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巨型大学
——对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的解读

2016-02-13陈昌芸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克尔克拉克

陈昌芸

(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



多元化巨型大学
——对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的解读

陈昌芸

(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

摘 要:作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师,克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阐述了“多元化巨型大学”。基于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该书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具有大学目的、大学职能、大学组织机构、大学管理模式多元化特征的大学,纯粹学术是“多元”中心的理论体系,其理念对当下我国高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克拉克·克尔; 多元化巨型大学; 《大学的功用》

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作为当代杰出的劳动经济学家、高等教育学家,被誉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之父”[1]。他先后担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和加州大学总校校长,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主席,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实践经验;同时他著书立说,从1963年开始,发表了《大学的功用》、《美国的大学》、《高等教育制度十二个体系中的六个关键性问题》、《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等一系列高等教育论著,尤其是1963年出版的《大学的功用》一书,虽然是作者在哈佛大学戈德金进行讲座时的演讲汇编,但却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理性的思考,并创造性地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围绕“多元化巨型大学”构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大学理念体系,且在1972年、1982年再版,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正如克尔在《大学的功用》(1963年版)前言中指出:“大学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点”[2]5,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知识经济时代,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正在改变大学本身的性质与功能”[2]5,大学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继续抱残守旧,必然在诸多方面发生变化,譬如大学的内涵、功能、人员、管理等。基于此,克尔开始重新审视大学,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观。

当下,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内大学也在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如高校之间的合并,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城的兴起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大学的功能和性质必然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原有的科研活动、教学活动、服务社会活动,原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值得重新审视和深思。因此,有必要研究克尔的多元化巨型大学理论,为当下的大学建设和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一、多元化巨型大学产生之源

多元化巨型大学何以产生?正如克尔所说的:“历史是一个答案。与周围社会取得一致又是一个答案。”[2]25从中可以看出,在克尔看来,现代多元化巨型大学之所以存在,首先,在于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绝非空穴来风,是有迹可循的;其次,在于其与美国当时的多元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一致,能够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发展。换而言之,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的提出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现实背景。

(一)历史渊源

在克尔看来,在高等教育史上,“多元化巨型大学”是有迹可循的。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如以传授哲学家真理为己任的学园。到中世纪时期,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知识保存、传授、传播的场所,正如纽曼在《大学的理想》前言中所说的: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3]1。当时基于巴黎模式成长起来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就是教学的场地,培养人才的机构,就是保存文化和科学的殿堂,而绝非科研场所。随后到1809年,威廉•冯•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提出当前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知识,而非传授知识,这就意味着大学应该强调哲学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训练,以及教授和学生的自由;大学应该是科学研究的中心,而不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大学在原有的教学职能基础上,新增了科研职能,即大学应该具有教学和科研两项职能。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大西洋另外一端的美国,大学则通过科学研究和培养技术能力为工业化国家服务[2]10,即在原有教学和科研职能基础上,新增了服务社会的职能,大学要为国家社会服务。而大学为国家服务的能力是建立在继承英国本科生教育和德国注重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的传统基础上。

上述这一切,使克尔坚信:现代美国大学可以达成一致:在本科生教育方面,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希腊三杰中的柏拉图,跟随英国式大学的步伐,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传播;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希腊时期的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跟随德国式大学的步伐,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发展;在服务社会方面,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希腊时期的智者,跟随美国式大学的步伐,注重社会的需求,关注大学服务于社会的能力。这种新型的大学,与纽曼时代、弗莱克斯纳时代的大学是不同的,因此,克尔就将这种现代美国大学称之为“多元化巨型大学”。

就这样,被纽曼视为理想的大学在现代已经逐步消失,连弗莱克斯纳所赞扬的现代大学在当代也正在灭亡。基于纽曼、弗莱克斯纳的大学理念,克尔从历史逻辑出发,追溯大学发展历史,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理念。

(二)现实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各方面都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政治方面,美苏冷战,出于利益要求,政治集团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同时为满足战争需要,投入了大量科学研究经费和引进先进人才,从而促进了科技发展;在科技方面,以原子能、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加强了大学和军事、工业等部门的联系,大学的科学研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人口方面,“战后婴儿”现象使美国高等教育面临巨大的入学压力,适龄人口激增;在文化方面,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和“反主流文化”等;在教育方面,相继颁布《退伍军人法案》《国防教育法》等相关的高等教育法案,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这些政治、科技、文化、人口、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对美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影响,如联邦拨款大学的兴起,大学入学人数急剧上升,高校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等。

在克尔看来,这些社会现象正在昭示着美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转型时期,大学正在朝着日趋多元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实现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多元变化,美国大学在大学职能、人员数量、组织机构、成员构成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在大学成员上,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学生,还包括行政人员、研究人员等;在组织机构上,不再局限于学院,还包括研究中心、推广站、交换计划中心及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机构等;在大学职能方面,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或科研职能,而是集“保护、传播和探究永恒真理、寻求新知识”和“服务于那么多先进文明的高等教育机构”于一身。[2]29上述这些现代大学的特征与昔日大学相比,皆不可同日而语。面对如此错综复杂且巨大的大学机构,克尔将其称之为“multiversity”,即“多元化巨型大学”,并围绕“多元化巨型大学”系统阐述了他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

二、多元化巨型大学的内涵

在克尔看来,多元化巨型大学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新型机构,是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university”(“un”在英文中是“单一”意思),且考虑到“这一陈旧的用语含有大学具有单一‘灵魂’或目的的统一的‘教师与学生社群’这一旧观念”[2]95;克尔使用了“ multiversity”,用以表达“多元化巨型大学”(“multi-”作为英文构词法中的前缀,意为“多层的”,“多种多样的”)[4]。那么何为多元化巨型大学?按照克尔的理解,多元化巨型大学具有很多区别于以往传统大学的丰富内涵,可以概括为大学规模庞大、大学目的多元化、大学职能多元化、大学组织结构多元化、大学管理模式多元化这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学规模庞大

从大学的规模来看,多元化巨型大学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机构,是一座丰富多彩,充满变化的“城市”。在克尔看来,纽曼时代的大学是一座“村庄”,居住着拥有传授知识的僧侣,弗莱克斯纳时代的大学是一座“城镇”,居住着传播、创造、发展知识的知识分子,那么作为现代大学——多元化巨型大学则“是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2]26~27。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村庄”和“城镇”相比,多元化巨型大学作为一座“城市”,在规模上无疑是庞大的且“巨型”的,也正因为这样,才将其称为多元化“巨型”大学。

(二)大学目的多元化

在大学目的上,多元化巨型大学具有若干个灵魂、若干个目的、若干个目标,与传统大学相比,不再简单地以教学亦或科研作为其发展的目的。它致力于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有多种目的,既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又要通过研究,为社会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既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又要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创新知识,引导社会向前发展[5]。

(三)大学职能的多元化

从大学的职能来看,多元化巨型大学不同于“专注于教学,由教授管理,服务于未来绅士的较老的牛津大学”[2]96,不同于“专注于科研,由讲座教授管理,服务与新知识的柏林大学。”[2]96也就是说多元化巨型大学在大学职能上,一方面不是牛津亦或柏林大学职能的重复,其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另一方面则是不拘泥于任何某一个职能的,不是教学也亦非科研职能。从中不难看出,在克尔看来,多元化巨型大学的职能并非固定不变,它是多元的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其需要,会不断地更新、变化和发展。

那么,多元化巨型大学处于当时的美国社会,具有哪些职能呢?在《大学的功用》中,克尔基于知识的重要性,从知识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了大学作为知识保存、传播、创造、研究的场所,要为社会提供服务,强调大学具备的服务社会的职能。随后,克尔在《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中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通过科研、教学和服务可以成为一个社会的生活以各种永远新颖的方式进化和民主进攻的力量。”[6]190,以此阐明了高校具备的三项职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

(三)大学组织结构的多元化

从大学组织结构来看,多元化巨型大学作为“一个不固定、统一的机构。”[2]12,拥有多个社群组织,多个权利中心,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1.多个社群组织。在克尔看来,多元化巨型大学中包含了多个社群组织,如从学历层次上,可以划分为本科生、研究生社群;从学科层面上,可以划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家社群;从人员的承担工作层面上,可以划分为学术人员、非学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社群等。那么不同的社群成员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在克尔看来,社群成员之间并非泾渭分明,毫无关联,成员之间在大学内部是与一个或多个社群相联系的,其身份界限是模糊的,这就意味着在大学内部成员由若干不同的社群构成,而构成社群的成员,虽然所属的社群不同,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关联,都与大学里的某一或几个群体相联系。

2.多个权力中心。多元化巨型大学具有若干不同的社群,不同社群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会形成多个权力中心,形成多个团体力量,如基于学生群体组成学生权力中心;基于教师群体要组建维护教师权力的机构;基于学术人员群体要建立学术委员会等等。而多个权力中心的存在必然导致诸多矛盾,如何解决各个群体之间的冲突,这就需要发挥校长“调解者”的作用,调解各方矛盾,协调各方利益,致力于帮助多元化巨型大学多个权力中心处于动态平衡中,共同服务于大学自身发展。

(五)大学管理模式的多元化

在大学的管理模式上,作为一个拥有多个社群、多个权利中心的机构,多元化巨型大学必然存在着众多的权利争夺者,这就意味着管理学校的权利不是为单个人所有,既非教师也非学生,其中包括了学生、教师、政府及其他群体亦或机构,也就是说多元化巨型大学既不是由学生管理的学生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也不是由教师管理的教师大学(巴黎大学),而是学生、教师、政府及其他机构共同影响大学管理的多元管理模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在多元管理模式中,学生、教师、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多方力量影响着大学的管理。如在教师方面,教授可以参与学校管理,具有招收学生、设置课程、进行课程考试以及授予学生学位的权力。在政府方面,可以通过拨款、颁布行政法规等方式影响高校管理[6]。

在多元管理模式下,大学的领导者——校长也具有多种角色,既是一个学校的领导及掌权者,也是一位教育家,教育事业的创新者和指导者,同时还是一位官员,与他人互通信息,调解矛盾的管理者。

此外,多元化巨型大学机构的多元、复杂,使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出现了独立的专门行政机构。在克尔看来,未来大学内部的行政管理会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会日益专门化,而这种趋势不是人为所能够决定的,它是大学的显著特征及普遍规律,是大势所趋。

总之,多元化巨型大学作为一种“若干意义上多元”的机构,在这座五光十色规模巨大的大学里,大学的目的、职能、组织机构、管理模式都打上了“多元”的烙印。它拥有多个社群组织,致力于为不同社群服务;它所努力的目标绝非一个,而是连续统一的多种目标;它绝不简单地只具有培养人才的传统职能,而是在继承大学传统职能的基础上兼有发展科学、文化、服务社会的责任;它内部的组织机构绝不封闭单一,而是灵活多元的。它的管理模式绝不单一,而是多元的。

三、纯粹学术——多元化巨型大学“若干多元”的中心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多元化巨型大学拥有多元的目标、多元的职能、多元的组织机构、多元的管理模式等,但在“若干多元”中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心。

在克尔看来,纯粹学术就是多元化巨型大学的中心,因为克尔认为“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卓越的纯粹学问的场所”[7]240。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必然是一个研究纯粹学问的场所。那么何为“纯粹的学问”,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现实应用价值的基础研究,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等[7]240。虽然这些基础研究,看似没有明显的现实应用价值,但是对多元化巨型大学意义重大。因为克尔明确指出,美国的领导地位需要才智的支持,需要充分发挥才智的作用;而才智的培养及其作用充分发挥需要通过大学中纯粹学问的研究。大学的功用就在于能够“更好地使用才智”[8]150。

上述可以从中看出,多元化巨型大学作为纯粹学问的研究场所,作为充分发挥才智作用的实现场所,一方面通过学术活动才能创造才智,才能发现知识,才能传授知识,才能培养人才,才能基于学术活动实现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另外一方面大学离开了所谓的“纯粹学问”,就会失去大学应该具有的核心,就会失去服务社会的保障。试想大学一味地只服务社会,没有学术活动,不能创造才智,其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大学里,没有基于学术活动而构建服务社会系统是无法运行的,学术活动作为多元化巨型大学的中心,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的,切不可在诸多“多元化”中迷失自我,失去本心——纯粹学术。

四、对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的评价

(一)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的当代价值

《大学的功用》是当代高等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后世影响深远。美国当代高等教育家布鲁贝克在评述高等教育文献时,将克尔的《大学的功用》与博克的《走出象牙塔》并称为二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高等教育著作[9]。关于克尔,阿瑟•莱文在《美国高等教育:1980~2000》一书中将克拉克•克尔称誉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变革的设计师[10]79。从中不难看出,克尔及其著作《大学的功用》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其贡献是卓越的。其中作为克尔高等教育思想的精髓——“多元化巨型大学观”,代表着克尔所开创的关于大学性质和作用的教育理念。时至今日,对我国改革和建设大学,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

1.大学要为社会服务。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是培养人才,创造才智的场所,其服务已经扩展到每一个人,需要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大学不可能置身事外,对社会发展需求置之不理。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地的大学城如春笋一般蓬勃发展,如北京东方大学城、广州大学城、武汉大学城、贵州花溪大学城等。在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的情况下,大学就应该承担起其职能,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顺应时代需求,要求高等教育增强社会服务的能力,要求高校主动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面地为社会服务[11]。但事实上,当前我国的部分大学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用[12],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大学为社会服务。因此,在观念层面,高校必须主动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在实践层面,必须积极主动付诸行动,多途径为社会服务,如在大学发展定位上,高校需要结合地方资源和学校优势,明确定位,是发展成为教学服务型大学还是应用技术型大学亦或其他;在大学功能发挥上,立足教学、科研职能,通过培养人才,创造才智,为社会服务,切不可离开教学亦或科研,谈服务社会职能。在专业设置上,了解社会市场需求,面向社会,提高学生的专业对口率;在师资队伍上,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一方面要“引进来”,聘请企业或行业教师;另外一方面要“走出去”,鼓励校内教师开展横向课题,为当地的企业或某一行业服务。

2.人才培养是中心。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经历了一系列的合并与扩招,逐渐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巨型大学”。这些高校拥有多个校区,学生人数庞大,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成人等教育[13]。但合并后高校规模的扩大,人数的增加,结构的复杂,随着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高校同质化严重,办学理念不明确,高校人才质量下滑,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等[14]。归根到底是没有理清“巨型”大学背后,人才培养是一切大学活动的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都需要围绕“人才培养”开展各项工作。作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需要时刻坚守人才阵地,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充分发挥人才的才智作用,才能以此来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大学既不是培训机构,也非行政单位,人才质量应该始终放在第一位,只有通过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发挥其作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所谓的教育兴国,教育强国。“不重视训练有素的智力资源的种族注定要灭亡。”[2]87而作为专门培养才智场所的大学,无法培养出质量过关的人才,其后果是堪忧的。

3.大学管理多元化。当前我国高校发展多依靠政府,受政府的统一领导。不可否定,政府集中管理有着诸多优势,如能够迅速集中资源开展工作[15]。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政府过多地管理着大学的事务,包含了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审核评估等,而作为发展的主体——大学与之相比并没有过多的自主权,造成大学行政化、官僚化严重,大学教学和科研风气差,缺乏活力[16]。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决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领导,也绝非简单依靠政府的领导就能实现大学的功用,因此大学需要积极主动地寻求一定意义上的自主权,依靠多个力量,逐渐成长发展。克尔提到的多元化巨型大学中,在复杂多元的机构组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既需要政府的领导,又要充分发挥校长和校董事会的领导作用,同时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大学管理需要依靠多种力量,在政府方面,需要恰当处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实现政府宏观管理与大学积极的有限自主管理之间的平衡。在校长方面,赋予校长多元化的角色,在校内能够寻求学生、教师、校董事会等内部利益群体之间的平衡,在校外能够寻求学校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平衡。致力于为大学发展服务,真正为大学谋福利,围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开展工作。在教师和学生方面,帮助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教师和学生不仅仅只是被管理者,也是参与者。

此外,克尔多元化巨型大学观中的“大学组织结构多元化”的观念值得深入思考。克尔指出,大学中拥有多个社群组织,多个权利中心。不同的社群,必然产生不同的权利中心,那么就需要平衡不同社群之间的关系,在平衡中推动大学的发展。这对于优化我国高校治理结构,建立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机制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由此可见,克尔多元化巨型大学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值得研究。

(二)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的不足

克尔由于受其所处时代的限制,他提出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以下三点要有清醒的认识:

1.多元化巨型大学观介于观念与理念之间模棱两可,一些概念模糊不清。罗伯特•沃尔夫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明确指出:“《大学的功用》采用的是“描述—庆祝”的表达方式,一种处于事实描述和标准化辩护之间的模糊的混合”[17]28。而这种表达方式使得克尔描述的“多元化巨型大学”带有庆祝情绪,无法准确地确定所谓的“多元化巨型大学”是克尔基于当时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客观存在还是一种理想,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难以厘清的含糊性,这就造成了无法用“观念”或者“理想”来准确表达克尔的“多元巨型大学观”。自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提出后,就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正如罗伯特·沃尔夫所言:“学术精英对多元巨型大学的态度就像18世纪拥有土地者的利益与拥有资金者的利益,就像旧币和新币的关系。”[18]从中不难看出,多元化巨型大学不管是作为一种观念还是一种理想,在学术圈里并没有得到一些学者的权威肯定及赞赏。

2.大学服务社会需坚守底线。克尔作为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其著作《大学的功用》一书的书名“功用”二字就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他提出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也是基于当时美国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但须知在“多元化巨型大学观”中,克尔过分强调了大学的“巨型”和“多元”,过分强调了大学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忽视了大学的自身具备的独立精神。同时他将多元化巨型大学看做一个政府机构,比作一座城市,从某方面来讲,存在偏颇之处。必须明确,它首先应该是一所大学,不同于政府部门亦或城市。它是一个教书育人,创造才智的地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大学的独立精神。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言:“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时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19]8所以,大学服务社会需要坚守底线,在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时候,不要迷失自我,丧失大学的独立精神。

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原有传统大学理念的过时。谈到大学的理念,不得不提高等教育史上的三位伟人:纽曼、弗莱克斯纳和克尔。从纽曼的大学理念到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再到克尔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大学”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但后者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前者的淘汰,即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原有传统大学理念的过时。多元化巨型大学包含了多种理念,它将自由教育的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20]102而非克尔所言:“老牛津大学,在1852年被纽曼理想化时,近于灭绝一样,‘现代大学’,在1930年弗莱克斯纳描述它时,也正濒临灭绝。”[2]4从中可以看出,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的诞生并不意味着纽曼的大学理念或者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的逝去,从某种意义上,多元化巨型大学传承了纽曼和弗莱克斯纳大学理念的精髓。

综上,克尔作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高等育家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其“多元化巨型大学观”,虽然存在一些局限,但作为当时一种新的大学理念,对我国的高校建设和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郄海霞.当代高等教育转型的设计师——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思想评介[J].中国大学教学,2005,(7):58.

[2] (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3] (英)约翰·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4] 蒋洪新.克拉克﹒克尔的巨型大学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4.

[5] 缪学超.克拉克·克尔的现代大学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7):22.

[6] 王晓辉.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结构分化思想演进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121.

[7]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 世纪的问题 [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 (美)克拉·克尔.大学之用(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0.

[9] 任中元.克尔的大学理想: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研读《大学的功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0,(1):7.

[10] 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9.

[11] 刘畅.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基本特征与实现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36.

[12] 高抒.提升高校社会服务功能[J].教育与职业,2014,(31):46.

[13] 朱景坤.多元巨型:克拉克﹒科尔的大学观解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1):23.

[14] 胥秋.多元化巨型大学的产生及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56.

[15] 李福华,胡延品.高等学校集权与分权管理的成本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18.

[16] 郭秦茂.论政府管理权与大学自主权的平衡[J].民办教育研究,2009,(9):59.

[17] Robert Paul Wolff.The Ideal o f the University[M].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2:28.

[18] 徐丹.内在的崩溃:克尔“多元巨型大学观”述评[J].江苏高教,2006,(2):37.

[19]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

[20] 姜国钧.《大学之用》镜诠[J].大学教育科学,2011,(4):102.

(责任编辑 王小聪)(责任校对 张凤祥)(英文编辑 田兴斌)

Multiversity——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rk Kerr's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CHEN Changyun
(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 )

Abstract:Clark Kerr, the architect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of "Multiversity" in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Based on historical origin and realistic background, Clark Kerr established a purely academic-centered theory system on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a large-scale multiversity with diversified purposes, functions,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management models. His ideal has great revelatory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al reform.

Key words:Clark Kerr, Multiversity,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6) 03-0078-07

收稿日期:2016-0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2013年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招标项目(黔教高发[2013]446号)的成果。

作者简介:陈昌芸(1992-),女,贵州威宁人,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克尔克拉克
魔法小女巫
魔法小女巫
魔法小女巫
魔法小女巫
魔法小女巫
医院绑架案(三)
深受喜爱的作家、《老虎来喝下午茶》的作者朱迪丝·克尔逝世,享年95岁
内克尔立方体里的瓢虫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
顶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