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中国城市群发展演进新趋势探析

2016-02-19吴丹洁詹圣泽苏俊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通道城市群京津冀

吴丹洁 詹圣泽 苏俊华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推进和城市群的新兴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目标战略,2015年5月25日我国进一步明确了“三纵五横”大通道实施规划,以促进和助推我国城市群发展和“一带一路”及自贸区国家战略得到更为紧密有效地实施。分析我国“一带一路”“三纵五横”及自贸区战略这三大国家时政焦点对我国城市群建设格局的影响,探讨三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互利互促的辩证关系,指出三者对我国社会经济今后相当时期的发展及其走向将起着历史性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管理;一带一路;三纵五横;自贸区;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流通网络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2-0111-05

中国的“城市群”概念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三纵五横大通道规划、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宏伟战略的落地实施,必将带来中国版图城市群建设格局发展演进的新趋势。为此,笔者就这三大国家战略给我国城市群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态势、新作用、新影响进行分析。

一、“三纵五横”大通道规划体系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影响

我国规划确定的“三纵五横”大通道,按照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思路,“三纵”指的是三条南北向流通大通道,即:东线沿海流通大通道;中线京港澳流通大通道;西线呼昆流通大通道。“五横”指的是五条东西向流通大通道,即:西北北部流通大通道;陇海兰新沿线流通大通道;长江沿线流通大通道;沪昆沿线流通大通道;珠江西江流通大通道(见图1)。“三纵五横”大通道的构建目的是加快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努力提升流通节点城市功能,更好发挥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1]。

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访问中亚四国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同年10月,又在访问东盟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构想,并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3年12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2]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1] [3] [5] [6]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针对当前倍受关注的“一带一路”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4]。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5][6]。可见,“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国家推动的国际合作新平台战略,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见图2)。为此,我国要积极推进骨干通道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形成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

三、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紧密对接的影响

自贸区是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我国设立的自贸区本质上是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的改革,要发挥其试验区、桥头堡和排头兵的积极作用。上海、广东、天津和福建四大自贸区在战略定位上各有侧重[7]。上海自贸区重在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以及推动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广东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融合;天津自贸区承担着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任;福建自贸区是打造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四大自贸区都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上海、广东、天津和福建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是我国的经济重镇,且都有重要的港口,是连接“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和重要支点,四大自贸区的布局对“一带一路”国内核心区域和相关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和联动作用,都将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治领域的制度保障等作为主要任务,都将涉及行政管理、贸易、金融等一系列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见图3)。

四、一带一路和三纵五横与自贸区三大发展战略对我国城市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中国既有的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上是对外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其行政干预的烙印较大。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群应该是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人才流畅通无阻,没有什么这个城市与那个城市的差别。然而,既有的三个城市群无论如何也没能去掉地方主义的行政色彩,甚至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人才流是严格限制在一城一市之中的。一旦从一个城市向另一个城市流动时,无论哪一方面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行政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群的管理理念,仍然是城市的管理思维。这样的管理思维,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

新的城市群应该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同时“一带一路”的实施要依托于新城市群的功能转型,特别是充分挖潜发挥它们的辐射作用。甚至“一带一路”的推进还会对既有的城市群进行新的整合,至少可能在功能上会因“一带一路”而有所调整。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间的合作以政府间的合作较多,而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较少;其合作以交通、旅游、文化、商务等为重点,以联席会议为主要形式[8]。我国实施的三大战略既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成熟城市群的功能会作出自发性调整,也会对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和西部地区的成渝城市群这两个发展中城市群带来影响,同时还将助推形成新兴的五个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长期以来主要是东向大海,海洋性经济的特征比较明显。向西则主要是援助性功能。为了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无疑既有的三个城市群会继续得到发展。但是,受国家一带一路和三纵五横与自贸区三大发展战略影响,新的城市群发展一是会出现以西安、兰州、银川为中心的城市群,这个城市群有丰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底蕴,同时又处于中国东西部结合地带,在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人才流中起着重要的中转作用,东部承接环渤海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先进技术,同时自身的发展又会促使东部的技术向西流向乌鲁木齐、喀什、伊宁等中国最西部的城市,这些城市构成了中国西部城市群。这一城市群由于长期以来受恐怖主义危害的影响,过去在中国整体战略上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地区安定,经济不发达,基本上是属于我国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受援城市。然而,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西部城市群组重要的功能将转向经济辐射中心,不仅能在中国西部地区成为经济中心,而且还要成为向中亚、南亚辐射的经济中心,承担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以及承载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邻帮关系。同时,中巴高铁能否建成,关键取决于乌鲁木齐、喀什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整个新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三是以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南宁为中心的西南城市群。这个城市群实际上是一个四边形的城市群,南北走向的两条边都会延伸到国外,一条是经昆明延伸到缅甸直到印度洋沿岸;另一条是经南宁延伸到整个中南半岛。这里恰恰是中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泛亚经济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因此,西南城市群同样也是以主要城市为中心的经济辐射点。四是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覆盖整个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城市的城市群。这个城市群对内要承载中国的东北振兴计划,对外则要打通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最东边的经济发展走廊。环渤海城市群由于关系到首都北京的经济发展和安全,它的城市功能、政治功能要多一些,经济功能要弱一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经济功能可以忽视。因为,中国在城市功能布局上并没有严格区分政治首都和经济首都,作为政治首都的北京同样也强调其重要的经济功能。因此,北京的经济功能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五、中央地方同协力,共享我国城市群发展成果

2015年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审议通过。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京津冀要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关键问题就是城市群建设,城市群建设就是要彰显区域内每一座城市的价值,这就需要科学恰当地落实好中央助力、北京解力、天津借力、河北动力的系统工程,做到“大珠小珠落玉盘”。为此,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相应的办公室,由副总理张高丽担任组长,足见中央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决心。

1. 有益于首都经济圈与京津冀一体化,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交通圈。“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既延续了京津冀区域统筹发展的理念,又突显了首都的地位和作用,即围绕首都功能的充分实现和首都创新资源的辐射带动来推进大区域协调发展。而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交通必须先行[9]。2015年4月16日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提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要构建“一小时”交通圈、半小时通勤圈,实现区域公交一卡通、客运服务一票式、货运服务一单制[10] [11]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实施项目清单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智能交通、港口航道和综合枢纽等领域(见图4)。可见,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推进,河北受益最明显,石家庄虽然相距京津较远,直接辐射较小,但是构建更便利的交通区位,也让其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12] [13] [14]。

2. 有益于依托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化城市体系。随着国家城镇化、“一带一路”和三纵五横大通道三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较为成熟影响较大的三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还处于培育成长阶段。根据规划,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开放合作,首先将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强口岸监管平台和通关一体化建设,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2015年4月15日,江西、湖南两省签署了《进一步推动赣湘合作框架协议》《共建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合作文件,积极推进跨省铁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强港口、机场和能源管道建设的协调,合力推进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的中心地位将进一步被强化。长江中游城市群仍处在工业化中期,因此集群对当地发展意义重大。比如,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规划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壮大武汉、宜昌、黄冈、荆州、岳阳、益阳、九江、南昌等地船舶产业,整合设计制造资源,提高船舶工业装备和制造水平。

3. 有益于助推中部及广大内陆地区城市群对外开放更加健康发展。中部及广大内陆地区虽然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在对外开放方面不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这片仅占国土面积3.3%的土地上,生活着全国人口的8.8%,创造了我国近9%的国民生产总值,仅略低于京津冀城市群。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陕甘宁城市群基本上是立足于中转而不可能是对外辐射中心的发展定位。

4. 有益于打造提升京津冀未来在欧亚大陆地区的铁路中心地位。据悉,北京将在2030年前规划新机场,组建洲际铁路枢纽站。这样,北京、天津将共同成为我国联系俄罗斯、欧洲、中亚西亚、南亚等国家地区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成为洲际铁路的枢纽站,这同样有利于建立更加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国内外市场经营环境。

六、问题讨论与发展观察

1. 我国城市群体系的建设发展及其演进格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带一路”战略与“三纵五横”大通道和自贸区建设这三大时政焦点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明晰和助推我国城市群的布局与发展;三纵五横是城市群有效大贯通的基础,自贸区建设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抓手,三者从区域发展角度看是大中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贯通、互利互促的辩证关系,三者的发展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群在今后历史时期的总体发展及其走向起着历史性的决定作用。

2. 京津冀和长江中游两个城市群是当今我国城市群新兴发展的火车头和聚焦点。长江中游城市群物华天宝,经济基础良好,拥有天时地利,主要将秉持长三角经济带地理、人文、市场、经济、城际等发展优势,将是我国当今城市群新兴发展的焦点和亮点。京津冀则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强力整合和疏解引导为主。随着北京市机构的通州外迁,必将加速京津冀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对接、建设与完善,加快京津冀城市一体化进程,赋予京津冀城市群更为饱满、深刻的内涵,成为推动我国当今城市群新兴发展的火车头。

3. 我国自贸区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三纵五横”大通道的实施而加速开放和发展,自贸区在我国城市群的建设中起着开放发展和经济引领的积极导向作用。我国在建自贸区延伸影响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布局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三纵五横”大通道规划完善和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推进而得到更加完美的落实和发展。

4. 海峡经济圈、城市圈将是我国又一个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集聚热点,海西经济区与台湾地区在两岸“五缘”血浓于水感召下,将跨越海峡历史时空形成充满神奇与活力的“海峡城市群(城市圈)”概念。厦门自贸区连体纵贯了粤港澳闽四大自贸区和厦深汕三大经济特区的概念,将形成有助于加强粤港澳闽四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大格局,可极大地提升我国南方经济带城市群的核心价值。因此,海峡经济圈将在继海西经济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上,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海丝之路战略福建重要支点作用的发挥,福建自贸区的建设推进及其辐射影响,以及中国台湾国民党新一代领导人新时代合作共赢目标的达成与统一,海上丝绸之路必将重新焕发辉煌,两岸将形成“飘着海峡神奇丝带”的城市群(城市圈、经济圈)[12]!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J].城市规划通讯,2015,(11):13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3.

[3]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0-38.

[4]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J].党建,2015,(4):4-10.

[5]任晓菲.“五大规划”战略与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4,(12):131-135.

[6]卢锋,李昕,李双双,等.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国际经济评论,2015,(5):9-34.

[7]周汉民.我国四大自贸区的共性分析、战略定位和政策建议[J].国际商务研究,2015,(7):36-46.

[8]龚胜生,张涛,丁明磊,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1):96-104.

[9]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完成6年投1.5万亿[N].经济参考报,2015-06-15.

[10]武义青,高钟庭.大力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N].河北日报,2015-05-27.

[11]梁倩,方烨.京津冀筹建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N].经济参考报,2015-04-17.

[12]彭海阳,詹圣泽,郭英远.基于厦门前沿的福建自贸区对台合作新探索[J].中国软科学,2015,(8):72-88.

[13]宣超,等.中国城市及城市群技术效率差异研究[J].经济经纬,2013,(3):14-19.

[14]王建峰,卢燕.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1):81-84.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Abstract: With the emerging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to better serve the "along the way" the strategic target, May 25, China to further clarify the "three vertical and five horizontal channel implementation plan to promote and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group of our country and along the way and FTA national strategy more closely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ur country along the way, the "three vertical and five horizontal" and the FTA strategy these three countries political focus may impact on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construction pattern, to explore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mutual benefit mutually promot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at three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will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history of.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resource management; along the way; five vertical and three horizontal; free trade zone; city group;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大通道城市群京津冀
京港澳高速:版图上的“黄金大通道”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关于物流大通道你需要知道这些
福建“物流大通道”畅通正当时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