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MART原则在新进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6-02-16崔丽君李姗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培训

崔丽君 李姗姗



SMART原则在新进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崔丽君 李姗姗

【摘要】目的 帮助新进护士尽快实现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奠定基础。方法 将SMART原则运用于新进护士培训管理中,实行阶段性、一对一、有计划、有目的、规范化的临床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及操作,以达到培训的最终目的。结果 我院新进护士经过培训,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全部达标,能胜任各项临床工作。新进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自觉学习能力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培训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结论 SMART原则应用于新进护士的培训中,通过采用科学的目标设定方法指导实质性工作,增加了其工作的目的性、主动性、时间性,从而提升培训工作效率。

【关键词】SMART原则;新进护士;培训

作者单位:637000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新进护士是指已经从院校毕业后进入临床到正式上岗前的护士。新进护士年龄19~24岁,临床经验少,身体素质好,有强烈的求知欲,接受能力强,反应快,可塑性强。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服务范围的拓展、内涵的加深,临床对护士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1],但新进护士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加之面对新的工作环境,进入临床工作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往往适应困难,加之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协调能力差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的不熟练,在工作中常常会有挫折感和焦虑情绪,因而要对她们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使她们尽快适应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十分必要。SMART原则是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E.A.Locke)的目标设置管理(Goal Setting Theory)在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2]。其原则是制订的目标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的,也就是目标不能过低和偏高,偏低了带动不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偏高了又会打消护理人员的积极性[3-4]。SMART原则应用于新进护士的培训中,通过采用科学的目标设定方法指导实质性工作,增加了其工作的目的性、主动性、时间性,从而提升培训工作效率。

1 SMART原则的具体内容

SMART原则的基本属性为目标的清晰度和目标的难度,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S(specific)——明确的(用具体语言可清楚说明达到的行为标准);M(measurable)——可衡量的(即目标明确,必须有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A (acceptable)——可接受的(目标执行是可被执行人接受的);R(realistic)——实际性(实际操作中是否可行、可操作);T(time bound)——有明确的期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达到事先预期的效果)[5]。

2 新进护士培训的方法与形式

2.1 方法

培训方式为讲授、示教、影带、训练、自学。根据新进护士的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使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同时进行,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逐步提升,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计划并实施总结,最后分析改进。通过上一阶段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阶段,以使她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逐步提高其工作能力。

2.2 形式

2.2.1 定期集中讲课 每周四下午要求新进护士(除值班人员外)参加1~2 h的理论课和1 h的操作示教。理论课由护士长和资深的主管护师进行主讲,操作由指定的带教老师示范,每周要进行考核。

2.2.2 不定期培训 每天晨会提问,主要结合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新的治疗方案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培养新进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护士查房前查阅相关资料,查房时参与讨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2.2.3 自我知识小讲座 每月新进护士自我根据所学的知识选题,在科室进行小讲座,并进行讨论交流,旨在培养她们不断学习的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技巧。

3 新进护士培训内容

3.1 岗前培训

时间为72学时,岗前培训由护士长承担。主要内容为:(1)医院的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训练课程涵盖本院概况简介、管理规章、医疗安全、药品管理、交接班、安全卫生法规、护士条例及侵权责任法、护理核心制度等。(2)专业素质的培养:慎独、协作、文明用语、微笑服务、交流沟通技巧等。(3)熟悉基本护理操作技术:无菌技术、氧疗技术、口腔护理、简易人工呼吸器、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等。(4)熟悉各级各班人员的职责。

3.2 岗位培训

时间为3个月,科室指定专门的带教老师带教,排班上采用以一跟一的带教形式。重点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培训,每天利用交接班时间学习各种疾病护理的重点、检查、检验、用药等相关知识,能较快地掌握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以及护理要点。每周安排一次床边教学查房,每月开展一次针对危重患者或作业流程的讨论会。鼓励新进护士自学,把自学内容罗列出来,利用休息时间翻阅查找相关书籍,从而巩固自身的专业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带教老师和新进护士共同讨论学习计划。新进护士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个月,由于对工作环境和内容不熟悉,在操作方面以见习为主,待她们慢慢适应环境和工作节奏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实践操作,由易到难掌握各项操作技术,对于难度大的操作鼓励开展模拟训练。

4 新进护士具体培训手段

带教老师提前一周布置学习内容,新进护士需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做好准备,以应对晨会、交接班和查房时的提问,根据不同基础知识的护士,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低年资护士回答不全面时,请年资较高的护士补充,最后由护士长解答。有时也会对患者突发或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提问,对于已经了解的护士来说是进一步巩固复习,对于不了解的护士又是个学习的过程。结合SMART原则进行新进护士的培训具有以下特点。

4.1 明确性

培训项目是具体的,不能模糊的概括,如掌握基础器械的灭菌方式、吸氧、导尿、心肺复苏、鼻饲、静脉注射等。

4.2 可衡量性

培训项目是可测量、可量化的。培训前应对培训项目进行量化并制定标准,新进护士培训结束后考核时应采用相同的标准和项目进行考核,以判断是否达到预设效果。

4.3 可接受性

培训项目是可接受的,没有过低或偏高。在岗位培训阶段带教老师根据新进护士的实际水平设定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使得她们没有太大压力,能顺利完成设定任务。

4.4 实际性

培训项目是实际可行的、能操作的,带教老师安排的培训项目,被培训护士利用现有的资源及自身能力能完成目标,并能在工作中增加自信心。

4.5 时限性

培训项目设置明确的截止期限,以了解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的培训效果,从而发现不足和改进。

5 考核

考核方式为考试、提问、回复示教。培训期间,由带教老师随时提问以了解新护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随时指正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强化训练。每月对新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评价学习效果。培训期结束,由护士长对新进护士相关理论和操作技术进行整体考核评价,同时结合科室医生的评价和患者满意度,考核全部合格者,安排独立值班。

6 效果

6.1 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学习的能力提高

SMART原则是将培训项目进行细化、量化并列出具体的内容,先设置容易完成的目标,待新进护士完成后及时给予鼓励,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增强了新进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同时,SMART原则培训开始时就要交代考评期限,所有的培训内容均在有效期内完成,提升新进护士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觉学习动力。

6.2 新进护士业务能力提高,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SMART原则要求培训项目及目标明确、培训内容难度适中、切实可行,对于初学的培训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消除了她们对学习知识的紧张心理,以轻松的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论知识的不断拓宽、加深,操作技术熟练、全面,综合素质增强。

7 讨论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6]。一名护士必须经过有目标、有措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7]。护理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护士在职培训须根据各层次护士的需求,护理管理者也应重视培训的重要性[8-9],将SMART原则应用于新进护士岗前和岗位培训中,有效提升新进护士的情感领域、认知领域、技能领域的能力,可以使护士较好地掌握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要领,令新进护士能很快适应新环境以实现角色转变,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及安全。

参考文献

[1] 于卫华,宋江艳,何小兰,等. 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研究现状[J]. 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57-59.

[2] 李字庆. SMART原则及其与绩效管理关系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1(19):148-149.

[3] 李红艳. 目标管理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2010,24(9):827-828.

[4] 庄嘉元,姜小鹰. 双因素理论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08,8(5):73-75.

[5] 吴佳莹. SMART原则在医院岗位综合目标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2013,13(5):1-3.

[6] 侯明君,鲜雪梅,陆小英. ICU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21-523.

[7]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 现代护理管理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65.

[8] 周小香,梁艳娉,冯丽钦. 护士在职教育实行分层次培训方法的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2):79,81.

[9] 仲崇媛. PDCA循环应用于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5):6-7.

·教学改革·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SMART Principle in the New Nurses in the Training Management

CUI Lijun LI Shansh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Help new nurses change their roles from nursing students to nurses and lay the foundations of cultivating nursing staff with high qualities. Methods Apply SMART principle to the training and managing of new nurses and put the planned, purposeful, and standardized clinical training model into practic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through continuous reflection and correcting the misdeed and mis-operation, try to achieve the final goals of training. Results The new nurses in our hospital reach the standard of professional theories and technical operation assessment through training and are qualifies for all kinds of clinical work. The training improves their enthusiasm for work and learning abilities and service capab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improves teachers’ business level. Conclusion SMART principle can be applied into the training of new nurses. By adopting scientific methods, SMART principle instructs the work and increases its motivation and initiation.

[Key words]SMART principle, New nurses,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5-0002-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5.002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课题,编号:SJWF1313

猜你喜欢

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CEDIA/CIT培训(北京站)顺利开启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1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九)
CIT培训学院2021线上培训系列报道(八)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会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