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境内外分行合作模式初探

2016-02-28农业银行常州分行课题组

现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跨境贸易

农业银行常州分行课题组

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境内外分行合作模式初探

农业银行常州分行课题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快,人民币全球化不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概念在金融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同业竞争不断白热化,对跨境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江苏常州进出口经济和企业的特征出发,对农行如何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境内外分行合作进行初步探讨。

一、农业银行跨境业务现状

近年来,农业银行积极适应形势变化,以建设贸易金融银行为主线,将国际业务作为各级行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业务,并向全行进行有效传导,努力培育国际业务发展新优势。尤其在境内外联动方面,不断拓宽与境外分行和代理行的合作,全面提升服务两个市场、两端客户的能力,获取更多的跨境收入。与境外代理行的业务合作品种从传统的信用证、福费廷和进口代付业务,拓展到涉外担保、跨境外汇交易和跨境人民币项下结算、代付、保函、跨境参融通等业务,建立起较为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较为复杂严峻。但同时,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推进,对外贸易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步伐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拉动效应持续增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正日益显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逐步深化。这些都为国际业务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探讨如何从原先为单一交易个体提供孤立的融资服务,逐步转变为以贸易链为连接、向特定客户群提供组合产品的跨境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二、完善的中小企业跨境业务服务体系

本文所指中小企业是指制造业中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区别于大型国有企业、跨国集团。完善的中小企业跨境业务服务体系由多维度的跨境产品和服务组成。在资金支持方面,由于境内外两个市场相对独立,资金成本不同,良好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方案,增加客户收益,提高中间业务收入。除了为企业提供本外币跨境结算的基础服务,还可以搭建境内外企业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贸易建议;通过总行及境外分行的智库,为境内企业提供相关行业分析及调研报告;匹配相应的贸易融资方案,制定符合特定企业的金融服务;在监管允许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外管申报、清关等相关服务。尤其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可以依靠银行平台提升客户的议价能力,推广以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币种的国际贸易,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最终目的是使银行从被动的资金流参与者转变成为企业跨境贸易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

三、常州中小企业跨境业务发展优势

(一)中小企业数量多,服务门槛低,发展空间巨大。

常州有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出口量很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人才机制相对不健全,企业所有者往往身兼数职,外贸部门与销售部门或市场营销部门重叠,企业员工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对跨境贸易金融更是知之甚少。农行与这些企业合作多年,对企业的运营机制、发展状况、资金情况比较了解,如果由农行境内外分行联合为其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将为企业提供极大的便利,增强合作意愿。同时,介入中小企业的门槛较低,因此,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农行品牌及渠道具有相对优势。

农行在国际上具有良好的品牌声誉,农行境外分行基本都位于某国或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信息资源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合作渠道。境外分行的融资渠道极大丰富了农行的资金来源。目前所有境外分行都可以向境内提供境外市场的人民币或美元融资。企业可以向境内分行申请,通过内保外贷、内保内贷、表外跨境参融通等业务品种获得境外资金。在当前汇率利率形势下,境内企业更青睐境外人民币资金,以跨境人民币参融通业务为例,在完成询价、信贷业务流程后,境内分行只需提前一个工作日发送电文给境外分行,客户即可在起息日当天收到来自境外的人民币资金。

(三)客户与银行的双赢。

1.为客户提供覆盖面更广、质量更高的服务。在贸易全流程服务模式下,由于农行从客户询盘开始就已介入,更容易参与客户的后续业务。客户也可以通过境外分行对交易对手加深了解,避免商业欺诈,如果贸易对手恰好是境外分行的客户,也可以通过农行的配合提升自身议价能力;在与外商谈判沟通、营销拓展中,境外分支机构可以协助客户了解当地法律、商业环境、行业信息等,使客户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相比传统服务,客户与农行的合作范围扩大,得到了银行更全面的服务。

2.便于银行协同营销,深化银企合作关系。银行可以更加了解客户的贸易往来,便于贸易背景真实性和贸易融资风险的把控,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同时,提升了银企合作深度。银企由于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金融服务与客户需求不匹配情况,同业竞争激烈也使银行议价能力下降,如果从客户业务初始阶段便提供满足其需求的金融服务,后续营销工作就会更容易开展。

四、完善中小企业跨境服务体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日趋严格的内外部监管。跨境资金的流动受到银行内部规章制度和外管政策的双重监管。一方面,跨境业务产品的创新与办理涉及国际、公司、信贷、风险与合规等部门,而当前经济形势导致农行的信贷管理、风险控制、内控合规日趋严格,跨境融资的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央行、外管局的宏观把控,也使得跨境贸易审核监管趋于严格。二是专业队伍人员不足,境外分行人力资源有限,现有的人力资源难以匹配业务发展的需要。三是激烈的跨界竞争。除了传统银行业的竞争,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也成为巨大的挑战。尽管这些竞争对手存在资金规模上的劣势,但其服务产品更为丰富,准入门槛更低,对大数据的处理与运用更加熟练,在拓展中小企业客户时优势更加突出。

五、建设完善的中小企业跨境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专业的中小企业跨境服务团队。加强国际业务专业培训,定期开展外汇政策、产品推广和先进经验的交流学习,提升服务意识与专业水平。增加境外分行人力资源配备,成立联合跨境贸易服务团队,境外分行搜集当地的经济运行状况、政治稳定情况、行业信息、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信息,根据不同客户、不同行业定期提供行业报告、调研报告。境内分行结合上级行、境外分行的研究报告,制作便于客户理解的演示文件、视频文件,梳理相关国家的贸易、外汇政策背景,装订成册向中小企业客户发放,实现高效的境内外合作。

(二)完善授信跨境使用,实现系统内全球范围内的统一授信。目前农行利用境外资金的方式基本上是依靠表外融资方式,境内分行与境外分行在用信方面相对独立。可由农总行核定部分符合标准的一、二级分行在农业银行所有分支机构进行统一授信,由省市分行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自身辖区可使用该类授信的客户名单,这类客户名单尽量向不具备单独申请全球授信条件的中小企业倾斜。客户可根据境内外不同市场的不同资金价格,在可授信额度内灵活选择具有价格优势的分支机构进行业务办理,而不再局限于参融通、保付加签等少数表外品种。

(课题组成员:石阳、眭晨璐)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跨境贸易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