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舆情反转”现象的发生机制

2016-02-28李宛嵘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舆情舆论

李宛嵘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探究“舆情反转”现象的发生机制

李宛嵘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近些年,针对特定社会事务的舆论发生根本性转折的现象频繁发生,这就是所谓的“舆情反转”现象。可以肯定,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多方原因共同促成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各方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舆情反转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机制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舆情反转”;发生机制;影响因素

近年来,“舆情反转”事件频发。所谓“舆情反转”,即事件发展初期和后期的公众意见发生转折性变化的现象。从成都女司机被打到云南导游辱骂乘客,从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到中国老人东京碰瓷,针对这些曾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的舆论无不是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那么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又为什么会在近些年爆发性出现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一、新闻媒体不当的报道方式导致利益双方话语权失衡

在当下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报道新闻时,会采用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方式,这样的方式不利于民众迅速全面地了解事实真相,很容易形成激进而不稳定的舆论。

一种情况是,在事实真相还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或者记者只对事件有一个不全面的了解之时,为了抢占先机,就会对事件作片面的报道。由于这样的报道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事件的整体情况,就为后期事件水落石出之后的舆情反转埋下了伏笔。还有一种情况是,记者明知事件的全部真相,并且对整个事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为了使新闻更能吸引受众,他们会首先确定一个带有偏向性的新闻主题,甚至不惜采用“标题党”的方式,[1]围绕这个新闻主题故意给一方优先的话语权和传播地位,选择性地报道事件中有利于某一方的内容而有意识地回避有利于另一方的内容,或者是只反映利益双方中一方面的说辞,在这种利益双方话语权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社会民众舆论“一边倒”的现象。但是由于当今社会民众的信息渠道是多样化的,虽然一些新闻媒介凭借其占有公共传播资源的优势,能在事件刚刚曝出之时抢占舆论先机,但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和舆论的发酵,必然会出现其他渠道对于事件不同的声音,这也为之后的舆论反转奠定了基础。

二、民众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和社会焦虑情绪助长不理性舆论发酵

当今社会,我国民众的文化水平和媒介素养水平整体偏低,比较容易对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事实和观点全盘接受而不加怀疑和批判。因此,伴随着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很容易引发不理性的舆论。

另一个原因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民众尤其是网民普遍存在一种焦虑的心态。很多时候,在面对新闻媒介的报道时,他们似乎并不关心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而更愿意借此契机在公共平台上发表言论以获得存在感或者对大多数意见表示支持而获得社会认同感。更为甚者,一些人的意见表达仅仅是为了发泄生存压力和表达对社会的不满,而且在当下官与民、贫与富的关系中,网民情绪像易燃品一点即着。[2]因此在事件刚刚曝出之时,他们会跟风发表自己对于事件的看法,推动不理性舆论发生发展,而在后期更多有利于之前弱势方的证据出现之后,出于对于“第三人效果”的担忧,他们又会迅速跟风推动舆情反转。

三、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为不稳定舆论的迅速表达提供了条件

舆情反转现象之所以在近些年频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由此带来的网络社交平台发言的便捷化。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辰瑶认为,舆情反转现象的增加与网络化社会传播环境变化直接相关。[3]

在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民众通过网络平台发言还不是特别方便的时期,即便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引发了民众的社会情绪,他们也不能迅速及时地进行公开表达,即使他们有公开表达的意愿和条件,也不能确信其他人的意见和社会优势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对社会孤立的担忧,民众在表达自己意见时是有犹豫的。而在当今社会,首先是网络发言十分便捷,几乎可以实现与新闻信息的同步,这大大提高了民众发言的积极性和随意性。更重要的是,民众在公开表达意见之前能通过互联网迅速了解意见发布情况,并且网络发言具有匿名性,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公开表达意见的风险性。

因此,在之前互联网技术不是特别发达的条件下,民众公开表达意见是有延迟的,这段延迟的时期很可能就是事实真相逐渐显露,利益双方意见得到充分展示的过程,这种情况下针对事件的舆论在逐渐显现出来之后就是比较理性和稳定的。但是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根据对事件片面的了解和一时的情绪推动迅速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意见,这样所形成的舆论本身就是不公正和不理性的,所以也十分不稳定,而当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事件的不同方面的信息之后,社会民众仍然可以利用互联网意见表达的便捷性迅速表达自己当下的情绪化的观点,推动舆论的反转。正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在互联网社交环境中,无论怎样表达似乎都不用为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所以在这种社会心态下形成的舆论是随性的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变化的。这也是舆论反转现象之所以会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语

“舆情反转”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要避免这一现象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当从其发生机制入手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提高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他们的行为;其次,应当加强社会民众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他们对于媒介内容“批判”的思维方式;最后,针对互联网传播方式给不稳定舆论带来的便捷性,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言论追责制度以约束民众在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这样从内在机制入手,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舆情反转现象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

[1] 黄鸿业.“舆情反转” 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J].青年记者,2015(9):22-23.

[2] 周亚琼.“抹香香”事件舆情反转下的反思[J].人民周刊,2016(6):8.

[3] 智春丽.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N].人民日报,2015-12-25(04).

G206

A

1674-8883(2016)13-0053-01

李宛嵘(1993—),女,陕西佳县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舆情舆论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文化传播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