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年有“鱼”

2016-02-23

美食堂 2016年2期
关键词:举杯鱼头谐音

春节,在孩童时期记忆中,是一句句吉祥的祝福,是一串串连天的爆竹,是拿不完的压岁钱,是新衣新鞋,更是那一桌热闹丰盛的年夜饭!中国人过春节讲究好意头,希望“年年有余”,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少不了一条全鱼。往年的除夕,外婆会从市场买回两条鱼,年夜饭的时候烹制一条,大年初一再享用一条。她说这寓意着“连年有余”的好意头。大江以南很多地方都保留着过年食鱼的习俗。看似平凡的一道料理,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期盼中,被赋予了浓厚的节日色彩,其中大有学问。鱼,是宴席中端上的最后一道菜,一些地方习俗是完整保留盘中的鱼,作为“年年有余”的吉祥物;而另一些地方传统中,年夜饭吃的鱼要将鱼头和鱼尾留在年初一才享用,表达新的一年“有头有尾”的祈愿。甚至连作为年菜的鱼的品种也有讲究。年夜饭烹饪的鱼的品种选择取决于它的名字,带有吉祥寓意或谐音的鱼大受欢迎。鲤鱼,同“礼”谐音;鲫鱼,同“吉”谐音。除夕夜烹一条鲤鱼,大年初一再烧一条鲫鱼,象征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老祖宗在五千年的历史和智慧结晶中,传承下春节吃鱼的传统,其谐音“余”不仅仅代表盈余,也象征降妖除魔,以保来年和顺平安。早在汉朝,人们就开始在门扣上使用鱼的造型以除邪;到了唐朝,鱼的图案更是大量出现在门把、大门、箱门、柜门上,以辟邪气。古代家居装饰中鱼的设计理念对新年吃鱼的习俗有很大影响,从最初的装饰到如今的一道佳肴,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儿时在外婆家过年格外有年味儿,嘴里吃的,身上穿的,见面说的,手里做的,都透露着喜庆和吉祥。就连年夜饭中的压轴菜,鱼的摆放也有讲宄。鱼头的方向朝着外公外婆等长辈,体现尊敬;鱼肚要向着正在念书的孩子们,希望他们满腹经纶,学成大器;鱼脊则是朝向参加工作的父母一辈,赞他们是国家栋梁之才。全家人举杯换盏,欢声笑语。

春节的热闹滋味如陈年美酒,不论多久之后回忆起来都历久弥新,且愈发醇美。又是一年新春佳季,和《美食堂》一起举杯,敬岁月的纯真,敬生活的美好!

猜你喜欢

举杯鱼头谐音
一碗鱼头面的江湖自由
秋雨惊梦有感
勇闯长龙阵
食蟹
《谐音词里的民俗》
醉春
谐音词的规则
买鱼头的学问
诉衷情
绝妙的数字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