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关帝信仰在晋南社会中的建构

2016-02-14秦利国

长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关帝晋南关羽

秦利国,李 荣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10)

明清时期关帝信仰在晋南社会中的建构

秦利国,李 荣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10)

民间信仰中影响重大的关帝信仰,在明清时期的晋南社会中是由国家与地方社会双向影响共同建构的民俗事象。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由于所处社会地位的差异,在建构关帝的形象时都有着自己的解说。其中国家对关帝信仰的解说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家将各不同社会群体对关帝的解说纳入到国家话语体系中,从而完成了关帝信仰在晋南社会的在地化过程。

明清时期;晋南社会;关帝信仰

民间信仰带有浓厚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往往孕育出不同的信仰内容和仪式活动。很多学者从民间信仰的地域性出发,极力挖掘不同区域民间信仰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其背后的动机。关帝作为晋南地区乃至全国普遍供奉的神灵,其实最初是中国历史上实实在在的人,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名武将。据包诗卿对关帝的研究,在明清时期关羽信仰中心从湖北当阳转移到关羽的出生地解州。[1]明代以前关羽信仰只是初步地确立起来,并没有形成像今天这样被民间社会普遍信奉的神灵,明代是关羽信仰发展和传播的关键时期。[2]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明初,随着关羽被列入国家祀典,关羽信仰才由解州走向了全国,由家祠变身为国家神祗,关王庙随之在全国逐渐兴起。”[3]可见明清时期晋南社会的关羽崇拜在整个关羽信仰的形成过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晋南社会中关帝神话与传说:关帝信仰的生长点

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紧密相联,民间传说的发展离不开民间信仰,同时民间传说为民间信仰的传播和保存提供了方便。笔者在晋南地区收集到了许多有关关羽的传说,主要集中在关公诞生说、关公出走传说和关公显灵传说三个方面。关公诞生的传说主要有“南海龙王转世说”、“火神星降生说”、“青龙转世说”等。关公出走传说在民间也有着众多的解释。在晋南地区流传的关公显灵传说主要是“解池斩妖”的传说。

这些传说的产生都与晋南社会的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古时候人们的生活环境较差,公共卫生体系缺乏,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瘟疫,村民便会束手无策,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神灵身上。当出现瘟疫时,人们就会抬关帝像巡游,以驱除瘟疫。在晋南地区,民众通过这些传说营造一种关帝信仰不可亵渎的神圣感,对民众来说,不仅可以满足其心理的慰藉,也可以对民众的行为进行规约。

这些传说在叙事情节上大多都表现出传奇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关羽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超自然神力。这些传说中具有的神灵色彩和信仰因素的情节,促使关羽实现了由人而神的转变过程,成为关羽信仰的生长点。所有这些传说都是对关羽神性的着重渲染,是晋南民众信仰观念中的一种模式化叙述,其目的就是为关羽的神性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关羽传说虽说是虚构的,是民众的一种非理性思维,但是这种思维观念符合当时晋南民众的精神需要,在思想的意义上它们仍是“事实”的,为民众的关帝信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家干预:对关帝信仰的鼓励

美国学者詹姆斯·沃森指出:“初看很容易有这样的印象,中国庙宇的崇拜表现的是文化的无序而不是一致。确实,成千上万的神在全帝国每个可以想象到的各种庙中被供奉。……但要更细进行探讨就发现,很明显,国家在以微妙的方式干预,将某种一致的东西强加于地区和地方层次的崇拜。而大批农民却很少能意识到国家的干预。”[4]58国家对关帝信仰的干预也是以一种鼓励关帝信仰的方式来达到一致性的。

杜赞奇在研究关帝信仰中认为“帝国国家涉足关帝崇拜体现这样的发展过程:信仰的普遍有助于得到官方的承认,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使得这个神名声显赫。”[5]99随着关羽崇拜的传播,明清国家为了特定的政治目的不断地给关羽赠予尊崇荣耀的封号,从而使得关羽信仰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扩散。关羽封号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复原,自此以后历代皇帝都对关羽进行加封。从而完成了由候而公,公而王,王而帝的转变。明清国家授予关羽的这些封号实际上增强了关羽的神力,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关羽崇拜的发展。当然这是指全国普遍而言,晋南作为关羽的出生地,民众对关羽的信奉比其他地方更加虔诚,“其祠宇遍天下,人无不凛凛崇奉,而在解者更巍峨宏丽,解人士尤崇奉笃挚。”[6]271国家授予关羽这些封号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晋南地方民众对关羽的崇奉,从而有利于关帝信仰在晋南社会的普适化。

庙宇作为民间信仰的物质载体,其分布与修建呈现出民间信仰的受众程度。“乃煌煌灵爽,惟庙是依,而顾听其日就倾圯,将何以慰吾人畏神服教之思,且何以答夫子呵护生灵之泽也乎?”[7]274在晋南社会中,国家对关帝信仰的影响还表现在积极地组织参与修庙,在此仅以解州关帝庙为例来说明国家对关帝信仰的鼓励。

解州关帝庙在全国各地的关帝庙中规模最大,“庙祀且遍天下,而唯解之崇宁庙宇者,规制尤伟。”[8]217宋大中祥符年建(1008—1016)此后历代王朝对它进行了增修。关于解州关庙的修建历史,嘉靖十四年所立的《重修解州关帝庙碑记》中记载:“帝之有庙,昉自陈隋,宋大中祥符间建,金大定三年,元泰定元年,明洪熙、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之间,叠经修葺。国朝康熙四年,陕扶贾汉复以占籍曲沃,居近圣人,捐廉重修。三十五年五月,圣祖仁皇御书‘义炳乾坤’匾额,敬悬殿内。四十一年四月,庙灾。四十二年圣祖西巡,特发帑金修复旧制。迄今百有余年矣。”[9]309明清时期,历代皇帝都对解州关庙进行了维修、增修。

随着国家对关羽官方祭祀的兴盛,解州关庙的影响逐渐扩展,晋南地区的民众都来这里祭祀关帝,即使是位于关羽出生地的常平里民众也一样。“余观鹾来此,闻解州夫子庙与常平庙并列春秋祀典,因洁具牲币,谒祭于解。睹殿宇之巍峨,气象森然,灵爽如在。”[10]274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对民众关帝信仰的影响。正是国家对解州关庙的注重,使解州关庙每逢祭祀之日形成盛大的祭祀群体和庙会。“王庙在解城西郭外,每岁孟夏八日,秦晋汴卫邻省之人,男女奔走,谒拜于道者,蚁相联,固炜熀震耀矣。”[11]268“俗传四月十八日,乃王受封之日,本省及邻邦士夫军民賚香币走祭庭下者,肩摩踵接,无虑数十万。”[12]205在这盛大的庙会中,各个社会群体都来参加,但他们都有着各自对关帝崇拜的解说,只是被国家组织的这一祭祀活动所掩盖。在晋南地区这些盛大的庙会对于关帝信仰在晋南社会的普及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国家对关帝信仰的鼓励还表现在积极组织参加祭祀活动。这在传统中国“典范政治”的作用下,对关帝信仰在当地的传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解梁关帝志·祀典》中记载着对解州关庙祭祀的详细记载,“解州庙祭,以四月八日、九月十三为祀期。于时尚为小祀。不用牛。万历中巡抚吕坤定祭品鹿一、兔一、羊猪各一,藁鱼豚肉四色祭。米饼、糁(饭粒)糗(炒熟的米、麦等谷物)、米粉、粢榛粟,菱芡果蔬韮芹笋、洒盐香帛,烛炬、松膏各如仪,春秋祭祀。”[13]78虽然我们看不到有关解州关庙祭祀的具体活动的文献,但我们从这些有关庙祭的记载中看出官方对解州关庙的重视。

三、地方民众的阐释:对关帝信仰的塑造

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功能是文化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方式,或满足肌体需要的行动。需要是文化产生的原因和动力。”[14]45晋南民众对关羽的崇拜正是其满足他们需要的表现。但是不同社会群体对关羽崇拜的需要与理解是不同的,他们对关羽有着自身的解释,从而丰富了关羽的形象。

1.普通民众

晋南位于山西省南部,这一地区自然灾害频繁,民国《解县志》载:“解地偏僻小邑,条山踞南,盐池占其中,可耕之地仅得四五旱田。终岁劳苦,丰年略可自保,仍不能事父母畜妻子,一遇荒歉,流亡殆尽。前清光绪大浸之后,仅存孑遗之数。”[15]75由于晋南地区多干旱,当干旱来临时,普通民众将希望寄托于关帝的保佑。我们在晋南地方社会的碑刻中可以看出普通民众的这一诉求。“惟王忠义智勇卓冠当代。百世之下,英威如在。……沛沾甘霖,以苏民命,以兴我穑。事仰邀神,休其惠之无弃。”[16]205这段碑文反映出了普通民众在晋南发生干旱时要求关帝普降甘霖。我们在碑刻中也能看到许多在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时,当老百姓无力应对时,就去祭拜关帝,“况解郡王之故里,岁值荒旱,祷于祠下,无不响应。”[17]207关帝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自然保护神”。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普通民众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往往是天灾人祸最直接的受害者。因此,他们经常祈求神灵,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位于蒲州的郭宠与他的妻子谷氏,尽管自己家一贫如洗,仍然积极捐助倡导修建关帝庙,希望得到关老爷的保佑。“宠直一贫叟耳。所谓百余家,胡不狐疑……候则神则为淫,事则为媚即宠叟好事煽伙,希福众也。”[18]270在这儿关帝又是保佑他们的万能神。事实上,在晋南社会很多关帝庙都是由当地地方民众所修建,就连常平里关帝家庙,在嘉靖以前都是由当地民众修建。“本庄社人王兴重修,庑下列断碑,知入国朝,一修于成化丙申,再修于嘉靖癸未,继修于庚寅,皆乡民私葺,官司不与知焉。”[19]266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关帝信仰在晋南民众中早已存在,国家只是需要时才将其纳入到国家祀典中,同时也可以看出民众有着自己对关帝信仰的解释,在他们心目中关帝被亲切地称为“关老爷”。当他们生活中面临险境而自身无法解决时,就去积极寻找他们心目中的“关老爷”保佑。

2.妇女

女性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由于社会地位的底下,很多祭祀活动是不允许她们参加的。但这一社会群体仍然对信奉的神灵有着自己的解说。生育可以说是与女性最紧密相关的,女性去祭拜关帝,往往是出于生育的事。在晋南当地社会有着这样的说法:“老百姓说本来是关老爷管生育的,可是太忙了,就让关娘娘分担一下。”[20]可见随着关羽崇拜的加深,关羽夫人也得到了崇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众宗教意识的功利性,只要对他们有利的神灵都虔诚地去信奉。在晋南社会中,妇女这一社会群体更多地去祭拜关夫人,他们称之为“关娘娘”,在今天的常平家庙里供奉的就有关娘娘。在她们心中,关帝和关夫人似乎是一样的,都能保佑她们顺利生育。我们在碑刻中也可以看出妇女这一群体对关羽的崇奉。“解梁有信女路氏,虔诚发愿,重贴寝殿关圣帝君金身、关圣娘娘金身,殿中一□所无不具备,皆以报答神德于万一耳。”[21]212我们虽然看不出路氏崇拜关帝的动机,但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社会群体对关羽的信奉。在晋南社会,她们仍然有她们自己对关帝形象的解说,至少在她们心中关帝能够保佑他们顺利生育。

3.关氏后裔

祖先崇拜是通过祭祀已逝的祖先而寻求保佑的一种民间信仰。在晋南社会的关氏后人,与其他民众相比,对关羽的崇拜多了一层血缘关系,他们心目中对关羽的解释和其他民众是不同的,在他们看来关羽更多的是保佑他们的祖先神。

在《解梁关帝志·世系》中提到关羽的祖先关龙逢为夏朝大臣,在各种版本的关氏家谱中,关氏后裔统一将关龙逢作为关氏后裔的第一代祖先,而关氏后人也将关羽当做祖先神来崇拜。“本州欲以王之重緡供王之父母。遇每岁清明节,……,分为二祭。”[22]527在关氏后裔的心中,关羽更多地是作为“人”的角色出现的祖先神。

四、结论

出生于晋南地区的关羽,从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最终成为晋南社会乃至全国最受崇拜的神灵,这一形成过程是在晋南民众和官方共同建构下完成的,是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活动的文化表述。同时这种信仰在晋南社会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晋南作为关羽的出生地,对于他自身的后裔来说,他不同于其他地方民众眼里的神灵,而是作为祖先神而存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晋南作为关羽的故里,这一地方普通民众对他的信仰又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民众,当大的灾害发生在晋南时,对关帝的崇拜可以说是这一地方民众唯一的精神安慰。

[1]包诗卿.从关羽庙宇的兴修看明代关羽信仰中心的北移[J].西南大学学报,2009,3(35):171—175.

[2]包诗卿.明代关羽信仰及其地域分布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王兴中.关羽信仰与常平关庙[J].学术论坛.2011,(5):34—36.

[4][5][美]韦思谛编.陈仲丹译.中国大众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宋万忠.吴建华.解梁关帝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7]郝惟谦.募修常平关夫子庙引.见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8]宋万忠.吴建华.解梁关帝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9]成宁.重修解州关帝庙碑记.见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10]郝惟谦.募修常平关夫子庙引.见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11]徐祚.解州常平里重修汉义勇武安王庙记.见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12]韩文.正德修庙记.见解梁关帝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13]宋万忠.吴建华.解梁关帝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14]马林若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5]徐嘉修.曲乃锐纂.民国解县志[M].太原:山西省图书馆,1920.

[16]察罕.解庙旱祷文.见解梁关帝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17]宋万忠.吴建华.解梁关帝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18]郭宠.郭宠与妇谷氏肩铎募众建成庙碑记.见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19]徐祚.解州常平里重修义勇武安王庙记.见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20]内部资料

[21]张际可.重修关帝庙寝殿金身碑记.见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22]贾永康.常平村重修关王故里祠墓碑记.见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Qin Li-guo,Li Rong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Sun Yat-sen,Guang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Guangzhou Guangdong 510610)

(责任编辑 王建华)

K248

A

1673-2014(2016)06-0026-0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CZS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时期晋东南区域自然灾害与民生研究”(BZS071)。

2016—09—27

秦利国(1991— ),男,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社会史的教学研究。

李 荣(1981— ),女,山西高平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社会史的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关帝晋南关羽
“关羽”去世
华容道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成都武侯祠两个不合历史、礼制现象的文化释读
建构主义视角下关羽“关帝”角色的形成
闲话关羽护嫂
关帝
广东出土东汉晋南朝铭文砖述略
关羽大意失荆州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