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泮托拉唑在预防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2016-02-23曹庭家王静晖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6期
关键词:行经托拉植入术

曹庭家 王静晖

泮托拉唑在预防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曹庭家1王静晖2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出血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011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5例)与对照组(194例),对照组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6周内的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9.07%(P<0.05);观察组术后6周内消化道出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能够显著减少术后消化道出血,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泮托拉唑;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消化道出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内科急症,通过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还能显著改善预后情况,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死率[1]。但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容易导致患者因缺氧而发生应激反应,致使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受到损伤,出现溃疡、糜烂、充血、坏死[2]。因此,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消化道出血是当前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本研究对3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对其中的19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加用泮托拉唑,并与194例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对比,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将我院内科2011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95例)与对照组(194例),对照组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出血原因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出现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30 min,在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后仍无法缓解;②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至少2个相应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 mV;③所有患者的发病至手术时间均<12 h;④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研究中相关药物过敏者;②合并严重心肺功能失常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有相关病史或行其他治疗方式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组间比较

二、治疗方法

1.对照组

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术前嚼服由拜耳医学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080078)300 mg,以及由赛诺菲有限公司生产的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080090)600 mg,顿服。加用由远大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替罗非班(国药准字:H20041165),静脉推注6~8 mg,随后静脉泵入(5~6 mg/h)。术后口服100 mg阿司匹林、75 mg氯吡格雷,1次/d,疗程为1年,使用4 100 U由葛兰泰史克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钙(国药准字:J2009005),2次/d,皮下注射,使用3 d,同时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入院后进行静脉滴注由大连美罗大药厂生产的泮托拉唑干粉(国药准字:H19990167),用量为40 mg,加入到100 mL的生理盐水中,术后1次/d,使用周期为3 d。

三、观察指标

将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1周内消化道出血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四、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手术成功,无死亡,患者消化道未出现出血情况,术无明显并发症;有效:手术成功,患者消化道出现少量出血,伴有少量并发症;无效:手术失败、患者病情无变化或加重。

五、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手术成功率、死亡率比较

本次研究中,389例患者的手术均取得成功,成功率为100%,术中未出现死亡。术后3 d,观察组出现心力衰竭死亡患者1例、肾衰竭死亡患者1例、无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死亡。对照组出现心力衰竭死亡患者2例、肾衰竭死亡患者1例。术后4 d,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死亡。两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3 d的死亡率无统计学意差异(P>0.05)。

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三、两组术后6周内消化道出血情况

术后6周内,观察组共出现2例消化道出血,出血率为1.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6%(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开通其血管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静脉溶栓在开通冠状动脉血管时的再通率较低,导致患者的血流恢复较差,易出现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的致死与致残率较高[3],且禁忌证也较多。临床实践与研究表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不仅能够快速将闭塞血管打开,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血流,还能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4]。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易处于应激状态,因此,胃黏膜会出现糜烂、充血甚至出血等状况,而肝素、替罗非班、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四联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聚集会对胃黏膜的损伤状况予以加重[5],其中,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更有直接损伤的影响。此外,应激性溃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消化道的出血,它会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损伤,进而在抗凝、抗血小板、胃酸等药物的作用下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加重、胃炎等消化道疾病,引起消化道出血[6]。消化道出血因此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7-9]。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许多老年患者的肾功能较差,凝血酶的作用时间较长,增加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上药物对患者胃部黏膜的直接刺激与损伤,导致消化道出血病情加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10]。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与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使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反应不断增加,尤其是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更是居于不良反应之首[11]。相关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应用泮托拉唑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高风险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泮托拉唑是不可逆质子泵制剂的一种,能够特异性地对胃黏膜壁细胞产生作用(减少胃酸分泌),有效降低胃黏膜壁细胞K+-H+-ATP酶活性,抑制胃酸的分泌[12]。在高酸环境下泮多拉唑会转化为活性较高的亚磺酰胺,亚磺酰胺中的二硫键会与细胞壁中的K+-H+-ATP酶活性的巯基进行不可逆结合,有效阻断胃酸的分泌,有利于胃黏膜的较快恢复,并且能够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从而有利于溃疡的愈合,缓解患者的胃部反酸与疼痛灼热感,有效减少胃出血,进而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预防。此外,经CYP2C19在氮苯环的4位置上脱甲基是泮托拉唑主要的代谢途径,然后与硫酸盐相结合。其中有部分泮托拉唑会经CYP3A转化成泮托拉唑砜。研究表明,泮托拉唑多于P4502C19细胞色素的代谢依赖较弱,因此不会由于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导致血药浓度差别过大,具有较为稳定的抑酸作用。

本研究对3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对其中的19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加用泮托拉唑,并与194例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9.07%;术后6周内,观察组共出现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率为1.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6%(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巩晓宏等[13]学者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基本相仿,说明泮托拉唑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能够显著减少术后消化道出血,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罗玮.泮托拉唑和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19(3):193-195.

[2]赵新华,冯琦,冯凯祥,等.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 (1):34-36.

[3]王计,王丕胜.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2):213-215.

[4]唐美妃.泮托拉唑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消化道出血43例[J].中国药业,2013,22(7):116-117.

[5]张丽新,樊蓉,任天舒,等.泮托拉唑钠与雷贝拉唑钠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17(1):11-14.

[6]吕龙,董建新.抗血小板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及泮托拉唑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6):815-817.

[7]段爽莉.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1):25-26.

[8]朱建芳,周婷.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 478-479.

[9]郑小芳.质子泵抑制剂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影响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 (4):548-551.

[10]吴汉勤.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54例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3):247.

[11]万里晖.潘托拉唑治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6):18-20.

[12]王来生,彭婷香,谢刚,等.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作用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4):254-255.

[13]巩晓宏,袁宇,辛渭川,等.泮托拉唑对急性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预防[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5):369-371.

2016-05-23)

(本文编辑:顾红祥)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6.031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心内科;2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行经托拉植入术
易水学派张元素“行经”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两种穿刺方式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三峡行
明天,天一亮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