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煤炭工业走下神坛

2016-02-19程世利

世界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煤炭工业矿工煤炭

程世利

导语:随着英国本国对于煤炭需求的下降,以及英国政府让英国经济脱离对煤炭的依赖的举措开始实行,英国煤炭工业早已开始衰落。

在2015年12月18日,英国最后一个深层煤矿——凯灵利煤矿被关闭,该煤矿已经运行了50年。

当最后一名矿工升井,这座位于北约克郡的深层煤矿被关闭,它为英国历史上一度最重要、最成功且持续时间最久的煤矿工业落下帷幕。凯灵利煤矿在被关闭的时候只剩下450名矿工。

它的关闭为英国的煤矿工业画上了句号,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英国对于地表以下燃煤的开采可以追溯到前罗马时代。在蒸汽机发明之后,煤炭工业给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能源,让英国雄霸地球,成为日不落帝国。在20世纪初期,英国的煤矿工业是英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当时差不多有120万人在3000家英国煤矿中工作。

当天下午,担任了40年矿长的老矿工斯图尔特·奥利弗悲伤地说道,“地球用3千万年创造了煤炭,而我们人类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消耗掉了绝大部分煤炭。今天真是让人悲伤的一天。”矿工出身的政治家丹尼斯·斯金纳也是感慨良多,他说:“关闭凯灵利煤矿意味着伴随着英国工业化从开始到现在的煤矿工业走向了终点。我们英国每年现在还要进口4千万吨的煤炭,以满足英国20%到30%的能源需求。凯灵利煤矿的关闭,还意味着450名矿工在圣诞节前夕失去工作。”

凯灵利煤矿是英国最后一座深层煤矿,它的关闭不是因为无煤可采,而是因为全球煤炭市场的行情低迷——目前全球煤炭的价格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煤炭价格还要下降25%。虽然这次凯灵利煤矿的关闭虽然机具象征意义,但是实际上这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英国煤炭工业的终结:英国还有数量极少的地表煤矿还将运行,凯灵利煤矿只是被关闭的最后一座深层煤矿。

凯灵利煤矿的辉煌

煤炭工业一度是英国工业体系的王者,现在它摘下了皇冠,彻底终结了它对英国工业体系的辉煌“统治”,其实早在青铜时代,英国就开始开采煤矿了。它的大发展是英国工业革命前夕,在维多利亚时代。

在维多利亚时代,蒸汽革命导致英国的煤炭需求出现戏剧性的增长,在一战后期,英国的煤炭工业达到顶峰。在1947年,随同钢铁、造船等工业一起,煤炭工业被英国国家化。当时,凯灵利煤矿的958座矿坑能生产1.87亿吨煤炭,当时它雇佣的矿工人数是71万8千人。

矿工的收入比较高,使得很多城镇和乡村完全是因为煤矿的存在而繁荣,居住在这些煤矿周围的矿工,为挖煤的工资负担他们的生活费用。由于就业人数众多,英国的矿工工会非常有力量,也非常有钱。英国的矿工工会甚至结成了全国规模的矿工联盟。由于会员有相对高额的收入,他们缴纳的会费不仅让矿工联盟买得起房屋,甚至还有钱修建运动场,有些矿工工会甚至还有自己牛奶场。这些设施的存在增强了矿工联盟的凝聚力,在矿工联盟的支持下,矿工出身的政客甚至当到过英国的运输部长。

社会各界对于矿工的生活也比较关注,白人矿工的生活也给英国的电影、绘画和歌舞剧创作者提供了很多的灵感。英国拍摄了不少专门反映矿工生活的电影。《光荣》这部电影就是描述矿工们是1984年怎样支持社会公众对于罢工的支持的,该部电影获得了当年的“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煤炭工业在英国的衰落与抗争

一个产业的兴起有其时代背景,一个产业的衰落,也有其时代背景。上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对于石油的使用成为常态,煤炭工业的辉煌不复当年。凯灵利煤矿在1965年之前,它的产量已经下降到了1.77亿吨,之后它的产量不断下降。在英国国内,最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英国的铁路系统纷纷实现了电气化,这使得燃煤机车几乎在英国绝迹,英国的煤炭工业失去了铁路这个大客户。而是英国北海油田出产的石油、天然气非常便宜,使得英国煤炭消费的大客户——钢铁工业纷纷采用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竞争对于英国煤炭工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中央电力能源委员会决定采购外国的石油替代燃煤发电,这必然导致英国大规模关闭煤矿,此举点燃了矿工罢工抗争的导火索。1972年矿工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这在当时是英国全社会关注的重大事件,因为距离上次矿工大罢工已经有46年了,英国矿工在在1926年曾走上街头,要求改善待遇。随后数十年间,煤矿工业的繁荣,让矿工们的收入都比较稳定且数额较高。两年之后,也就是1974年,英国矿工们再次走上街头游行示威。

1972年和1974年的两场大罢工,都导致矿工和他们的公司产生激烈冲突,矿工与英国警察和当局的冲突也很激烈。1970年代的两次大罢工被BBC称之为英国历史上最激烈的两场罢工。

由于英国的煤炭工业属于国有产业,所以矿工联盟将斗争矛头指向了英国政府。英国矿工联盟的主席阿瑟·斯噶吉尔是撒切尔夫人一生中一个非常顽强的对手,他指控撒切尔政府要摧毁英国的煤炭工业以及矿工联盟。

当时矿工联盟还是非常有力量,原因在于英国的煤炭工业的规模仍然太过巨大,且当时英国的能源结构对于煤炭过于依赖,煤炭是当时英国的主要能源。所以矿工联盟敢于放话,“英国煤矿产业要停工,必须等待英国最后一条矿井里的煤炭被采光。”事实上,当时于是英国的煤炭工业已经在不断挖掘深层矿脉,有些煤矿已深入地面以下数英里,开采地表以下数英尺的矿脉的英国煤矿屈指可数。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英国矿工们奋起抗争,他们可不管当时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是多少,英国关闭煤矿、采购石油是不是有利可图?他们要他们的饭碗。

可是面对强大的挑战,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展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撒切尔的强力手段将罢工镇压,开启了关闭煤矿、调整英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撒切尔的强硬政策,为她赢得了“铁娘子”的称号。她的这种政策也被她的继任者希思首相继承。英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导致在1994年煤矿开始私有化。在持续不断的产业调整下,到了1995年,英国的深层煤矿的数量降到了16家,雇佣了大约1300名矿工,成为北海油田的点缀。这种产业调整导致矿工大幅失业。

英国煤炭工业必然衰落

随着英国本国对于煤炭需求的下降,以及英国政府让英国经济脱离对煤炭的依赖的举措开始实行,英国煤炭工业早已开始衰落。事实上,采煤业在英国早就已经不时兴了。

一方面,英国煤炭工业衰落有其经济原因。

英国煤炭工业面对国外廉价煤炭进口的强大压力。因为现在英国本国生产的煤炭面临着哥伦比亚、俄国煤炭的激烈竞争,这些国家的煤炭价格更低,英国可以在世界市场上采购到低于维持国内煤炭工业存在成本的大宗煤炭。战后煤炭运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也为这种大宗海外采购提供了可能。载重量惊人的集装箱轮船甚至可以单程一次可以5万吨的煤炭,运输技术的改进也使得远距离运输非常便捷,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给英国运来煤炭。早在上世界六七十年代,英国就从澳大利亚、南非和哥伦比亚等国大宗采购煤炭,这些国家出售给英国的煤炭价格很低。

煤炭的竞争者,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目前也处于历史的低谷,而且比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还是燃烧效率更高、更清洁的燃料。要让煤炭作为能源,更加清洁和高效,反而要花比石油和天然气更多的钱,可是提高燃煤使用性能的技术发展却十分缓慢。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在英国的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尽管战后对地表以下深层煤炭的发掘技术层出不穷,可是英国工业对煤炭的需求并没激增,英国水泥工业的煤炭使用量也并不是特别巨大。另外一个使用煤炭的大户是英国钢铁工业,早已习惯于从美国采购优质的地表浅层煤炭,英国的煤炭与之相比,品质要差很多。因为英国的好煤早就开采光了。

所以英国的煤矿开采代价高昂,对英国经济贡献率低下,相比于石油和天然气,成本过高。这是英国煤矿关闭的经济原因。

另一方面,英国煤炭工业衰落有其社会原因。

从2013年以来,英国煤矿业矿工工资上涨、矿工养老金上涨等,加大了英国煤炭工业的运营成本,虽然煤炭工业被纳入政府管理,但是这些上涨的成本却要政府和所有纳税人来买单。不仅是英格兰人,而且是威尔士人、和苏格兰人都认为英国的煤矿收益不是很高。

由于而且现在英国政府统管煤炭工业,煤炭的大宗客户——火力发电厂基本上也都被国有化了,所以事实上是所以英国纳税人在给英国的煤矿工业买单——他们购买的每一分钱电费当中,都有一些是用来养活煤炭工业的。因为英国的电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火电厂,所以英国的电价比较贵,而且这导致了英国是一个高排放量国家。

此外,挖煤是一项令人恐惧的、危险肮脏的工作。在面对更廉价的外国煤炭,和廉价的石油,英国的煤炭工业是被诟病为“人为地刻意地保留在英国的社会体系之内的产业”。有人可能会浪漫地想象,威尔士的矿工们快乐地哼着小曲在矿井里挖煤,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矿工都希望他们的后代继续像他们这样辛苦地活着。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进入城市,从事更加轻松和安全的工作。

节能减排的承诺

英国煤炭工业衰落也有环保因素。

英国政府对于能源结构进行调整的决心非常坚决,在未来的英国能源结构之内,煤炭几乎被排除在外,这对于英国的煤炭工业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英国调整能源工业结构也是为了顺应全球节能减排的历史趋势。在过去20年间,认识到温室气体危害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反制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燃烧煤炭是导致温室气体的罪魁祸首,这一事实已经被科学证实,世界各国对于控制燃煤使用的呼声此起彼伏。

尽管有技术让煤炭变成相对清洁的能源,但是费用太过于昂贵,这使得英国政府发现如果这么干,他们的财政负担会过于沉重,也不利于他们节能减排的承诺的实现。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英国能源和环境部长向公众承诺,2025年关闭所有火力发电厂,英国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声称要关闭火力发电厂以减少碳排放的主要经济体。

截止2014年底,以燃煤作为原料的火力发电厂还为英国提供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电力,但是很多修建年代比较久远的火力发电厂即将在未来十年中关闭,以使英国的碳排放量达到欧盟的标准。英国放弃火电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燃煤转化成电力的转换率比较低,使用燃煤不经济实惠。

事实上,在关闭了凯灵利煤矿之后,在未来的几年中,英国将继续使用本土露天煤矿开采出来的煤炭,并从俄国和波兰等国今后部分煤炭,这些地方煤炭价格相对低廉。关闭深层煤矿显而易见的好处在于,今后矿难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煤矿塌方、起火的危险大大降低,英国1913年439名矿工由于煤矿爆炸被埋在井下的悲剧不会再次重演。

不过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虽然有这个好处,但是有一点也是肯定的,必然会有很多矿工失业,英国矿工只能转向收入偏低的农业和建筑业,以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英国煤炭公司在凯灵利煤矿雇佣的那些矿工在上周五就离开了。对于其中的年轻矿工,英国煤炭公司会安排他们从事清洁能源相关的工作。

猜你喜欢

煤炭工业矿工煤炭
2024年《中国煤炭工业》杂志征订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金牌挖矿工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老矿工的家国情怀
矿工老李
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