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育人研究

2016-02-15彭继裕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红色育人文化

彭继裕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红色文化育人研究

彭继裕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文化,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向社会传播着正能量。红色文化有政治性和群众性、革命性和阶级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它以理想信念的导向、道德教化、开拓创新、陶冶情感的育人功能来彰显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此外,借助网络媒体、抓住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注重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的方法去实现其育人的功效。

红色文化;特征;育人;路径

红色文化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研究红色文化有利于人们掌握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传播

中国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然而,在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背后却隐藏着一条主旋律——红色文化。它在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1.红色文化的内涵

所谓红色文化,“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领导中国各阶级、阶层的人民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反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理想、信仰、价值等以文化独有的方式所展现出的一种文化结晶。”[1]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综合体,它以文化形态来展现自身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红色文化的形态主要包括了:器物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2]换句话说这就是分别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来表现红色文化的意蕴。物质层面:红色文化主要包括革命战争的遗址、纪念地、历史博物馆、历史名人故居等实物形态。一定的文化总是要以一定的载体来表现其具体的含义,透过红色文化的各种器物层面上的东西,可以感受到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印记,清楚地了解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场所甚至能够体会历史活动的场景,毋容置疑,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源地,从历史的器物层面可以掌握到红色文化的发生、发展。制度层面指的是在中国的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关革命理论、路线、方针等等。红色文化发展为制度层面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发展免于一种形式方面的内容,从而明确红色文化在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制度的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发展、传承、引导、教化红色文化的理想和信念的精神。红色文化精神层面即在革命实践基础上生成的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红色文化精神层面的表现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艺术、影视作品来表达其精神方面的内涵。其主要是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阐述党和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表明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显示红色文化精神在宣传党的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中的突出地位。

2.红色文化的传播

红色文化的核心是党领导人民奋斗、探索的基本历史经验,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是我们最可贵的“精神钙质”。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向整个社会传播正能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红色文化有利于引导整个社会成员养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比如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遵义会议”的精神实质可以概括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各级党政干部要充分发挥“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作用去引领当代社会发展的思潮,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做到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和团结他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求真务实、独立民主的风气。第二,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红色文化为载体,进一步让大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提升对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让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自觉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第三,红色文化在促进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红色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想信仰教育。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本身就包含丰富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以红色文化来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原则。第四,红色文化有利于养成优良的工作作风。比如红色资源中的“苟坝会议”精神可以概括为:不怕孤立的坚持真理、革命利益第一、争取多数的团结、敢于负责任的精神。“苟坝会议”精神影响到共产党员的日常工作,它会激励人们严于律己、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以及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红色文化的基本特征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先进文化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产物。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价值追求。红色文化具有政治性和群众性相统一、革命性和阶级性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

1.政治性和群众性相统一

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其政治性和群众性相统一。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在各个时期推动中国的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利用红色文化去引导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从而建立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红色文化来引领中国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红色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应用。群众性主要是指红色文化始终站在人民群众这一边。一方面,红色文化的创造一旦脱离了主体文化的创作就根本不存在,红色文化的创造者必须从人民群众出发。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的归宿也是人民群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优秀文化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就决定了在其实践活动下诞生的红色文化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

2.革命性和阶级性相统一

红色文化目的就是要通过暴力的手段去推翻中国封建主义文化和帝国主义买办文化。中国共产党借助红色革命文化将其连根拔起从而逐步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列宁历来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3]这就意味着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革命理念,它必须要充分抛弃封建地主文化和官僚社会文化的压迫,从而适应无产阶级执掌政权时的主导文化,其必须要为广大无产阶级所接受。阶级性主要是以无产阶级作为自身文化建设的主要承担者。阶级文化是各个不同阶级之间在利益诉求方面上的文化表现。红色文化反应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心理、阶级利益、阶级理想等方面的利益诉求。

3.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红色文化是在一定的文化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红色文化诞生于中国的革命实践活动之中,这就不可避免带有中华民族的烙印。红色文化的世界性是指它的发展并不是固守于中华民族自身的内部文化,它是建立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基础之上并充分吸收借鉴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资源。它是东方和西方思想文化碰撞的产物。

三、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对红色文化的研究除了其独特的内涵和特征外,还必须深入探究其功能。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侧重于其育人的效果,主要是具有理想信念导向、道德教化、开拓创新、陶冶健康情感的基本功能。

1.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

理想信念可以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它表达了人们的内心精神追求,它集中地反映了人们的“三观”。人们的理想信念激发着人们实现自身的价值,它是人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内在人生动力,它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价值导向作用。当今之际,部分国人的理想信念逐步变得功利化、自私化。近年来出现了诸如老人跌倒扶不扶、救人索要巨额补偿等道德滑坡现象。此外,当下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5]目前部分中国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正在逐步受到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侵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6]由于青少年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西方的文化渗透往往会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选择、行为判断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这就必定会让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这要求用红色文化凝聚当下中国青年的理想信念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道德教化的功能

道德一般是指代表着社会中正面的价值选择,它能对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马克思所认为的道德是一种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道德形成、道德评价与他们自身的文化接受程度和文化优劣有着一定的联系。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道德作为精神支撑,那么这将会难以避免出现行为失常、思想混乱的局面。学习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革命情怀、从而不断地塑造自身,让学习者真实感受到伟人的无私奉献、激发人们去追求真理,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从而塑造高尚的人生。

3.开拓创新的功能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7]为此创新是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一旦脱离了创新,那么这个民族和国家将会可能陷入一种落后挨打的局面。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能够锻炼人的创新思维方式从而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红色文化用其固有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来指引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在解决“创新什么”、“为谁创新”的问题上能够更加深刻。

4.陶冶健康情感的功能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8]情感是人们追求事业的重要前提,因为情感是人们心理调节的重要因素。健康的情感状况是人们追求事业和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情感是人们的行为启动和保持的内在动力。红色文化是当下中国的一种特定的先进文化,是教化性和体验性相统一的文化,红色文化可以让人们感知先进文化的意蕴。人们可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革命事迹、革命精神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革命友谊的纯洁性、革命意志的坚定性、英雄气概的豪迈性,把健康的情感和红色文化结合在一起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四、育人机制探索

红色文化育人研究的根本就在于育人。所谓的育人就是要借助红色文化来培育“四有新人”,育人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它需要放到实践层面上去解决,通过红色文化资源本身挖掘其育人路径,彰显其育人的魅力。

1.借助网络媒体,强化红色文化育人效果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具有的时效性、便捷性等优点使其拥有众多的网民,影响力不容小觑。致力于打造网络——育人的良好互动形态是加强红色文化育人效果的重要表现。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效应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也受到人的影响。当下网络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深远。第一、开发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网页、网站,使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共享网络红色文化资源。第二、充分挖掘网络媒体,比如网络电视、网络新闻、手机报刊等多种网络传播形式,扩大网络传播的影响力。第三、丰富网络红色文化的内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题材,让网络读者感受到网络红色文化的博大精深。第四、发挥网络文化的正面作用。引导在校的学生去了解红色文化、讨论红色文化,借助网络传播正能量。

2.把握有利时机,注重人的群体感化

传统的节假日是我国对传统文化继承和保护的重要形式。红色资源可以凭借此时机展现红色精神、传播红色魅力、实现群体感化。比如在国庆节时可以开展国祭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体会其在建立新中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贡献。在清明节时,相关的单位人员、学生可以组织人员到烈士陵园去祭拜先烈,缅怀革命英雄、体会革命烈士独有的革命风骨。全国各地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环境来开展相关的革命活动。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真人秀等形式来真实客观地表现相关的历史事迹,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特定的革命传统节日中感受到高尚的革命情怀和革命热情。

3.红色文化教育要因人而异

受教育的群体不一样,红色文化教育就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方法。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教育群体包括了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不同的受教育对象采取不一样的方法则有利于强化红色资源的育人效果。领导干部学习红色文化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来指导。领导干部始终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地位,红色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也应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党员干部通过转变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不仅是领导干部学习红色文化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自身也应是宣传红色文化的楷模。学校中受教育的群体主要是青年学生。学校要致力于推进红色校园文化的开展,让红色文化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学校要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脑袋”,让每个学生从小就在红旗下成长。人民群众既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又是继承者。红色文化教育离不开最广大人民群众,加强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教育就必须把红色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引导,比如央视在黄金时段播放红色题材的革命电视、通过新闻传递相关的正能量信息,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时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生命力。

4.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建设红色文化育人阵地

红色文化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充分展现出来。革命传统教育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遗址遗迹,比如:遵义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等。它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追求真理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可以说它们是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们反映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实质、价值。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也注重革命传统教育学院的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学院的构建有利于宣传红色革命史、红色革命精神。有条件的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可以邀请革命先辈以自身的经历,为广大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讲述革命事迹。党和政府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其目的主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全国各族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纯洁的、高尚的精神魅力,它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高尚革命精神。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魅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用先进的红色文化来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都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周宿峰.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陈世润,李根寿.论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15-17.

[3]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罗国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N].人民日报,2003-01-07.

[7]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 1995-06-06.

[8]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责任编辑:娄刚)

On the Educating Role of Red Culture

PENG Ji-yu
(School of Politics,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4004,China)

Red culture refers to a kind of culture crystallized on the basis of revolutionary practice of the mass led by CCP,which spreads its positive energy to society with its own unique glamour.Red culture is possessed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combination of politics,revolution,the mass,class,nationality and world.It highlights its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by means of belief guide,moral education, pioneering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ng mind.Besides,we should use internet or media to exert chances to implement targeted activities; and in addit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way to build the traditional revolutionary educational base,thus exerting its role of educating people.

red culture;features;educating people;means

D642

A

1009-3583(2016)-0005-04

2016-03-19

彭继裕,男,广东罗定人,广西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红色育人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