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当下,直面社会现实
——纪录片《高考》的定位

2016-02-18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考纪录片现实

■ 贾 丁



直面当下,直面社会现实
——纪录片《高考》的定位

■ 贾 丁

《高考》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一部直接关注当下社会现实的纪录片,该片锁定的是2014年度的中国高考。《高考》以纪实拍摄的手法和无解说的形式呈现,每集50分钟,共六集。本人有幸成为该系列片的执行总导演,并兼任其中三集的分集导演。

央视纪录频道自成立以来,产生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和国际接轨并具有商业化色彩的纪录片,其中以《舌尖上的中国》最具代表性。这些商业纪录片的诞生开阔了观众和中国纪录片创作者的眼界,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中亮丽的一页。在商业纪录片成为媒体主流形态的同时,《高考》总导演史岩副总监敏锐地认识到,那种直面现实、直面当下的社会领域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纪录片创作方向,并一直倡导和推进此类片种的制作,《高考》就是在这样的动力下策划和启动的。

和央视纪录频道其它纪录片不同的是,《高考》纪录片在播出前几乎未做任何宣传,播出的时间既非纪录频道的第一黄金时间(20:00-21:00),也非每年的高考期间(2015年8月3日,21:53-22:43首播),但即使如此,《高考》系列片依然创下平均0.10的收视佳绩,比纪录频道去年同时段平均收视率高出10%,网络平台的发酵更是引发社会热议。

一、一部引发社会热议的纪录片

一部反映高考的纪录片之所以能够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必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其一,是它反映的内容——高考。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是一种相对最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它决定了千千万万学子的命运。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但作为今天选拔人才考试的高考,在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公平竞争平台的同时,也给考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社会热议的话题由高考自然会延伸到中国的教育,其实,不光在中国,教育可以说是全世界关注的主题,几乎和《高考》同时面世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同样引发了人们对中英两国教育的热议。其二,是纪录片选择的拍摄对象:一个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考生和家庭的超级学校《毛坦厂的日与夜(上、下)》、身处大上海的农民工子女的高考选择《久牵的孩子们》、只有高考一条路的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考生《走出大山》、选择参加国外高考的《留学大潮下》以及反映中国不同地域教育理念的《校长的选择》,这样的拍摄对象,可以说基本囊括了中国高考生态的诸多方面,为引发社会共鸣提供了广泛的观众基础。

二、一次对纪录片本源的探究

直面当下和社会现实的纪录片必然会面临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阶段,社会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的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是指因社会关系失调而影响了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了社会的正常活动,妨碍了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还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社会问题在各时代所表现出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今天,中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包括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诚信问题、医疗保障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以及教育问题等。

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是纪录片创作者所应持的最基本的立场。由此,《高考》在立项之初,导演组就尽量以最本源的纪录片创作方式来结构本片。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吕新雨教授在她的文章中对纪录片的本源有过这样的描述,“(如果说)故事片的本源是人的想象世界,是虚构的白日梦 ……,(那么)纪录片的本源是“此在”,是此刻当下,英文Documentary的词根就是档案记录的意思。纪录片是以现实逻辑为结构前提的,它处理的是现实素材,它对现实中的人和事负有责任,所以它不允许捏造,不允许以个人的想象来替换现实存在。”一百年前的纪录片先驱、英国电影大师格里尔逊对纪录片的理解同样表达了相近的意思,“纪录片是真实的事件,做创造性的处理”。

1895年12月28日,世界上的第一部电影诞生。这一天,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活动电影机举行人类首次电影的放映,他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名叫《工厂大门》。《工厂大门》表现的是法国里昂卢米埃尔工厂放工时的情景,尽管片长仅一分多钟,但这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影片。自人类的第一部电影诞生起,电影便奠定了最基本的纪实美学风格,即以真实为核心。之后,弗拉哈迪制作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格里尔逊制作的影片《漂网渔船》等更将这种“纪实”美学风格进行发扬和发展,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拍摄于1905年的《定军山》同样以纪实为基础。

今天,电视和网络新媒体早已替代电影成为传播的主要媒介,纪录片的样式也变得五花八门,按照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内容来划分,大概有所谓的“历史类纪录片”“文献类纪录片”“文化类纪录片”“自然类纪录片”等。而只有“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才是最能够直接体现纪录片本源特质的片种:鲜明的纪实特点、冷静客观的记录方式、直面社会问题的态度、不介入主观情感和价值判断的成片表述。

以社会现实为拍摄内容、以鲜明的纪实美学为基础的纪录片曾在中国异军突起,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刺破天空。其中以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康健宁的《阴阳》、杨天乙的《老头》、孙曾田的《神鹿啊神鹿》以及电视栏目《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等为代表,形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昙花一现的“新纪录电影运动”。可惜的是,“运动”没有持续几年便被各种强大的、快餐式、即时消费的电视栏目淹没。

纪录片《高考》从选题的定位和立项开始,便以鲜明的“直面社会现实”的理念、客观真实的现场拍摄以及现在进行时态的表述来定位,可以说《高考》是对纪录片本源的一次探究。

三、一次对“真实电影”的实践和致敬

在表现手法上,《高考》借鉴了很多“真实电影”的成果来完成对现实和当下中国社会的观察与记录。其中《毛坦厂的日与夜(上、下)》更是整个系列片中“真实电影”色彩最鲜明的两集。

“真实电影”(Cinéma vérité)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法国出现的一个电影流派,以人类学电影工作者让·鲁什和社会学家E.莫兰为首的一批纪录电影工作者发起,这一风格的名称源于让·鲁什的作品《夏日纪事》的副标题“真实电影的一次实验”。“真实电影”的倡导者主张纪录片采用采访和观察的方式,来对现实进行人为诱发出的情势进行拍摄。它的出现与技术进步有关,当时的西方已经出现了轻便型无杂音同期录音的摄影机、微型话筒及高感光度胶片,这些技术使得创作者有可能在任何条件下都自如地进行拍摄,并促使电影导演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的创作理念与同时期在美国兴起的“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有着明显不同,有别于“直接电影”的是,“真实电影”的导演会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甚至公开参加到影片中去,“真实电影”艺术家起到的是挑动者的作用而非不介入的旁观者。两者更加关键的区别在于对“纪录”与“虚构”看法上根本的分歧:“直接电影”认为纪录片应该是对现实的纯粹记录,在被动状态中捕捉真实;而“真实电影”则认为纪录电影不应该纯粹地记录现实,应该主动地去挖掘真实。

今天,“真实电影”已经成为全球纪录片创作的主流倾向,近年来引发关注和热议的影片几乎全是这种形式,如埃罗尔·莫里斯的《细细的蓝线》、奥利弗·斯通的《刺杀肯尼迪》、摩根·斯伯力克的《超码的我》、迈克·摩尔的《华氏911》以及中国导演张侨勇的《沿江而上》、范立欣的《归途列车》等。

《高考》采用了“真实电影”的诸多手法,应该说这种手法的运用在“媒体投资制作的要求”和“客观面对社会现实”之间找到了有效平衡点。《高考》于2013年6月开始启动,计划在2014年新大学生入学的9月之前播出(后因不可抵抗的特殊原因而非制作原因推迟了播出),整个制作周期只有短短的15个月,如果一味地为了追求真实而大量采用等待跟拍,无论时间成本还是资金成本都是不允许的。“真实电影”的“导演介入现实生活”,甚至在真实原则下“促成非常事件发生”(如通过采访,让被拍摄者将内心情感展现在镜头前)的手法有效地促成了故事的呈现,使得影片既生动又不失真实。

由此,《高考》在创作风格的选择上,既是适应媒体投资制作的要求,也是一次对“真实电影”的实践和致敬。

四、如何让观众接受

《高考》一片没有特殊摄影(逐格、升降格、长焦微距镜头、航拍摇臂、运动轨道等)、没有动画、没有解说词以及极少量的音乐使用,这样的面貌可以说几乎返璞归真到了纪录片形态的初始样态,这样“朴素”的影片,观众是否会觉得索然无味?加上媒体中多年充斥的“大片”(本人理解的以追求形态上的宏大、制作上的极致为主要审美倾向的片子)大行其道,早已将电视观众的观片耐心“压榨”到了极点,在这样的收视环境下,《高考》能有人看吗?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显示,2013年中国纪录片生产达到11000小时,其中称得上纪录片产品的只有1200小时。这就意味着,将近90%的片子不是为市场而生产的,它们无法从作品转化成产品再到商品。这些纪录片在完成播出之后,就被收入磁带库。

在《高考》的制作过程中,摄制组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始终都有被直接“收入磁带库“的危机感。那么,什么样的片子才能称得上是“纪录片产品”?什么的片子又是“为市场而生产”?甚至,什么样的片子是观众真心喜爱的?

通过将近两年的《高考》创作以及播出后的业界反馈,我们认识到,形式和包装固然重要,但内容才是衡量观众是否喜爱的深层次的重要标准:那些真正关注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真正关注观众关心的生活、真正用真实和真情讲述观众自己故事的影片一定是具备了优秀纪录片基本品质的影片。当然,在这样的内容基础上加上好莱坞式的结构和节奏,会更受观众的认可与好评。

五、得失与收获

尽管纪录片《高考》受到了业界同行的好评和观众的认可,但仍有很多遗憾和创作上的不足,这些遗憾和不足让大家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1.故事越清晰,主题越明确

由于拍摄的内容是现在进行时态的故事,有时导演会对故事的走向和素材的选择显得不够清楚,而模糊的故事往往会干扰主题的表达。因此,即使是拍摄正在进行中的事件,故事也同样需要尽可能清晰。

2.处理好和被拍摄对象的关系至关重要

在现实纪录片的创作中,由于拍摄的是人的故事,那么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有时,因为分集导演没能很好地处理好和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导致丧失了宝贵的拍摄时机,甚至影响到整个系列片的布局,这是非常遗憾的。

3.故事在剪辑中会越来越精彩

后期剪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再创作过程。

看似平淡、琐碎的素材,经过不断地剪辑、修改、再剪辑,故事会变得越来越精彩。当导演认为后期潜力已经挖掘殆尽时,其实通过再次看片修改,往往会使影片又有一个提高,哪怕这样的提高只有一小步。

对于《高考》的创作团队来讲,《高考》是很多人职业生涯中极具挑战性的一部影片。但通过《高考》的创作,让本已稀缺的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出现在主流电视屏幕上,是《高考》团队所有人的愿望,也是令所有人欣慰和骄傲的。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导演、纪录片《高考》执行总导演)

猜你喜欢

高考纪录片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现实的困惑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