向常规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报道的范围逐步扩大。

记者的孩子也因为得了肺炎去一家三甲医院……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3瓶……前几天输液时,医生都只开一瓶阿奇霉素,且问了孩子的体重……记者指着输液执行单跟护士说:“医生开错药了,输液执行单有问题,只需一瓶阿奇霉素。”护士听后,没有去请示医生,直接用记者给的注射液和一瓶阿奇霉素……——2013年《剂量变三倍 医生无所谓 一个差点酿成的医疗事故》

医生开错药方,事情虽小,却折射出有些医生工作态度的不认真与医院管理的混乱……医院不对医生开错药方行为追责,仅作简单的事务性处理,实则是纵容了医生的失职行为……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增进理解和信任。要想让患者更加信任,医生的工作作风是否应改一改?——2013年《医生出错,不能患者埋单》

北京朝阳医院回应称,感谢舆论监督,该院已责成医院医务部、护理部查明情况,报道内容属实……对此,院方制定整改措施……——《工作确有缺陷 采取措施整改(回应)》

这一阶段的报道将公众作为舆论监督服务的主要对象,与之前三大阶段单纯为党服务有很大不同。党报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需要对社会民生进行舆论监督。虽然上述报道所反映的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其中包含着对公众利益的关注,体现了党内正大力践行的群众路线。

《人民日报》就“孩子被错开医嘱”进行相关报道,并配发快评,对医院工作缺陷进行舆论监督,第二天就得到了医院的回应,曝光的问题也得到了快速的整改。这是从细节入手进行舆论监督的结果。舆论监督绝不是一味地批评,它能在监督的同时对相关事物提出建设性意见,其价值和效果往往高于批评报道。

五、结语

党报报道在各个阶段受权力的影响不同,从最初的批评报道受国家权力操控,到改革开放后,党报虽仍旧保持着原有的政治属性,但其在舆论监督层面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话语权,能够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开展监督。但党报的原有属性——党性仍一定程度地体现在改革开放后的舆论监督中,也正是因为这样,党报才能被允许展开监督工作,其相对的独立和自主才得以实现。

不同阶段除舆论受权力影响程度的差异外,还有舆论监督服务的主要对象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起,舆论监督报道增多、范围扩大,监督步入常规化。这一阶段的报道将公众作为舆论监督服务的主要对象,与之前三大阶段的舆论单纯为党服务有很大的差异。

整体来讲,就是舆论监督由最初单纯的对政治相关事务的批判发展到对范围较广的公共利益议题的监督。但其还是受一定的权力影响,权力机关在支持媒体进行独立舆论监督的同时将其纳入政治体制的轨道中。

[1] 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N] .解放日报,1942-04-01(1).

[2] 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13.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31-433.

[4] 抓紧革命大批判[N].人民日报社论,1969-08-25(1).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

[6] 雷蔚真,张宗鹭.权威体制转型对新闻公共性的影响:从建国六十年舆论监督话语变迁看中国新闻业公共属性渐变[J].新闻大学,2010(3):15-21.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7.

G212

A

1674-8883(2016)13-0085-01

王晓园,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新闻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官僚主义舆论监督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