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发展前景的预测

2016-02-25白毅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西安710109

新丝路(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智能化机械

白毅(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9)

对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发展前景的预测

白毅(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9)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起来,特别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去了很大便利。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意味着行业发展方向将发生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人力完成,从分析、判断,到决策推理的过程,都离不开人工帮助,而智能化的应用首先解放的就是劳动力。

智能技术;制造业;自动化;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相较于几十年前来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情况,而机械制造化水平的高低可以有效彰显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而机械制造已经应用到了我国很多行业中去,比如农业、建筑业、纺织业等,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合理运用自动化技术,不断创新新技术,对于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机械制造自动化应用与发展趋势

1.自动化与机械制造过程的技术融合

当前,人们最关注的便是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两种技术的融合对于生产力的提升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包括:一是对于设备机械的检查和维修,第二是对设备机械出现问题的自动修复功能,第三是识别功能。对于日常管理工作而言,机电自动化要在设备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测定工作性能状况,并利用自动化技术对存在问题及时修补,确保设备以最好的状况稳定安全的运行。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识别设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故障,并通过网络将错误或者故障信息上传到管理平台中,让操作人员工作起来更加方便,特别是一些军事领域,如果能将机电自动化技术融入到其中,军事设备生产的产品就能体积更小,且耗能更少。

2.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作为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新技术,柔性自动化技术具有更省时省力,且效率更高的优点,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运用柔性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代替人工生产操作,减轻人力的消耗。在数字化自动技术的基础上,加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重视柔性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的发展应用。

3.集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集成自动化作为一门比较新颖的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的,它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通过精简、集成和优化的功能促进产品生产速度更快更好,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都有机融合在一起,比如柔性自动化技术等,它们通过集成现在的设备处理技术,衍生出新的管理技术,来适应生产的现状和未来。自动化技术能更方便的应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出现的问题,统一工人和生产活动成一个整体,帮助机械制造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双重统一。

4.在机床机械中的应用

对于在机床机械生产中的应用来说,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对于优化传统的人力模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机电自动化技术来控制生产设备,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操作工作强度大的问题,且机械操作要比人力操作精度高,不仅能降低人的工作强度,还能大大提升产品的质量保障,提升工作效率。在机床机械生产和加工中使用机电自动化技术,不论对于生产精度的提升,还是降低劳动安全事故都有显著作用。

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的需求趋势

对于机械设计而言,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就是为提高生产作业、机械制造的智能化。立足机械设计角度,智能化是立足动力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理论角度,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学科等,将其纳入机械设计学科。通过交叉学科建设,有效吸取机械设计智能化发展新方法与新思维。利用人工智能模拟技术,就是使机器行为与人脑推理、逻辑、决策等思维能力类似,来解决现代工程中遇到的复杂技术问题,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制造。在未来发展中,智能化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应当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向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在许多学校都已经开设,社会对此方面的人才量需求很大,因此就业前景可以说很大。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个产业属于竞争性产业,更需要高素质人才。

当前的智能化机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工智能技术,二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要在机械制造中充分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在传统机械生产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到推理的过程由机器去完成,运用设备自身的智能化技术进行自我功能运行的监测。我国当前已经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运用了专家智能系统,系统可以自己完成自我监测,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并自己提出解决措施,给机械制造业带来极大便利。

我国十分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与发展情况,这点在新的“十三五”计划中有提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作为经济战略发展的优先位置,并且予以支持,树立好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的各类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探讨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动机,考虑生源的差异及其对课程选择多样性的要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机械制造课程群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要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市场需要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非常紧缺,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主要缺少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因此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三、倒逼职业学校教育的转型改革

近年来,技术性人才教育主要依托普通职业技

术学校,不能完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趋同普教,培养目标往往是普通高等大学教育的“翻版”与“拷贝”,只重视学历教育,忽视教育的职业性和多样性特点,没有深入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设立的培养目标过高,但学员质量较低,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也偏重基础理论学习,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与严密性,部分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难以较好的衔接,体现不出成人高等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特点。这些情况倒逼职业院校转型和升级。

一方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培养目标要体现应用性与职业性,更注重相应岗位的适用性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例如,《数控原理与编程》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课程知识介绍时应多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以及生产中的实例影响等教学方法,要及时介绍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其运用,以拓宽成教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数控编程指令课堂学习时,注意将企业的实践要求与案例引入课堂,准备功能G代码从G0到G99共一百个,一般教科书介绍比较全面,学生也难以在短期内全部掌握。教师在授课中,只介绍实际生产中最常遇到的G指令,并将生产中总结的编程经验与技巧,用案例予以讲授,如只有一把刀如何完成全部零件的加工,如何用简便办法实现高效加工,刀具左、右补偿的使用,圆弧插补等内容,并及时归纳总结编程方法,让学生熟悉编程的“套路”后,有效完成各种中等难度的零件编程。

另一方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要符合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彰显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传统优势,夯实专业基础,面向制造业,突出制造及工艺特色。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工程意识与工程应用,综合提高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总之,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差距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必须加强对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业的科技信息水平,努力培养该专业技术人才,共同促进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发展。

白毅(1993---)男,陕西省子洲县人,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1201班,大四学生。

10.19312/j.cnki.61-1499/c.2016.02.012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智能化机械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调试机械臂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简单机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