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立体讲座服务实践与思考
——以“走读台州”为例

2016-02-13苏怡

图书情报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台州市台州讲座

苏怡

(台州市图书馆 台州 318000)

公共图书馆立体讲座服务实践与思考
——以“走读台州”为例

苏怡

(台州市图书馆 台州 318000)

从活动形式和理念、总体设想、活动成效等几方面简要介绍台州市图书馆“走读台州”活动的概况,分析该活动的五个特点:主题鲜明化、形式新颖化、内容地域化、组织多元化、宣传全方位化。结合“走读台州”活动,对公共图书馆开展立体讲座服务提出三条建议:建设活动网页、丰富走读形式和线路、拓展宣传渠道。

立体讲座 讲座服务 走读台州 工作策略 公共图书馆

目前,各地公共图书馆多元化的讲座活动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和参与,并已成为各个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活动品牌和工作重点之一,如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深圳图书馆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浙江图书馆的“文澜讲坛”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1]。但是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进一步创新讲座活动,把讲座活动推向更广的领域,增加读者的现场参与感,履行自身社会教育职能,更好的彰显图书馆形象,成为公共图书馆新的思考方向。

台州市图书馆的“市民讲堂”已成功举办讲座140多场,接待听众2.4万人次,听众反响强烈,被称作为“周末的期待”。但是现有讲座为“你讲我听”的固有模式,形式单一,交流互动差,讲座内容也只局限于人文社科类。为更好的拓宽图书馆讲座的覆盖面,创新讲座的形式和内容,台州市图书馆从读者需求出发,将讲座立体化,开辟“走读台州”立体讲座。本文通过对“走读台州”这一活动的介绍和分析,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立体讲座服务,从而推动讲座服务的创新。

1“走读台州”活动概况

“走读台州”立体讲座将讲座主题、参与人群及各地特色结合,选取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地域特色的路线,以新颖的讲座形式,采用边走边读的方式,让专家走出讲堂,使读者在走的过程中切身“阅读”台州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建立一种全新的立体阅读理念。

“走读台州”活动首期走读活动携手台州晚报小记者,这些小记者都是一群热爱写作热爱生活的小朋友。该项活动根据小记者的特点,选取有历史底蕴又有趣的路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的“走读”使小记者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可爱的家乡,从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里走出去,再将美景美色带回到图书馆来。

该活动的总体设想是:①总体思路:第一年选定若干条主打线路,携手台州晚报小记者,开展经常性的走读活动。②活动标识:活动过程中携带三面旗帜,分别为:“台州晚报小记者站”、“走读**”(“**”是名,例如“走读临海”,落款为区、县图书馆,例如“临海市图书馆”)、“走读台州”(落款为台州市图书馆。③人员组织与单位分工:讲解员通过报纸向社会征集,或由各图书馆推荐;每期的活动人数参照小记者考察团队执行;各县(市、区)图书馆负责影像资料收集工作,包括讲解员录音、活动现场摄像、活动摄影等。活动摄像必须包含集体照(要拍入三面旗帜与景点标志)、讲解员风采、讲解现场等。④文本资料:如走读活动需讲解文本或宣传册,由各县、区图书馆负责整理并提早两周将文本交予台州市图书馆,由台州市馆负责资料排版设计印刷等事务(含费用)。⑤活动交流:在若干期主题活动后,安排一次阶段性交流。⑥后续工作:每次活动结束后,做好旗帜与各类影像资料的交接与保管工作,以备后用。

“走读台州”经过一年的实践,共组织了11批活动,参与读者达700余人,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进一步扩大了“市民讲堂”和台州图书馆的影响力,同时提升了台州市各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整体协作能力。

2“走读台州”活动特点

2.1 精心策划,明确讲座定位——活动主题鲜明化

立体阅读就是借助整合优势,构建更具交流信息、情感、思想的载体。实行多面、多维、立体阅读,利用户外的阅读方式将讲师与书面的平面内容加以互补,加深读者的感官体验,建立一种新型立体阅读的理念。[2]

讲座主题鲜明。“走读**”几个字简洁明了地点出活动主题。通过讲师讲解、文本资料补充和实体景观的立体呈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搭建专家学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加深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另一方面,“走读**”这样本地化、口号化的活动主题便于记忆,较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影响,对活动本身也有强化作用。

2.2 抓住热点,吸引公众参与——活动形式新颖化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大多限于图书馆内,限于文献借阅与知识获取。而立体讲座将读者活动辐射到馆外,外向性的服务方向进一步丰富读者活动内容。[3]

“走读台州”活动形式新颖,将讲座“立体化”,注重读者的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以台州本土的人文历史为主线,在基础的了解上借助专家讲师团和文本资料的补充深化,不仅激发读者对图书馆活动的兴趣,也进一步让读者读懂家乡,热爱家乡。

读者活动形式不再单一,以走读台州为核心,各分馆围绕主题、结合不同区域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子活动,使主题活动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陆续开展,掀起一浪接一浪的活动高潮,产生“1+1>2”的活动效应。[4]

2.3 弘扬优势,彰显讲座特色——活动内容地域化

“走读台州”立体讲座与本土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传承台州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在主讲人的挑选上,注重其自身的专业性,要求在某个专业领域有独特的见解,能把握和调动听众的兴奋点,满足阅读群体的需求。

把讲座业务与台州的文化科技、社会发展相配合,使讲座服务成为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的平台,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方式和创建文化台州的有益载体。

2.4 联合协作,满足多元需求——活动组织多元化

该活动的组织模式为“市图书馆主办+分馆承办+媒体支持”多元化组织模式。市图书馆负责小记者的报名组织、文本资料的采集及路线的策划选定工作;分馆根据路线推荐本土化讲师;媒体负责宣传报道,加深活动社会影响力,扩大活动辐射面。多位一体的活动组织模式对资源做了有效的整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社会公众对社会公益活动的认可度。

此外,台州市图书馆还和台绣、吴子雄博物馆等本土特色企业和单位合作,使市民走进本土特色企业,加深民众对本地经济文化的认识,积极推进读者的深层阅读,不断加深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

2.5 扩大辐射,促进资源共享——活动宣传全方位化

活动依托“全民读书月”进行宣传,同时还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走读台州”第一站“走读天台”引起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小记者的优秀游记多次刊登在《台州晚报》等媒体上。在活动后期,我们将活动成果整理成文字汇编成册,并将小记者的游记以书刊形式整理进行二次宣传。通过盘活、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了多方位的活动宣传。

3 对图书馆开展立体讲座服务的建议

3.1 依托主页,建设活动网页

各地图书馆的读者活动一般为长期性、延续性活动,活动前期宣传和活动资料的保存尤为重要。因此建议在图书馆主页分设活动主题板块,将活动的前期宣传,活动进行中和活动后期等内容上传至网站。活动前期宣传包括活动路线、活动资料和讲师介绍等;活动进行中的内容包括走读剪影、录像、讲师讲稿等;活动后期的内容包括读者拍摄的照片、游记等。还可设立留言板,增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活动的改进。

以“走读台州”活动为例,可分设“走读行事历”、“走读地图”、“影像艺廊”、“走读社群”等若干板块。“走读行事历”主要是公布线路及时间,“走读地图”可以将活动线路做成地图动态模式,读者点相关的链接就可进入线路的介绍,“影像艺廊”的内容以前三点内容为主,“走读社群”鼓励走过旅游线路的游者将游记以图文的形式发表在该版块,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

网页的制作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而且有利于影像文本资料的保存及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3.2 因地制宜,丰富走读形式和线路

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可尝试开辟亲子走读、爱恋走读、银发走读等多种活动形式,或者和本土户外活动组织开展合作。“亲子走读”针对有家庭的读者群,主打路线要以平坦道路为主;“爱恋走读”针对情侣,也可和当地主流媒体的相亲版块合作,在情人节或七夕等特殊节日推出;“银发走读”主要针对老年群体。

从活动线路来看,应因地制宜。以台州为例,台州的历史地理文化相当丰富多元。在地理上,台州市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在文化上,包含丰富多元的北迁文化、闽南文化、温州文化,以及伴随外来务工人员而来的各地文化;在产业上,包括农业、工业、高科技业,也都已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台州旅游以“佛、山、海、城、洞”五景最具特色。因此也可以景点为线路,分为“佛宗圣地”、“那片红杉林”、“迷失海岛”、“陌上看花”、老街、古道、古镇、新石器文化遗址等几类,根据台州本土特色开辟更多主题的走读路线。

此外,以“五水共治”、“多城同创”等当下社会热点为大背景的走读路线,不仅能发动更多的读者参与,吸引社会关注,更能结合不同的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不同形式、不同线路的走读活动从深度与广度上拓展了讲座的内容与受众群体,全面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争取服务个性化、多样化、全面化、高效化,满足读者需求。[5]

3.3 借助媒体,拓展宣传渠道

由于讲座受众人群利用媒体方式的不确定性、获取讲座信息渠道的随机性,可能导致读者获取的讲座信息滞后。目前图书馆讲座的宣传主要依靠网站、短信、微信、微博、宣传单等方式,由于预算有限,电视、电台、报纸等成本较高的宣传方式较少采用,讲座也缺乏媒体的后期持续报道和评价,这就使图书馆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一层隐形的屏障。因此应鼓励图书馆和不同媒体合作,如与论坛台州、19楼、电台、台州晚报等媒体合作,拓展活动辐射面。

另外,依托馆内现有读者活动,如“真人图书馆”邀请讲师或走读读者来讲述走读故事;还可广泛招募小小讲解员,在讲解老师之前进行短时间讲解,提高群众参与的热情度。

4 结语

讲座的立体、纵深发展不仅有利于加深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拓宽图书馆讲座社会化,更能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的职能。“走读”这种方式是一个新的尝试,是图书馆讲座活动的有效延伸,这种方式不仅创新了讲座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有利于增加读者的参与感和现场感,同时有利于丰富读者的知识,而且是一种文化活动,通过文化宣传,读者以边走边思考的方式领略到地方文化,如历史文化、非遗文化、乡土风情、秀美风景等。

[1]王进先.公共图书馆讲座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台世界,2013(8):114-115.

[2]刘继刚.图书馆讲座:一种立体阅读的新方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120-121.

[3]王旭明.国内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研究及思考[J].图书馆,2013 (2):98-99.

[4]李丽霞.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策划[J].图书馆建设,2013 (4):17-19.

[5]许苗苗.讲座品牌: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拓展[J].图书馆杂志,2012(7):52-54.

(责任编校 田丽丽)

Practice of and Reflections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Lecture Service in the Public Library:Taking“A Day of Taizhou”as an Example

Su Yi
Taizhou Library,Taizhou 318000,China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ctivity“A Day of Taizhou”of Taizhou Library from its forms,idea,general design and effect and analyzes its five features, namely clarity of its theme,novelty of its form,localization of its content,pluralization of its organization and all-dimensionality of its publicity.It is finally suggested that a website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the activity,its form and route enriched and its publicizing channel expand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ree-dimensional lecture service in the public library.

three-dimensional lecture;lecture service;a Day of Taizhou;working strategy; public library

G252

苏 怡,女,1989年生,助理馆员,发表论文1篇。

猜你喜欢

台州市台州讲座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黏黏花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台州远洲墅
防风林莫名枯死,引出一起重大环保案 台州市路桥区金清“7·15”废酸倾倒案告破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