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区开放大学关于重塑传统文化及对接企业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2016-02-22钮小勇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钮小勇

(淮安区开放大学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淮安 223001)

淮安区开放大学关于重塑传统文化及对接企业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钮小勇

(淮安区开放大学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淮安 223001)

文化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情怀。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育人的重要手段,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准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学校整个管理过程中的灵魂。近年来,我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促进学校发展,大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2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浑厚深远,仪态万千,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极强的生命力,长期存在并持续发展。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既不可能割断它,也不可能跨越它,绝不能超越传统去作空白地上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我们应当把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认识,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进步的、民主的和科学的要素,弘扬先进,扬弃落后,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以与时俱进的现代精神对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因素加以改造,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塑造和建设先进的以传统文化为依托,饱含当今社会先进企业文化的技工学校校园文化。

2.1物质文化建设

主要内容:遵循建筑规律和美的规律,系统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完善设施设备。以文化为主,进一步加强校园绿化、美化;以人文环境建设为主,学校拟建立以“八园一池一亭一堂”为主体的校内文化公园,精心设计和创造校园文化环境,突出传统文化、技能文化、企业文化的教育,目前已建成了“五园一池一亭一塘”,即展示志存高远的沁园,体现师生和睦的怡园,预示博大胸怀的容园,昭示茁壮成长的毓园,象征新校园生机盎然的樟园,希望学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爱莲池,揽天下之人才的揽月亭,传承千年传统经典文化的文化长廊,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

2.1.1校园绿化、美化。完善校园绿化美化管理办法,加强对绿化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认真做好花草、树木的养护,提高绿化覆盖率,提高绿化品位和效果。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校园创建工作,制定完善卫生标准,加强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创造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室外“卫生整洁,环境优雅宜人”的环境。

2.1.2楼堂馆所文化建设。根据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的使用功能,在楼道内悬挂标语口号或师生作品,室内悬挂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

2.1.3小品景点建设。在学校现有的花台、绿化带种植草坪,建设若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小品景点,提高文化品位,增加观瞻点和驻足休息点。

2.2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主要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上。

2.2.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育人氛围。

2.2.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实事求是、团结协作、高效严谨、追求卓越是良好的教风的体现。

2.2.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2.2.4办好校园网站、出版校园画册、相册利用音像等传媒手段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师生精神风貌。

2.2.5重视师生典型人物的举荐、宣传工作,弘扬典型人物优秀品质和精神,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2.3制度文化建设

主要内容:加强制度建设,是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基本保障。以人为本,用民主、科学的精神推进学校制度文化进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和科学、高效的现代职业学校运行机制。

2.3.1部门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部门规章制度,重点解决有关规章制度不配套等问题。

2.3.2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化、规范化,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管理、监督、考核、激励制度建设。

2.3.3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2.3.4加强制度意识建设。坚持依法治校,按章办事,倡导“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

2.4行为文化建设

主要内容:以树立优秀模范典型为引导,以主题教育和文体活动为载体,以强化制度为保障,逐步教育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

2.4.1校园秩序。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健全完善校园安全工作制度、保卫工作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面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加强安全警示教育,普及防火、防盗、防伤害等安全防御知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划分各类车辆停泊区域,保证车辆停放整齐有序,维护校园交通秩序。加强校园巡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2.4.2校园文明。倡导使用文明用语,杜绝脏字脏话;着装整洁,行为得体;在公共场合,杜绝奇装异服、着装透露、浓妆艳抹,杜绝勾肩搭背、喧哗嬉闹、拥挤起哄。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在食堂、超市等人员密集地方,按照秩序自觉排队,杜绝加塞、拥挤,并自觉做到“三个礼让”:学生礼让老师、男生礼让女生、人人礼让残疾人。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搞好流行性疾病的防控。

2.4.3教师风纪。落实师德建设,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师德教风建设,努力提高师德水平,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坚决杜绝违背师德现象的发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规范教学和工作行为。

2.4.4学生行为。教育学生自我评价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增强提高素质、培养技能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良好习惯。

2.4.5文体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德育与精神文明表彰会、技能比赛、体育运动会、校庆纪念日等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向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把活动办成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大课堂。

2.5融入企业管理文化

突出职业精神,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在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融入和体现企业文化,逐步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用企业文化的方式进行学生管理,创建学生即员工、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的企业管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引导学生逐步接受、适应职场化人际关系。通过实习实训基地环境建设,展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纪律、规范、流程,展示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优秀成果,展示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加强学生的职业养成训练,增强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心。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等全面融入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着力培养全面发展、富有个性、适应社会、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公民、优秀的准职业人,高素质的劳动者”。

3保障措施

3.1组织保障

学校“德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重塑传统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学校文化的建设工作。

3.2思想保障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宣传,使之做到深入人心;要让每一位师生置身于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3制度保障

要明确传统与企业对接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并把它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将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经费开支总体预算,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措施,激励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职业教育立项课题XHZZ2015035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的研究和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十二五”规划课题(14SEW-Q-054)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35-0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