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2016-02-22赵丽霞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人性化多元化

赵丽霞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赵丽霞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后现代主义设计作为一种设计趋势源自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设计思潮,发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一个新的流派。后现代主义设计多元化、特质鲜明,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影响着教育、文化历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设计对人性、文化内涵及多元化的关注,强调个性化设计,对当代的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人性化;多元化

1后现代主设计的形成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的产物,它是一场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反叛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潮和设计运动。1960年,现代设计只满足了艺术、生产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三个维度,到了末期“全新”社会或市场上市,将现代主义设计取而代之,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

2后现代主义特征及对理论探索

2.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第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涉及手法达到多元化,灵活多变,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消费者需求。第二,反对理性主义,注重人性。强化设计手段的含糊性和戏谑性,产品设计已经由“功能”转变为以“游戏的心态”来处理作品。第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注重产品的人文寓意,提倡新旧结合,兼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第四,关注设计作品和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倡设计要绿色、人性和环保。

2.2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的理论探索。来自建筑领域的罗伯特·文杜里和查尔斯·詹克斯对于后现代设计理念的探索作出了一些积极的研究。美国著名的建筑师罗伯特·文杜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明确提出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提出“少,令人生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中他提出的传统与混乱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查尔斯·詹克斯曾以当代建筑艺术的古典回潮为主题,主编很多部专著,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确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著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书刊。詹克斯提出“双重译码”理论,“名流—大众”和“新—老”两层含义的简称,在老的事物中结合现代元素,使其融为一体。使得许多评论家把他们认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看成是“大杂烩”,是一种“骡子风格”。

3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3.1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主要关注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强调“文脉主义”,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稍微含糊一下,建筑语言具有多种特点,比如:“隐喻”、“象征”和“多义”等。罗伯特·文杜里,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1962年设计出了“我的母亲住宅”,又在1963年设计了建筑“公会楼”。这两幢建筑都力争反对现代主义方正简洁、统一规范的建筑风格,主要看重对传统的提取、空间的复杂化和形式的变化。伍重的著名代表作是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整个造型就好像是一座纯洁的雕塑艺术品,映衬在大海和蓝天的之下,介于两者之间的相映下更像是一组扬风起帆的风帆,又好像是一朵即将绽放的睡莲。

3.2后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其实就是对现代主义的改良,主要的方法就是把装饰的、历史性的内容添加到设计中去,令它成为组成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德国著名的设计师沃夫根·魏纳特在平面设计中对文字部分也进行了新的设计安排,通过对文字的切割、打碎、分解和重组等等进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字体的设计和编排是新的构成主义的组合,强烈的构成主义色彩由此体现。他几乎很少使用插图的方式,即使使用插图也单单是运用照片进行大部分的拼接,版面编排通常是纵横布局,具有一定的构成主义色彩,他所设计的平面作品,与传统的国际主义风格大相径庭,往往充满了活跃、纷乱和生动的特点,版面设计的崭新方式由此诞生。

3.3后现代主义的包装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于包装设计的影响,摒弃了反现代主义设计简洁的原则,更加强调设计的装饰性,采用鲜艳的色彩和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字,提倡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素材,然后再进行创作,达到一种风趣幽默的效果。比如碧螺春茶叶在外包装上没有一致的样式,但并不会显得那么杂乱无章,反之,会给人一个具体而完整的“形象”,不但丰富了设计层面,而且在多样化中保持一种整体的秩序感,这恰恰与后现代时期追求标新立异精神不谋而合,现代人的喜新厌旧和求新求变的心理与之相呼应,因此消费者们对此一致的认同和欢迎。

3.4后现代主义艺术观与服装设计。后现代主义的另一目标是打破平衡,服装设计师们在接受前卫思潮的洗礼之后,将传统的比例、和谐和黄金规律等美学精神都摒弃不用,解构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解构是一门多元化的艺术手法,根据服装的本身来设计,任何细节和任何部位都能被当成是目标来进行解构重组,设计手法层出不穷,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在时装设计界中解构稳固其主导地位。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服装设计师大胆的将解构主义表现手法运用在服装设计中,用各种怪诞的方式来刺激大脑,维持警觉度,以留给人们最大的想象空间。

4结语

风起云涌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不但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的满足,而且多元化的设计趋势使得现实的世界具有浓厚的人性化。走向多元的后现代主义,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它是现代设计的延伸,不仅丰富了当代设计的内涵,还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君. 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当代时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3):10-13.

[2]谈放. 谈谈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我国当代包装装潢设计的影响[J].包装世界,2013(09).

[3]梁隐妍.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当代服装设计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2014(07).

[4]冯博洋.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艺海,2013(07).

作者简介:赵丽霞(1989-),女,汉,河南焦作,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032-01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人性化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