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延边地区乡村朝鲜族民居设计策略

2016-02-15孙睿珩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民居

孙睿珩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长春 13002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延边地区乡村朝鲜族民居设计策略

孙睿珩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长春 130021)

以延边地区乡村朝鲜族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延边乡村朝鲜族民居的现状调查,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结合地区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以及朝鲜族居民的生活习俗,从平面形式、围护结构构造、材料运用、室内采暖方式、新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可持续发展;延边地区;朝鲜族乡村民居;设计策略

延边地区地处吉林省东部(图1),位于北纬41°59′~44°30′,东经127°27′~131°18′范围内。地处中、俄、朝三国的交界处,区域内主要为长白山区地形,地势西高东低且自西南、西北、东北三面向东南倾斜。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度日数4 267 ℃·d[1]。

图1 延边地理位置图

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朝鲜族人口比例占37.7%,是朝鲜族主要的聚居区。经过时间的积累,朝鲜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生活习性和居住模式,朝鲜族的民居成为东北地区乡村住宅的典型代表,影响深远。因此,探索其生态节能技术,传承和发扬朝鲜族乡村民居的建设经验,探索适宜地域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建设模式,从而达到降低能耗、节能环保、提高居住舒适性的目的,这也是延边地区乡村朝鲜族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传统朝鲜族乡村民居特点

1.1 规划布局

不同于汉族房屋,朝鲜族民居并不严格遵循坐北朝南的朝向,而是沿道路走向分布,多为行列式布局的单体建筑,道路与建筑间采用矮小的灌木植物进行分隔。由于延边地区地形多为山区,朝鲜族村落多聚集在山脚或山间平地,依山势建造,居民户数少则十几户,多则几十户,村落间距离比较近,尺度为3~5 km。院落与建筑关系分前院式、后院式及前后院式,多数为长方形院落。院内采用硬质铺地作为人们的活动场地,其他区域可种植蔬菜、瓜果,此外,院内还布置厕所以及农机、仓库、牲畜棚等功能。院落之间采用取自当地的木栅栏分隔。

1.2 建筑平面

1)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平面构造极具特色,一般为长方形,少数民居为L形[2]。建筑入口或房屋中部通常为厨房,主要使用空间可根据使用要求通过推拉门进行面积和数量的分隔。

2)住宅在南北向设置两个门,便于通向院子的不同区域;沿房屋的长向开窗;房屋内铺设火炕,用砖或黏土砌起,高度为300~500 mm,锅台平面和火炕的表面高度相等,一般人家都设三口锅,锅的旁侧是烧火坑,炕上布置用木材制作的两层家具,有门可以开启,俗称“炕琴”,用来放置棉被、枕头等寝具;厨房角落为落地的橱柜,用来放置餐具。整个室内给人规整、雅致的视觉效果。主人或访客到来需在入口处脱鞋,步行上炕,以保证室内的整洁。厕所布置在室外院落的角落并用藤蔓植物装饰。

1.3 建筑立面

1)朝鲜族传统民居在建筑立面的处理手法上与汉族民居有很大的不同,通常屋顶采用坡屋顶,但坡度平缓,屋脊的高度也比较低,门窗扁平的比例突出了建筑的高起之势。

图2 传统朝鲜族民居外观

2)外墙表面粉刷成白色,配以灰色的苫草屋顶,很有质感,整体效果给人以洁净、素雅的感觉(图2)。

3)屋顶采用四坡屋顶并铺装很厚的苫草,有利于排水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取自当地的材料,外观大方,当地汉族的四阿式房屋就是借鉴了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屋顶形式。

1.4 建筑构造

1)朝鲜族传统民居通常采用木构架支撑承重,考虑防水防潮需要使用垫土起300 m高度台基,再利用石材堆砌。

2)建筑外墙有实心墙和空心墙两种。实心墙体用木材支起构架,混合柳条、草绳等,再用水泥砂浆找平,最后用白灰做饰面,然后沙土填筑。也可不用沙土填筑做成空心墙。内墙通常为隔墙,一般做板条墙。

3)门窗采用推拉窗,长宽比大,扁平的比例是为了增加建筑的挺拔感,同时门窗均可做出入口使用。

4)屋顶形式采用坡屋顶并采用结构找坡,坡度比较平缓,屋面是在木质的支撑结构上铺设稻草帘或者柳条枝,然后抹泥作为黏结层,上铺厚度为300~500 mm的柳条或者稻草,再用草绳捆绑固定,抵御风雨。

1.5 采暖方式

延边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特别是位于山区的乡村民居,室内的温暖与否直接关系人们居住的舒适性。传统的朝鲜族乡村民居的采暖方式有其特色和优越性,普遍采用地炕的方式,将楼地层架空,做成类似火炕的孔洞,在上面铺设砖地面,这些孔洞与做饭的炉灶相连,在做饭加热炉灶时,热源会通过孔洞为地炕加热,这样就一次性节约了做饭和室内取暖的供热,节约了能源,而且地炕的铺设面积较大且位于房屋最低处,散热面积大,热空气上升能够,加热整个室内空间,热效率好。

2 新建朝鲜族乡村民居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民居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曾经以木材为支撑结构,黄泥、柳条、稻草为围护结构的传统朝鲜族民居形式逐渐被砖、瓦结构建筑形式所替代(图3)。新旧时期的朝鲜族民居主要有三方面变化,从旧到新的转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3 新建朝鲜族民居外观

1)平面形式,将厨房空间和起居空间分开设置,功能分区更加合理明确,提高了舒适性和私密性。

2)建筑材料,采用砖、水泥替代茅草、土坯等建筑材料,提高了建筑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使增加建筑面积成为可能,提高了抵抗风雨侵蚀的能力,也提高了室内的使用舒适性。

3)建筑外观,屋顶形式过去受材质制约坡度较小,新建住宅多采用歇山顶,坡度更大,利于排水。同时在屋顶的端部还装饰有朝鲜族特色的仙人、走兽等形象;门窗的尺寸由于承重结构材料的提高也可以开大,有利于室内的通风采光。

3 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

3.1 优化平面布局

1)依据朝鲜族的生活习惯,科学地对建筑平面进行功能分区,有效组织起居、卧室、盥洗、餐食、贮藏等使用空间。功能空间分隔采用隔墙而不是推拉门,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同时也保证了私密性,使空间使用更加合理。保留传统住宅中火炕的使用,发挥其冬季采暖节能高效的优势。

2)增加建筑的进深、减小建筑的体形系数、将两户相连、将储藏空间布置在两端以减小“冷山”,这样可以减小建筑冬季的热损失、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小污染。

3)强调朝向对平面布局的作用,尽可能沿南北向布置,将起居、卧室等主要功能用房布置在南向,以获取充足的日照和采光,而将厨卫、贮藏等辅助空间布置在北向,这样有利于冬季室内获得更好的热环境,节约能源。

3.2 提升围护结构保温性能

延边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建筑的热量损耗较大,主要经过建筑的外墙、屋顶、门窗空隙等外围护构件消耗,所以围护结构的节能保温设计是朝鲜族民居可持续生态设计的关键。

图4 内保温符合墙体构造

1)外墙设计策略:针对延边地区朝鲜族民居冬季间歇性供暖的特点,建议外墙采取内保温复合墙体构造(图4)[3],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稻草板做保温材料,同时配合防潮防水设计;也可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保温层。

2)屋顶设计策略:可在现有建筑的屋顶构造下,在支撑结构上铺一层锯末保温层,厚度200 mm,然后铺瓦屋面防水层。

3)门窗设计策略:门窗的热损耗主要是通过缝隙,冷风灌入从而影响室内的冬季热舒适度。可以用密封性较好的塑钢窗代替传统木窗;保证通风的前提下缩小窗开启扇的面积,增加固定扇的面积,降低缝隙的冷风渗透;入口位置可以做双层门并在外门内侧加设棉毡门帘保温。

3.3 合理设置入口位置

建筑的入口起到连接室内外的作用,是建筑中受外界环境影响最大的位置,朝鲜族住宅通常布置对应的两个门,同时开启时在夏季有利于室内的通风,但是在冬季会成为热损耗的重要部位,降低室内温度,影响舒适性,所以要对入口处进行特殊的节能保温设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入口外侧增设门斗,同时采用侧向开门,避免正对冬季主导风向。

2)入口外侧包裹挡风屏障,高度和宽度确保大于外门,以起到遮挡寒风的作用。

3)增设一道门,双层门门间距300~400 mm,增加一层遮挡来确保寒风不会直接吹入室内,起到保温作用。

3.4 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1)利用太阳能发电、发光、供热,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方法,广大乡村地区没有高大建筑遮挡阳光,太阳能资源丰富。

2)在建筑南向外侧增设被动式阳光房,组装而成,夏季可结合植物做成花架,遮阴纳凉;冬季则安装上玻璃,围合成一个温度的过度阻尼区,可将照射所形成的热能暂时“贮藏”在这个空间,传向室内,也减小了外墙和外界的热传递和冷风的渗透。

3)可以把窗间墙做成被动式的集热墙,这种墙体便于施工,结构也比较简单,集热效果也很好。

4)在满足采光和使用要求前提下,北向减少开窗,南向尽量多开窗,且尺寸要大,这样能够最大面积地吸取冬季阳光,保持室内温度,但同时要做好窗户的密封和保温。

4 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重要的方针政策,同时也是延边地区乡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特点、不同民族人口构成和生态资源构成,采取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有着重要意义。延边地区作为我国朝鲜族聚居区,其乡村民居数量多、分布广且建筑形式具有代表性。本文依据延边地区乡村朝鲜族民居设计特点,综合考虑地域性,吸取传统民居的建设经验,提出了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对当地绿色住宅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 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谭良斌,同伟,马珩,等.云南彝族新乡村生土民居可持续性设计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12(6):500-505.

[3] 金虹,李连科,陈庆丰.北方村镇住宅外围护结构衰减度指标的研究与应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33(4):74-79.

The Design Strategy of Korean Rural Residence House in Yanbian Area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N Rui—heng

(SchoolofArchitecture&Design,ChangchunInstituteofTechnology,Changchun130021,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rural Korean residence houses Yanbian area as the study subje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anbian rural residence houses in Yanbian area,it finds out the deficiency and problems.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ife custom of the Korean people,it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plane form,building envelope structure,material use,indoor heating methods,new energy use and some other aspec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Yanbian area;Korean rural residence;design strategy

10.3969/j.issn.1009-8984.2016.04.014

2016-09-08

孙睿珩(1987-),男(汉),长春,硕士 主要研究建筑技术科学。

TU241.5

A

1009-8984(2016)04-0053-03

猜你喜欢

延边朝鲜族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总目录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KORE A TOWN
“图们江论坛2018”在延边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