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密金佛山绝美之谜

2016-02-27张一

今日中国 2016年1期



解密金佛山绝美之谜

文|张一

龙岩城云瀑

仙女洞与云海

龙岩飞瀑与两级陡崖

编者按:

中国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家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及文化资源和人类共同的遗产,不仅具有极高观赏和科学价值,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美丽中国”专栏旨在充分展示中国风景名胜区多姿多彩的自然人文风貌、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美丽中国”专栏由《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以及自游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创,并希望通过此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国内外传播和展示华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位于山城重庆市南部南川区境内,“金佛何崔嵬,飘渺云霞间”是对金佛山最美好的写照。每当夏秋晚晴,落日斜晖把层层山崖映染得金碧辉煌,如一尊金身大佛射出万道霞光,异常壮观,“金佛山”因此得名。同时,金佛山集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遗产等八项国家级桂冠于一身,以其生物多样性特点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

喀斯特地貌之下的绿色石林

金佛山由金佛、箐坝、柏枝三山共108峰组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远古时期缓冲了第四纪冰川的袭击,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古老而不同地质年代的原始生态,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区内天然溶洞星罗棋布,以古佛洞最为著名,是金佛山数十个溶洞群中的佼佼者,而世界罕见的洞穴采硝遗址更是为其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2005年3月,国际岩溶自然遗产地专家、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洞穴与岩溶特别工作组席史密斯教授、中国科学院袁道先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杨晓霞博士等地质地理专家一行18人,对申报“中国喀斯特”世界遗产提名地金佛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认为,金佛山喀斯特地理构造特色突出,形成年代久远,规模庞大,生物资源丰富,具有代表性,堪称“生态石林”、“绿色石林”的代表。

在国内外众多喀斯特地貌大多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然而,金佛山却恰恰成为奇树仙草的天堂,有“天然动植物陈列馆”之称。景区内有植物资源5000多种、野生动物150种。

以金佛山顶峰为核心的金佛山有一个弧形的银杏天然资源分布区,共有天然银杏树约1800株,它对进一步探讨中国银杏野生群的分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在这里,古银杏、银杉、方竹、大叶茶树、杜鹃王树被誉为“金佛山五绝”,其中银杉是经历第四纪冰川劫难而存活下来的,现有1997株银杉均已被编号保护。早在1979年,中国就批准建立了以银杉、珙桐等珍稀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金佛山自然保护区。

金佛山,大自然雕琢亿万年为人类留下的珍品,吸引着人类好奇的目光和探索的脚步。人们徜徉其中,惊叹它的神奇。大自然在这里呈现的千姿百态,都成为人类永远探索不尽的奥秘。

四大名寺的人文价值

“山即是佛,佛即是山。”是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为金佛山所题的

词。余秋雨说这是查阅了好多资料而形成对金佛山的印象。而让他更为感慨的是,他虽走过中国很多佛教名山,因整座山像一尊金佛并取名为“金佛”的山,却是独一无二。而四座山体“佛像”,更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神兼具。正因如此,金佛山成为南川最早的佛教活动场地,其中四大名寺广为人知,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金佛寺位于金佛山顶中山台地的东南,建于明代,是金佛山的第一大庙。其前廊石柱上,曾有“西蜀如初福地,南平第一名山”对联,表明了其与众不同的地位。寺前的天生桥是去金佛寺的必经之路,天生桥高、窄、险,令人发悚,因而有“不诚心者难过天生桥”之说。如今,金佛寺已成为金佛山文化遗址之一。

金佛寺佛像开光法会

凤凰寺位于金佛山中部,背靠清凉顶,左右各有小丘凭靠,好似倚在“太师椅”中,前方视野开阔,环境条件极佳,地理位置居中,可北上古佛洞、南下明佛洞、西往老梯子,东去南天门。金佛山寺庙的众多僧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都还了俗,唯有凤凰寺的“王和尚”留了下来,他和母亲二人依旧吃斋念佛,乐善好施,常用中草药治病救人且不取分文,远近乡民交口称道。1986年,“王和尚”母子相继病故,但至今仍留传着他们的许多动人故事。

铁瓦寺位于金佛山西部泥马村内,从小河坝经泥马上山,过滥泥凼再前行约1公里便到铁瓦寺。该寺建于明代,因庙顶屋瓦全为生铁铸成而得名。寺前有斜长平地,绿草如茵。1913年,传说山师孔玄贞在此显灵,善男信女奔走相告,解囊奉钱,重修庙宇,盛极一时。1991年,金佛山规划组来到铁瓦寺遗址时,寺庙已荡然无存,唯有寺前斜长平地遗迹一片,经历了历史的沧桑。

莲花寺位于金佛山东北最高处。据清代嘉庆举人周伯寅《前游金佛山记》所载:“由狮子口东望十里许,有石笋,孤瘦撑空,宛如倚天长剑。其上即古莲花寺,破瓦颓垣,无复存者。犹有大楸百余株,合抱成林,下多可采之药。”由此可见,这座“倚天长剑”的寺庙,巍峨险峻颇具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