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2016-02-18陈曦

河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蔬菜种子种业经营

陈曦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陈曦

一、中国蔬菜种子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国内企业规模与技术设备

目前蔬菜种子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较差,我国前10强种业在世界种子贸易中所占份额仅为0.8%,外资企业蔬菜种子经营量已控制了我国蔬菜种50%以上的市场。杂、多、乱、小、散,是国内种业的明显特征。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基础薄弱,育、繁、加、销仅有几十年的积累,市场规模小,辐射能力弱,我国蔬菜种业市场参与的渠道、部门、企业、人数之多,与整个产业的市场价值不相称,真正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大公司和实体不多。

2、科技投入问题

世界比较知名的种子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销售额的9—10%左右。而我国种子生产企业的研发投入却少得可怜,据统计,丰乐种业、登海种业、敦煌种业、隆平高科和万向德农这五家上市公司,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总和是40.8亿元,而这五家企业在研发上的总投入只有4400万元,只有营业收入的1%。业内人士分析,种业公司竞争力的核心在于良种,研发投入少,生产不出高质量的种子是国内种子企业的现状。目前育种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大部分蔬菜种子企业还不具备研究开发实力。国家对育种的科研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我国蔬菜育种单位当中,有的缺少育种材料和种质资源,既进行一些育种应用基础、育种技术和种子资源研究,也进行品种选育研究。单位之间重复研究过多,各自缺乏研究重点。新品种推出速度慢、研究水平低,育种手段和技术落后,种子资源收集、整理、研究滞后,优良品种的育成很少、尤其是专用品种的育成更少。

3、蔬菜种子流通体系不健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蔬菜的育种工作,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体制及育种经费的不足,育种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使新品种的推出速度远远落后于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地区。此外,目前我国蔬菜种子经营企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经营不规范,多渠道、多环节经营,导致了地区间、品种间的价格不平衡,有时甚至相差悬殊。另外,许多中小种子企业还没有改变传统经营模式,竞争观念不强,品牌意识淡化,缺乏市场的竞争力。蔬菜种子流通体系不健全,缺乏名牌企业用现代的营销策略进行种子市场营销,是造成蔬菜种子市场多、滥、杂的重要原因之一。

4、蔬菜种子企业管理尚不完善

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除了农业推广部门外,种子企业纷纷参与引种,不少农民还自引自种。引种主体多元化后,有的育种单位急于出成果,把一些尚未认定、不成熟的品种进行推广,有的经营企业引种时没有经过当地的生产试验,更有农民求福心切,以为新品种就能增产,以致给农民造成减产减收,甚至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蔬菜种子市场缺乏有力监管的手段和依据。致使蔬菜种子质量不容乐观。

二、发展我国蔬菜种子的产业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严格市场管理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强化种子产业意识,把发展蔬菜种子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予以重视和建设。县、乡两级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种子管理机构,充实人员编制,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对当地的蔬菜种子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业务监督和行政管理,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严格种子生产和经营两方面的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诚信机制,改善当地种子生产的综合环境。

2、科技发展策略

今后我国的农业科技体制两条线:第一,国家、财政必保的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开发研究系统所需科研经费,省级必保高科技跟踪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所需经费。必须改革国家拿钱,科研单位吃饭,有吃饭钱,没有科研经费的严重局限性;第二,大力发展民营、私营体制下的科学研究与育种,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保护。

应加大与品种选育、生产、检验检测、加工包装、营销等相关的科研投入,制定我国的蔬菜科技发展战略并形成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使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与蔬菜科技相结合,努力创造名牌,变一般的售后服务为全过程跟踪的优质服务。

3、种子经营规模化,加强区域联合,打破区域封锁,使蔬菜种子尽快进入国际、国内统一大市场

在国际种子行业中,发达国家的种子企业大多数都规范有序地运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型、跨国种子集团公司不断产生。面对着国际种业高科技、垄断资本的激烈竞争与挑战,中国种子行业应立即进行调整和重组。首先,以有条件的较大型的种子企业为依托,由种子公司自办科研,走育、产、销一体化之路。其次,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创办种子公司;另外,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以股份制形式进行结合。再者,有条件的种子企业或科研单位可与外国种子企业进行合资和合作。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有自己先进的科研育种技术,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高水平的种子精选加工、包衣、包装、设备,有力的种子质量控制手段,加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才能实现组建大型蔬菜种子公司的构想。

4、全面质量监管

企业应建立从科研质量管理到种子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检查、监督和保障系统,确保每一粒种子流向市场或到使用者种植过程之中都确保质量,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品种的质量体系认证,逐步与国际接轨。

(1)突出重点,狠抓种子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与监控。

(2)开展市场排查,整治违法行为。在开展生产经营主体清理的同时,重点要对制售假劣种子、未审先推、散装种子、标签不全、虚假广告、虚假标准、无证经营、借证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排查和整治。

(3)强化服务指导,推进诚信建设。

5、人才培养机制

蔬菜种子产业人才培养是目前种子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竞争力还比较薄弱,企业规模、技术创新、企业管理、产业运营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尽快培养蔬菜种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技术人员非常必要。

总之,目前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还是十分落后。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要从多方面入手,从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发展的策略,质量监管,规模经营,完善法规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大蔬菜种子产业发展力度,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腾飞。

(作者单位:望都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蔬菜种子种业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蔬菜种子催芽技术
山西省7.42吨蔬菜种子出口海外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针对不同地域环境如何选购蔬菜种子的思考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