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药酒涂擦合熨烫法治疗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2016-02-13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药包药酒腰部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临床报道

壮药酒涂擦合熨烫法治疗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陆婉军,王粤湘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目的]观察壮药酒涂擦联合熨烫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壮药酒涂擦合壮药包熨烫,对照组单用壮药酒涂擦。观察两组的VAS评分、复发率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复发率明显下降,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壮药酒涂擦合熨烫法治疗腰肌劳损安全、有效。

腰肌劳损;壮药酒;熨烫法;临床观察

腰肌劳损(lumbar muscle strain)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急性或慢性受伤、劳作、负重等因素导致的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复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单侧或双侧腰臀部弥漫性疼痛,是临床腰背痛常见原因之一[1]。根据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腰肌劳损发病率在12.5%~86.7%,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人群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如长期坐位工作的人员、负重劳动者、运动员、司机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员[2]。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腰肌劳损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笔者采用特色壮药酒涂擦结合熨烫法治疗腰肌劳损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石美鑫主编的《实用外科学(下册)》诊断标准[3]。症状: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腰痛特点是症状轻,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性质常为隐痛、钝痛或感腰无力;体征:腰部有较明显的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嵴后部或骶骨后面,有时有多处压痛点。

1.1.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症状与体征: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单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无明显障碍。

1.1.3 壮医诊断标准[5]①以腰部或胀痛,或刺痛,或绞痛,或隐痛,疼痛或阵作,或持续,或得热(冷)痛减,或遇热(冷)加剧,甚者可见腰部转侧不利,仰卧不便为主要症状;②临床可见怕冷发热,或胸肋满闷、烦躁易怒,或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兼症;③多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情志不畅等因素而诱发或加重;④壮医目诊:“勒答”(目)白睛上可见斑点、墨点;⑤壮医甲诊:甲象呈浅薄甲、鹰爪甲、瘠棱甲或斑点甲。

1.2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腰肌劳损诊断标准;年龄25~50岁;无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无其他重大疾病病史;了解本研究的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一般资料本研究60例均为2016年1~6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就诊的患者。所有腰肌劳损受试者均符合诊断标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前记录、统计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和观察指标资料,并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受试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统一,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治疗组30对照组30 171340.1±6.922.7±5.6 161439.4±7.423.2±6.2组别n性别(例)男女年龄(岁)病程(月)

2 方法

2.1 壮药酒和熨烫包的制备研究中使用的壮药酒和壮药熨烫包均由本院制剂室制备,具体方法如下。

2.1.1 壮药酒的制作将壮药海风藤、穿破石、威灵仙、牛大力、千斤拔、当归、鸡血藤、牛膝、独活等药物粉碎成绿豆大小的颗粒,并使用50度米酒浸泡6个月后滤渣,药酒装于密闭容器备用。

2.1.2 壮药熨烫包的制作取滤出药酒后的药渣(以不滴水为宜)装于20 cm×30 cm棉布袋中,用绳子扎紧袋口备用。

2.2 治疗方法

2.2.1 对照组给予壮药酒涂擦,操作步骤:患者选择卧位,包括仰卧、侧卧和俯卧;将药酒置于玻璃杯中水浴加热至40℃左右,用棉球蘸取药酒涂于患处并施以揉、擦约3~5 min,力度以局部皮肤出现潮红、受试者可以耐受为度,让药酒充分渗入患处组织。

2.2.2 治疗组在壮药酒涂擦的基础上,使用壮药包熨烫。取出备用的壮药熨烫包,用微波炉加热至温度约50~60℃,烫熨患处,若烫疗包温度下降至40℃左右(用手背试温不烫)时,将药包压在患处并用大毛巾覆盖保温。待烫疗包温度降至20℃时撤掉。

所有受试者治疗均每日1次,连续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行疗效评定。随访3个月,如发生烫伤,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如有血肿出现,小血肿一般不需处理;对于出血量大的血肿可以适当用温水热敷,或按揉局部,促使血液吸收。

2.3 疗效评价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进行疗效评定。治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日常工作和生活自理;未愈:症状未改善。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疼痛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6-7]评价: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总分为10分。受试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根据其当时的疼痛情况,将游标放在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位置;医生面对有刻度的一面,记录标尺上相应的数值。

2.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治疗组30对照组30 6.72±1.434.16±1.09①2.42±0.87①②1.47±0.98①②6.82±1.354.57±1.26①3.71±0.99①3.11±1.19①组别n治疗前治疗5次后治疗10次后治疗15次后

由表2可知,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分值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5次治疗后,治疗组VAS分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次和15次后,治疗组V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例,%)

3.3 两组随访3个月后复发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随访3个月后复发情况比较(例)

根据表4可知,两组随访3个月后都存在一定的复发,但治疗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腰肌劳损是长期、反复受到多因素损伤刺激导致的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长期可致肌纤维损伤,极易形成慢性腰背疼痛[8-9]。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腰痛”范畴,病因内为肝肾亏虚,外为寒邪、湿邪、瘀血、痰饮等,内外因素共同致病。腰肌劳损,壮医病名又叫“核尹”,属于壮医腰疼范畴,是指由于外感、外伤或内伤等导致气血偏衰、道路功能不足,腰部龙路、火路阻滞不畅,腰部气血闭阻,筋肉不和,失去气血滋养,发为本病。因此,壮医对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均衡气血、驱邪通路。

本研究中壮药酒以海风藤为君药,通龙路祛风除湿、温通经络。穿破石、威灵仙祛风利湿,活血止痛,通龙路、火路,以治其标;牛大力、千斤拔补肝肾,强筋骨,以治其本;四药标本兼治,均为臣药。当归、鸡血藤活血通路,兼有补血之功,为佐药。牛膝、独活为引经之药,引诸药直达病所,为使药。全方共奏消肿行气止痛、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之功效。

壮药熨烫充分发挥热疗和药疗的双重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大大提高;同时药力借助热力深入肌肤,更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壮药包中药物具有消肿止痛、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祛风散寒、除湿散结之功效,使龙路、火路三道两路通畅,天气、地气、人气三部之气恢复同步运行,气血归于均衡,损伤的组织得以修复。

研究结果提示壮药酒涂擦结合壮药包熨烫法治疗腰肌劳损,能有效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值,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壮药酒涂擦与壮药包熨烫相结合,治疗腰肌劳损疗效确切,而且所采用的壮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各级医院开展运用。

[1]陈仲,靳安民,张积利,等.慢性腰肌劳损的修正诊断和对因治疗[J].广东医学,2011,32(18):2416-2418.

[2]李燕芬,王粤湘,彭锦绣,等.1489名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特点的调查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333.

[3]石美鑫.实用外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1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0.

[5]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75.

[6]Musial F,Michalsen A,Dobos G.Functiongal chronic pain syndromesandnaturopathictreatments;neurobiological foundations[J].Forsch Komplementmed,2008,15(2):97-103.

[7]Jensen M P,Karoly P,Braver S.The measurement of clinical painintensity:acomparisonofsixmethods[J].Pain,1986,27(1):117-126.

[8]秦玉革,王峰,秦玉恒,等.益气针灸疗法综合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6,35(11):239.

[9]毕臻,朱迎春.浅刺复溜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7):993-996.

(编辑 陈明伟)

R29

A

2095-4441(2016)04-0013-03

2016-10-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课题(编号:2010MZJSGX17);广西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LX016)

陆婉军(1973-),女,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骨伤疾病中医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药包药酒腰部
柱状药包爆破漏斗效率函数及其等效爆破作用
更正
水下爆炸中水面效应以及药包形状对冲击波的影响
药酒不能任性喝
探秘药酒
喝药酒有什么坏处
HPLC法同时测定痹通药酒中4种生物碱成分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