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综合

2016-02-13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特征的初步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6年13期
关键词:枝梗超级稻

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特征的初步研究

吴文革,张洪程,吴桂成,等

农业综合

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特征的初步研究

吴文革,张洪程,吴桂成,等

摘要:目的:探索超级稻群体库容形成及其构成特征。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5个籼型超级稻为材料,用汕优63为对照,比较研究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构成及特征。结果:(1)不同试点的超级稻品种均显著或极显著比对照增产,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培育大穗是超级稻扩大库容量、增加颖花量的主要途径,而增穗并不能扩增群体总颖花量。(2)大穗是通过两种途径协调实现的:一是增加一次枝梗数及其上的平均着粒数,二是增加二次枝梗数但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其中增加二次枝梗数及其总粒数是主要的;超级稻在一、二次枝梗数增加的同时,通过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而增加一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优化颖花分布,提高全穗结实率而增加单穗籽粒重;超级稻单穗重达4.0 g以上,平均比对照增重10.9%。(3)超级稻产量潜力高,最大库容达870 kg/667 m2,显著高于对照,平均增幅近10%;但最高库容有效充实度在品种间、试点间变化较大,并无稳定优势,平均为80.3%,略低于对照,故因种因地栽培是实现超级稻稳定超高产的关键。结论:超级稻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增加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及其平均着粒数来增大穗型,通过优化一、二次枝梗上颖花分布来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单穗重。

关键词:超级稻;颖花量;最大库容量;库容有效充实度;枝梗;单穗重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2): 250-257

入选年份:2012

产量15000 kg·ha-1以上夏玉米灌浆期间的光合特性

黄振喜,王永军,王空军,等

摘要:目的:探讨产量15000 kg·ha-1以上夏玉米籽粒灌浆期的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在多年高产试验基础上,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杂交种,采用78000株/ha的密度大田种植。以地上生物量及其分配、果穗叶的光合特征参数来评价产量15000 kg·ha-1以上的夏玉米光合生理活性;以Richards模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结果:3个玉米杂交种均可实现15000 kg·ha-1以上的高产,以先玉335(XY335)产量最高。对籽粒产量形成的Richards解析表明,籽粒灌浆启动快且高灌浆速率持续时间和生长活跃期(50 d以上)长的杂交种更容易实现高产。产量15000 kg·ha-1以上3个杂交种表现出灌浆前期净光合速率、PEPCase活性和RuBPcase活性较高,后期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缓慢的特点,整个灌浆期间叶绿素A/B比值始终较高。3个杂交种中XY335叶片光合生理活性最高,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的高值持续期分别达50 d和60 d以上。结论:在玉米高产高密度栽培条件下,重视叶片的光合生理活性的改善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维持较高灌浆速率和较长活跃生长期,实现15000 kg·ha-1以上的高产目标。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籽粒灌浆;光合特性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9): 1898-1906

入选年份:2012

中国主要生态区小麦施肥增产效应分析

王旭,李贞宇,马文奇,等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的化肥增产效应,为小麦进一步增产和提高化肥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近年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数据,通过化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施肥的增产效应及其变化特点。结果:各区域施肥量水平较高且差异明显,其中黄淮海区施肥量最高,为383 kg·hm-2;北部高原区施肥量最低,为233 kg·hm-2。西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化肥增产作用高于北部高原区和黄淮海区。化肥偏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区域是西北区,为23.9 kg·kg-1;最低的地区是黄淮海区,为17.4kg·kg-1。化肥农学效率的最高的地区是西北区,为9.7 kg·kg-1;最低的地区是黄淮海区,为4.2 kg·kg-1。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长江中下游区和西北区的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21.6%和5.6%,而黄淮海区和北部高原区分别降低了46.0%和12.4%;北部高原区和西北区的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3.7%和10.4%;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分别降低了38.6%和6.24%。结论:各区域小麦施肥水平明显提高且差异加大,化肥增产作用仍很显著,增产效应差异明显,粮食低产区不一定是化肥高效区。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养分效率仍然是各区域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区;小麦;增产效应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2): 2469-2476

入选年份:2012

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特征和地理分化的遗传分析

范虎,赵团结,丁艳来,等

摘要:目的:从分子标记等位变异水平上探讨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特征、连锁不平衡特点和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机制,并以重要生态性状全生育期为代表解析性状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方法:从全国24个省区不同地理生态型的野生大豆材料中抽选174份组成代表性样本,选用204个SSR标记,利用TASSEL及STRUCTURE 2.2软件进行群体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群体的地理分化、亚群体特异性及全生育期位点等位变异的地理分化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中国野生大豆群体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20条连锁群中,I和C2连锁群有相对较多的位点平均等位变异和遗传分化。不论是共线性组合,还是非共线性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LD存在,说明历史上发生过连锁群间的大量重组;野生群体D'平均值为0.34,高值多,比栽培大豆高,说明野生群体发生过更多的重组,保留下较高的LD。采用H-W平衡模型将野生群体聚成4类,模型聚类亚群划分与地理生态分类相关、有交叉,推测各地理亚群体发生过材料的迁移。各地理亚群经长期自然选择,各位点等位基因的频率发生变化,还有新生的与绝灭的,因此,各地理亚群间产生明显的等位基因分化。与地理生态性状全生育期关联的有15个位点160个等位变异,其中,亚群特有等位变异共58个,来自14个位点,同一位点可以在多个亚群体产生不同的特有等位变异,其效应从南至北逐渐下降,这说明生态区间不仅有强烈的遗传分化,而且是有规律的遗传分化。结论:中国野生大豆群体遗传多样性高,共线、非共线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4个生态亚群体间位点高度遗传分化,产生大量地区特有等位变异,全生育期还表现由南向北降效的规律性遗传分化。

关键词: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SSR;连锁不平衡(LD);群体结构;地理分化;全生育期遗传分化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3): 414-425

入选年份:2012

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的创制

陈卫江,李莓,王同华,等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萝卜恢复基因的导入途径与筛选方法,转育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Ogu CMS)恢复材料,为甘蓝型油菜Ogu CMS育种应用创造条件。方法:以萝-蓝(Raphanobrassica,2n=58)为供体材料,利用嫁接克服远缘杂交生殖障碍导入外源恢复基因,对获得的属间杂种依次进行甘蓝型油菜性状、自(异)交结实性状以及恢复率稳定性状等特征特性强化筛选。结果:育成一份甘蓝型油菜Ogu CMS纯合恢复材料CLR650,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8~40条,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存在染色体落后及形成染色体桥等异常现象,但细胞异常对花粉正常形成没有明显影响,恢复株自交、测交均为100%可育。以基于Ogu CMS恢复基因(Rf0)设计的特异分子标记进行检测,证明该材料存在Ogu CMS恢复基因。以与之连锁其它萝卜分子标记分析比较,表明其萝卜片段长度短于国外同类恢复系R113。结论:CLR650的育成为甘蓝型油菜Ogu CMS创制了新型恢复材料。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萝-蓝;嫁接;远缘杂交;Ogu CMS恢复系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8): 1465-1474

入选年份:2012

植物的亲水疏水特性与农药药液行为的分析

顾中言

摘要:通过观察,雨水能很好地在棉花、黄瓜、桃树等植物叶面铺展成水膜,能很好的沾湿石榴、扁豆、辣椒等植物,在叶面形成弧形或半圆形的水滴,但雨水不能使红花酢浆草、水稻、甘蓝等植物润湿,而是在叶面形成球形的水珠,极易滚落。大于31.25 mg/L TX-10水溶液和大于200 mg/L杀虫单-矿物油微乳剂的表面张力均小于水稻或甘蓝的临界表面张力,因此在水稻或甘蓝叶面能形成弧形或半圆形的水滴,很好地沾湿叶片,甚至可以在叶面铺展成水膜。

关键词:植物;亲水性;疏水性;液体;行为

来源出版物:江苏农业学报, 2009, 25(2): 276-281

入选年份:2013

湖南烟区土壤pH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许自成,王林,肖汉乾

摘要:测试分析了湖南烟区1089个土壤样本的pH,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pH总体适宜,平均为6.52,变异系数为16.81%;pH处于最适宜烤烟生长的5.5~6.5间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的26.91%;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0~7.0间的土壤样本占52.71%。湖南不同烟区土壤pH大小表现为:湘南>湘北>湘西>湘东;烟区不同土壤类型pH大小表现为:鸭屎泥>黄壤土>青泥田>黄灰土>黄泥田>红黄泥。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铁、水溶性氯、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相关性均达1%极显著水平。土壤pH分组后,土壤养分含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湖南烟区pH在5.5~6.5间的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有效锌和水溶性氯含量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长需求,有效锰、有效铁、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能满足烤烟的正常生长需求,有效钾和有效铜含量偏低,但尚未引起烤烟的缺素症状。

关键词:湖南烟区;土壤pH;土壤养分;优质烤烟;适宜土壤pH范围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4): 830-834

入选年份:2013

甜高粱耐盐材料的筛选及芽苗期耐盐性相关分析

王秀玲,程序,李桂英

摘要:在0、200 mmol·L-1NaCl盐浓度下对39个甜高粱材料进行了耐盐性鉴定,并探讨了甜高粱耐盐指标的相关性,以初步筛选的耐盐级别不同的10个甜高粱材料为对象,研究了0、70、140、210 mmol·L-1NaCl盐浓度对甜高粱芽苗期形态指标及其盐害率的影响,最后利用盐害率的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了10个甜高粱材料的耐盐性。结果发现,“丽欧”“泰斯”耐盐性最强,“BJK236” “Mer-72-2”对盐胁迫较敏感。盐胁迫下甜高粱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8个指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随着盐浓度增加,这8项指标的盐害率增大,且与盐浓度均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发芽相对盐害率与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盐害率的相关性越来越大,由显著相关(P<0.05)到极显著相关(P<0.01)。综合评价10个甜高粱材料耐盐强弱顺序为:“泰斯”>“甜132”>“BJK19”>“BJK156”>“考利”>“吉甜3”>“威利”>“凯勒”>“戴尔”>“吉甜2”。

关键词:甜高粱;耐盐性;芽苗期;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盐害率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6): 1239-1244

入选年份:2013

重茬烤烟的烟碱积累和分配规律研究

张吉立,关鑫,王晓也,等

摘要:烟叶生产中普遍存在重茬现象,连续重茬对烟株发育和烟叶品质带来不良影响。为了给烟叶生产中合理选择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深入研究烤烟重茬的障碍机理和合理解决烤烟重茬问题奠定基础,本试验在黑龙江省烤烟重茬较普遍的肇州县永胜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肥力和常规施肥条件下不同重茬年限烤烟的烟碱含量、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重茬烤烟移栽后3~11周为烟碱缓慢积累期,11~17周为快速积累期,比新茬两个积累期晚2周。收获时新茬烟碱积累量达到87.56 kg·hm-2(自然肥力)和128.31 kg·hm-2(常规施肥),相同肥力下重茬烤烟积累量随重茬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重茬烤烟根茎内烟碱分配比例随重茬年限增加而降低,叶片中分配比例增加,中下部烘烤烟叶烟碱含量升高,上部叶烟碱含量降低;重茬烤烟烟碱的变化规律不因土壤肥力改变而发生变化。烤烟重茬栽培5年后,所有部位烟叶均未达到卷烟厂规定的优质烟叶烟碱含量标准。综合分析认为,烤烟重茬栽培后,烟碱积累、分配及烘烤烟叶中烟碱含量均会发生显著变化,使烤烟烟叶质量降低,重茬栽培不宜超过5年。

关键词:烤烟;烟碱;土壤肥力;积累和分配规律;重茬年限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4): 760-764

入选年份:2013

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进展

张玉铭,胡春胜,张佳宝,等

摘要: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CO2、CH4和N2O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占了近80%。据估计,大气中每年有5%~20%的CO2、15%~30%的CH4、80%~90%的N2O来源于土壤,而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本文重点阐述了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排放或吸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等人为控制因素通过影响土壤和作物生长条件来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或吸收。所以,我们可以从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着手,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物生长条件来探索温室气体减排措施,达到固碳/氨增汇的目的。对国内外关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源/汇强度及其综合温室效应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正确估算与评价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贡献,有助于为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减少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温室效应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4): 966-975

入选年份:2013

猪粪沼液施用对土壤氨挥发及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华山,郭德杰,马艳,等

摘要:猪粪沼液含有大量的养分,如氮、磷、钾、氨基酸、腐植酸等,但如果不及时施用,也会带来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沼液替代化肥是目前最有效的利用方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春、夏两季玉米上,研究了猪粪沼液不同用量与不同运筹对土壤氨挥发损失以及玉米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基施猪粪沼液氨挥发量大干春玉米,沼液的氨挥发量明显大于化肥,且沼液施用量越大,氨挥发量越大;由氨挥发导致的氮素损失量占施肥量的0.17%~2.16%,平均为0.88%。在春玉米中,单独施用化肥以及化肥与沼液各50%配施处理的产量分别为901.55和892.71 kg·667 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纯化肥处理可溶性糖为103.69 g·kg-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纯化肥处理皮渣率为9.8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品质指标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夏玉米中,总体产量不如春玉米,纯化肥处理产量为523.47 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化肥与沼液各50%配施处理的产量仅次于纯化肥处理,为513.41 kg。纯化肥处理的玉米品质总体上高于纯沼液处理,但沼液和化肥各50%处理玉米品质与纯化肥处理无明显差异。可见,对玉米植物而言,以50%沼液替代化学肥料,在技术上可行,可以获得与化肥处理相同的玉米产量与品质。

关键词:猪粪沼液;玉米;氨挥发;品质和产量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2): 163-168

入选年份:2013

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慕平,张恩和,王汉宁,等

摘要:试验以未进行秸秆还田(H0,对照)、连续3年秸秆还田(H3,2007—2010年)、连续6年秸秆还田(H6,2005—2010年)及连续9年秸秆还田(H9,2002—2010年)的连作玉米农田为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根系发育和地上产量性状的变化,探索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不同层次土壤改良效应及作物生长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全量秸秆连续还田,耕层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大幅增加,速效氮、速效钾显著增加,而速效磷养分变化幅度较小,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20~50 cm土层土壤容重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较对照显著下降,表现H9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年限;耕层;土壤性状;根系特性;产量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3): 291-296

入选年份:2013

壳聚糖结合茶多酚涂膜保鲜带鱼的效果

杨胜平,谢晶,佟懿,等

摘要:为延长冷藏条件下带鱼的货架期,研究了壳聚糖结合不同浓度茶多酚涂膜对鲜带鱼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感官评分、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值、硫代巴比妥酸(TBA值)为指标,测定带鱼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涂膜能够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延缓挥发性盐基氮和TBA值的上升,其中1.0%壳聚糖结合0.4%茶多酚复合涂膜带鱼保鲜效果最佳,(4±1)℃冷藏条件下,能将带鱼的保鲜期从4~5 d延长至12~13 d。

关键词:壳聚糖;茶多酚;带鱼;保鲜

来源出版物:江苏农业学报, 2010, 26(4): 818-821

入选年份:2013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Ⅰ.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

杨晓光,刘志娟,陈阜

摘要: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明显升高已成为共识,这一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种植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分为2个时间段,分析和比较后一时段气候变暖对全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双季稻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的可能影响,以及由于种植北界的空间位移对作物产量可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冬小麦和双季稻种植北界指标以及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的降水量指标,采用公认的农业气候指标计算方法,使用ArcGIS分别绘出1950s—1980年、1981—2007年2个时段全国种植制度北界图,以及冬小麦种植北界图、双季稻种植北界图、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的种植北界图。结果:(1)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一年二熟制种植北界,空间位移变化最大的区域在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和辽宁省。一年三熟制种植北界,空间位移变化最大的区域为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在不考虑品种变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这些区域由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二熟,主体种植模式的粮食单产平均可增加54%~106%,由一年二熟变成一年三熟,主体种植模式的粮食单产平均可增加27%~58%。(2)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宁夏、甘肃省和青海省冬小麦的种植北界不同程度北移西扩。以河北省为例,冬小麦种植北界的北移,可使界限变化区域由春小麦改种冬小麦,单产平均增加约25%。(3)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双季稻的种植北界向北移动,单从热量资源的角度出发,可使其粮食单产不同程度增加。(4)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的种植北界大部分区域向东南方向移动,这是由于近年来该区降水量减少造成的。结论:在过去的50年中,由于气候变暖造成了全国种植制度界限不同程度北移、冬小麦和双季稻种植北界北移,熟制的变化可能使种植制度界限变化区域的粮食单产增加。然而降水量的减少造成了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北界向东南方向移动。

关键词:气候变暖;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双季稻种植北界;作物产量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2): 329-336

入选年份:2013

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聚类分析

梁景霞,祁建民,方平平,等

摘要:目的:深化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为种质利用改良烟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以烟草属6个种共96份有代表性的种质为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1)从9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引物对全部实验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314条稳定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99条(占95.2%)。(2)应用NEI-LI相似系数法估算了9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其GS在0.28~0.97之间,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普通烟草栽培品种间的GS在0.62~0.98之间,平均为0.78,品种间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普通烟草栽培种与野生种及黄花烟的GS在0.8~0.58之间,平均为0.42,种间遗传差异较大;(3)对91份普通烟草栽培品种的分子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地理来源相同的部分品种有相对聚合现象或少部分国内外品种和类型出现交叉聚类,与其亲缘关系较近有关;个别品种自行一类,与其特异的遗传基础差异较大有关。结论:ISSR是一种较有效、稳定和可靠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可为烟草育种的亲本利用及开展烟草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和核心种质指纹图谱的绘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烟草;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1): 286-294

入选年份:2013

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基因型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

殷春渊,张庆,魏海燕,等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产量基因型水稻氮素营养吸收、利用差异。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5种生育期类型中相对高产和低产的20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施氮量为225 kg·hm-2水平下两种产量类型水稻的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高产水稻类型的平均产量分别比低产类型高31.62%、31.94%、39.47%、26.21%和21.82%;氮素生育期累积量和氮素利用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高产类型明显高于低产类型;氮素阶段性积累量和阶段性吸收速率的变化为:移栽至拔节和拔节至抽穗阶段为高产类型高于低产类型;抽穗至成熟阶段部分基因型表现为低产类型高于高产类型,但差异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各阶段的氮素吸收速率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移栽至拔节阶段达极显著水平,其余阶段未达显著水平。结论:相对于低产基因型水稻,高产基因型在各个生育阶段的氮素积累量、抽穗前的氮素吸收速率及氮素利用效率均较高。可见,高产与提高氮素的积累和利用在品种本身的改良上可得到统一。

关键词:水稻;氮素累积量;氮素吸收速率;氮素利用率;基因型;产量类型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 39-50

入选年份:2013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徐明岗,李冬初,李菊梅,等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湖南双季稻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稻田上进行连续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氮肥(PK)、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有机肥(猪粪,M)、化肥(NPK,氮肥为尿素)及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化肥有机肥氮各占一半)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化肥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12.2 t·ha-1·a-1)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的产量(7.3 t·ha-1·a-1)增加68%;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提高单位面积总穗数和穗粒数。化肥有机肥配施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为36.3%,土壤有机质含量5年提高了18.5%,均显著高于化肥处理。结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南方水稻田简单易行的环境保护性施肥技术。

关键词:水稻;化肥;有机肥;养分吸收;产量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10): 3133-3139

入选年份:2013

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

敖和军,王淑红,邹应斌,等

摘要:目的: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方法: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2O5︰K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180、225 kg N·ha-1),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结果:超级杂交稻收获产量以桂东点产量最高,地点问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平均为7492.3~12209.2 kg·ha-1,两优293为6984.0~11679.5 kg·ha-1。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地点间变化与收获产量一致,但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施肥量处理问收获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差异均不显著。收获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正相关,而与每穗粒数表现为负相关。结论:超级杂交稻存在适宜的种植区域,且在施肥量为135~225 kg N·ha-1的范围内,施肥量不是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超级杂交稻的库容量大,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产量稳定性;干物质生产;肥料用量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7): 1927-1936

入选年份:2013

保护性耕作下双季稻农田甲烷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伍芬琳,张海林,李琳,等

摘要:目的:传统耕作方式和秸秆焚烧造成土壤有机质的大量损失,使农田成为温室气体一个重要排放源,该文旨在研究保护性耕作对稻田CH4排放通量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为评价耕作措施对土壤固碳潜力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翻耕秸秆不还田(CT)、翻耕秸秆还田(CTS)、旋耕秸秆还田(RTS)、免耕秸秆还田(NTS)处理的稻田CH4排放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稻田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结果:在秸秆还田情况下,早稻生长季旋耕和翻耕的CH4排放量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免耕;晚稻生长季旋耕CH4排放量显著高于翻耕和免耕;冬闲季节各处理CH4排放量较小,翻耕CH4排放量显著高于旋耕和免耕。在翻耕情况下,秸秆还田处理和秸秆不还田处理全年CH4排放特征基本相同。秸秆还田主要增大晚稻生长季和冬闲季节的CH4排放,对早稻生长季CH4排放影响较小。全年CH4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为RTS>CTS>NTS>CT,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处理全年CH4排放主要来自早晚稻生长季,冬闲季节占的比重很小均不到1%。与翻耕相比,旋耕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翻耕的1.98倍,而免耕减小温室效应,约减排15%。与秸秆还田相比,秸秆不还田减小温室效应,约减排42%。结论:目前双季稻区推行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措施旋耕秸秆还田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秸秆不还田和免耕均有利于减小温室效应。但考虑到秸秆还田有利于提升地力,且秸秆以其它方式处理导致的温室效应还有待于研究,建议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推广以免耕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稻田;CH4气体;排放通量;温室效应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9): 2703-2709

入选年份:2013

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进展

闫湘,金继运,何萍,等

摘要: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由于肥料损失带来的环境污染是长期以来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针对我国肥料利用率低、氮肥损失严重的现状,该文综述了除传统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以外的几项其它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应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技术快速,无损检测作物氮素营养状况,进行作物推荐施肥;研发新型缓/控释肥料,调控肥料养分的供应;运用农田养分精准管理技术,因地制宜、精细准确地施用肥料;通过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有效地抑制NH3,挥发和NO–3-N淋溶损失等。并对今后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肥料利用率;实时、实地氮肥管理;缓/控释肥料;农田养分精准管理技术;脲酶/硝化抑制剂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2): 450-459

入选年份:2013

花色苷的结构稳定性与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孙建霞,张燕,胡小松,等

摘要: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但花色苷结构不稳定。由于花色苷稳定性影响因子多、降解机制复杂,深入开展花色苷的降解机制和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该文分析了影响花色苷稳定的主要因子、花色苷的不同降解机制以及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花色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花色苷;结构稳定性;降解机制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3): 996-1008

入选年份:2014

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张朝贤,倪汉文,魏守辉,等

摘要: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112种双子叶,76种单子叶)的324个生物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几乎涵盖各类重要的除草剂。抗药性杂草已成为杂草治理和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由其引发的严重经济和安全问题倍受全球关注。研究证实,杂草体内除草剂作用位点发生改变、杂草代谢解毒能力增强,杂草的屏蔽作用或与作用位点的隔离作用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三大主要机制。杂草的抗药性机制相当复杂,同种杂草不仅对不同除草剂的抗药性机制不同,而且能以完全不同的抗药性机制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除草剂产生抗药性,即交互抗性和多抗性。该文重点描述杂草对8大类重要除草剂的抗药性机制,杂草抗药性研究方法,以期为中国抗药性杂草研究和农田杂草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提出在杂草治理中必须汲取他人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中国杂草抗药性研究应关注问题。

关键词:杂草;抗药性;抗药性机制;研究技术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4): 1274-1289

入选年份:2014

叶面肥的营养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李燕婷,李秀英,肖艳,等

摘要:综合评述了植物叶面营养机理以及叶面肥应用的研究进展。植物叶片与根一样可以吸收利用养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叶面气孔和表皮亲水小孔进行的,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主动吸收。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状况、叶面喷施液的组成与养分元素的性质以及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影响叶面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叶片类型及叶表蜡质层结构与组成的不同造成双子叶植物叶面施肥效果好于单子叶植物,甚至同种类不同品种的植物叶面养分吸收也不同;植物生长时期不同叶面肥施用效果也不同;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团可以提高叶面喷施效果而成为叶面肥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但通常沿用农药中常用的活性剂种类,由于成分间相溶性差而影响叶面喷施效果。叶面营养机理的研究推动了叶面肥的发展与应用,叶面施肥逐渐成为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施肥措施,但因其施肥量有限只能作为土壤施肥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而不能代替土壤施肥。近年来,中国叶面肥产品数量和种类增长迅速,但产品质量较差,使用技术也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叶面营养机理以及助剂等物质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施用效果,强化专用叶面肥研究,优化和推广叶面肥施用技术。

关键词:植物营养;叶面营养;叶面肥;叶面施肥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1): 162-172

入选年份:2014

全球水稻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朱德峰,程式华,张玉屏,等

摘要:目的: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探讨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方法:采用全球水稻生产资料定量分析水稻面积和单产变化及其对总产贡献,及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全球水稻生产自1961—2006年,由于复种指数提高,面积增长32%,年均增长0.61%。单产提高1.21倍,年均增长1.82%,单产提高主要依靠矮杆品种和杂交稻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灌溉设施改善和化肥施用。总产增长1.92倍,年均增长2.46%。水稻总产增长中,由面积增长贡献27%,由单产提高贡献73%。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水稻面积年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水稻单产的增长率逐年变小,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分别为2.58%、0.98%和1.16%。面积下降和单产增长率变小导致总产增长率下降,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总产年均增产率分别为2.73%、1.48% 和0.88%。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是,水稻生产技术对单产提高的贡献率下降,病虫草危害及自然灾害频繁,多熟制生产系统水稻单产下降,水稻生产效益低。结论: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技术对策是改良水稻品种和扩大杂交稻应用,在非洲推进非洲新水稻应用,推广水稻集成栽培技术弥合水稻产量差异,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政府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水稻生产;产量差异;制约因子;杂交稻;非洲新水稻;机械化生产;全球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3): 474-479

入选年份:2014

大蒜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素慧,刘世琦,张自坤,等

摘要:目的:研究大蒜长期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和20 a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以大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真菌数量持续上升,连作20 a的土壤约为对照的2.88倍。而其它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只在短期内(5~10 a)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10 a的大蒜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各增加了8.72%和25.81%,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分别为对照的5.63、11.60和3.35倍。连作10 a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对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等土壤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6.67%、41.67%、203.13%、23.73%和43.65%,但长期连作(15~20 a)后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氨化细菌与脲酶、多酚氧化酶均呈显著正相关;芳香族分解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微生物总量分别与磷酸酶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蒜连作5~10 a,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上升,未发生连作障碍;但连作15~20 a,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调,土壤酶活性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关键词:连作;大蒜;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5): 1000-1006

入选年份:2014

中早熟苹果品种果实的风味物质和风味品质

王海波,李林光,陈学森,等

摘要:目的:分析中早熟苹果品种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含量,研究其风味品质的形成因子,旨在为中早熟苹果品种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并为制定中早熟苹果品种选育评价标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5个中早熟苹果品种果实挥发性成分、糖酸组分等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5种中早熟苹果果实共检测到醇类、醛类与酯类等40种挥发性成分,其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2)皇家嘎拉、茂利元帅,美国8号、美隆与秋口红分别含有11、9、11、7、7种特征香气成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嗅感气味;(3)5个参试品种均检测到3种糖与6种有机酸组分,其中糖组分主要为果糖,其次为葡萄糖、蔗糖,有机酸组分主要为苹果酸,其次为琥珀酸、草酸、乙酸、柠檬酸、酒石酸,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但糖酸种类不存在品种间的差异;(4)果糖、葡萄糖、蔗糖共同影响了5种苹果的甜味味感,苹果酸影响了其酸味味感;不同中早熟苹果品种糖总量、糖总量/苹果酸含量及味感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味感评价的差异性与糖酸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特征香气成分在5个品种间存在差异,它们的气味是形成5种苹果各自果实香味的基本元素,3种糖组分与苹果酸是影响5种苹果甜味与酸味味感的因子,3种糖组分的总含量,以及糖总量与苹果酸含量的比值可以作为5种中早熟苹果味感品质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苹果;中早熟品种;风味物质;风味品质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1): 2300-2306

入选年份:2014

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喻修道,徐兆师,陈明,等

摘要:近年来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迅速发展,大豆、玉米、油菜和棉花等转基因品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自1992年第一株转基因小麦诞生以来,小麦转基因技术发展较快,为开展小麦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目前,小麦遗传转化主要采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占68.8%和15.9%。研究涉及抗病、抗虫、抗逆、品质改良、提高产量等方面,其中研究较多的为抗病(39.7%)和品质改良(25.6%),部分转基因小麦品系已进行环境释放及生产性试验。该文综述了小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讨论了小麦转基因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8): 1539-1553

入选年份:2014

质构仪穿刺试验检测冬枣质地品质方法的建立

马庆华,王贵禧,梁丽松

摘要:目的:丰富鲜食枣果实品质评价的内容,为合理指导生产、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的鲜食枣果实质地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方法:采用质构仪质地整果穿刺法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冬枣进行质地检测、Macro程序编辑和测得数据的方差分析,建立一套适合鲜食枣果实的质地检测方法。结果:主要试验参数为:采用完整的冬枣为试验对象,每果取最大横径处阴阳面2个部位测定(取平均值),各样品随机取20个(以上)果实进行测定;采用P/2n针状探头(直径2 mm),测前速度5 mm·s-1,贯入速度1 mm·s-1,测后速度5 mm·s-1,最小感知力5 g,穿刺深度小于最小样品的果肉厚度(冬枣,5 mm),感应力阀值2 g;通过设定的Macro程序,可在所得演示曲线中得到:果皮强度(g),果皮破裂深度(mm)、果皮脆性(g·s-1),果皮韧性(g×s)、果肉最大硬度(g)、果肉平均硬度(g)和果肉匀质指数等参数。结论:该方法能够检测出不同生产园、不同含水量和不同贮藏时间冬枣的质地差异,同样适用于其它鲜食枣品种以及其它带皮食用的小型水果的质地分析。

关键词:冬枣;质地品质;穿刺试验;质构仪;检测方法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6): 1210-1217

入选年份:2014

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李杰,张洪程,龚金龙,等

摘要:目的:倒伏是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综合生产目标的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种植方式超级稻的抗倒伏能力,为合理选用种植方式,实现“十字”综合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Ⅲ优98为材料,设置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以倒伏指数作为衡量植株抗倒伏能力的指标,在齐穗后25 d,研究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基部第1节间(N1)、第2节间(N2)、第3节间(N3)、第4节间(N4)抗倒伏能力和主要物理性状的差异,并对倒伏指数、抗折力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种植方式水稻抗倒伏能力差异极显著,手栽稻倒伏指数最小,抗倒伏能力最强,直播稻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差,机插稻居于二者之间。抗折力的大小是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倒伏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N1、N2、N3、N4节间的抗折力与株高、重心高度、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叶鞘干重、单位节间干重、节间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和鲜重及弯曲力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机插稻和直播稻相比,手栽稻基部节间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的主要原因是:(1)株高的增加是节间数增多、穗长及穗下2个节间变长所致,而茎秆基部易于发生倒伏的2~3个节间长度反而比机插稻和直播稻短;(2)基部各节间粗度和茎壁厚度均有明显增加,且茎、鞘干重大,单位节间干重极显著增加,茎秆的充实度好。结论:不同种植方式水稻茎秆主要物理性状优化组合不同,基部节间短而粗,茎壁厚度大,茎秆充实程度好,是手栽稻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抗倒伏能力强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超级稻;种植方式;抗倒伏能力;倒伏指数;茎秆物理性状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11): 2234-2243

入选年份:2014

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李杰,张洪程,董洋阳,等

摘要: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栽培方式及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与区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4种类型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采用手栽、机插和直播3种栽培方式,在苏南太湖稻区常熟(31.4°N)、苏中里下河稻区姜堰(32.3°N)与兴化(32.6°N)和苏北淮北稻区东海(34.5°N)3个不同生态区,比较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直播最低;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每667 m2分别减产20~50 kg和80~180 kg,且表现出随纬度升高,减产幅度加大的规律,苏南、苏中、苏北,分别减产20~30 kg和80~100 kg、30~40 kg和90~110 kg、40~50 kg和160~180 kg;同一地区,减产幅度晚熟品种大于早熟品种,常规稻大于杂交稻。机插和直播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机插缩短11~14 d,直播缩短25~30 d,并呈纬度越高缩短天数越多的趋势;各生育阶段均有缩短,播种至拔节缩短最多,占总缩短天数的60%以上;同一类型品种,随纬度升高,拔节、抽穗、成熟依次延迟,全生育期天数增多;同一地区,缩短天数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多。机插和直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著减少,尤其是直播对积温和光照时数的利用率在苏北只有81.8%和77.4%;不同地区,机插和直播对积温和光照时数的利用率因品种类型而异,苏南以早熟晚粳较高,苏中为迟熟中粳,苏北为中熟中粳。结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有较大影响,据此按照江苏大面积水稻单产600 kg的目标,对不同栽培方式的适宜范围与配套的适宜品种类型做了初步区划,即手裁、机插在苏南、苏中、苏北都是适宜的,而直播在苏南适宜、苏中次适宜、苏北不适宜,并且各栽培方式在各地分别有其配套的适宜品种类型,以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关键词:水稻;生态区;栽培方式;产量;生育期;温光利用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13): 2661-2672

入选年份:2014

苹果理化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聂继云,李志霞,李海飞,等

摘要:目的:明确苹果主要理化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苹果主要理化指标的科学分级标准,确立苹果代表性理化指标,为苹果理化品质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190个品种的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硬度等7项理化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概率分级建立各指标的正态分级标准,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代表性理化指标。结果:(1)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正态分布,在去掉拖尾的少数品种后,固酸比、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也呈正态分布;(2)各指标均划分为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各级的平均分布频率分别为7.4%、23.9%、40.1%、18.2%、10.4%;(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与糖酸比、固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3、0.9844、-0.8788和-0.8597;(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之间存在4个极显著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平均预测误差均小于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固酸比和糖酸比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平均预测误差在4.3%~5.6%;(6)7项指标可简化为5项,即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结论:7项苹果理化指标均可划分为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某些苹果理化指标可用其它苹果理化指标进行预测。用5项指标即可对苹果理化品质进行有效评价。

关键词:苹果;理化品质;评价指标;概率分级;定性定量关系;指标简化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14): 2895-2903

入选年份:2014

中华蜜蜂普通气味结合蛋白ASP2的气味结合功能模式分析

李红亮,张林雅,庄树林,等

摘要: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体外重组普通气味结合蛋白AcerASP2与不同气味信息的结合功能和模式。方法:通过诱导条件的优化和纯化,在获得的重组AcerASP2蛋白基础上,研究竞争性荧光探针1-NPN及不同结构气味信息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解析蛋白与气味信息的结合模式和机理。结果:通过条件摸索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重组中蜂ASP2蛋白,荧光光谱分析1-NPN与AcerASP2的解离常数K1-NPN为7.38 μmol·L-1,结合位点数n为1.0321。在7种气味信息中,4-烯丙基藜芦醚亲和力最强,其IC50和解离常数KD分别达到7.09和3.46 μmol·L-1。分子对接显示AcerASP2具有1个呈狭长的口袋状的疏水性结合内腔,4-烯丙基藜芦醚绝大部分位于该预测疏水性内腔中,且与Lys74产生2个氢键。结论:中华蜜蜂AcerASP2由于特殊的空间结构而具有较强的气味信息结合能力,且易通过与疏水内腔中的赖氨酸残基产生氢键而促进结合。

关键词:中华蜜蜂;普通气味结合蛋白;气味结合功能;分子对接;模式分析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1): 154-161

入选年份:2014

关于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两个亚种命名的商榷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

摘要:亚洲栽培稻目前国际上仍采用加藤提出的“indica”和“japonica”,即印度型和日本型,这种命名比较令人费解。文章通过对亚洲栽培稻亚种多种命名法的深入分析与比较,论证了籼亚种与粳亚种命名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并主张统一应用这种命名。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籼稻;粳稻;命名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2): 250-256

入选年份:2014

华北平原近45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谭方颖,王建林,宋迎波,等

摘要:利用华北平原53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倾向估计,分析华北平原主要农业气候资源时间、空间变化趋势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年≥0℃活动积温、5—10月≥10℃活动积温以及<0℃负积温绝对值的变化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是热量贫乏阶段,7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是热量增加阶段,90年代末—2005年热量最丰富,但趋势表现为减少;华北北部和东部沿海热量增加趋势明显,中南部≥10℃活动积温呈减少趋势;华北平原全年、夏季降水量减少趋势不显著,但年际间变化增大,多年来降水偏少,2003—2005年的降水量增加;华北平原降水量分配在南北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趋于平均,夏季表现尤为明显。

关键词:华北平原;积温;降水;变化特征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1): 19-24

入选年份:2014

东北地区近46年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研究

贾建英,郭建平

摘要:利用东北3省70个基本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分析各年代80%保证率下≥10℃初日、初霜日、生育期天数、≥10℃有效积温及玉米不同品种的布局变化。结果表明: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玉米气候资源在2001—2006年增加较显著。≥10℃初日除大兴安岭漠河外其它地区普遍提前了2~10 d;初霜日除大兴安岭地区提前5~20 d,小兴安岭和辽宁省变化不明显,其它地区普遍推迟5~10 d;生育期天数除大兴安岭北部减少10 d左右,吉林省北部变化不明显,其它地区普遍增加了10 d左右;≥10℃有效积温除大兴安岭变化不明显,其它地区普遍增加200~400℃·d。在玉米适宜生长区域内适宜播种期较60年代普遍提前了2~10 d;不同品种熟型玉米分布界线在2001—2006年北移东扩很显著,小兴安岭可以种植极早熟品种,三江平原成为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区域,松嫩平原南部亦可种植晚熟品种,长白山地带以前不能满足玉米生育热量条件的区域,也可以种植早熟品种了。

关键词:东北地区;玉米气候资源;播种期;品种布局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3): 302-307

入选年份:2014

基于SPI的近41年(1965—2005)河北省旱涝时空特征分析

车少静,李春强,申双和

摘要:河北省是旱涝频发地区之一。该文基于1965—2005年河北省84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正交经验分解函数和旋转正交经验分解函数等方法,分析了近41A河北省旱涝时空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旱涝总体上呈阶段性变化特征,1965—1972年和1997—2005年干旱比较频繁,1973—1996年干旱频率较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前中期为雨涝比较频繁阶段。春秋季干旱呈减轻趋势,夏季干旱呈加剧趋势(不显著),冬季旱涝变化趋势不明显,但90年代以来河北省极端季节旱涝事件比较频繁。在空间上,河北省旱涝分布可分为东部、北部、南部和西部四个不同的区域,四个区域的旱涝总体上具有相对一致的大趋势,但在某些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河北省全省20世纪90年代后期旱涝变率最大,70年代前期和末期变率也较大,80年代变率最小;四个区域总体上表现出与全省大致相同的趋势,只是2000年以后南部地区旱涝变率持续较高。

关键词: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旱涝;时空特征;河北省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1): 137-143,150

入选年份:2014

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对主要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曾丽红,宋开山,张柏,等

摘要:利用国家气象局提供的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通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东北地区1961—2008年生长季(5—9月)逐日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了ET0及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响应曲线、敏感矩阵、敏感系数等方法分析了ET0对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近50 a来,东北地区的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东北地区生长季平均日ET0在以3.60 mm·d-1为平均值、±0.3 mm·d-1的范围内波动,总体上比较稳定,最大值出现在2001年(3.87 mm·d-1,最小值出现在1990年(3.28 mm·d-1);(2)当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的变化量从-20%变化到20%时,ET0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当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量从-20%增加到20%时,ET0则逐渐减小;(3)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的生长季平均日敏感系数均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特性,其中气温变化对ET0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对ET0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量ET0;Penman-Monteith公式;敏感性分析;东北地区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1): 11-18

入选年份:2014

高产春玉米源库特征及其关系

王永宏,王克如,赵如浪,等

摘要:目的:明确高产春玉米(15000 kg·hm-2)的源库特征及其数量关系,揭示玉米不同密度对源、库及其产量的调控规律。方法:在新疆、宁夏具有相似气候特征的玉米高产区共设置4个试验点(新疆农四师71团、新疆农六师奇台农场、宁夏大学试验农场、宁夏同心县),按照统一的栽培管理措施,以广适、耐密、高产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12个密度处理(从1.5万~18万株/hm2)以创造不同源库类型和产量水平,研究高产(15000 kg·hm-2及以上)玉米的物质生产特征、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单株粒重、单穗粒数、收获指数和粒叶比等源库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高产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二次函数关系,15000 kg·hm-2以上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24937~54895 kg·hm-2,19270 kg·hm-2(最高单产)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37417 kg·hm-2,其中吐丝前占44.31%,吐丝后占55.69%;高产玉米产量与最大LAI、光合势均呈二次函数关系,15000 kg·hm-2以上玉米最大LAI为3.9~11.4,光合势为113401~502703 m2·d,最高单产玉米最大LAI为6.68,光合势为348142 m2·d;产量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7188**),15000 kg·hm-2以上的玉米,单株穗重为95.5~289.6 g,穗粒数为366.6~545.9粒,千粒重为232.6~388.6 g,最高产量玉米单株穗重平均为169 g,穗粒数为469粒,千粒重为361.0 g;产量与穗粒数、千粒重均呈二次函数关系;高产玉米产量与收获指数呈二次函数关系,15000 kg·hm-2以上玉米收获指数为31.5%~61.9%,最高单产玉米收获指数为51.5%,产量与粒数/叶面积和粒数/叶干重相关不显著(r粒数/叶面积=0.1520,r粒数/叶干重=0.2577),而与粒重/叶干重极显著相关(r=0.5847**),两者呈二次曲线关系,15000 kg·hm-2以上高产玉米,粒重/叶重为1.1~7.13,粒重/叶面积为149.4~506.5 gm-2,最高产量时的粒叶比为5.39和366.4 gm-2。结论: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物质积累量、光合势、吐丝前、吐丝后物质积累和吐丝前、吐丝后光合势比例均有差异,产量越高,对吐丝前干物质积累量要求越高,吐丝后光合势比例也越高;郑单958类型的品种在低密度下源不足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此时增密能够增产,而增产的主要机制是叶源的增加;高密度下源、库同时增加但增加比例不同导致的库相对不足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此时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等扩库措施是增产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高产;春玉米;物质生产;源库关系;密度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2): 257-269

入选年份:2014

气候变暖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变化分析

代立芹,李春强,姚树然,等

摘要:利用河北省冬麦区23个农气观测站1981—2007年冬小麦冻害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北省冬麦区冬季平均气温、小麦越冬期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最低气温出现时过程降温幅度无明显减小趋势;冬小麦越冬期负积温明显减少。冬小麦冻害发生率自1986年起逐渐下降,1995—2000年没有冻害出现,2000年后中南部地区冻害发生率又呈现上升趋势,且多以入冬剧烈降温型冻害和融冻型冻害为主。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冷暖交替突变、弱冬性品种小麦的引入、抗寒锻炼时间缩短和强度减弱及栽培管理不当是导致冬小麦冻害发生率回升的重要原因。因此,虽然气候变暖,但冬小麦冻害防御仍不容忽视。

关键词:气候变暖;冬小麦;冻害;河北;冬麦区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3): 467-471

入选年份:2014

气候变暖背景下太原市霜冻发生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张霞,钱锦霞

摘要:基于太原市1951—2008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按轻微、中度和重度3级霜冻强度,分析了太原市霜冻发生的基本特征;采用累积滤波器法结合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太原市霜冻的变化趋势;利用异常霜冻指标,分析了太原市霜冻的异常发生情况。结果表明:1)太原市轻微霜冻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14日、终霜冻日为4月15日,平均无霜冻期为182 d。与轻微霜冻相比,中度、重度霜冻平均初霜冻日分别推后9 d和23 d,平均终霜冻日分别提前11 d和24 d,平均无霜冻期分别延长20 d和47 d。2)各级霜冻强度下,初霜冻日在年代际间的变化较为复杂,终霜冻日则表现为20世纪50—70年代偏晚、80年代之后偏早,无霜冻期表现为50—70年代缩短、80年代之后延长为主的变化特点。3)在α =0.05显著水平下,太原市各级霜冻的初霜冻日呈现显著的推后趋势、终霜冻日呈现显著的提前趋势以及无霜冻期呈现显著的延长趋势,以重度终霜冻日提前趋势最显著。4)太原市轻微偏早初霜冻、中度偏晚终霜冻和重度偏早初霜冻发生频率达15%以上,其余各级异常霜冻的发生频率在5%~10%;大多数异常霜冻发生在50—70年代。5)太原市轻微异常初霜冻对秋粮作物的产量影响较小,中度和重度异常初霜冻会使大白菜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春播幼苗主要受到特晚终霜冻的影响;冬小麦遭受终霜冻危害的平均频率为5年一遇,尤以拔节后5 d内发生的频率最大。

关键词:日最低气温;初、终霜冻;异常霜冻指标;累积滤波器法;太原市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1): 111-114

入选年份:2014

四川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陈超,庞艳梅,潘学标,等

摘要:参考作物蒸散量是估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因子,对指导农田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1961—2009年四川地区5个盆地站点和5个高原站点的逐日气候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了当地ET0的日值、月值、季值和年值的变化特征,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ET0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与高原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日均值、月均值呈单峰或双峰型曲线变化,有明显的季节特点,最小值出现在冬季,最大值出现在夏季。(2)盆地地区各站点的年ET0呈波动递减趋势,且下降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高原地区木里、松潘两站点的ET0呈上升趋势,其他站点呈减少的趋势。(3)四川地区的年、季参考作物蒸散量与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气压等要素关系密切,但近50 a来日照时数的显著下降是导致盆地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风速的变化是导致高原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四川;参考作物蒸散量;气候影响因子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1): 35-40

入选年份:2014

近50年冬小麦主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曹倩,姚凤梅,林而达,等

摘要:在冬小麦主产区内选取113个气象站点的1961—2008年逐日气象资料,应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气候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冬小麦生育期内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近50 a冬小麦生育期内≥0℃积温呈明显的增加趋势(P<0.01),90年代初期以来,≥0℃积温增加趋势更加显著(P<0.05);冬小麦生育期内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也不存在突变现象,但降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冬小麦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不显著,80年代出现弱的减少趋势(P<0.1),90年代以后有弱的增加趋势(P<0.1);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初霜冻日期呈推迟趋势(P<0.01),终霜冻日期呈提前趋势(P<0.01),导致霜冻日长度呈减少趋势。21世纪初初霜冻日的推迟趋势、终霜冻日的提前趋势更加显著(P<0.05)。

关键词:冬小麦;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2): 161-166

入选年份:2014

新疆乌昌地区热量资源精细化时空变化分析

普宗朝,张山清,宾建华,等

摘要: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16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三维二次趋势面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反距离加权残差订正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气候热量要素的变化趋势、突变特性、各热量要素多年平均值及其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精细化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昌地区热量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冻期、≥0℃和≥10℃活动积温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平原高于山区、北部高于南部"的格局。受冬季逆温的影响,在山前倾斜平原至中山带,1月平均气温较北部平原和高山带高,而冬季负积温较北部平原和高山带少。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49 a,乌昌地区年平均气温、1月和7月平均气温、≥0℃和≥10℃活动积温以及无霜冻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增多趋势,并于1973—2004年间先后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或增多,冬季负积温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于1988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少,热量资源总体呈较明显的增多趋势。但各地热量资源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突变后较突变前各热量要素增加量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平原多于山区,城市密集区多于周边地区”的分布格局。

关键词:乌昌地区;热量资源;精细化时空变化;GIS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4): 598-606

入选年份:2014

河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代立芹,李春强,魏瑞江,等

摘要:为定量评价气象要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采用逐日气象要素和统计方法,建立了河北省冬小麦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分析了1981—2010年逐年冬小麦各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和气候适宜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内日照和气温适宜度较高,降水适宜度最低且变异系数最大。日照适宜度以冬小麦分蘖期最小,变异系数最大;降水适宜度以拔节-抽穗期最小,变异系数最大;气温适宜度以越冬-返青期最小,分蘖期变异系数最大。全麦区气温适宜度高值区分布在西北部,低值区分布在东南部;降水适宜度高值区分布在东北部,低值区分布在东南部;日照适宜度高值区分布在北部,低值区分布在南部。多年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为:全生育期日照适宜度显著下降,气候适宜度缓慢下降,气温和降水适宜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气候适宜度下降主要由各生育期日照、越冬期和灌浆期气温适宜度下降引起。

关键词: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河北省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3): 399-406

入选年份:2014

云南省与津巴布韦烤烟种植气候相似性的精细分析

胡雪琼,王树会,邓建华,等

摘要:为明确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种植的气候相似性,优化云南省烤烟种植布局,基于云南1∶25万的小网格气候数据,依据影响烤烟种植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应用标准差计算各气候因子的权重,采用改进的欧式距离作为相似度量指标,划分云南省与津巴布韦烤烟种植的相似性,并对两地相似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烤烟气候与津巴布韦存在相似性,相似程度的高低在云南呈现地带性分布,以哀劳山为界,相似性东部高于西部,云南南部部分未植烟区域也与津巴布韦具有烤烟气候相似性;云南烤烟种植区域多为“低温阴雨寡照”的气候类型,光照的劣势较为明显。

关键词:云南;津巴布韦;相似性;烤烟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2): 262-266

入选年份:2014

陕西油菜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与精细化区划

梁轶,李星敏,周辉,等

摘要:利用陕西省96个气象站1981—2010年油菜生长阶段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油菜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以期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陕西油菜生产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综合分析陕西各地油菜气候适宜性特点和影响油菜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选取1月日最低平均气温、蕾薹期平均气温、生育期平均气温、生育期≥0℃积温和生育期降水量作为陕西油菜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建立各区划指标的小网格推算模式,应用GIS技术推算出陕西无测站区域100 m×100 m网格点上的气候要素值,采用综合评判的方法得到陕西油菜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并进行分区评述。结果表明,最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陕南汉江及其支流沿岸海拔600 m以下川道、平坝地区,以及关中渭河及其支流沿岸海拔700 m以下的平原地区;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北麓海拔850 m以下的河谷、浅山丘陵区,秦岭南麓、巴山北麓海拔750 m以下的浅山丘陵地带,以及渭河北岸最适区以北海拔800 m以下的台塬地区。

关键词:油菜;生态气候;适宜性;GIS;区划

来源出版物: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1): 50-57

入选年份:2014

单作和间作对玉米和大豆群体辐射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高阳,段爱旺,刘祖贵,等

摘要:通过两个生长季(2006—2007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1∶3和2∶3两种问作模式及单作种植对玉米和大豆群体辐射截获与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1∶3间作和2∶3间作的消光系数分别为0.45、0.60、0.53和0.52。播后第79 d前,间作和单作玉米的干物质量间差异不显著;此后,1∶3同作玉米的干物质量极显著高于单作玉米,1∶3和2∶3间作模式之间玉米干物质量的差异显著;观测期内,大豆干物质量单作和问作间差异显著。玉米/大豆1∶3间作群体的辐射利用率(3.51 g·MS-1)和2∶3间作群体的辐射利用率(3.49 g·MJ-1)约为单作大豆辐射利用率(1.24 g·MJ-1)的2.8倍。但略低于单作玉米(3.56 g·MJ-1)。虽然单作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间作群体内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但间作群体的总产量分别比单作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高约6.0%和320%;间作种植收入比单作玉米高56%~60%。比单作大豆高70%~74%。本研究表明,间作种植能够通过更有效地利用光能来增加作物产量,进而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玉米;大豆;闻作;消光系数;辐射利用率;产量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1): 7-12

入选年份:2014

标准化降水指标在海南岛干旱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李伟光,陈汇林,朱乃海,等

摘要:该文证明了利用Γ分布拟合海南岛不同尺度降水量的可行性,并结合实例分析应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判断评价海南岛旱情。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SPI值结合使用可以准确判断海南岛旱季和雨季不同类型干旱的开始、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在海南岛,冬春季节采用6个月和12个月的SPI指数,夏秋季节采用1个月或3个月的SPI指数进行旱情监测较为可行。

关键词:标准化降水指标;时间尺度;干旱指标;海南岛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1): 178-182

入选年份:2014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刘彦随,刘玉,郭丽英

摘要: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变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与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光资源、温度、土壤质量和水环境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机理,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种植区域和种植制度、农作物病虫害、农业生产能力以及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影响,通过梳理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农业战略,提出新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生产;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中国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4): 905-910

入选年份:2014

宁夏引黄灌区水体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解析

张爱平,杨世琦,易军,等

摘要: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控制,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正在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主要因子。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业的高投入对当地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黄河宁夏段监测断面和引黄灌区典型排水沟的水质情况,发现黄河宁夏段水质受农田退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较大,境内沿程断面水质污染逐渐加剧,水质出境断面比入境断面平均降低1个等级,说明黄河流经宁夏后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宁夏引黄灌区水体主要污染物是挥发酚、NH+4-N、CODMn和BOD5,2002—2007年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也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污染形势仍然严重。2007年宁夏引黄灌区主要排水沟水质为劣Ⅴ类污染水质,断面超标率100%,主要污染物为NH+4-N、CODCr、BOD5。针对黄河宁夏段水体污染状况,对宁夏引黄灌区水体农业非点源污染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TN、NH+4-N污染主要来自种植业,其次是养殖业和黄河取水;TP污染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与养殖业,COD主要来自养殖业。农田退水携带的大量污染物是导致灌区水体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宁夏;引黄灌区;黄河水质;非点源污染;污染源;农田退水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6): 1295-1301

入选年份:2014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中国干旱趋势研究

李伟光,易雪,侯美亭,等

摘要: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标准化潜在蒸散与降水的差值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状况偏离常年的程度,是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新理想指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干旱评估、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用SPEI和1951—2009年中国区域160个站的月降水量及月平均气温资料,对中国59 a来干旱化的空间分布、四季干旱趋势变化和全国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次进行了分析,并定性分析了干旱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普遍存在干旱化的事实,西部、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化最为显著。我国四季均呈现干旱化趋势,其中春、秋季干旱化趋势明显,夏季最近15 a都处于干旱状态,但干旱化趋势未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另外全国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多。东北和华北地区的降水呈现轻微减少趋势,而温度升高趋势明显,降水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明显的干旱化。四川盆地温度升高趋势不显著,但降水减少显著,降水较少是导致四川盆地干旱化的主要原因。降水频率的减少和集中也导致近几年极端干旱事件明显增多。我国普遍的干旱化趋势和明显增多的极端干旱事件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阻碍。

关键词:中国;干旱趋势;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季节;极端干旱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5): 643-649

入选年份:2014

黄淮海农作区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杨晓琳,宋振伟,王宏,等

摘要:鉴于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对制定灌溉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本文依据黄淮海农作区50个气象台站近50 a(1960—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SIMETAW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域7个亚区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适宜灌溉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各主要气象因子时空变化趋势以及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50 a来,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在1970—1999年间显著下降9.21~18.90 mm·10 a-1;冬小麦需水量多年平均值为452.4 mm;灌溉需要量在不同亚区间变化不同,其中在汾渭谷地水浇地二熟旱地一熟兼二熟区和豫西丘陵山地旱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呈上升趋势,每10 a上升10.02~13.48 mm;生育期降水耦合度仅为0.40。生育期需水量、灌溉需要量在空间上呈现两边多、中间少的分布,在豫西丘陵山地旱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最高,分别为457.32、335.33 mm;在海河低平原缺水水浇地二熟兼旱地一熟区最低,分别为363.24和247.51 mm。50 a来,黄淮海农作区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不显著下降,风速、相对湿度、太阳辐射显著下降;冬小麦需水量下降主要受太阳辐射、温度、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降水的综合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气象原因为太阳辐射量下降,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与冬小麦需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平均湿度与其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黄淮海农作区;气候变化;冬小麦;气象因子;生育期需水量;灌溉需要量;降水耦合度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3): 356-362

入选年份:2014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文效应

陈璟,杨宁

摘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裸露地、草坡、灌草、灌丛至乔灌恢复阶段,土壤蓄水性与渗透性显著增加(P<0.05);(2)Horton入渗模型对各植被恢复阶段的入渗过程拟合效果较好(R2≥0.765),有较好的适用性;(3)土壤理化性状、植被根系显著影响土壤的渗透性能,植被根系提高土壤入渗性能的实质是:≤1 mm细根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4)基于主成分分析,从裸露地、草坡、灌草、灌丛至乔灌恢复阶段,土壤综合水文效应显著提高(P<0.05)。此研究结果将丰富该地区植物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并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土壤渗透性;入渗模拟;根系;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衡阳

来源出版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5): 590-597

入选年份:2014

猜你喜欢

枝梗超级稻
盐逆境对耐盐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不同茎蘖部位稻穗枝梗数和颖花数的影响
粳稻盐粳188 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至2020 年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3 个超级稻品种
比空栽培下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膜下滴灌栽培粳稻品种产量构成与穗部特征研究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2017年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粒位上的分布
湘潭80万亩超级稻增产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