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主题阅读型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6-02-25李国庆青海湟中县大才乡下白崖小学青海湟中811699

新丝路(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品读创新阅读教学

李国庆(青海湟中县大才乡下白崖小学 青海湟中 811699)



单元主题阅读型教学的几点做法

李国庆(青海湟中县大才乡下白崖小学 青海湟中 811699)

摘 要: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优势,充分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提升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情感体验以及语文素养,在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在在“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提升阅读教学的难度,增加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本文针对单元主题阅读的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品读;创新;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094

从2014年始我加入湟中县名师工作室,开始与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老师们进行《单元主题阅读课题》研究,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基本思想:以单元主题为主线,遵循“反三举一,质从量出”的语文学习规律,一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训练为目标,加强教材阅读和主题阅读、延伸阅读的联系,加强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自主、合作、展示反馈的高效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共有单元导读课型,课文解读课型,主题阅读课型,口语交际课型,习作教学课型,回顾拓展课型,综合训练型七种。现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名人故事》举例来说,单元共有四篇文章,反映列宁喜爱动物、爱护男孩的《灰雀》、体现高尔基爱护小男孩的《小摄影师》、记叙李四光小时候勤学好问的《奇怪的大石头》和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我不能失信》。就主题阅读型来谈一谈自己的做法:第一步,通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词,学习积累;第二步,精讲单篇,略读其他篇,弄清文章主要内容;第三步,回顾全文,提炼主题,品味语言,第四步,主题拓展,写作延伸。

一、搭建起课内、课外大容量阅读的桥梁

在本单元教学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预设4篇课文共用5课时完成。利用一节课作为单元导读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出指导,为今后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确定阅读的方向,做好铺垫。学生通览了四篇课文,拓展了两篇选读文章,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品读了语言。“名人故事大盘点”回顾了本组课文中出现的名人。出示的四幅课文插图,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最佩服的一个人,提炼出每篇文章的主题。通过默读两篇选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名人的优秀品质,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抓住重点问题,切入讨论,使课堂内容更有实效。

二、指导阅读,激发兴趣

对于单元中的两篇精读课文,围绕“课文哪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人物的品质”这一问题,分别用两课时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教给学生画、批、注等形式的阅读的方法;其余两篇略读课文,则让学生把前两篇文章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进行半批注式的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摒弃琐碎繁杂的提问,只用一两个大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写批注,充分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读书的方法。

三、运用批注,拓展阅读

三年级的学生,阅读习作刚起步,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要突破此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中进行批注是最有效的方法。语文课堂上的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感、所想。本学期,我们利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作为指导课外阅读的读本。具体方法如下。用一课时重点指导阅读精读课文《灰雀》后,让学生运用画、批、注等形式进行深入品读阅读教材中的《爱迪生》以及《一心为人民的孔繁森》,进一步体会名人身上的品质,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把教材与拓展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围绕同一主题阅读多篇文章,学生更有利于发现语言规律,吸收语言精华。

批的内容很广,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对内容的概括;二是自己的联想和体会;三是质疑或提出不同的看法等。“批注式阅读”倡导学生有思考地读书,有主题地读书。我在本学期的课堂上进行了“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尝试,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水。大部分学生对“主题阅读”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四、“读”、“品”融汇;“读”、“写”整合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本节课前,我让学生浏览了一组(十余篇)与名人有关的文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名人故事展示交流。搜集了解名人的简介,选择喜欢的名人名言,为课上交流做好了准备。

1.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读”,因此读出“语文味”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简答理解读出语文味,就是琅琅读书声。语文阅读中各种知识要点,多半是依靠“读”实现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往往是依靠“读”来提升的,所以说“读”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整体感知的阅读思维,然后在读的过程中,逐渐体悟文章的内涵和情感,通过不断的阅读,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以及阅读技巧。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会逐渐释放思维,感受文章的情思美感以及语言的节奏、音韵。

2.品

阅读教学自然不能脱离作品本身字词句段修辞逻辑的把握,但把理解与识记这些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无异于舍本逐末。品——就是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直接进行心灵对话,是领会、理解字词的关键。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还会涉及一些诗歌阅读和散文,这些文章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以及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寓言,其中蕴藏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因此,在进行这些文章阅读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还原作者创作意境,引领学生体验和领会语言文字的精美,感受其中的动人情节,学习其中人物刻画、景色描绘以及生活哲理的表现手法,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利用这些成功的句子或者段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但是,教学实践中我也存在一些困惑:有时“以文带文”带不进去,课堂容量大,完不成任务。有时读写联动课不知怎样上效果更好,找不到突破口。有时超越不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分享展示课收不回来,是不是方法不当。

总之,新课标指出,作为工具学科,语文具有人文性与实用性,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以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为基础。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其中注重阅读教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从阅读这部分的教学情况来看,特别是“单元主题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综合情景教学、兴趣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充分展现小学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使学生课前期待,期待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使学生课堂满足,满足那一吐为快的感觉;让学生课后留恋,自觉回味课堂上的愉悦。这是多么理想的一种学习体验啊!我在努力地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也在努力地还孩子们这样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品读创新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