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入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应用

2016-02-25曹云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新丝路(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言输出听力教学

曹云(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输入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应用

曹云(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本文以输入和输出理论为基础,提出在听力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有效输入,通过听、说结合及时输出,全面提高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

关键词:听力教学;有效输入;语言输出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082

英语听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然而听力一直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薄弱环节,是困扰高校英语教师的一个难题。如何有效的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已经是每个高校教师面临的严峻考验。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词太多、抓不住重点多是学生听力的最大困扰。本文将从输入、输出理论入手,提出将听、说融合,通过有效的输入、及时输出活动,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

根据“输入假设”,Karash认为语言输入材料的难度必须遵循“i+1”的原则。输入理论强调输入材料的语言知识、背景必须以学生理解能力为基础,通过已有知识和新接收知识的加工、整合,最终将新的知识体系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如果输入内容、背景无法使学生理解,这样的输入是无效输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中,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输入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加工和整合,最终通过学习者的说和写实现有效的输出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出才能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所以听力课应充分利用听力课的各个环节,结合输入和输出,实现语言的完善,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做好听前准备,为有效输入做好准备

输入理论强调输入材料应以学生现有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基础。做为语言教师,听力课首先应是为学生扫平听力知识和背景障碍,实现有效输入。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做好听前准备工作。比如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第四册第二单元时,听力的中心话题是自然灾害。这个话题中很多词汇和短语是学生不熟悉。如果没有足够的英语语言储备量,听力内容是无法理解的。为了扫平学生的语言知识障碍,在听力课前,教师可以小组成员分别查找关于自然灾害的描述并讨论他们的危害。课前预习为学生的听力活动做好积极的词汇储备工作。上听力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图片及影视片段,如汶川地震、印尼海啸等图片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并通过师生对话题及讨论,再次巩固他们对自然灾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和词汇储备。为听力的有效输入打下基础。这时,学生可以通过短对话的听力训练,再次巩固新纳入的信息。

二、重视听力有效输入,通过及时输出达到新信息的巩固

为了实现新的信息的有效输入,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训练,比如根据标题、主题句和关键词进行预测的能力。听前预测使学生处在主动应激状态,听力不在是盲目的。同时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提纲挈领抓住听力主题。对听不懂的句子,要让学生反复去听,使学生感到听懂的快乐,达到有效输入。同时通过关键词的呈现,鼓励学生通过对话、复述等形式,巩固输入信息,使输入信息得到有效的输出。

在第四册第二单元长对话《Is trunami delicious》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通过题目对对话内容进行预测。通过题目,学生很快猜测到对话双方在讨论海啸这一自然灾难,而其中一人不知海啸这个单词,误以为它是什么好吃的食品。在积极的听力准备状态下,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听,寻找听力信息。在反复听的过程中,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主题句,并通过主题句地重复播放,帮助学生掌握听力的主要观点。这时教师将关键词呈现出来,巩固输入信息。最后通过师生问答形式,实现将新信息内化和输出。

在听力过程中,学生经常因为某些单词或听力细节的羁绊无法正常理解全文内容,听前讨论会有效的帮助学生消除阻碍。在短文听力Drought in South Africa的听力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让学生讨论干旱地区人们面临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熟悉了 sink wells/ tanked water/ limit the domestic usage / water restriction /stop irrigating等他们比较生僻的词汇,为听力的有效输入打下基础,扫清障碍。通过细听和反复听,学生基本能够抓住听力信息大意。在明白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呈现,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对所听内容进行复述,巩固输入。复述是听力课的重要步骤,它能帮助教师检验学生的听力情况。同时复述促使学生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使听到的内容得到有效输出。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出我国甘肃地区干旱情况严重,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这样以听促说的大量口语实践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体系的巩固。

三、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加强信息整合,促进学生语言输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走进现代教学中,这极大的丰富了教师可利用的听力资源。英语新闻视频、电影、访谈、讲座等资源都可以展现在课堂。面对这么多的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听说积极性是每个教师应该好好考虑的课题。在让学生欣赏优秀的英语影视片段时,在一个高潮过后,让他们预测结果使学生保持积极主动心态,并激发他们说的积极性。资源的极大丰富就要求教师能高效整合资源,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就如在前面讨论干旱这个话题时,我们找来图片、影视资料和新闻报道等相关资料,从干旱的原因、它带来的灾害以及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形成一系列系统的知识体系。信息的整合使输入的内容不再是孤立的、零散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语言体系的形成,最终促进他们语言的输出。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听力技能,培养语言输出的习惯

由于课堂听力的时间有极其限,教师可以鼓励通过学生课下学习来延展课堂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资源网站和听力软件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坚持收听BBC/VOA/CCTV NEWS等英文广播电台。激励小组组员把谈论新闻做为每日习惯,通过听说的紧密结合,使语言学习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收听优秀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电视剧以及英语纪录片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语言的环境,调动学生听说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桂灿昆.1985.《美国英语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涑定芳.1994.《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外国语

[3]刘润清.1999.《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简介:

曹云,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语言输出听力教学
英语影视欣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高中英语“以说促写”教学实践研究
优化综合语言实践项目课设计提高语用能力探究
英语专业技能课运用PBL促进语言输出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