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街区安全,警报监控最常见

2016-02-25

环球时报 2016-02-25
关键词:围墙安保保安

环球时报/2016-02-25/ 第08版面/军事·科技 /作者:本报驻英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纪双城 任重

“推广街区制”的城市发展路线图近日在中国引发强烈讨论。其中拆墙之后,如何保障小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国外在推广街区制的过程中,有哪些安保方面的技术手段值得我们借鉴呢?

据《环球时报》常驻美国华盛顿的记者介绍,美国很少有带有围墙的封闭大院,即使有,围墙也大多是又低又矮的装饰墙。没有围墙,美国街区的安全是如何保障的呢?

首先,大楼都有严密的保安系统并配有保安,在一些重要的机构,必须有内部人员下楼来接,访客才能上楼。其次,中产以上一般都住House。在一些House所在街区会有自发性质的安保人员,一般是在街区的路口放一个写有neighborhoodwatch的牌子,他们如果看到陌生人会询问或者报警。此外,一些更谨慎的人家会在家中安装警报系统,这些系统与安保公司和警方都是联通的,警报一响警察会快速赶来,但平时在街上很少能看到警察。据这位记者介绍,美国的街道上可以看到一些监控摄像头,但并不是非常普遍。

英国各地的街区尤其是居民区,通常也是不设整体围墙的。对普通居民来说,最常用的安保措施就是请保安公司在家中以及民宅周围安装摄像头以及移动目标感应探测器。后者被安装在民宅的前门入口对面、花园出口对面以及其他一些可能翻墙而入的地方。一旦业主启动该系统,任何可疑目标被感应到后,整个住宅就会发出刺耳的报警声。同时,该系统可以直通警局的报警系统,让当地警方在第一时间知道是哪家哪户发生了紧急事件。这样的报警系统,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控制,让业主在第一时间远程遥控家中的摄像头,找寻可疑目标,还可以把影像记录下来,交给警方作为参考。上述报警系统在英国民宅区比较常见,保安公司提供免费安装,按月支付服务费,大约在30到50英镑之间。

而对高层楼宇来说,英国当地的设计方案通常有两种。一是有传统意义的围墙,保证进出车辆、人员在经过人工或摄像头扫描盘查后进入。二是不设围墙,选择在一楼入口处设置人工接待处,有陌生人想要走进住宅都需要经过这里,同时在接待处的四周都安装了摄像头,全天24小时记录。而进入高层楼宇内部,通常每层的楼梯电梯入口处对面,楼道尽头有24小时监控摄像头。

此外,英国警方也会安排警员在城市街区24小时巡逻,通常两三人一组。和以往不同,英国警方如今更多地使用手机应用来检查当地居民的报警信息。这款应用可以细致到居民的具体地点、人员信息,帮助警员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出事地点。

而以城市精细化管理着称的新加坡,住宅基本分三类:组屋、公寓和独户式或联排式花园洋房。不同的小区类型,安保措施不尽相同。新加坡80%的人都住在政府组屋,组屋小区不采用封闭式管理,人员可以自由出入,没有门禁,也没有保安。当然摄像头随处可见,但都有醒目的提示:您已进入监控区域。一旦有可疑人员出入,警察会随时出警。新加坡的独栋花园住宅有一家人住的,也有合盖的,一般都有庭院,庭院里有的有摄像头,有的没有。

公寓小区都采用封闭式管理,公寓小区的规模一般不大,往往三四栋楼就构成一个单元,由政府和私人管理机构共同管理。小区门口一般设有保安岗亭和门禁,整个小区的监控录像都在这里,里面一般有3个警卫,一人负责看监控器,另两人负责疏导交通及接待。小区门口人车分流,有的还分业主通道和访客通道,既有利于居民的交通安全,也方便监控、查询来访者出入。

走在新加坡的街道上,基本抬头就能看到摄像头,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坡很多场所都没有围墙,民众可以自由出入。为保障安全,公共场所基本都有配枪的警察24小时巡逻。▲

猜你喜欢

围墙安保保安
超越围墙
路灯下的保安
突然之间
跟踪导练(一)
保安成了幽灵人
围墙的信念
猫头鹰当保安
夏天的围墙
“猴”安保
保安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