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16-02-28王明明蔡圣朝

中医药通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颈项颈椎病针灸

● 王明明 蔡圣朝

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 王明明1蔡圣朝2▲

目的:比较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针灸 项七针 风寒湿型颈椎病 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或椎间关节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软组织,并产生一系列神经、血管、脊髓及软组织受损的一种综合征[1],又称颈椎退行性脊椎病。西医一般通过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治疗方法,但是治疗周期长、药物昂贵、副作用明显[2]。祖国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众多,风寒湿侵袭是常见的因素,针灸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取穴及手法有很大差别。针刺“项七针”法是蔡圣朝主任在梅花针灸学派几代人的临证基础上结合自己40余年的诊疗经验发展而来,选取患者风府、双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天柱,针刺此项部7穴,故名为“项七针”。运用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于安徽省针灸医院就诊的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19~55岁,平均(36.7±5.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5.82±2.23)月。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0~56岁,平均(37.1±4.9)岁;病程最短1.3个月,最长11.6个月,平均(5.42±2.1)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颈椎病诊断标准[3]:①主诉枕、颞、耳廓等下头部、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符合颈项部症状体征:颈部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伴头晕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③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及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动力侧位X线片或MRI显示椎节不稳或梯形变。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风寒湿辨证标准: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近1个月未接受相关治疗、未使用相关药物;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者;②有晕针倾向者;③已接受其它的有关治疗,可影响本次研究的疗效观察指标者;④有炎性关节炎、痛风、肿瘤、急性创伤或骨折者;⑤晚期畸形、残废、丧失劳动能力者和精神病患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运用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操作方法:患者俯伏坐位,局部常规消毒,取1寸毫针(中美合作泰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规格0.3mm×25mm),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天柱直刺0.5~0.8寸,完骨斜刺0.5~0.8寸,风府向下颌方向刺入0.5~1寸。各穴均进针得气后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其中休息1d,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针刺结束后给予颈项灸治疗,定位:嘱咐患者放松俯卧于床上,裸露颈项,在特定的治疗部位颈项部督脉、夹脊区域,从“哑门”至“大椎”穴之间,包括督脉、颈夹脊穴。操作方法:运用自制艾盒:木制成长20cm、宽10cm、高8cm、盒盖厚2cm的艾灸盒,盒子中间置铁丝网。用1.5寸毫针从三段2~3cm艾条中间穿过(防止艾条滚动),将艾条从两端点燃后吹灭明火放置在铁丝网上,盖上盒盖,置于颈项部,以局部皮肤红润,热度能耐受为度。若患者感到热度过高难以忍受时,可打开灸盒盖。颈项灸30min,疗程同针刺“项七针”法。

1.5.2 对照组 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针灸学》中有关“颈痹”治疗腧穴处方取穴[5],穴位选取:颈夹脊、曲池、外关、天柱、风池,外邪侵袭配风府、合谷、列缺。操作:取患者俯伏坐位,局部常规消毒,各穴均采取《针灸学》穴位的针刺方法,各穴均进针得气后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时间和疗程同观察组。

1.6 观察指标 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6]:用根10cm的线段,分标10个刻度,一端为“0”分表无痛,另一端为“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疼痛,让病人在标出治疗前后能够体现自己疼痛程度的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位置为其评出疼痛程度的分数,对治疗前后及组间评分变化进行比较。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头晕、头颈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颈肩部活动正常;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头晕明显减轻,颈肩部活动仍有轻度不适;有效:症状及体征部分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体会

颈椎病属中医学“痹症”、“项强”、“颈肩痛”等范畴[7]。《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湿邪留于筋骨,则疼痛难已”。风寒湿型颈椎病其病因病机多由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行于经络,留于颈项部,导致气血痹阻于颈项经脉、肌肉、筋骨而发生痹痛。因此蔡老强调治疗上当祛风散寒、化瘀通络,故采用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

“项七针”中风池乃足少阳胆经腧穴,具有疏风散寒、平肝熄风、清头明目的作用,是治疗项强、眩晕的重要穴位,《针灸大成·通玄指要赋》言:“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完骨乃足少阳胆经腧穴,为足少阳、足太阳之交会穴,可平肝熄风、宁神定痫;风府乃督脉腧穴,为足太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可散风熄风、通关开窍,《针灸资生经·目眩》言:风府主治“头痛,颈项急,目眩”;天柱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具有祛风、通窍之功,《针灸临床穴性类编精解》[8]记载“颈项犹其支柱……故名天柱”。诸穴合用以达祛风疏散外邪、活血经络、熄风止眩、益髓清窍之效。颈项灸通过艾灸使其药性通过热力达穴位渗透到体内,随经络的传导起到活血化瘀、祛寒除湿的作用。灸疗可提高肌肉张力,减轻疼痛,调整机体功能,纠正损伤。通过灸疗能使组织温度升高,使得生化性质与生理功能等多方面变化,激发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自疗机制[9],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10],可降低神经兴奋性,具有镇痛作用。艾灸的热效应、光辐射效应和艾叶焦油的化学成分可以对经穴起到刺激作用,刺激血管的自律运动,因而能刺激穴位,产生较强的得气感,对全身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1]。

本临床研究显示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该法特色鲜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1]潘来峰,高希言.小醒脑开窍法联合“颈六针”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4,29(196):1393-1394.

[2]王咏梅,赵 玲,亓秀娟.浮针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J].河南中医,2015,35(12):2988-2989.

[3]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5]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2-213.

[6]赵 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1-209.

[7]陆永辉.《灵枢》恢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1):20-24.

[8]张智龙.针灸临床穴性类编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1.

[9]蔡圣朝.试论针法与灸法的共同基础[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5):304-305.

[10]马登尚,庞 灿.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2):18-20.

[11]许焕芳,赵百孝.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6-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传承工作室(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通讯作者 蔡圣朝,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流派及老年病的研究。E-mail:caishengchao@sina.com

1.安徽中医药大学(230038);2.安徽省针灸医院(230061)

猜你喜欢

颈项颈椎病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按按脚底护颈椎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颈项强直疼痛治验一则
金井战国古墓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