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2016-02-15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工匠技能精神

徐 伟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徐伟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311112)

通过对工匠精神内涵的阐释,分析了工匠精神与高职教学的关系,论述了高职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提出在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工匠精神;高职教学;教学策略

0 引 言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成为2016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点词汇之一,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工匠精神4个字。“工匠精神”一经提出,便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受到各行各业的一致认可。

1 工匠精神与高职教学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其他教育类型相比,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因此,高职教育更要践行校企协同育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专业课教师与企业一线人员相结合。高职教学更应强调职业素养的养成,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应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通过技术技能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方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学应具有的独有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导向性。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需要在高职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提炼渗透到教学中去,形成对学生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三维一体培养。

(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高职的教学内容应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教学方法的实践性。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本。更加重视学生的互动参与、专业技能训练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

(4)教学组织的灵活性。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教学的具体组织考虑到学情、学校资源状况、校企合作情况等,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教学质量评价的多重性。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都是评价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第三方评价都可以作为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组成。

(6)教学队伍的双师性。高职教学中的教师应是高素质双师型队伍,这样的教师既能够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具备本专业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工匠精神其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同时,工匠精神又不是一味的传承,其中又蕴含着创新创造的因子。一方面,创新精神需要工匠精神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以创新精神为动力。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手脑并用、学做合一”要求高职教学强调职业能力,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工匠精神作为基础,以创新意识作为引领,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通过技术技能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光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还培养学生敏锐创意、精雕细琢,不断精进的创新意识。

2 在高职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2.1培养工匠精神是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的教学全过程,有助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一种体现在实践行动中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可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尤其是职业能力的提升。工匠精神讲究“做中学”,讲究师生互动,以防止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推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变革。

2.2培养工匠精神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工匠精神内涵中所包括的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等正是与职业精神的高度一致。在高职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职业技能,更应注重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增强职业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细落实。

2.3培养工匠精神是推进产教融合、增加人才培养针对性的需要

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密切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不断扩大合作规模、丰富合作内涵。《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理论与实践的合理优化,就是要强调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产教融合,培养工匠精神,有助于学校教育紧贴行业企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为行业企业培养合格人才。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3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学策略

3.1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一批教师

同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相比,高职教师队伍需具有明显的双师素质特征,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素质,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素质。工匠精神包含着执着、专注、完美和情怀,正是师者所需要的匠心,作为高职教育的教师,由技入道,道技结合是其教学中所追求的境界。此外,高职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进优秀工匠,建立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高职院校建立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需要,也是提升办学内涵的举措。充分发挥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徒传技、技术创新与交流、技能攻关、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3.2在教学设计环节中体现工匠精神

教学设计环节一般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结构。在这一环节中体现工匠精神,就是要做到:第一,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来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孜孜不倦与反复练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第二,以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要求来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求严格,不断予以过程的及时纠正,对学生的工作意志力进行指导设计,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第三,以专业、敬业的工作精神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评价设计中严格按照行业专业标准,创造最优产品和最佳效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用专业立身、用敬业做人的工作精神。

3.3在教学策略中渗透工匠精神

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工匠精神的渗透,让学生在获得工具性能力的同时开启富含技术的精神资源,真正懂得技术技能的实质。首先要不断巩固专业思想,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优秀工匠的首要精神是爱岗敬业,在高职课堂中,教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要善于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启发,寓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于“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专业,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激发他们内心对专业的认同感,进而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解决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形成稳定、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

其次要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做中学”。高职的教学可以将工匠的精湛技艺能力与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娴熟、从娴熟到技艺。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学生“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活力,让他们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解决动手操作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通过学以致用,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专业知识学习中,不害怕不退缩,不能碰到困难就躲之避之或是绕道而行;在专业技能训练中不能仅满足于完成技能任务,更要着眼于完成得好,完成得精,完成得妙,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趋于“工匠精神”。

再次要加大职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学生的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心理素养等多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大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第一,从教学内容出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在课堂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利用,尤其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在思想与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素养的提高。第二,利用关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与职业活动,把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要求提炼渗透到课程与课堂中去,形成对学生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三维一体培养。在这样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观引导下,学生才能认识到课堂学习,尤其是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不断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自我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

4 结 语

工匠精神作为专注、敬业的态度和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理念,在高职人才的培养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工匠精神的渗透,让学生在获得工具性能力的同时开启富含技术的精神资源,真正懂得技术技能的实质。高职的教育教学同样需要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不断地计划、行动、评价和反思。

[1]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2]高振发,周大农.高职院校特色学校文化的实践和创新[J].职教论坛,2015,(11):27-31.

[3]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11): 20-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34):48-52.Study on Craftsmanship-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XU Wei

(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Hangzhou 311112,China)

By expla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and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puts forwar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which led by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teaching strategies

2016-04-15

交通运输部2015年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332G01160);浙江省2015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015SCG293)

徐伟(1983-),女,安徽宣城人,讲师,硕士,E-mail:xuweiself@126.com。

G718.5

A doi:10.3969/j.issn.1671-234X.2016.02.014

1671-234X(2016)02-0063-03

猜你喜欢

工匠技能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