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绽放

2016-02-23许永

教师·上 2016年1期
关键词:邹忌课外语文课堂

许永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就是这门艺术的载体,要想真正赢得语文教学的丰收,必须夯实我们的课堂教学,让课堂再现语文的朴素美、让课堂与生活接轨、让课堂中的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活 ”

语文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应用广泛,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情趣的一门学科,按常理语文也应当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然而,当前的考试评价机制将本应当充满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具有趣味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考之学。要想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老师就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多动脑筋,充分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让课堂“活”起来。

一、抓好课前预习,促课堂“鲜活”

我们知道提前预习能够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这就要求老师要深钻教材,用心编写导学案,以导学案为预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对下一次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听课时学生就会轻松跟上老师的思路,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问题听课,从而增强听课效率。

提前预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阶段,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是因为自学能力差,如果学生学习知识全靠老师讲解,那么离开老师这根拐杖就寸步难行。提前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平台,它能使学生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培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提前预习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个班除了一部分优生外,如果没有提前预习,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发展到听课像听“天书”,哪里还有兴趣可言,但经过课前预习情况就大不一样,学生会心中有数,积极发言,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二、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导课堂“灵活”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萌动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改变传统、单一的线形结构,呈现一种立体、网状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产生了无数个思维的触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辐射、延展,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课之前,如果给父亲照张像,应该摄下他的正面、侧面还是背面呢?(学生回答:当然是照正面了!)大家的想法为众多摄影师所认同,并经常采用。其实,许多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像大家这样常作正面描写。可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朱自清先生在给父爱“定格”时,却别具匠心地“摄下”了他父亲的背影。就是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通过这一铺垫,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我们还可以在完成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融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情节、人物,打破了课堂有限的时空,丰富了课堂信息的容量,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的紧密联系”,让课堂与生活“接轨”,导课堂“灵活”。

三、课堂教学动之以情,让课堂“生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以情感为纽带,当教师以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情感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才得以充分发挥。

现在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常言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老师在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时,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用神情并茂的语言、惟妙惟肖的动作,把自己当作邹忌,用大臣的语调,宣读邹忌向大王进谏时那种气势,让学生再现当时的情景,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学习中若是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故而,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就应当渲染一种课堂气氛,通过教师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等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情感成为学生学习、课堂生活化的“助推器”。

四、注重以“写”代“说”让课堂“多活”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以生为本,课堂上更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实实在在地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回归文本,是课堂得以落实的重要导向。

在课堂上我们更应当注意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口头表达,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但现实教学环节中我们却忽略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课堂要落实,让学生适当地写一写自己的观点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样以《邹忌讽齐王纳谏》这课为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平台,从文中的“蔽”说起,还可以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字说起,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归纳小结并小组展示。有的小组会选择“纳”、有的小组会选择“谏”、有小组会选择“思”说起,等等,然后让大家写出自己选择的理由,将单纯的“说”变成综合性的“写”,让学生在撰写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从而出现一种说写结合,以写代说的“多活”课堂教学氛围。

深化课内,练功课外;课内长骨,课外长肉,力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封闭的语文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这样,我们的学生乐学了,教师也乐教了,学生负担也减轻了,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了,“活”就能在语文课堂中绽放,真正成为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中学)

猜你喜欢

邹忌课外语文课堂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邹忌劝齐王纳谏
邹忌比美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