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食记慧(五)

2016-02-24江礼旸

食品与生活 2016年2期
关键词:桃胶菌菇菜名

江礼旸“70”后“猿叟”。为寻觅安全、健康、美味之食而上下左右搜索的孤独的行者。

“70”后“猿叟”。为寻觅安全、健康、美味之食而上下左右搜索的孤独的行者。

荷塘月色

德不孤

我并非食肉动物,却也很少进素菜馆,原因首先是环境布置往往用黄色同佛教相关,吃饭时有点心理障碍;其次是以三菇六耳、面筋、豆制品、魔芋、植物蛋白等为原料,滋味不够完美;最后是老派素食往往喜欢重油烹制,太油腻。其实,中国最早食素的不是佛教,而是道教。道教主张无为、清静,青城山的素食就充满蔬菜,而且,鸡也可以入馔。但“大蔬无界”不同,首先是“大蔬”,食材中蔬菜很多,吃着爽口、舒服;其次是“无界”,目的不是宗教,而是健康;第三是味美,所以适时吃一点,还是符合“荤素搭配”的原则,于心于身俱佳。

这次,老朋友宋渊博和新朋友邬林波邀请我前去品尝冬日新菜,遂欣然前往外滩22号的“大蔬无界”。新朋友林雪诺为我们点好菜。首先上桌的是汤,我的是“男神五味汤”。一听汤名,下意识有点抵触,怕那些鞭呀、肾呀、蛋呀弄得不三不四不是滋味,再想想蔬食哪有这些玩意,不觉哑然失笑。男神汤实际上是牛蒡、姬松茸、核桃、松仁、黑木耳五味,在素高汤的衬托下,蒸制90分钟,味道异常鲜美和谐。而女宾的“红颜双莲汤”是用银耳、红枣、桃胶炖成,桃胶就是桃树上淌下的胶状物。

上了一道“姑苏城外”,马上联想到“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实际上是像菇一样的东西,香脆、粉糯、柔韧,原来是以慈菇为主料,在慈菇上挖个洞,将牛肝菌、马蹄、黑木耳制成的馅料填在洞中,再裹以春卷皮子油炸而成。还有一道慈菇菜,名“德不孤”,典出《论语》:“德不孤,必有邻。”看看像藕饼,小心咬一口,却有香菇味。问厨师后才知其工艺复杂:香菇蒸熟,用剪刀小心沿边剪一圈,拍粉炸成香菇圈,将蒸过的慈菇瓤于其中,先蒸后炸,再沃以酱汁,真是说不出的好味。

下一道菜的菜名令人肃然起敬,叫“包青天”。它是将荔浦芋头蒸熟打碎,包上芽菜和菌菇制成的馅料,外面裹上黑芝麻,外香内柔,真是香(外)鲜(内)可口。又来了一个“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菜名浪漫、诗意、文艺、美妙。它是用纯黑豆面制成的面条,加上彩椒丝、菌菇丝、韭黄烹成的广式炒面。冬天对应的颜色是黑色,这时吃一点黑色食物益肾。还有一个黑色补肾、利于保住元气的“元气汤”,实际上更像芝麻糊。这是将东北黑豆用洋葱炒制,再加入黄油、白葡萄酒、香叶、白芷,以小火慢煨,然后剔除香料,将“糊”打散,这就成了“元气汤”。

最后是甜品“早安”,我想,这可能同谐音“枣”有关。原来这是用黑枣泥、红豆泥、黑豆泥制成的慕斯,加入少量的糖和奶油,味佳却不会有很大的负担。

步出外滩22号,在冬日和煦的阳光照拂下,我想:如果说,我们将荤腥比喻成“红”,而将蔬素比喻成“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我们平日里的饮食用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名句来总结本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

猜你喜欢

桃胶菌菇菜名
董帅:大棚里的菌菇王
韦禾菌菇飘香 健康美味护航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广西恭城桃胶现“朝阳产业”端倪
套路玩得深,点完餐的我泪流满面
蘑菇点点
堪比燕窝的美容佳品:桃胶
看清楚菜名:认真审题
网友盘点最萌最“坑爹”菜名
16道中国菜名翻译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