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能源教育对中国生态教育的启示

2016-02-25欧庭宇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能源环境生态



国外能源教育对中国生态教育的启示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加强生态教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能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能源教育政策化、能源教育组织化、能源教育教材化、能源教育大众化、能源教育国际化。国外能源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生态教育的启示,构建中国生态教育法律体系;研制科学规范的生态教育体系;培育生态教育组织;推广生态教育项目。国外成功经验仍然值得借鉴,但是不能照搬,应当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建立中国特色生态教育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国外能源教育成功经验生态教育启示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引入“生态文明”的概念,党的十八大多次提到“资源节约”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我国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义更为重大,目标更为明确,“十三五”规划手册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我国五年规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我国阔步迈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由此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加强生态教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笔者查阅学术论文库发现,系统研究我国“生态教育”的学术资料目前比较匮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能源教育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建立一套完备的运行机制,对中国的生态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源教育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能源使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但是,目前能源教育的基本宗旨、原则、措施和推进体制等还十分不明确,也没有正规的教育体系来支撑节能意识的培养和节能技术的提高。①因此,建立正规教育体系指导能源意识之前,认识能源教育的内涵及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一)能源教育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能源教育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能源教育是关于能源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从能源教育的目的来看,使受教育者能够积极地关心能源及环境问题,增强关于能源的思想意识;掌握能源的基本概念;清楚认识能源的有限性和节约能源的必要性,树立节约能源观念;认识能源占有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正确理解与把握能源、环境问题、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养成科学的实践态度去处理能源问题及环境问题以及关于能源的自我价值判断与意志能力,树立协调环境的生活方式,积极行动与协同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②从能源教育内容来看,包括能量定义、能源知识、能源技术、节能意识与行为及处理人、环境与能源的关系。从能源教育类型来看,覆盖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

(二)能源教育的发展趋势

剖析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以欧洲、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全面引领能源时代的发展潮流,更加注重能源需求、能源利用率、加强供求平衡,逐渐将能源教育放在关键位置。目前,能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能源教育政策化

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新的能源政策,为能源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2011年美国三部门共同制定了“全美家庭能源教育计划”,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实践机会,加深认识提高能源效率的意义,以家庭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减少水电及燃气费用支出为目的。欧盟制定了《行动计划》《能源与运输发展战略》等计划鼓励全民节能减排,选择可再生能源方式进行消费。

2.能源教育组织化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除了政府组织机构在能源教育中发挥作用之外,非政府组织能源教育机构也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日本能源环境教育信息中心(ICEE)、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等非营利性组织在援助与推进能源教育事业上做出了重要贡献。③作为非营利性国际组织的世界风能协会(WWEA)建立了风能产业代表性论坛,不断推广风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3.能源教育教材化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从学校基础教育抓起,将能源教育技能知识编入教材。加拿大一些非营利性组织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教材,通过合作伙伴开发和提供能源教育资源给教师、学生和其他在能源资源学习方面有兴趣的人员。④美国提供小中大学阶段能源教育方面的创新性教材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培训项目、项目评估和活动奖励等关键内容。教师可以灵活设计授课计划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达到教育目标。⑤此外,这些能源教育教材会定期更新, 全面提升全民能源保护与能源开发的思想意识。

4.能源教育大众化

面对能源紧张的问题,为了提高社会节能效率、唤醒全民能源意识,世界各国制定能源教育法规政策,将能源教育知识渗透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德国的能源效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德国通过各种传媒工具,在社会中广泛宣传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使得节约能源的意识已经成为国民的基本素质之一。⑥加拿大为不同教育阶段的能源教育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能源信息通识教育、能源来源教育、能源资源选择教育,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阶梯性,满足了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讨论能源选择,加深能源广泛利用的意识。同时,年度评选做出能源突出贡献人物激发了更多的人从事能源教育的积极性。

5.能源教育国际化

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能源情况的差异性,大多数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教育经验,对于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言,这是学习的好机会,对发展全球能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与欧盟国家面临核工程教育的问题,但是欧盟各国并没有接受统一标准,处于领先地位的俄罗斯可以与其他欧盟国家分享这个领域的经验,并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⑦对于能源的推广开发,需要加强全球能源教育合作,可再生能源使用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需要全球优秀设计人员、安装人员和维护人员一起合作并分享经验,特别注意各行业、各企业的特点及其生产技术。⑧

二、国外能源教育成功经验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不断提高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能源教育经验。本文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例,对其能源教育成功经验进行阐述。

(一)欧盟能源教育成功经验

欧盟能源教育旨在教育唤起公民的能源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并与文化艺术、科学交融。2014年欧盟委员会公报,预测2030年左右,欧盟将会新开发出30%左右的新能源。21世纪以来,欧盟开始将能源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取得显著成效。

1.欧盟能源教育机构

欧盟能源教育机构主要是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心(CSE),其主攻方向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教育和培训课程的开发、能源研究、政策分析等,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教育与实践项目开发。主要包含加强能源领域合作、政策建议与能源研究、社区教育、居民与企业培训、其他能源项目研究。⑨

2.欧盟能源教育课程

欧盟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心所从事的能源研究、教育及培训中心(CREATE)都有自己的学校能源教育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学科交叉讲解,注重实践。课程资源丰富,能源盒(Energy Chest)、能源地带(Energy Zone)、能源观察(Enegry watch)为学生提供了能源学习的信息资料。学校能源认证计划是英国政府对积极参与能源有效管理、把学校作为能源教育基地的学区的奖励, 以此激励学校的推广力度。⑩

3.欧盟能源教育项目推广

以苏格兰为例,欧盟能源教育项目推广的主要特点:一是表现出明确的政策导向。迅速落实了欧盟排放交易机制、“可再生能源承诺”等欧盟国家减排政策机制。二是资金扶持力度大。三是政府直接投资研发。比如苏格兰企业局甄别、推动产业化价值的新能源发展,计划3~5年内提供3000万英镑资助大约7个项目。四是吸纳专业人才。五是推出税收优惠鼓励中小企业向前发展。

(二)美国能源教育成功经验

1980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签署了“美国能源教育开发”项目计划,美国由此开始了在所有类型能源问题及能源的勘测、生产、使用和节约等方面的教育。以非营利性教育协会作为能源开发的主体,植入“把能源融入教育”的教育理念,将国民的能源意识和社会责任作为基本使命。

1.美国能源教育课程

美国能源教育课程(NEED)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能源科学,根据不同年龄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实习活动和试验;二:能源资源,根据不同年级为学生设计相应难度的学习内容;三:电力教育,学生们动手制作电池和电磁石,了解电子电路原理;四:交通运输教育,深入理解今后交通运输能源问题的复杂趋势;五:能源效率和节约教育,如何有效利用能源;六:综合和巩固,巩固和加深理解的课程和活动;七:评估,对教学效果、教材、教师和学生等的评估。

2.美国能源教育奖励

美国政府每年评选出对能源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并颁给其正式的能源教育年度奖。评选标准为专业发展经历(领导、教学课程、讲习班等);能源利用及资源开发技术课程(开发能源发展课程、创造能源教学课程用具、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等);学生参与(放学后参加俱乐部、 学生参与相关基金会或职业培训等);筹款(能源写作的费用、组织相应的募捐投入、帮助节约能源等)。

(三)日本能源教育成功经验

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其能源依赖度高居不下,因此日本在能源问题方面长期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并且取得了能源教育方面的较大成绩。

1.日本能源教育研习机会

日本把教师放在能源教育领域的关键位置。定期组织召开面向教师的研修会,以中小学教师及未来志愿从事教师事业的大学生为对象,组织召开研修会、以能源问题最新信息和世界能源动向等为题的讲演、参观能源相关设施等活动。

2.日本法律法规政策

宏观上,《能源政策基本法》是日本能源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2007能源白皮书》提出了日本在能源领域的若干中长期举措,战略上明确指出了作为资源小国,一定要重视事关国家利益的能源问题。《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加快了日本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上的前进步伐。在日本政府层面,经济产业省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条例,明确经济发展方向,制定产业政策,对企业的节能提出要求和奖惩措施。

3.日本全民节能意识

日本从两个方面入手,实现全民提高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一方面,政府坚持从儿童入手。将环境保护知识课纳入四年级学生课程,大力宣传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知识,力求实现全民终生教育,树立新能源和节能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娱乐、科学普及展览、科研试验功能一体化的新能源公园,它是关于地球、科学技术、历史等的地球博物馆,关于光、风、水、热等能源利用的图书馆,地球各类能源展厅,开发研究展厅等。新能源公园除了表现出示范性,也是新能源开发综合试验基地。

三、国外能源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生态教育的启示

生态教育是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前提下,成为生态学的各个方面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工具。生态教育应用领域可以分为社会教育、专业环境教育、在职环境教育、基础教育四类。我国的生态教育起步已有30余年,虽然投入资本不低,但是收效令人不甚满意。因此,我国需要借鉴国外能源教育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国具体实践情况,从能源教育和环境教育两大学科分类为视角来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教育模式,使我国生态教育良性发展,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

(一)构建中国生态教育法律体系

构建中国生态教育法律体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需要立足能源教育法律体系与环境教育法律体系两个方面来施行。

1.构建能源教育法律体系

为提高全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及能源利用率,1998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能源法律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下文简称《能源法》),至今我国颁布的节能办法还有出台年代、背景、目的不同的《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下位法,但很难与《能源法》的法律体系保持一致性,这些困难阻碍了《能源法》的发展。

从发达国家能源法律制度的经验来看,其均确立了完善的能源法律制度结构,突出宏观的基本法和具体的从属法。长期以来,能源行业的规章制度需要依据突出宏观的法律条例,颁布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化中的中国能源法是十分必要的,与中国能源改革的现实需求一致。因此,需要不断完善《能源法》,使之成为中国能源法律体系中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2.构建环境教育法律体系

1979年,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出台。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包括:《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法》《水污染防安治法》《水土保持法》《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沙、治沙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一直以来,我国环境相关法律主要以单个部门法管理为主。借鉴国外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有效提高立法等级,提高颁布环境保护法律的质量。可以参考日本《环境基本法》的模式,设立适用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保证该法成为涉及多个部门的法律。

(二)研制科学规范的生态教育体系

我国的生态教育是同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同时起步、同时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筹办生态及环境保护专业;20世纪80年代,生态及环境保护专业主要开设在中专、职业高中和一些培训学院中;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始出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教学内容,同一时期,公众参与生态教育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但我国生态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生态教育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从学校的生态教育规范性来看,低年级比高年级规范,生态教育存在脱节现象。第二,生态教育主体单一。我国的生态教育主要依靠学校,企事业单位、广告传媒等的作用相对有限。第三,师资力量较弱。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以培养环境生态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第四,生态意识较弱。

因此,我们需要从能源教育和环境教育入手,坚持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原则,把其纳入到连续、系统的学校生态教育,以家庭、岗位、社区、大众为单位的生态教育体系之中,逐步建立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教学计划、教材、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形成完善的能源教育体系。此外,我国需要加大对生态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培育生态教育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性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治理环境的第三支力量,在维护环境污染方面的受害者利益、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我国要大力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在能源教育、环境教育方面的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培育能源教育方面的非营利性组织

第一,政府应支持非营利性组织的创建,减少非营利性组织在流程上的成立成本。第二,政府应积极协助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开展。第三,建立对非营利性组织绩效评估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生态文明状况方面,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应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与指示精神。

2.培育环境教育方面的非营利性组织

我国民间环境教育力量薄弱,很多民间环境组织都面临着资金短缺、公众参与度不够等棘手问题。发达国家培育环境教育的非营利性组织拥有丰富的经验,以美国塞拉俱乐部为例,其主要业务是组织志愿者参与相关服务的管理、运行和日常活动。其实现路径包括两点:一是非营利性组织选定一些环境教育示范基地,组织人们定期参观,互相交流经验;二是为学校和相关组织开放或向公众开放收取一定的参观费;三是免征非营利性组织符合要求的财产税、营业税。如果向非营利性组织捐助的公司捐助其总收入的3%及以下,这笔捐助收入不会产生任何税收,而捐赠者为个人的意味着免除一些个税。结合国外的经验,我国应该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协助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服务、提供市场和环保等公益服务,推进环境教育的发展。

(四)推广生态教育项目

1.推广能源教育项目

近年来,中国能源行业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构建清洁、经济、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源约束突出,能效过分偏低。仅仅依靠增加能源供应,很难维持增长的消费需求状况。二是能源消费以传统能源为主,导致环境压力愈来愈大。一些城市成为煤烟与机动车尾气的双重大气污染,增大能源环境的压力。三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预防能力需要加强。供应中断问题、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体系是当前最急迫解决的问题。

国外许多国家启动能源新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美国科罗拉多能源科学中心为科罗拉多教育者、教师研讨班和学生竞赛提供能源利用方面的课程和信息。因此,推广能源项目,降低能源消耗,开发新能源,要长期教育、从小培养公民节约能源、适度消费的习惯。

2.推广环境教育项目

1973年的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端。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状况主要是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近年来,我国推广环境教育项目逐渐增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嘉兴模式”项目,旨在浙江全省推广,引导环境公众参与;试点城市环评项目,提高公众参与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逐渐渗透到公众日常的方方面面。

综观国外能源教育的成功经验,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发挥能源教育机构的作用,普及能源教育课程,推广能源教育项目等使能源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生态教育包含能源教育和环境教育,国外成功经验仍然值得借鉴,但是不能照搬,应当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建立中国特色生态教育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注释:

①王忠江等,《我国能源教育的未来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3年第5期,第62页。

②广瀚正美(日本):《所谓能源教育》[J],《理科教育》,1995年第11期。

④吴志功、韩倩:《加拿大的能源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1期,第5页。

⑤⑥王建华、刘芳:《国际能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第12期,第25页。

⑦EDUARD F Kryuchkov.Nuclear education in Russia: status, peculiarities, perspective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2008, (50):121-125.

⑧JENNINGS Philip.New directions in renewable energy education [J].Renewable Energy,2009,(34):435-439.

⑨⑩吴志功:《国外能源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第12期,第9~14页。

〔责任编辑:贺朝霞〕

文献标识码中国图书分类号G639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6)01-0029-05

[作者简介]欧庭宇*欧庭宇,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能源环境生态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环境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