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实施有效合作教学探讨

2016-02-15杨永新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交流同学

◆杨永新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二中学)

初中语文课堂实施有效合作教学探讨

◆杨永新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二中学)

初中语文课堂运行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确立学生主体性,为学生发展而实施的教育活动。老师要创建平等和谐的小组氛围,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然融入课堂教学,努力激发学生交流主动性,灵活安排小组合作的时间,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指导学生把握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方向,切实让合作学习成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 灵活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这与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不相一致的。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改变了这一状况。这种学习方式是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成员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谈一些看法和做法,与同仁共勉。

一、小组合作构建意义和作用

小组合作的开展以及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基础之上的,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较强参与意识。合作学习侧重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上的合作解决,而不是一些基础的字词、朗读方法和比较简单的内容理解等,可以说是一种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的开展。如在《沁园春·雪》这首诗歌的学习中,不需要让学生对“这首词分上下阕,各写什么”,“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一句”等问题进行探究,而应该是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分析作者运用“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意象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虚写与实写各是什么,虚实结合手法运用的好处,作者为什么要对历代英雄人物进行评价等问题合作探讨。可见,小组合作的意义是发挥大家的力量解决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获得阅读分析和欣赏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是学生学习品质的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需要讨论,需要交流,这本身就是相互学习和提高。学习小组的组建上,可让临近座位的四名同学组成合作小组,安排一名语文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要他们在合作中有记录,有思路,最好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形成文字。教师可做适当指导,给学生们足够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在交流展示中获得问题的解决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创建平等和谐的小组氛围,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

农村中学的学生表现的较为羞怯,课堂气氛沉闷,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表现的更加明显,学生明知答案他也不举手说。教师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在和谐的平等关系下学生才能放大胆子,才有可能大胆的说。记得开学初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鼎湖山听泉》中作者是如何“听”的?没有注意到学生处于对新老师的适应阶段,抛出问题后,没有和学生细心交流,远离了学生,从而学生小组交流很快就没有声音了。就这样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宣告“破产”,因而教师应试“蹲下来”。

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小组合作的基础,而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则是小组合作的开始。学生之间的不平等表现是很明显的,有一次教学《成功》时,让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是天才?”四人小组在下面说了很久,看学生交流的很投入。自以为这次的效果很好,当第一小组发言时只说了二个字“聪明”。大多数的小组结果都差不多。课后我问同学,你们小组讨论了那么久,怎么会只这样一个答案。他说小组里只有“好同学”发言,差一点的学生就不会思考,或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只能跟着好同学走,好同学说什么他就说什么。这一现象在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很常见地,也正是这一现象的常见而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让同学明确个体上是有差异的,差异不是不平等,你是一个平等的人就要在好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小组长带好头给同学机会。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同学,形成良好平等小组气氛。

三、小组合作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努力激发学生交流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小组合作中的交流让学生主动将他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当观点被肯定时,会带着成功的体验进入下一个学习内容;当观点被否定时,要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当意见不一,学生之间会产生新的问题,争议在此将极易发生,而学生在倾听之后认识到不足,意见就会在交流中统一、升华。例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四、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时间安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合作不是不要独立思考,不是盲目的合作。当问题出现,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不能仓促地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安排好小组合作非常关键。例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提出“为什么楚王要羞辱晏子呢?”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写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这些准备之下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很活跃,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终看法都得到了统一,当然有个别小组提出质疑“是否作者为了突显晏子?这对是否有讨论的价值提出了挑战。对此,我让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由各小组一起讨论,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交流自己的看法,合作中更深刻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更深的挖掘课文中深层的内含。交流才能在此升华,这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真谛。

另外,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教学说明文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研究教室里的盆栽枯萎的原因,运用学过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说明文。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思路、问题探讨的多元化,而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独立的思考中才会有疑问,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这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语文课堂就真正“亮”起来了。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困难,但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样的最高目标,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为此不懈努力,希望能够改善原有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状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交流同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