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滕-山医联体”的区域卫生协同发展问题与对策

2016-02-16夏令国刘婷婷张美华王道峰

卫生软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联体卫生院戒烟

夏令国,刘婷婷,刘 慧,张美华,王道峰,孙 乐,林 琳

(1.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山东 滕州 277500;2.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山东 枣庄 277101)

基于“滕-山医联体”的区域卫生协同发展问题与对策

夏令国1,刘婷婷1,刘 慧1,张美华1,王道峰2,孙 乐2,林 琳1

(1.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山东 滕州 277500;2.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山东 枣庄 277101)

以“滕-山医联体”为例,通过基础数据分析、关键人物访谈和专题座谈会等方式,发现了以医联体形式推进区域卫生协同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诸如双向转诊逆差、基层首诊能力弱、医保与基药政策困境、体制与机制、人事与文化等影响医联体建设与发展的10大问题,并针对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事管理、居民医保及基本药物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统一“医联体文化”等对策建议。

医联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基层首诊;医联体文化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要求[1]。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积极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则是贯彻落实这一原则和目标的具体要求[2]。从2014起,国家对此进一步提出了“加强上下联动,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以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医院分工协作机制”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明确任务要求”[3-4]。区域医疗联合体就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各地主动探索形成的一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规范就诊秩序、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的“强基层”运作模式,旨在以大型公立医院的优势资源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提升,实现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得到各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乃至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广。在国家强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相关政策促进下,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和枣庄市山亭区签订区域医疗合作协议,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该合作模式已有效运行3年,有力地提升了山亭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了医院的出入院患者数量、增加了医院的收入、提升了周边影响力和群众满意度,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诊疗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有效推行了分级诊疗,避免了院内诊疗资源的浪费,达到技术帮扶、人员培训、科室建设发展、节约诊疗资源的预期目标。但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毕竟还在探索的路上,其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以“滕-山医联体”为例,对区域医联体卫生协同发展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特别是对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可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研究、实践、完善和提升提供些许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业务数据与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各级医院信息中心的HIS系统调取“滕-山医联体”成员单位日常诊疗数据和自设调查问卷进行的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2 深度访谈

抽样调查10名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相关管理人员、5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及10名乡村医生代表、20名患者,逐一进行深度访谈,从组织和个人层次进一步剖析医疗联合体模式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患者的就医期待。

1.3 专题讨论

通过卫生计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医保部门负责人、医院有关人员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专题小组讨论,了解“滕-山医联体”的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1.4 数据分析

通过16.0建立专题调研数据库,利用SPSS 16.0开展数据的统计分析,确保数据分析正确,结果对决策有参考价值。

2 基于“滕-山医联体”的区域卫生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双向转诊”通道仍呈现“上强下弱”

“滕-山医联体”关联医疗机构运行3年多来的数据分析显示,三级医院下转与二级医院上转在门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业务总收入等三大指标的比较,存在巨大逆差,2012-2015年累计差值依次为2.58万人次、1.05万人次和8,570.2万元(见表1)。

表1 2012-2015年山亭区人民医院工作量及收益变动情况

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和山亭区人民医院的情况极其类似、甚至更加明显的是,在山亭区人民医院与其下共建的6家乡镇卫生院间,存在着上转通道既顺畅、转诊量又大,而下转通道虽然敞开、但转诊到位量极少的巨大逆差现象。二级区医院与一级6家乡镇卫生院下转/上转门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业务总收入等三大指标2012-2015年累计差值依次为4.28万人次、5159人次和2,625.05万元(见表2)。

表2 2012-2015年山亭区乡镇卫生院工作量及收益变化情况

2.2 落实“首诊在基层”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

调研显示,“滕-山医联体”运行后,随着区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看病水平提高,方便了老百姓看病,节省了医疗费用和看病的时间。尽管如此,仍有近30%的患者及家属表示,即便患“感冒”等常见病也不会首选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原因关键还在于乡镇卫生院可用药品太少,医生诊疗能力仍显不足,辅助检查设备不能满足诊疗需要等,提示落实“首诊在基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滕-山医联体”模式构建的进一步完善和运行机制的深入推进还需要继续努力探讨和实践。

2.3 医生的心态影响了“滕-山医联体”运行成效

在“滕-山医联体”三级医疗机构间的合作过程中,一级、二级医院有少数职工、特别是骨干医生总担心病员会被上级医院抢走而影响了自身所在的医院建设与发展;而三级医院中少数医务人员则认为,若将一级、二级医院的诊疗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都提升起来后,将会增大和三级医院的竞争程度,尤其是在中、低端医疗市场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领域,产生了“养大了别人的孩子却苦了自己”的担忧。

少数基层医院医生认为,患者来院就诊人次数增加了不少,住院病人也增加了,医院总收入确实是上去了,但自身的收益并未有太大变化,时间长了负面惰性逐渐增大,影响了“滕-山医联体”的健康和持续发展。而下派驻点的个别帮扶专家则担心,基层医院病号少,在帮扶过程过长(一般每人下派1年),自己的主流业务容易生疏,虽然下派有一定的补助,但仍然不比在原医院收入多,而且离家远,很多家中私事无法及时处理。

2.4 医联体内信息管理系统无法互通共享

“滕-山医联体”内部有1家三级甲等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6家一级乡镇卫生院,一、二、三医院的HIS系统不一致,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尚未建立,各医疗机构的信息水平存在参差不齐和标准不一的现象,由于采用的信息系统软、硬件平台不同,数据的兼容、整合出现困难。尤其是6家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各院之间存在信息隔阂,尚未建立覆盖医联体内所有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三甲医院的信息平台已经实现了医生、护士手持终端的无线诊疗操作,但在二级医院和一级乡镇卫生院均未实现,这种操作方式的不一致性,使得上级专家到下级帮扶、下级年轻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都感到很不适应。

由于信息化建设力度和水平的不一致,医联体内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尚处于探讨阶段,未能实际发挥作用,造成双向转诊信息共享渠道不畅,转诊患者的医疗信息无法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有序对接,给患者转诊带来不便。由于专家人数较少,专家业务覆盖还不是很全面,上级医师不可能将所有专业的专家都下派到下级医院坐诊,有些特殊病例在基层首诊时,需要上级医师的及时会诊。但由于远程专家会诊系统同样未能实现医联体内全覆盖,在会诊时,患者病情信息共享、即时传输遇到困难,实现更是困难重重。

2.5 医联体内部的固有差异影响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全面实现

医联体内的三级医院技术、设备、人才实力强,药品齐全,而二级、一级基层医院(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医疗设备落后,各医疗机构的业务流程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习惯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滕州的上班时间是早8点到下午5点,中间午休时间较长;而山亭区是早8点半到下午4点半,中午午休时间短;双方外派人员相互均不太适应。此外,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以及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不同医院在用的诊疗检查设备不同,专家到一、二级医院帮扶,使用当地医疗机构的诊疗检查设备感觉非常不顺手。上级专家对使用基层医院仪器检查出来的结果也表示怀疑,转诊、转院患者有时因此需重复做检查,病人及其家属感觉是花冤枉钱,这也是少部分人认为医联体作用不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2.6 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低下

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在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中,主管医生大部分是从中专、卫校等学校毕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主要由没有编制的临时人员担任,学历、专业等结构极不合理,掌握全面医疗知识培训的全科医、护人员、住院医师严重缺乏,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

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能力及诊疗技术普遍缺乏信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配置简单、人才引进困难、以基本药物为主临床用药品缺乏等诸多问题致使基层医疗机构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很难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导致分级医疗制度难以实现。

2.7 医疗保险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束缚乡镇卫生院发展

乡镇卫生院面临医保部门“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的报销政策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不能及时给病人报销,病人就不满意,认为是卫生院在为难病人;而坚持即时结算报销,超支部分医保部门不再拨付,需要基层医疗机构自己垫付,有的乡镇卫生院年垫付资金逾百万,不仅造成建设与发展有压力,而且直接威胁乡镇卫生院的持续生存能力。特别是实施“三保合一”政策后,“新农合”转为“居民医保”,过度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尊重患者就医选择权”等理念,医保政策对患者“首诊要在基层”的引导作用消失殆尽;医保政策也不支持患者下转,患者下转的手续特别烦琐,需要再次支付“起付线费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加重了患者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致使基层医院很难实现“首诊”的功能。

其次,乡镇卫生院的药品供应问题反映较为突出。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品种、规格都少于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特殊药品基本没有,这种医疗机构间的层级差异对医联体内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实现有较大影响。如在一级乡镇卫生院,相关政策和规范要求乡镇卫生院必须百分之百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这就难以满足某些特殊疾病患者的需求,致使一些可以下转到基层二级、甚至一级医疗机构进行恢复性治疗或康复治疗的病患,不得不因为药品使用上的限制和报销费用的限制而重返大医院。

2.8 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又受制于体制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束缚

“滕-山医联体”按照签署的《医疗卫生区域合作协议书》开展工作。但合作协议书仅是两地政府制定的进行医联体发展的总体框架和指导方向,虽然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顶层设计方案,但缺乏具体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制度。现阶段,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派出管理人员参与医联体内部管理,组织协调医院间的各项工作。若以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换管理人员,为保障医联体持续稳定的发展,制定具体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滕-山医联体”是在两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和山亭区人民医院两家医院首先签署了合作协议。山亭区人民医院基本功能定位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资产权属关系不变、职工身份等不变。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派出管理人员参与其医院管理,对医疗技术、科室建设、人才引进、骨干力量培养、专家带教等方面进行帮扶。这种以技术支持为纽带的“松散型”医联体模式运行较为简单,组织管理形式松散,各医疗机构行政隶属不同,财政渠道不同,医保来源等各方面的政策都不同,财务、人力、医保方面独立且无法统一管理。医疗机构之间相互独立且涉及不同区域医保统筹的问题,补偿机制的不同导致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和竞争。“滕-山医联体”虽然已经运行3年,但尚未触及相互之间的根本利益,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及利益分配机制,医疗机构之间缺乏明晰的责、权、利机制,利益联结并不紧密,尚未真正形成统一的利益整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医联体工作在现行体制下继续深入发展难度将越来越大。

2.9 缺乏人事管理政策激励,医务人员向基层流动困难

“滕-山医联体”以山亭区人民医院为核心,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专家和骨干力量到山亭区人民医院进行坐诊和查房,山亭区人民医院派出中、青年优秀人才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和指导。医联体内部医务人员的上下流动也缺少相应的激励制度,而且对医联体工作的效率缺乏有效的考核工具。由于三级医院的工作量较大,医生对基层医院关注度不高,有时并非真正自愿向基层流动,大多是基于行政命令。因此,如何保证优质医师资源积极向下流动并且在基层保持良好状态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医联体内部尚未建立起多点执业合法化及责任分担的制度,这也相应增加了医务人员向基层医院流动的困难,难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真正下沉。

2.10 各医疗机构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

“滕-山医联体”内各医院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积淀,由于专业特色、职工构成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医院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价值理念,职工受到的医院精神文化的影响不同,工作行为和目的也存在差异。各医院领导层对于本医院的发展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等有所不同,直接影响到医联体的合作和发展。如何避免医院文化差异的冲突,在保持各自医院的文化特色和价值理念基础上,建立起“滕-山医联体”自己共有并认同的医院文化,同时兼顾对医联体发展的共同认识是各医院亟待考虑的重要问题。

3 基于“滕-山医联体”的区域卫生协同发展对策

3.1 坚持政府主导,破除体制约束,构建紧密型利益共同体

实践证明,医疗联合体对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提高基层医疗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改善全民健康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具有推动作用[5]。从长远来看,真正发挥医联体作用并长期稳定合作下去,重点是跨越不同管理体制和部门体制,来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组合和有效利用。从“松散型”医联体模式向“紧密型”医联体模式转变,通过解决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隶属于不同政府部门、不同管理体制和不同财政预算方式问题,打破体制约束,以有效措施调动起医联体内部各级医疗机构所有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在推进体制改革过程中,关键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区域医疗联合体涉及到的政策决策部门很多,除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外,还有发展改革部门,人社保障部门,物价管理部门,药品质监及招标配送部门,甚至涉及到交通、交管、城建、消防等多个部门,单靠医疗机构难以协调推进,即便是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出面,也很难顺利协调成功[6]。从“滕-山医联体”3年运行实践看,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政策支持至关重要。也只有把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管理,不再对行政辖区做清晰的区隔,才能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服务。

为确保医联体医疗服务全面合作工作走上良性运行轨道,达到预期工作目标,医联体内还需制定自己的专家坐诊、会诊及查房制度、双向转诊制度、业务培训、义诊及健康教育宣讲制度、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上下流动的轮班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等具体的工作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共享。

3.2 建立医联体内部信息共享网络平台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区域信息平台,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更重要的是通过统一的接口和共享界面向医联体内三个层级的医疗机构提供不同需求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使医联体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除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快速收集、统计分析系统内部信息的优势,对医联体内部各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评判指标及其海量数据做出迅速的总结和分析[7],为协调、完善、优化医联体发展政策和运行管理措施提供实证性的科学决策依据。

当前,优质医疗资源、尤其是优秀医疗人才资源缺乏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下派医学专家下基层,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重要的不是医学专家本人一定要在基层待着,而是他所拥有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能够在基层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出现在基层。能够实现这一期望的最佳技术手段就是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尽快建立起遵循统一标准的区域医疗机构共享信息平台,特别是要尽快建立起远程检验医学中心、远程影像医学诊疗中心、远程专家会诊中心、区域网络病案管理应用中心,实现病案、检验结果、心电、超声、X光等医学影像的网络化、数字化传输和即时阅读,为基层首诊遇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提供远程帮助[8]。远程信息交流通讯技术,既能缩小各医疗机构之间的水平差异,又能保障不耽误病人病情,遇有危急重症能够及时正确地做出诊断和及时的初步治疗,为顺利及时地转诊危急重症患者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也保证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连续性和安全性。

3.3 改革相关政策,为医联体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人事政策事关机构定性、人员编制、职称晋升三大限制。乡镇卫生院要么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要么定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人员和财政统管成死水一潭;建议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取消收支两条线。既然要实行全员聘任制,乡镇卫生院就应该破除编制管理这一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手段,放权给乡镇卫生院在政策和制度范围内自主招收、聘用。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改革措施,并且步子可以再放大一点,尤其是对长期从事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满足一定年限可以直接聘任中、高级职称,兑现相应工资待遇;如果调离乡镇卫生院,原职称及待遇取消,重新按国家统一标准考试、评审职称,以此留住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向基层流动困难的问题,上级医院要建立合理的派出人员机制和轮排班机制,保证医务人员有时间和精力在基层医院开展工作,同时也要完善对口科室与派出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人才建设与技术培训的投入,保障医务人员的待遇,提高他们对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另外,也可以采取医务人员职称晋升与基层服务挂钩的机制,考核医务人员基层服务的时间和质量,使医务人员主动向基层流动。借助政策支持,明确医联体内多点执业的合法化及责任分担,使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自由流动,激活稀缺的医疗资源。

医保部门不能当一个简单的甩手掌柜,按照“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的政策划拨出一定经费就不管不问,把巨大压力抛给乡镇卫生院。建议乡镇卫生院只负责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费用报销事务由病人直接找人社部门报销,报不报、报什么、报多少均由病人直接和人社部门对接。为保障群众报销方便,乡镇卫生院可以为人社部门提供一间办公用房,让乡镇卫生院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提供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以此彻底改变乡镇卫生院替人社保障部门赔钱背黑锅的千古奇冤。

基本药物政策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消除一些因为基药政策带来的弊端。一是无药可用:通过“医联体”建设,双向转诊能够得以实现,但病人从三级医院转到二级医院、从二级医院转到乡镇卫生院,由于上级医院基本药物按比例使用,目录外非基药使用仍占很大一部分,而基层医疗机构则必须百分之百地使用基本药物,转下来的病人因为无药可用不得不再次回到上级医院;二是药物使用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限制过死,像止咳糖浆、三九感冒灵、创可贴膏药等老百姓常用也非常有效的药,大街上的药店都可以作为非处方药出卖,但基层医疗机构却不准使用,老百姓并不了解基本药物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强制性要求,但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表示不满;三是便宜药有价无药,招标后只见目录不见药,基层医疗机构也在为此替别人背骂名。

3.4 构建和谐统一的医联体文化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创新医疗服务品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有效而重要措施之一[9]。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重视建设具有统一共识的医联体文化,在尊重医联体内各医院的原有精神文化和价值理念基础上,对直接参与医联体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宣传,对医联体的工作方案进行深度分析,使医务人员从根本上了解并接受医联体,赢得医务人员的认同和积极配合。要积极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形成全员共同参与、干群一致支持的文化氛围,让“滕-山医联体”的信念、目标、使命感、自豪感和集体归属感为医联体内所有单位和员工共同拥有[10]。通过医联体文化建设,推动各医院管理理念和文化内涵的提升,坚持共赢原则,实现合作的长期性和协同性。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Z].2009-03-17.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Z].2013-03-14.

[3] 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中央编办,等.关于印发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14〕12号)[Z].2014-03-26.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Z].2015-09-08.

[5] 张 雷,顾 民,王晓东,等.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74-76.

[6] 文 静.多部门联合推进医联体建设[EB/OL].(2015-10-29)[2015-12-26].http://finance.chinanews.com/jk/2015/10-29/7594735.shtml.

[7] 郑序颖.信息技术助推医联体创新医疗服务模式[J].中国信息界-医疗,2014,7(1):46,50.

[8] 赵一鸣,左秀然,杨国良.基于医联体的远程会诊系统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10):31-35.

[9] 陈园桃.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创新医疗服务品牌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J].江苏中医药,2009,41(1):1-3.

[10] 乌 澜,刘 岩,孙春玲,等.论妇幼保健机构文化建设中的视觉文化建设[J].卫生软科学,2013,27(10):637-639.

(本文编辑:邹 钰)

第29个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活动戒烟的好处

吸烟确实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戒烟后多数的危害还是可以逆转的。因为吸烟对人体危害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只要及时地戒烟就可能一定程度或完全消除这种危害。

一、戒烟的近期好处

1.味觉改善。戒烟后舌头上的感觉神经恢复了原有的敏感性,能充分品尝到各种食物的风味;2.口臭消除。戒烟后口臭便可颓然消除;3.牙齿变白。焦黄发黑的牙齿,曾被人们看作是吸烟者象征,停止吸烟后牙齿的烟垢会逐渐退净;4.咳嗽痰液减少或停止。戒烟后纤毛恢复了正常功能,痰液减少,咳嗽也随之停止;5.血压降低。戒烟后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血压可降低10-15毫米汞柱,有利于减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症发病的危险性;6.睡眠改善。戒烟后尼古丁的作用慢慢消除,人变得易于入睡,而且睡得很熟,疲劳容易得到很好的消除,精力充沛;7.视力提高。戒烟后视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8.其他。戒烟后头痛和肩部酸痛会逐渐消失,并且不象以前那样容易感冒。

二、戒烟后的远期好处

1.患癌的危险性减少。戒烟10-15后,得肺癌的机会便可降低到与不吸烟一样;2.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戒烟10年后降至不吸烟者同一水平;3.防止肺功能变化。戒烟几周后,咳嗽、咯痰减少,可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恶化;4.有利于优生。孕妇吸烟对优生极为不利,容易造成流产、早产、死产及胎儿发育不良。若在怀孕前4个月开始戒烟,这些不良影响通常就可避免;5.溃疡病容易治愈。吸烟者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较多,而且不戒烟就难以治愈;6.防止寿命缩短。25岁的人一天吸烟40支,他的寿命比同龄不吸烟者要短8.3年,但戒烟10-15年后,平均寿命与不吸烟者相等。

卷烟的烟雾对周围的爱人、孩子、老人、病人甚至一起工作的健康人都有影响。戒烟后可以保持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空气清洁,避免对他人增加不必要的损害和麻烦。吸烟加重了的经济负担随着戒烟而减轻。总之,完全可以说,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戒烟则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摘自“中国烟草控制大会传播官网”——http://kongyan.nihe.org.cn/)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regional health synerget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eng-Shan medical NACF”

XIA Ling-guo1,LIU Ting-ting1,LIU Hui1,ZHANG Mei-hua1,WANG Dao-feng2,SUN Le2,LIN Lin1

(1.AffiliatedTengzhouPeople’sCerterHospitalofJiningMedicalUniversity,TengzhouShandong277500,China;2.ShantingDistrictPeople’sHospitalofZaozhuanginShandong,ZaozhuangShandong277101,China)

Take “Teng-Shan medical NACF” as an example. Through basic data analysis,pivot interview and symposium,investigated and found 10 problems in promoting regional health synerget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medical NACF form,such as dual referral deficit,weak ability of grass-root first examination,dilemma of medical insurance and basic drug policy,system and mechanism,personnel and culture. It aims at these aspects like system,mechanism reform,personnel management perfection,residents medical insurance and basic drug policy,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stablishing unified “medical NACF culture”.

medical NACF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dual referral,grass-root first examination,medical NACF culture

2016-02-03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6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YG201509)

夏令国(1982-),男,山东滕州人,硕士研究生,医务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卫生政策与医院管理方面的研究。

R197

A

1003-2800(2016)06-0022-06

猜你喜欢

联体卫生院戒烟
戒烟文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戒烟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