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减农村家长进城陪读现象的策略研究

2016-02-22陈娟娟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家长农村

陈娟娟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缓减农村家长进城陪读现象的策略研究

陈娟娟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可怜天下父母心,农村家长愿意付出一切跟随子女“进城陪读”,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孩子接受优质的教学资源,以改变命运。但是农村家长进城陪读城市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因此,现阶段我们要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措施。

关键词:农村;家长;陪读

1调整家长思想状态

1.1注意方法,科学合理的陪读 。家长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适合孩子的教育,即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而不是盲目从众,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教育。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发展,防止教育效果出现极端化,家长应该注意陪读方法,科学合理地陪读。首先,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独立去想和做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而不是家长替代完成一切。其次,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再次,父母应该像朋友一样,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1.2提高素质,适应城市生活节奏 。城市人生活节奏往往比农村快,人们讲究的是生活效率,农村家长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城市生活。农村家长应该多看看城市新闻,了解城市新讯,方便自己生活。注意观察城市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比如遇到红绿灯应该怎么办,坐电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等等,以防止安全隐患。来到城市,生活难免会有些困难,家长应该在照顾孩子之余学习一些生活技能,适应城市不断加快的前进步伐。另外,身教往往比言教更重要,农村家长也应该不断学习,参加一些家长培训班,或者与有文化的家长朋友多接触交流,提高自身素质,在日常生活细节中,给予孩子更好的、正确的引导。

1.3解放思想,适时结束陪读 。大部分家庭“进城陪读”都是由于父母太爱自己的孩子,不由自主的随着潮流走,但是很多孩子不懂事,难以理解父母这般良苦用心到底是为了谁,所以,陪读的结果很令人失望,没有达到目的,反而适得其反。那么,陪读家长就应该理理思绪,这样的陪读到底有没有益处,继续陪读下去,结果会怎样呢?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所有事业有成的人,都是独立解决问题,脚踏实地,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家长过多的陪伴呵护,只会阻碍孩子前进的步伐。父母陪得了一时陪不了一世,孩子今后的路需要自己走,所以家长应该解放思想,放下永远担心孩子的那颗心,给予孩子更多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逆境中的孩子更有能力,适时放开那双时刻拥抱孩子的手,结束陪读,让孩子勇敢地独立前行,或许孩子的表现会让家长更加的欣慰。

2强化学校各种功能

2.1强化学校常规管理 。首先,制度要落实。没有规矩就难以能成就事业。在学校,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制度,就会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量化考评制度,所有教职工都应将这一制度落到实处,真正达到“谁违反,谁担责”这样的效果,切实做到制度上的公平。不断完善并落实学校相关制度,以使全体师生都能够遵守校规校纪。

其次,责任要落实。要做好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还需要将责任都落到实处,将权责相互挂钩。各项工作都重在务实,重在结果,重在实效。这样,就需要责任人树立必要的责任意识,相关责任人间要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经常组织相关检查监督工作,使责任相对人切实执行相关任务,将责任落实,以期达到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做,每件事情都有人管,都有相关责任人的效果,形成高效的常规校园管理作风。

最后,活动要落实。学校常规管理的组织工作离不开必要的活动,规范办学同样也离不开一定的活动。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采取隐性教育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教与学更好的融为一体,能够使学生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对校园生活充满激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使其积极健康成长,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2.2改善学校后勤服务。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关系着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下,很多因为卫生不到位而引发的各种疾病逐年增多,所以,农村家长对孩子餐饮的营养卫生条件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是新闻媒体以及生活当中不断有关于学生食物中毒或学校餐饮条件差等负面报道和消息,家长不放心让孩子在学校吃饭。如果学校不重视餐饮服务的改善,家长“陪读”现象只能是越来越多。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后勤制度,严格检查餐饮卫生,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健康标准。对于后勤工作人员的聘用也应该有相应的标准或任用制度,确保所有后勤工作人员都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这样家长才会减少担心,陪读现象必会减少。

3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3.1切实加大对农村教育人力、物力的投入 一方面,对农村教育资金投入的加大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基础。国家的各项教育款项应适当的转向农村。比如新农村建设上的一些政策应投向农村教育,要给予农村教育足够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同样从事教育工作,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地位平等,所以必须确保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享有同等福利待遇,以增强教师在乡村就职的积极性;另外,采取各种优略措施,或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激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帮扶执教。

3.2适时举行城乡教师业务交流的活动。城市教师基本都是高学历、高素质,对于新时代的教学技能有较强的驾驭能力,相比之下,由于环境因素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村教师在这方面的接触和和学习较少,所以,城乡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城乡学校应经常举行各种活动,比如听课、听讲座等,城乡教师互相听课、听讲座,农村教师从中汲取经验,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城市教师对农村教师提出较好的指导措施,促进业务学习和交流,从而推动农村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文.“陪读”冷思考[J].教育旬刊,2013(1).

[2]吴铎思.城乡教育资源不均“陪读式”进城现象普遍[J].人工日报,2012.

作者简介:陈娟娟(1990-),女,汉族,山西省柳林县人,研究生在读,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6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069-01

猜你喜欢

家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做一名“粗糙的”家长
焦虑家长如何自救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