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临床带教中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2016-02-21谢睿周姝杨媛徐靖宇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遵义563099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8期
关键词:本科生思维能力医学

谢睿,周姝,杨媛,徐靖宇(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遵义563099)

如何在临床带教中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谢睿,周姝,杨媛,徐靖宇△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遵义563099)

【提要】近年来医学本科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未来对医学人才能力要求的逐渐提高,五年制填鸭注入式的医学本科教育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苛刻要求,现阶段只有临床技能与科研思维能力兼备的临床医学人才才能脱颖而出。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如何养成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是学生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该文将从临床带教及针对性培养模式出发谈一谈医学本科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经验,希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提高其自身的科研素质。

教育,医学;学生,医科;科研;思维能力

五年医学本科的学习是成为1名合格医务工作者的必经之路,过去对于医学本科生的教育着重于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对于医生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本科五年的培养和基础专业知识的训练,而是要求硕士化、博士化等更高层次的教育模式[1],这就要求对医学本科生研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医学本科带教期间,除了传授临床专业知识,带教教师也应该开始注重从临床出发,训练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思路及创新思维能力,为其研究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4]。

1 教授临床知识的同时由浅入深地引入科学问题

毋庸置疑,医学生首先需掌握临床专业技能与知识,带教教师通常会从临床经验出发系统地教授相关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并配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分析诊断思路,比较治疗方案,这种传统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达到启蒙科研思维的目的。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把理论知识和科研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思路,以使其尽早开启科学研究之门,这就需要在带教实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从科研角度去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对胃癌及胃炎致病因素的幽门螺杆菌(Hp),除了掌握该指标临床意义外,带教教师还可以从病理病生的角度讲解Hp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的主要机制及致病靶分子,进而扩展到目前国内外开发的Hp疫苗及后续的应用前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目前研究前沿的相关资讯。同时针对某些疾病,教科书上的内容相对陈旧,带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解该病的最新研究动向,从国际上发表的最新致病相关基因到可能参与该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治疗靶点,以科普的形式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对科研关注的方向和研究模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5-6]。

2 开启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仅仅是临床带教过程中浅尝辄止的教育方法收效并不理想,建议开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临床上的带教学习当然是最基础的,除此之外建议组织科研兴趣小组参加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SCI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报告、研究生毕业论文报告等。同时每周设置1~2个科学性问题并共同探讨,锻炼学生自己查找文献,归纳总结的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并且带教教师在学生阐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想法后给予点评,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创新思维培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7-8]。设立的科学性问题可以针对某一种疾病也可以针对某些前沿的学术观点,往往看似一个普通的问题,都可能会成为一个科研命题的雏形。另外,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是培育创新思维及能力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如果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到实验室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进一步使学生对科学研究具有感性的认识、最后鼓励本科生多去参加学校内组织的各类科研讲座,科研涉及领域广泛,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和与相关领域的专家沟通交流,从而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与研究思路。同时还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不能仅仅拘泥于掌握书本或考试的知识点,应该结合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动性给出综合评价,总结学生平时的考核成绩、实际操作能力及科研能动性制订科学的考核机制,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掘学生的科研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融会贯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及学术交流的能力

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缺乏对团队协作的信任及学术交流的积极性,这样闭门造车、故步自封的培养模式并不利于科研思维的拓展。首先,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团队协作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个人能力的强弱只是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在组织、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及归纳总结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加强协作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训,才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对外的学术交流能力也是临床带教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带教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小型的论坛或学术沙龙,在良好的科研氛围中同时提供学生直接的交流机会,鼓励学生将研究结果以学术汇报的形式展现,甚至可以邀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莅临指导,并给予专业的意见及建议,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益。同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论文形式不用拘泥于形式,只要能清楚阐述自己学术观点及科研思路都是值得鼓励的。针对一些较好的论文,带教教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发表,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3]。

4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

科研之路漫长而又艰辛,想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有所成就,就要具有吃苦耐劳,不怕失败,越挫越勇的精神。历史上那些惊人的科研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而往往是经过长期的科研积累和很多人共同的艰苦钻研才能有所收获,还有很多学者甚至在有生之年都不能得到肯定,而在历史的见证下多年以后才得到人们的认可,而这样的坚持都源于他们对于工作的热爱及对理想的坚持。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研究导向及精益求精的治学作风,这些都是成为一个合格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所有的岔路、失败及挫折都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此,无论是在医务工作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都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9-10]。

总之,医学本科生的教育不能局限于临床医学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应志在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兼备的临床医学人才,他们不仅能较好地将科学工作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能更敏锐地意识到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铸造大批医学后备精英,对其科研思维进行培育,势在必行。

[1]刘海燕.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2:55-57.

[2]季诚钧,黄昌财.高校本科生科研的意义、现状与措施[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2):95-98.

[3]张秀军,于玉领,沈琼,等.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的探索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54-55.

[4]张天一,苑文英.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5):103-105.

[5]鲁华,石新兰.浅析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J].山西医科大学续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3):307-308.

[6]Sugand K,Abrahams P,Khurana A.Theanatomy ofanatomy:a review for itsmodernization[J].AnatSciEduc,2010,3(2):83-93.

[7]李昱.本科生加入研究生科研团队共同培养模式——长学制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70-71.

[8]潘海燕,余娟,焦海霞.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08,7(7):758-759.

[9]孙利军.现代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7,5(6):88-91.

[10]王海骊,张晓彤.关于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0(2):19-21.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8.055

C

1009-5519(2016)08-1256-02

△,E-mail:xujingyu_gzzy@126.com。

(2016-01-20)

猜你喜欢

本科生思维能力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培养思维能力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培养思维能力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医学、生命科学类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