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拓展研究与实践

2016-02-16

中学语文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课程

张 益



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拓展研究与实践

张益

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文章学、心理学等。这些知识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不容乐观。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中学的相关课程和教材,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对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知识,或者未予申明,或者未予突出,有的还缺乏研究,因而导致语文教师还不知晓,在语文教学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拓展语文知识的一些做法:

一、学习拓展语文学科基础知识

语文学科基础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发展更新。不少老师在大学里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其实已经滞后。那么如何与时俱进,学习拓展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呢?

1.学习拓展语言学知识。

语言学知识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字特点,语境词义、语体、语篇以及修辞格等。教师通过具体指导,不仅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教材中每一个字的字义,认清字形,而且尝试“字的音形义结合记忆策略”,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又漂亮。

2.学习拓展文学知识。

文学知识主要包括文学的基本要素、文本层次、文类文体、抒情话语、叙事话语、文学接受等。就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老师如果拥有丰富的文学知识,那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成效。

3.学习拓展文章学知识。

文章学知识主要包括实用文章、亚文类与体裁、章法脉络、表达方式等。语文老师要十分关注文本“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为什么这么写”是“话语意图问题”。既能够关注文章的话语形式,又能够关注文章的话语意图,这才算拥有了较高的文章学知识。

4.学习拓展心理学知识。

这里所说心理学,主要指语文学习认知过程中的“知识与表征”“图式”“迁移”“移情”等知识。

二、学习拓展语文学习领域知识

语文学习领域知识是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知识,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教什么”、“应该学什么”的知识。根据课程标准,语文学习主要有“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在这五个领域中,不仅有“陈述性知识”,而且有“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这些知识将在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言语智慧。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学习拓展“阅读与学习阅读”的知识,当然,教师也要学习拓展识字与写字、写作与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学习领域知识,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三、学习拓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即对语文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的认识。对语文教学来说,这部分知识处在上位,对语文教学有着连续性的引领作用。

1.语文课程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视语用能力的训练,而人文性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情意、充满人文气息、充满生命活力。

2.语文教材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仅是“教教材”。语文教材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教师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神话,把教材看作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手段。教师要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可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

3.语文教学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4.语文教学评价知识。

语文教学评价十分重要,往小处说,它能影响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活动,往大处说,它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教学评价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循循善诱,富有创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学习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知识

语文课程资源知识主要包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的把握,对优秀语文教师及成功课例的熟悉,对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教学研究主要杂志的了解。

1.学习理解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中学语文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中学语文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为此,教师要对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了然于胸,并努力化作自己的实践。

2.准确把握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

语文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的把握是师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有正确深刻解读教材的本事。教师不仅要透彻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十分明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更要对教材文本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对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真切的感悟,还要用研究的、审视的甚至批判的眼光对教材做出批判性的分析诠释,发现其中的不足,遗漏甚至错误。当文本全部装在教师的心里,当文本兑换为教师深刻深厚的生命体验,当教师和文本已经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这个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将左右逢源,学生将在课堂上大有长进。

3.了解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研究的主要杂志。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语文教学有声有色,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生不仅能获得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所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加强学习,提升自己运用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的知识与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清律的基础知识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自助式”家庭作业的设计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掌握基础知识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