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民族融合与教育优惠政策

2016-02-18毅,张

关键词:共和入学优先

廖 毅,张 薇

(1.中山大学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2.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5)



法国民族融合与教育优惠政策

廖 毅1,张 薇2

(1.中山大学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2.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5)

一百多年来,法国一直对所有国民施行无差别的“共和同化”融合政策。但随着社会多元化程度的扩大,该政策已无法适应当今法国社会的需要。民间资源配置的失衡,最终导致该国近年一系列骚乱和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为了缓和民族间的关系,法国的政治家们推出以正向差别为原则的教育优先区和教育优先入学政策。这些教育优惠政策的施行,在转变法国传统无差别原则的同时,也有效缩小了不同民族间的差距。

民族融合;教育优惠;法国

法国不但是全球范围内的传统经济、军事强国,还是欧盟和西欧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及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同时还拥有排名世界第十九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也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法国的主体民族由千百年来世居此地的凯尔特人、高卢人、和法兰克人融合而成,该国现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指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开始,陆续定居于此的他国移民。基于各民族的来源区域,法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由来自于法国周边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的民众所构成;另一类则由来自法国前殖民地的民众组成,其中包括来自西北非马格里布(Maghreb)地区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三国的移民,还有撒哈拉以南的赤道非洲各国的移民以及隶属前印度支那的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移民。据法国经济统计局2010年公布的人口统计报告,该国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国国民总数的19%,其中以来自欧洲、西北非马格里布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移民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该国少数民族总人口数的44.9%、29.7%、和10.4%[2]。虽然在法国公民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一直不高,但该国民族人口数量的增长却十分迅速,2014年该国统计局公布在2009—2012的4年间,来自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3国的移民数增加了一倍[3]。而在2010年法国出生的新生儿中,父母中有一位出生于海外的比例就已高达27.3%,而这一比例到2014年还进一步上升到了29.25%[4]。在从国外移入法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和法国本土新生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同时增加的现实状况下,法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稳定以及他们与社会的融合程度均成为现今该国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法国传统的民族政策

传统上,法国人自认是上帝的选民,这种透着强大自信的优越感一直支配着该国公民。一方面,法国人认为本国的一切都优于其他民族和国家,因而世界其他种族和地区都应该学习并效仿法国模式;另一方面,在法国共和之初的大革命时期,该国就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本国的国家格言,从此该国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均奉行包容(博爱)和平等原则。但这种平等和包容是以接受法国传统价值观为前提的,因而一直以来,法国对于其少数民族民众施行的是糅合了同化、包容、与平等思想的独特的“共和同化”政策[5]。此政策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赋予了个人以国家的理性和政治的身份,以此取代人们血缘间和民族内原本的认同感;同时,法国传统的民族原则重点强调全国公民都应该拥有统一的、以法国传统价值观为标准的普世价值,以此消融不同文化间原本存在的彼此间的差异[6]。“共和同化”原则自法国大革命之初被提出,接受了岁月的洗礼,经历了法国五次共和及三次帝国的磨砺,逐渐被广大民众所认同,最终成为了该国处理民族事务的基本原则。“共和同化”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对法国的团结、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法国实行共和之初的大革命时期,“共和同化”模式团结了来自各个阶层和各种地区的法国民众,从而成功奠定了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共和基石;在二次大战期间,“共和同化”模式稳定了法国的局势,在戴高乐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里有65%是受“共和同化”理念所引导的法属非洲殖民地的黑人士兵,通过他们坚持不懈的浴血奋战,终于使法国摆脱了沦为战败国的危局,这些接受过“共和同化”理念教育的来自法属非洲殖民地的黑人士兵最终成为了法兰西共和国事实上的救命恩人;而在始于19世纪下半叶,并延续至今的法国工业化发展时期里,“共和同化”模式成功同化了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使得法国依靠外来移民有效补充了该国工业所急需的劳动力,而“共和同化”模式则从信仰和思想方面成功保障了法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奉行“共和同化”原则的一百多年里,法国的人口普查一直仅仅记录个人的国籍和出生的国家,以此对外国公民和本国公民、新加入的移民和本国原住民进行区分,而对个人具体的民族信息则不予记录。法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一方式使得法国的少数民族公民逐步忘却自己原本的语言和文化,从而全面融入法国的主流文化[7]。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公民的后代,在其民族语言和文化消逝后,他们个人档案中的民族信息将成为多余信息,因而自1891年开始,法国政府不对公民的民族信息进行记录,该国的这种民族间无种族差异的融合政策一直得到贯彻施行并延续至今。

教育作为快速提升公民素质的有效手段一直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对由移民组成的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机会的获得意味着生活水平、社会阶层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改善和提升,因而保障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对少数民族族群与法国社会主流族群的同步发展至关重要。

二、法国民族教育优惠政策

法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公民的平等权,在1958年颁布的作为法国立国之本的宪法中的第一条即明确规定:“无论何种出身、种族、及宗教信仰,共和国致力于维护所有法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平等权”[8]。而“共和同化”模式即为法国政府保证公民享有平等权的具体手段。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法国政府均秉承这一“共和同化”原则,教育方面亦不例外。

对于其国境内弱势的少数民族,法国长期以来一直贯彻施行与主流民族融合的无差别平等教育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入法国的移民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移民的来源地也越来越广,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间以及外来移民与法国主流社会间的差异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其中尤其以来自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穆斯林移民在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与法国主流社会和其他民族民众差异较大。“共和同化”原则忽视了这一部分少数民族族群加入法国时间不长,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均处于弱势的现实情况,而一味施行公民间的无差别教育政策,使得该国穆斯林族群与法国其他族群在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有鉴于此,法国政府在不违背全国民众“平等”的基本原则下,尝试推行正向差别(positive discrimination)政策。通过对本国弱势群体给予相应的教育优惠政策,保障以穆斯林公民为主体的弱势民众拥有与法国其他公民拥有同样的学习机会和社会上升通道,从而保证全体公民获得较均衡的物质生活条件。此政策包括了一系列具体的教育优惠措施。

(一)教育优先区和未来成功网

教育部长阿兰·萨瓦日(Alain Savary)于1981年首次提出带有对弱势群体补偿性质的教育优先区概念。为了与该国传统的“共和同化”原则相一致,优先教育区的设立不是基于个人的情况为衡量依据,而是选择各项指标都处于弱势的区域为帮扶对象。政府对不同区域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评测后,选择其中社会和教育等各方面资源均处于弱势的区域为实施教育优惠政策的教育优先区。政府从资金供给、老师配备等各方面对教育优先区内的学校实行政策倾斜。由于法国的穆斯林民众在地理区位上大部分聚集于城市周边的传统贫穷弱势区域,同时也因为政府将学校在读学生中原籍为国外的学生比例作为优先教育区划定的衡量标准之一,因而处于社会边缘、大多原籍为北非的穆斯林民众成了教育优先区政策的最大受益者[9-10]。

教育优先区政策于1982年正式开始实施。政府通过对划归教育优先区内的学生开设特殊的大学(GrandesEcoles)入学考试准备课程来增加教育优先区中的学生入读被誉为“法国政治经济精英孵化器”的大学的比例,期望以此达到增加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法国各届政府一直视优先教育区为缓和社会中教育不平等现象的最有效手段而付诸施行。但从九十年代中期,一些民众开始批评教育优先区的效率,他们认为政府施行多年的优先教育区政策对于来自社会边缘和移民家庭的学生帮扶效率不高,在政府多年投入大量资源扶持来自优先教育区的学生后,这些享受优惠政策的学生入读大学校的比例并没有得到特别的提升。自此,法国政府开始逐步调整自己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持政策。

2005年11月在法国城市周边贫民区爆发的骚乱,使得政治家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法国社会中不平等情况的严重性,因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以使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可以获得与主流群体均等的机会。在这些政策中,又以教育优先区政策的调整方案为此次改革的核心。一方面,政府在教育优先区中对于弱势群体的教育扶持由以前专注于大学入学考试的准备工作,转变为以传授知识做为教学的基本目标,集中力量增加教育优先区中学生知识体系质量的培养,从而使得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优惠政策回归到了专注于培养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教育本质上来;另一方面,从2006年起,政府从原来教育优先区中的学校里选出一部分用于组建未来成功网(Ambition and Success networks),属于这个网络的学校只专注于来自弱势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从而使得政府对来自弱势家庭学生的帮扶更加有效,同时由于隶属未来成功网的学校只专注于对来自弱势家庭学生的帮扶,因而这些学校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更加了解,从而使得学校的帮扶工作更加专业。

教育优先区的设立意义重大,首先,此举被视为在法国历史上,该国政府第一次官方明确承认在该国的社会中存在着教育不平等的事实[11]。在此之前,出于高卢雄鸡“欧陆霸主”的传统自信,法国政府一直坚持认为其所实行的“共和同化”模式可有效融合来自各地区的不同种族民众,其所贯彻的“共和同化”模式可以消弭民族、人种、及地域间的差异。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现实打破了法国政治家们的自信,也改变了他们的传统思维,使得他们逐步认识到了法国社会中存在着教育不平等的事实,通过1982年教育优先区的设立,法国官方开始正视并着手解决此社会问题。其次,教育优先区是法国第一次实行的以正向差别为原则的教育优惠政策。在此之前,法国政府一直以传统的“共和同化”为原则,对所有国民施行无差别对待。历史上,这一传统的“共和同化”模式对欧洲和赤道非洲的各地民众融入法国社会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来自北非、文化差异较大的穆斯林民众则效果了了,因而导致来自北非的少数民族民众与法国主流社会差距日益增大,彼此间隔阂日深。法国政府针对社会的这一现实情况,通过教育优先区的设立,从传统的遵循机会平等的民众无差别政策转变为以结果平等为目标,对弱势群体施行带有优惠补偿性质的正向差别政策。这一转变可被视为法国政府针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对社会平等这一国家基本原则具体实施方式上所进行的政策调整。

(二)教育优先入学项目(convention éducationprioritaire,or CEP)

2001年法国的巴黎政治大学开始尝试为教育优先区的学生设立被称为教育优先入学项目的绿色录取通道,使这些教育优先区中的学生得以避开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而优先入读该精英型大学。是年,18名教育优先区的学生得以通过此绿色通道入学[12]。

创立于1871年的巴黎政治大学是法国一所名副其实的精英大学,它的校友遍布法国的政经各界,其中包括三位法国前总统,六位法国前总理,现在法国最大200家企业中的CEO也有一半以上是该校的校友。它的显赫名声、卓越地位以及不凡成就,使得法国的高中生对该校趋之若鹜。但与法国其他精英型大学的学生分布情况一样,入读巴黎政治大学的学生分布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同质化趋势。例如,在1987年该校的入校新生中已有77%来自法国上层和中上层的家庭,而1998年这一比例还进一步上升到了81.5%;而与之对应的是,在1998年入读该校的学生中,只有不到1%的学生来自于工人家庭,而在其他非精英型的综合性大学中却有12.5%的学生来自工人阶级家庭[13]。与此同时,学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有民族背景的商人和政客的质疑,这些人认为族群和人种的差异导致了民族学生无法获得与法国主体民众均等的接受精英教育的机会。于是,在得到时任教育部长贾克·朗(Jack Lang)的全力支持后,巴黎政治大学的校长理查德(Richard Descoings)决心针对位于教育优先区的7所高中的学生专项设立一种特殊的入学评审制度,以加强学校学生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这些来自教育优先区的学生们被要求写两篇论文以取代其他学生所参加的统一大学校入学考试,在这两篇文章中,一篇为指定题目的综合性论文,另一篇为基于同一题目的分析性论文。在这些学生完成两篇论文后,还需要学生们在由他们在读学校的老师和行政人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面前进行答辩,这些高中各自所选出的优胜者将进入下一轮由巴黎政治大学自己组织的面试,巴黎政治大学最后负责决定申请学生们的去留。那些通过这些测试并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将被同时给予奖学金以及特殊的辅导,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2001年的秋季学年,18位来自教育优先区的学生通过这一途径入读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巴黎政治大学。鉴于这一项目良好的社会反响,巴黎政治大学透过教育优先入学项目招生的数量每年以30%的速度不断递增。到2006学年,通过教育优先入学项目入读巴黎政治大学的学生数已经达到了359名,他们分别来自48个教育优先区的中学,其中133名学生来自位于巴黎东北,被民众公认为法国最大民族聚居区的Seine-Saint Denis地区。在这些通过教育优先入学项目入读巴黎政治大学校的学生中,有55%是来自北非移民的小孩,65%是穆斯林,67%学生的父母至少有一个出生于法国之外,55%学生的父母双方均出生于国外[14]。虽然迄今为止,全法国唯有巴黎政治大学施行独立运作的教育优先入学项目,但不可否认,这一项目的实施确实大幅提高了法国少数民族学生入读精英型大学的比例,为少数民族族群顺利的融入法国主流社会提供了便利。

对于巴黎政治大学独立实施的教育优先入学项目,社会上也不乏批评之声。其中左翼学生团体法国学生联合会(UNEF)批评教育优先入学项目只是权宜之计,他们认为法国更需要的是对现有的大学校统一入学考试本身的调整,而不是在此考试系统之外再设计一套与之并行的系统;而在2001年,法国的右翼团体国家大学间联盟(UNI)就针对这一项目提起了上诉,要求法院停止教育优先入学项目的施行,他们认为巴黎政治大学的该项目以学生居住地为衡量标准,评定学生是否有参与这一项目资格的方式违反了国家宪法所保障的公民平等权。但大多数民众还是对这一项目持肯定态度。2003年法国国民大会和参议院认为巴黎政治大学为教育优先区学生设立绿色通道的做法合法,他们认为学校理事会有权自行决定学生的入学要求和考核方式。上诉法院则补充认为巴黎政治大学可适当扩大与绿色通道对接的中学范围,以使更多的学生可以从该项目中受益。然而国家大学间联盟还是一直致力于取消教育优先入学项目的努力[15]。巴黎政治大学的校长理查德及学校的理事会成员则坚持认为教育优先入学项目的施行有利于大学发挥“法国政治经济精英孵化器”的功能,承担法国政治、社会、和道德未来发展的责任。巴黎政治大学这样的精英型大学校是为培养政府和商业精英服务的,吸收和培养不同种族和阶层的学生,一方面,可以加深在该学校占大多数,来自法国上层、主流社会的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认识,有利于他们以后在法国的多元化社会经济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吸收来自不同种族、阶层的学生,并将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法国在当今这个多元化时代里的和谐发展。

教育优先入学项目的实施对法国一贯所奉行的“共和同化”原则意义重大。如上所述,教育优先区的确立将法国传统的民众无差别政策转变为了向弱势区域倾斜,对目标区域实施优惠的正向差别政策,但针对优先教育区的优惠扶持政策只是基于地域这唯一的维度对受惠目标进行判定。而教育优先入学项目则是在教育优先区中选择成绩较好,而且上进的学生进入巴黎政治大学继续学习,此举将教育优先区原本仅基于地域的一维判定维度进一步深化,进化为基于人和地域双重维度对帮扶目标进行综合判定。因而这一入学项目不但是对法国传统的“共和同化”原则的重大进步,而且是在上述教育优先区政策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虽然这一项目的实施主体是一所带有民间性质的大学校,但让人无法忽视的是,这所大学不但其本身受政府资金资助,而且还是一所其全体学生自动享受公务员待遇,毕业即成为国家公务员的法国精英型大学校。

三、结语

自大革命之初,法国的政治家们就十分重视民众间的平等问题及民族间的融合问题。因此,一百多年来法国的各届政府一直将“共和同化”原则奉为立国之本,并在该国的各项具体政策中加以实施。其中,法国独有的、以“共和同化”为原则的民族教育平等政策在法国的创立、复兴、和发展等各个历史阶段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法国所秉持的、传统固化的“共和同化”民族教育平等政策开始逐渐不符合现代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该国各阶层和各种族民众间的社会经济地位越来越极化和固化。而伴随着法国社会多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该国不同阶层和不同种族民众间的矛盾日渐激化,最终引发了以来自北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民众为行为主体的2005年巴黎骚乱事件、2015年的两次恐怖袭击事件。

通过梳理法国的教育优惠政策可知,早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法国的政治家们就已经开始关注社会中日益扩大的阶级和民族差距,并逐步推出了一系列以正向差别思想为原则,旨在缩小民众间差距、以结果平等为目的的教育优惠政策。其中,原本以4年为期,兼具临时性和地方性的教育优先区政策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成为了法国官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解决民众间、区域间差异的最重要政策。此政策的施行打破了法国一百多年来所秉持的无差别“共和同化”的传统原则,开始了以地域为衡量标准的正向差别扶持政策。而由巴黎政治大学校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教育优先入学项目则将教育优先区中以地域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正向差别扶持政策改进为同时以人自身的水平和所居住的地域两个维度为衡量标准的优惠帮扶政策。

迄今为止,法国的民族政策经历了由传统的无差别“共和同化”模式到以结果平等为最终目的正向差别模式的转变。而基于这些模式的具体实施手段则有民族间无差别教育政策,及教育优先区项目和教育优先入学项目。虽然秉承“共和同化”原则的无差别教育政策对现代法国社会中来自北非的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民众所起的效果日渐减弱,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无差别教育政策对于法国的欧洲移民和前法属殖民地中的赤道非洲民众一直都有很好的融合效果;而另一方面,以正向差别为原则的教育优先区和教育优先入学项目得以持续施行,并且规模不断扩大的事实则说明,迄今为止法国大多数民众和主流社会认同正向差别原则对来自北非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民众融入法国主体社会所起的效用。当然,法国基于正向差别原则实施的教育优先区和教育优先入学项目的最终效果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1]维基百科.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国际汇率)[G/OL].维基百科,2016(20160210)[2016-03-07].https://zh.wikipedia.org/wiki/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_(国际汇率).

[2]Brinbaum Y,Hamel C,Primon J L,et al.Enquête sur la diversité des populations en France[J].2010.[3]A LaUne. Qui sont les nouveaux immigrés qui viventen France?[G/OL].SudOuest?co,2014(20160307)[2014-11-28].http://www.sudouest.fr/2014/11/28/qui-sont-les-nouveaux-immigres-qui-vivent-en-france-1751452-705.php.

[4]Wikipedia editor. Demographics of France[G/OL].Wikipedia,2016(20160305)[2016-03-07].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mographics_of_France.[5]Browne A P.Denying Race in the American and French Context[J].Wadabagei:A Journal of the Caribbean and Its Diaspora,2009,12(1):73.http://www.sudouest.fr/2014/11/28/qui-sont-les-nouveaux-immigres-qui-vivent-en-france-1751452-705.php.

[6]Silberman R,Fournier I.Les enfantsd'immigrés sur le marché du travail:les mécanismesd'une discrimination sélective[J].Formation emploi,1999 (65):31-55.[7]Simon P.22.La République face à la diversité:comment décoloniser les imaginaires?[J].Cahiers libres,2005:237-246.

[8]Ouaja,S.E.How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diversity in the French system of education?[A].In W.R.Allen,M.Bonous-Hammarth,& R.T.Teranishi (Eds.).Higher education in a global society: Achieving diversity,equity and excellence[C].Amsterdam:Eselvier,2006:33-50.[9]Morel S.?cole, territoires et identités:les politiquespubliquesfran?aises à l'épreuve de l'ethnicité[M].Editions L'Harmattan,2002.

[10]Robert B.Les politiquesd'éducationprioritaire: les défis de la réforme[M].Pressesuniversitaires de France,2015.[11]van ZANTEN A. L'école et l'espace local:les enjeux des Zones d'EducationPrioritaires[M].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Lyon,1990.

[12]Race in France: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M].Berghahn Books,2004.246-258.

[13]Van Zanten A,Obin J P.La carte scolaire:?Que sais-je?? n°3820[M].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2010.

[14]Sciences Po.Conventions education prioritaire(CEP):bilan session d’admission[Priority Education Initiatives:Evaluation of the Admission Cycle][J].Paris:Sciences Po,Les Presses.,2007:127.[15]Langan E S.Assimilation and affirmative action in French education systems[J].European Education,2008,40(3):49-64.

(责任编辑 贺卫光 责任校对 马 倩)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Favorable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France

Liao Yi, Zhang We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5)

Over one hundred years, France has been carrying out integration policy of "harmony and assimilation" targeting all the people in France. However, as the extent of social multiplicity is intensified, the very policy fails to meet the needs of current French society. The allocation of folk resources has lost its balance, and finally this resulted in a series of riots and terror attacks in recent years in France. In order to ease up the national relationship, French politicians put forward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s and educational priority admission polici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ositive differe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favorable educational policies is changing traditional French nondiscrimination principle, and is also effectively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national integration; educational benefits; France

2016-09-02

廖毅(1979—),男,湖南长沙人,在读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平等,教育技术学;张薇(1983—),女,湖南湘西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语言教育,比较教育。

G531/57

A

1001-5140(2016)06-0171-06

猜你喜欢

共和入学优先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共和都市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40年,教育优先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入学面试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入学第一天
共和思想的内在价值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