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城镇化对河北省住房消费需求的影响

2016-02-18任伟

关键词: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

任伟

(华北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人口城镇化对河北省住房消费需求的影响

任伟

(华北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住房消费需求;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摘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带来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基于河北省2002年-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河北省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城镇人口占比、商品房平均价格、人均GDP为指标衡量人口流动对河北省住房消费需求的影响,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人口城镇化、住房消费需求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商品房平均价格与其余指标之间没有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人均GDP的增加会引起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带来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均GDP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基于此提出河北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采取以公共租赁、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为体系的住房供给政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我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被看作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推动力。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城镇化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迁移人口向城市聚集,如何满足迁移人员的基本需求,尤其是住房需求问题,将成为新型城镇化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难题。

河北省是农业人口大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从2005年到2013年间,河北省的城镇人口平均以每年3.98%的增速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8%。2013年河北省城镇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8.11%。城镇化带来的高企的住房需求和有限的住房供给将使城市房价不断攀高,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规模扩大。住房保障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正常生活的重要保证,安居才能稳定进而乐业。因此,解决好住房保障问题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为加快城镇化发展,我国建立了包括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以保证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住房需求的研究较多,一部分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对住房的需求进行预测。比如曹光辉(2002)等采取逐步回归和组合预测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住宅需求总量预测模型,得出了住宅需求总量和城市人口呈正相关关系;王峰(2006)等采用时间序列法对我国的城镇化进行预测,又根据附加需求和短缺需求确定了住宅市场需求总量模型,可以确定特定时间区段的住宅市场需求总量;Lu Ning(2011)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房地产需求的GM需求模型;周君采用新古典效应理论建立住房需求模型。

另一部分研究住房需求的变化与影响因素,比如Markus Moos(2010)用跟踪数据检验了温哥华市区空间维度内住房需求的变化,分析了来自劳动力市场的住房购买需求的分离,揭示出迁入者的住房消费比本地人少;龙国树(2011)运用改进的斯加思塔人口迁移成本收益净现值模型和统计数据分析影响农民工迁移的因素,发现住房是影响农民工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刘开瑞,余婧(2011)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住房问题形成的机理以及公共住房发展现状,揭示了公共住房建设速度滞后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导因,并提出了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住房发展的政策建议。

学者们大多从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和对住房需求的预测上进行分析,将人口流动、经济发展、房价和住房消费需求共同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得较少,本文将从这个角度进行阐释。

三、作用机理及模型构建

对于理性的经济人,消费支出是受可支配收入限制的,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来表示支出的话,即为C=α+βY,其中,C为消费,α为自主性支出,β代表收入每增加一元所带来的消费量,即边际消费倾向,Y为收入。在研究人口城镇化对住房消费需求的影响问题上,选取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住宅需求指标代表,用Y表示;选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河北省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地区人均GDP三项指标代表城镇化水平,分别用X1,X2和X3表示。对2002年-2013年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自然对数处理,记为LnY,LnX1,LnX2,LnX3,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

考虑到消费具有惯性,不仅受当期收入和价格影响,还要受上一期货币需求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LnYt=C+B0LnX1t+B1LnX2t+B2LnX3t+B3Yt-1 方程1

文章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首先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在数据不平稳时进行相应处理使之成为平稳序列。挑选单整数据,进行Johansen检验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确定人口城镇化和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之间的长期关系。

四、检验及结果解释

(一)单位根检验

为确定各变量的平稳性,运用ADF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序列LnY,LnX1,LnX2,LnX3是非平稳的,但一阶差分△LnY,△LnX1,△LnX3是平稳的,且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平稳。二阶差分△LnX2是平稳的。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二)协整检验

除了LnX2之外其余序列均是一阶单整序列,剔除X2因素,对LnY,LnX1,LnX3进行协整检验以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根据SC和AIC准则确定LnY,LnX1,LnX3的最优滞后期为1,协整检拟合度较好,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见表2。在5%显著性水平下,△LnY,△LnX1,△LnX3存在着2个协整方程。

表2 协整检验结果

协整方程为

LnY=37.223 19LnX1-9.760 904LnX3-48.468 28 方程2

(2.826 88) (0.748 96) (3.404 30)

根据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可以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LnY=-1.693 067+1.031 104LnX1+0.740 332LnX3-0.379 597 方程3

(0.176 8) (0.290 2) (0.035 9) (0.232 6)

R2=0.992 901D-W=2.025 946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所研究的时间区域内,商品房平均价格(X2)与其他指标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城镇人口占比(X1),人均GDP(X2)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Y)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人口占比和人均GDP均与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呈正向的作用关系。并且,城镇人口占比每增加1%,将带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增加1.03%。

(三)因果关系检验

前面的协整检验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人口城镇化和人均住宅消费支出之间哪个因素是因哪个因素是果,还是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还需要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才能确定。

表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5%的显著水平)

从上表可看出,(1)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的增加是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原因,但人口城镇化不是导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的原因;(2)城镇人均GDP的增长不是促进军民住房消费支出增加的原因,但人均GDP的增加会引起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3)人均GDP的增加和人口城镇化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即人均GDP的增加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相互促进。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结论分析

从协整检验的研究结果来看,河北省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人口城镇化和人均GDP增长之间在长期内存在着稳定均衡关系,对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进行回归后发现:城镇人口占比每增加1%,使居民住房消费支出也将相应增加1%。在三者的相互因果分析方面得到以下结论。

1人口城镇化不是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变化原因

经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人口城镇化并不是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变化还要受收入水平、房价、住房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并没有体现在本研究的线性模型当中,所以单纯的人口城镇化不会带来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增加。

2住房消费支出增加引出人口城镇化发展

居民住房消费支出的增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表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将使城市发挥对人口的聚集效应,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城市基础设施的健全和环境的改善更进一步吸引迁移劳动力继续留在城市,增加了城市的住房消费。

3人均GDP的增加和人口城镇化互为因果

河北省人均GDP增加引起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的增加,转移到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的剩余人口又给经济的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所以人均GDP的增加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二)政策建议

1公共租赁住房的有效供给应是农村迁移人口住房需求的保障

人口城镇化的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聚集过程。河北省的城镇化过程较快,大量周边乡村的迁移人口在进入城市后由于受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在居住的选择上偏向于租赁而非购买商品房,这样在城市周边的大规模的租赁行为不仅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相冲突,也给他们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租赁住房应纳入住房供给政策,作为政府为迁移人口住房市民化的保障。

2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是省际流动人口住房的需求保障

2013年河北省人均GDP为389 09元,人均GDP增长赋予河北省更强人口聚集力,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人口逐渐向河北省内流入,带来了食物、环境、工作等多种需求的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将成为省际流动人口住房需求的满足形式。

3经济适用房的有效供给是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需求保障

河北省在城市危房改造的进程中已解决大部分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但在绝大部分城市中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这些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的房子不符合危房改造的范围,但也存在面积小,环境差,人口密集等问题,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保障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4多种形式商品房的有效供给满足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发展,省内高收入家庭越来越多,他们的住房需求开始变得多样化,大平米、学府区、商业圈成为高收入群体住房选择的标签, 开发多种形式的商品住房还能有效地流转住房以满足其他人的住房需求。

总之,河北省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应建立多种住房供给形式,以公共租赁、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为体系的住房供给政策,为中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提供多种住房保障,加快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崔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保障房问题研究.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3.

[2]曹光辉,赵骅.重庆市主城区住宅需求总量预测模型.重庆大学学报,2002(25):22-25.

[3]王峰,王要武.“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进程与住宅市场需求分析.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5):877-880.

[4]Lu Ning. Economic Housing Demand Prediction Research in Xi'an During the Year of 2011 to 2015. Value Engineering. 2011(26):190-191.

[5]周君.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迁移与住房需求.上海:复旦大学,2012.

[6]Markus Moos, Andrejs Skaburskis. The Globalization of Urban Housing Markets: Immigration and Changing Housing Demand in Vancouver. Urban Geography. 2010.31(6):724-749.

[7]龙国树.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8]刘开瑞,余婧.城市化中的公共住房问题与对策建议.开放导报,2011(2).

[9]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

[10]毛丰付,赵奉军. 新型城镇化与住房发展.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8.

Abstract:The demand of housing consumption brought by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has increased steadily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duration data of 2002 to 2013 in Hebei Province as measurements and selects four indicators like expenditure on housing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the propor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the average price of commercial housing and per capita GDP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on housing consumption demand. Using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our indicators abo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price of commercial housing and other indicators, the increase of per capita GDP will cause the urban residents'consumption,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per capita GDP keep influenced and cause-and-effect each other. Based on this, it proposed to constitute a system of public rental, low-income housing, affordable housing and commercial housing together in housing supply of Hebei Provinc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on Housing Consumption Demand in Hebei Province

REN Wei

(College of Economic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

Key words:population urbanization, housing consumption,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708(2016)01-0035-04

猜你喜欢

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
房价波动的财富效应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湖南省的协整检验分析
新疆旅游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FDI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
河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市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通货膨胀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中国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于贸易条件与经常项目余额关系的研究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