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16-02-15鲁延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普外科满意度

鲁延菊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鲁延菊

【摘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14.0%),护理质量评分和总满意率(96.0%)均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普外科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普外科;人性化护理;满意度

作者单位:宾县人民医院ICU,黑龙江 哈尔滨150400

普外是救治患者的重要临床外科科室,外科手术的作用不言而喻,同时风险性也较高,手术过程中任何一项细微差错均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3~9月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3~2015年9月普外科收治行手术治疗住院患者100例,均无手术禁忌,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及糖尿病患者,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43.5±6.4)岁,平均体质量为(55.8±4.2)kg,其中行胃肠手术28例,行肝胆手术22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43.4±5.8)岁,平均体质量为(55.9±4.3)kg,其中行胃肠手术29例,行肝胆手术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围术期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包括临床检查、病情观察、常规指标监测,围术期给予饮食、用药等指导。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更新护理人员接诊理念。为来诊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沟通,拉近护患情感距离,消除患者对医院环境的紧张感和陌生感。(2)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确定需行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协助其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及疾病专科检查,讲解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3)重视手术室和病房环境管理。术中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手术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保持被褥整洁干净,定期通风、消毒,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光线,勤观察、勤巡视,对患者提出的需求尽量予以满足[1]。(4)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普外科患者接受的均是有创治疗,术前受疾病困扰以及对手术并不了解,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术后卧床期间也会出现不适,应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变化,加强护患沟通,耐心服务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接受手术治疗。(5)提供人性化服务。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和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强化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生活调理、功能锻炼等基本内容,多给予患者精神鼓励,使其感受到应用的关怀和照护[2]。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设定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级评级标准,非常满意和满意合计为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2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值分别以(±s)和率(%)描述,前者行t检验,后者行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实验组5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8±1.6)d,其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5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7±1.8)d,其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0%。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护理成效比较

实验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为(90.5±6.2)分,住院期间并未发生护患纠纷;对照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为(80.2±5.8)分,住院期间共发生3起护患纠纷。两组护理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50例患者,非常满意28例,满意20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50例患者,非常满意11例,满意30例,不满意9例,护理总满意率为82.0%。两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就医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医疗安全事件及护患纠纷的频繁发生,给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常规护理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有必要采用新的医学护理模式来提高护理质量。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护理理念,将其引入到普外科护理中,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推进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3]。本组研究中,给予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对照结果为6.0% vs.14.0%、96.0% vs.82.0%。由此可见,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丽新.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临床住院科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分析[J]. 中外医疗,2013,32(26):141,143.

[2] 刘建容,杨蓉.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57-3858.

[3] 郑绪莲.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0(2):74,77.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General Surgery Nursing

LU Yanju ICU Department, Bi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 general surgery nursing.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given humanized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respectively,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Resul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6.0%)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14.0%), quality of care scores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96.0%)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82.0%), there was a signif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Applied the humanized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so a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Key words]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Humanistic nursing,Satisfaction degree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0-021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0.155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普外科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