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溪经验”告诉我们什么

2016-02-16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 2016年49期
关键词:农资重度重金属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贵溪经验”告诉我们什么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10月末《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毒地”修复,也能有景看有钱赚》,介绍了江西省贵溪市滨江镇九牛岗地区治理重金属污染农地的“贵溪经验”,他们的做法与不久前我们报道过的“南方稻米重金属污染防控项目”有所不同。那么,贵溪的经验对农业、农资行业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从报道中可以看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周边企业“三废”污染影响,九牛岗土地铜、镉等重金属含量超标,重度污染面积2075亩。2010年,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标国家九牛岗土壤修复工程项目,经过5年努力,如今土壤中的有效态重金属浓度下降5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100%。他们探索的经验给我们很多启发。

首先,农田污染治理、“毒地”修复也需要创造“中国方案”。农地污染治理,尤其是“毒地”修复是个“吞钱”的事。我们常见介绍的国外的经验,欧洲有不少采用高举高打的“贵族”办法,“换土”“洗土”以改天换地的办法来解决;美国相对人少地多,采用休耕的办法,静待其生机自然恢复。但这些办法并不适用于我们:中国没那么多农田可以彻底修养,也没有那么多钱给土地做换容手术。所以我们必须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探索形成土壤修复的中国方案。从南方稻米重金属防控到九牛岗“毒地”修复,用“综合防控”的办法,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以较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防治效果,这是中国方案的一个核心特点,是适合国情的解决问题之道。比如贵溪经验中,就有利用附近煤电厂成本极低的粉煤灰,改性成土壤调理剂,替代市场上成本高昂的同类产品,有效治理且大幅降低了成本。

第二,需要建立土壤修复和保护的长效机制。“分类治理”是贵溪经验的亮点。中科院科研人员将九牛岗地区按照重度、中度和轻度三类污染区,确定了不同的治理目标,分别施策;重度地区主要恢复植被,以生态恢复为目的。中度地区以种植纤维、观赏林木,产出较好经济效益为目标。比如他们在贵溪引种了来自东非的巨菌草等“能源草”,实现对重金属的吸附、提取和转移。轻度地区保持耕作,持续进行土壤调理,力求生产出达标的粮食作物。

这里面就对农资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如果能够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无为、懒政观念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加强顶层设计、防控为先。那么农资行业在传统产品与环境的友好程度上加强改进,在创新产品的环保含量上抢先一步,就很有可能在未来农田治理修复这个上百亿的产业板块中,做大蛋糕,享受红利。据了解,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而这其中,农资行业要不要以及如何参与进去,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在应用层面,我国的土壤修复需要综合考虑生态效果、二次污染、修复成本、经济效益等问题。这些方面都需要农资企业积极参与,为农业的健康发展建功立业,为土壤修复的“中国方案”贡献智慧。

猜你喜欢

农资重度重金属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宫斗剧重度中毒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再生水回灌中DOM对重金属迁移与保留问题研究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