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阶段规范汉字书写的策略研究

2016-02-23胡正远

教师·上 2016年1期
关键词:书写能力笔画写字

胡正远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接连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一再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的写字教学。

笔者作为一名爱好书法的初中语文教师,就目前初中阶段书写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应对的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现状调查

笔者于2013年下期接手新一届初一,着手学生书写情况的统计调查。笔者从11月份的期中考试中随机抽取100份答卷,邀集本校10名语文老师,按汉字书写的常规要求分为A、B、C、D四级进行评价,得A的10份,得B的21份,得C的44份,得D的25份。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出来,即优秀的仅为10%,合格的21%,不达标的占69%。

由此可见,初中新生的书写能力之低下,已令人堪忧,加强初中生书写的系统训练,刻不容缓。

二、 原因分析

1. 信息社会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等各种快捷方式的输入已经在大多数场合代替了手写字,从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对写字越来越忽视、淡化,导致手写能力日趋低下。

这一点从教学大纲中就可窥见一斑:1956年、1963年、1978年教育部颁发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对初中写字教学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而在1986年以后的教学大纲中,仅仅把写字的要求放在“写作能力”的教学要求中去。在这一时期,学校强调了素质教育,强调了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书写能力。

2. 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师、家长满足于学生完成作业,答对作业。因升学压力而产生的题海战术,导致书写只讲速度而忽视了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教学更变成语文教学上可有可无的内容。有了如此急功近利的应试思想,谁还愿意把时间投入到写字教学中去呢?因此,初中的书写教学完全被忽视、被淡化,形成初中阶段书写教学的断层。

3. 教师榜样的弱化

书写教学的专业教师缺乏,多数写字课的开设形同虚设。大部分教师本身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汉字书写的美观度太低,不能给予学生最直观的示范作用。同时因为本身书写能力太低,无法指导学生,写字课流于形式,很难落实到位。笔者于榜样的作用深有体会。上学前是因为父亲的毛笔字写得很漂亮,就有心加以模仿,上学时有几个老师的板书整齐规范,一下课就照着在黑板上练习,长此以往,书写能力大为提高,以致后来成为一名书法爱好者。

4. “无本、无序”的困惑

写字教学应该有具体、统一、规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即教本和写字本,现行的新课程教材,对于书写教学内容的编写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老师们只能找来各种各样的字帖,按自己的想法自行施教。写字本也成问题,有采用“田”字格的,有采用“回”字格的,也有采用空白格子的,等等。

“序”,即科学的教学程序,无序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对待写字教学的态度不一,教学程序各行其道。书写教学存在着无目的、无计划、无步骤等现象,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

三、解决方法

(一)认识书写的意义,让学生“想写好”

每个学生都想写好字,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这种内驱力究竟有多大?笔者觉得应该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去驱动。

精神层面,可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书法发展的历程,优秀作品的展示及欣赏着手,让学生具体地感知书写之美;还有就是通过老师本身的书写示范作用,让学生直接产生临摹的冲动,这是最原始的内驱力。就笔者所带学生而言,一方面在教室布置、作业批阅、板书以及学生成绩册评价等环节为学生呈现漂亮的书写,另一方面经常以正规的书法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有进步的学生,学生进入办公室也能最直接地感受习字的氛围,这些都是有力的示范,能给学生带来强大的写好字的动力。

物质层面,一是通过对比考试的卷面分值,让学生知道写好字的必要性:在考试中能做对的,称为“绝对分”,因书写质量影响阅卷老师心理而产生的分数,可称为“相对分”,语文这一科,即算是相同的答案,由书写好的和书写潦草的人写出来,评卷结果会产生10分以上的差异,其他科目也会有同样的情况。实施网络阅卷后,各学科都有专门的答题纸,字迹太潦草、书写不工整,都会影响到电脑评判,造成不必要的书写失分;二是通过平时的竞赛评比或班级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具有良好的书写能力是一种优势,继而产生真正下苦功去写好字的决心。要让学生懂得写一手好字不但在学校教育阶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许多用处:比如大学毕业参加招聘会,很多学生习惯了电脑打印,如果你能别出心裁,用一手漂亮的硬笔字来写自己的简历,不但体现了个性,招聘的人会对你产生特别的印象,凭借着一手漂亮的字,你的起点就无形中比别人高出一截,一字之长可能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生“怎么写”

具体到怎么写好字,这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笔者从2013年的调查之后就开始着手初中新生的书写训练项目,利用课余时间(每周三小时),系统学习书法史、书写技法和速度训练,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超乎预计的效果:参加学习的30人中,达到A级人数26人,其余4人也可达到B级,其中19人的书写质量及速度,完全超出了高中生甚至成年人中书写能力较强的人。

具体教学内容与流程如下:

1. 书法史、名家故事及作品简介与赏析

取法乎上,其技居中。学生学习书写,必须了解文字方面的历史以及各种书体的特征,了解历代书家的故事,博览群书,做到功夫在字外,方可高屋建瓴,成为有文化的书者,而不是沦为纯粹的字匠,从而彰显规范汉字教育的核心理念——“书写经典,传承文明”。

2. 基本笔法及笔画练习

具体到写字教学,在实用领域,初期还是以楷书为主,成型以后可涉及行书。汉字基本笔画的基本功一定要做扎实。横竖撇捺折以及它们的变形形式,通过长期练习,要能在笔下熟练而快速地表现到位。

3. 结构分析与独字练习

汉字书写,说到底是一个空间分割问题。作为方块字,平时强调“横平竖直字写方”,除了笔画形状到位,还要处理好字的结构,也就是笔画的分布。再好的笔画形状,如果结构不合理,字也漂亮不起来。所以在掌握笔画形态之后,要着重开始结构的分析与练习,从独体字到组合字的各种形式,都要逐一练习,一一过关。

4. 标准作文格的整体练习与速度训练

学校的日常书写,多以作文格大小为最实用的标准。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亦或其他科目的书写,均可坚持这一标准训练。笔画和结构训练到位后,字的大小变化并不是难事,稍作调整即可达到。在书写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还要解决书写速度的问题。按中、高考作文要求的字数和所给的时间进行计算,50分钟内要完成800字左右的书写,即每分钟16字左右。这就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书写质量与速度的结合点,训练时间一久,就会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5. 作品检验与模拟考试真题测验

系统训练时间达到两年左右,90%的学生可以进行结业测试:正规硬笔书法作品创作和中考仿真模拟。学生的书法作品,在平时的训练中,有10课时以上的创作指导以及示范赏析之后,要求学生在家模拟创作一次,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讲评后,再在课堂上限时进行创作,绝大部分能到良好以上等级。而中考仿真模拟,要求的就是学生把握好书写质量与速度的这个结合点,在中考考试的规定时间完成模拟,再进行卷面以及答题形式的讲评,此项训练一般是3-5次可达到美观漂亮的标准。

(三) 运用多元评价,让学生“轻松写”

1. 学校评价

学校可把规范汉字书写纳入学生的常规目标考核内容,采用各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例如:期末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占 5~10 分;阶段性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及试卷;期末书写等级段位认定等。

2. 学生评价

注重生生评价。在互相欣赏和点评中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和自我严格要求的意识,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热情。

3. 社会评价

充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汉字书写活动与评价,定期举办 “亲子书写”“书写进社区”“我帮爷爷写春联”等互动性书写活动, 让汉字书写之美飞出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在两年多的汉字书写系统化训练中,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品行,掌握了熟练的书写技巧,开拓了文史知识方面的视野,懂得了毅力是成长的基石,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之路意义深远。特作小述,以抛砖引玉,“书写经典,传承文明”,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书写能力笔画写字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一笔画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书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