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导师制教育案例的叙事研究

2016-02-23刘干华

教师·上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扉任课老师导师制

刘干华

导师制是一种新德育制度,是广大教师依据“用心沟通,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生命健康,陪伴学生生命成长。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一直奉献到生命耗尽那一天。这两者都是以牺牲作前提,但事实上,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是享受的,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感受他们的青春活力;课后促膝谈心,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给他们一些指导,所以我更喜欢称教师为“引路灯”。 “引路灯”永远不会熄灭,总会在最前方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

一、教师应对自闭学生给予合理的指引,尝试打开他的心扉

“云横秦岭路何在”时,导师指引非常必要,学校德育处要求各班每月召开一次既分散又集中的特色班会,这成为了师生交流的主阵地。在一月一次的特殊班会课上,每个导师带着自己组的几个导生,就像一个家长带着自己的几个孩子,他们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有了更近距离的交流、接触,这样有利于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导生对导师说出自己高三的愿望和奋斗目标,导师帮着学生分析指导目标的切实可行性,并作适当的调整。导生悄悄告诉导师自己近段的思想困惑和学习动态,获得导师的开导和指引。

最典型的例子要数高二分到我们班的戴某某同学。他思想偏激,性格孤僻,不爱与人言语。说实话,我开始真心不喜欢他。更要命的是有一次我给学生发月考奖金,别的学生都情绪高昂的上台领奖,唯独叫到他时,我连喊了三声,他一声都没吭,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我当时想这不知是一朵什么样的奇葩?但定睛一看,他脸涨得通红,头低到了桌子上。我正疑惑,全班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向我看过来,此时,站在讲台上的我就像个犯错的孩子,顿觉不知所措。我遇到了从教以来从未有过的尴尬。千万不能在学生面前毁了形象,我下意识地暗示自己。于是,假装镇定,马上改口说:“我等会再单独给戴同学颁奖。”我用余光看着他,他仍然双手握拳,牙关紧咬,幸亏仍没吭声。我长吁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被他砸场。怎样才能打开他的心扉,让他不排斥老师、同学?每次与他长谈,我都要像上公开课一样精心准备,提前预设好谈话中每一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好应对的策略。尽量做到没给他分析透彻,不轻易给事物下结论,免得他又钻死胡同;不经过调查取证,不轻易评价他,免得他误会。终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数不清的谈话,他开始认可我,接纳我,愿意与我交流和沟通。当他终于第一次肯敞开心扉对我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时,我兴奋得像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偶尔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一样。进入高三,他变得阳光、积极、向上,成绩也越来越好,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二、对厌学学生的指引并走近他的世界

刚进高三,学生是紧张多余兴奋,担心多余信心。这时,最需要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和排解。

为了加强导师对厌学者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班建立了荣辱与共的师生关系。导师制小组每次月考成绩的进退与导师息息相关,被评为优秀小组的导师也能获得班级和年级同等的精神鼓励,年级组彰红榜表扬:“某某组被评为优秀导师制小组,导师是某某某。”真正做到了导师和学生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同时也能更好地敦促导师对本组导生中厌学者的帮助,学习上的指导,思想上的疏通,精神上的鼓励。 这样既改变了厌学者的学习态度,客观上又起到了不拖本组后腿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三、对学生薄弱学科的指导,帮助其消除顾虑

高三,每个任课老师都是导师,除了重点关注本组成员的思想和学习外,还要对班上该科特别薄弱的尖子生和边缘生进行特别指导。2014年,12月7号8号,第四次月考成绩出来后,看到一些偏科而又学习刻苦努力的学生,我想让他们得到任课老师更多额外的关照,但又难于启齿,因为自己感觉这样去要求超负荷工作的老师再做更多无偿的劳动,实在有些过分。于是,我就换了一种方式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在仔细研究月考成绩后,我针对每门偏科的重点对象连夜给每个任课老师特制了一条短信。我记得给英语戴老师的短信是这样写的:

Miss戴:您好!高三已过三月有余,作为班主任,我非常感谢您对7班的倾情付出!因为爱,您宽容;因为责任,您无怨!面对这样一群多层次、基础弱的孩子,您全身心投入。历经三次月考,一次联考,7班成绩虽不冒尖,但仍能看出,您一次一次辛勤的付出使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收获!我想,您的关怀和温暖,会是孩子们前进路上不竭的动力!这次联考后还恳请您特别关注:石XX,朱XX,阙XX,吴XX,张XX,谭XX,杨XX,符XX。您的只言片语,会让他信心倍增;您的指点迷津,会使他豁然开朗!衷心感谢!

干 华

2014年12月11号日晚

Miss戴给我的回复是:

长路漫漫,任务艰巨。我愿与大家一起努力,想百计,尽千方。

看完寥寥数语,我已感动无比。这哪是短信,这明明就是一股力量,一股来自同一战壕的战友的激励的力量。为了孩子们,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在努力。

第二天下课时,我就看到戴老师在找朱XX、吴XX他们谈话了。有了导师的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更明确,情绪更昂扬!

四、鼓励意志不坚定者,让他提振信心

拿破仑说过:“胜利属于永远坚持不懈者。”高三的学生一定要有一颗励志而又不屈服的心,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学会知难而进。关键时刻,我们导师的鼓励,会让学生信心倍增。

全年级有名的邱同学,高一以闹腾著称。高二进入我班,虽较高一有所好转,但除了应付月考略读几天书外,其余改变不大。但刚进高三,他就似乎变了个人,有了努力拼搏的决心,甚至每晚学习到凌晨两点。然而终因底子太薄,坚持两个多月的努力后,并未见到明显成效,月考成绩依然在班级四十几名徘徊。他受到了打击,意志开始动摇,一次次跑到办公室跟我说:“老师,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整整拼了两个月,成绩还是没有进步,我肯定搞不上来了,我想放弃算了......”看到他由于熬夜布满血丝的双眼,我知道,此时他内心的失望比失眠更痛苦。他更需要的是老师给他一剂强心针,给他鼓励,给他一个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我沉吟片刻,问他:“你说你没有进步,那你退步了没有?”他说:“也没有。”我于是就像一个带兵打过很多次胜仗的将军一样气宇轩昂地告诉他:“这就对了!没有退步,这本身就是进步!所以,你必须坚持!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一个过程,你不要幻想一蹴而就。试想,别人努力读十二年书才进入班上前几名,你只努力读两个月就想进入前几名,那上天也太不公平了。你说怎么可能?你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稳中求进,况且,你必须得有思想准备:或许第三次月考还不会进步,第四次月考还不会进步,但你一定要相信,只要意志坚定,努力坚持,到高考肯定会有进步!”听我说完,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望着我,眼睛放光,坚定地说:“好,那我一定按您讲的去做。”从此往后,他读得更加疯狂,成绩也由四十几名到了三十几名,又从三十几名到了二十几名,现在到了班上十多名。如果不出意外,以他现在的状况,考个二本应该没问题。

猜你喜欢

心扉任课老师导师制
桦墅:优美田园沁心扉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纸条:打开心扉的钥匙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