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调节剂对小儿哮喘的治疗应用综述

2016-02-13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胸腺肽气道支气管

舒 萍

免疫调节剂对小儿哮喘的治疗应用综述

舒 萍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临床对于哮喘诱发原因研究的逐步深入,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功能失调问题对于哮喘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得到了临床医师的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对哮喘治疗药物进行选择,也逐步成为该疾病特异性、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中药或植物药物、化学合成剂、糖皮质激素、微生物制剂和生物制剂等均为临床常用的治疗哮喘药物。

免疫调节剂;哮喘;治疗效果;小儿

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也称为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气道高反应。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好发于4~5岁儿童。现阶段,临床通常认为该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细胞功能失调。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出现于100多年前,且目前这一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哮喘免疫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一直存在一定争议,英国治疗指南中指出该治疗方法不适用于哮喘等疾病。但是,近年来临床研究和医学实践结果证实,哮喘免疫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

1 中药或植物来源

槐杞黄、银杏叶提取物等大部分补益类中药对于哮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槐杞黄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具有一定抗过敏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气道高反应,该药对肥大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降低免疫球蛋白(IgE)分泌与合成量,封闭抗体,提高肥大细胞膜稳定性,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银杏叶提取物同样能够减轻患者的气道炎性症状,改善其上皮细胞屏障功能,保证其完整性,提高E-钙黏素水平,抑制哮喘豚鼠气道上皮E-钙黏素的胞外段裂解和脱落,避免气道重塑过程,同时具有抗过敏、抗炎、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药理作用[1-2]。

2 化学合成剂

2.1转移因子 转移因子是一种具备生物学特征的多肽物质,其主要来源于具有细胞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能够直接作用于淋巴系统,有助于抑制哮喘发作,增强人体抗病毒能力,并能增强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转移因子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可经口服途径给药,具有药效持续时间较长、药物起效快、给药剂量小的特点,且其属于小分子物质,对于胃酸无破坏作用并且不会被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分解。李文岭[3]等选取60例哮喘婴幼儿展开临床分析,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转移因子口服液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转移因子口服液对哮喘患儿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2.2匹多莫德 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免疫刺激调节剂,其化学成分为吡酮莫特,能够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自然免疫产生非特异性刺激效应,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对抑制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比例失调现象产生调节作用,同时,可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与活性。翟凤馨和刘馨[4]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并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更为明显,复发率较低。由此可见,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效果显著。

3 糖皮质激素

3.1全身用药 主要适用于恶化的慢性顽固哮喘、哮喘持续状态及气道阻塞的可复性试验等,宜足量、早用、短程。泼尼松0.5~l mg/(kg·d),分2~3次口服,地塞米松0.25~0.5 mg/(kg·次)静脉滴注。重症患者应先静脉给药,病情缓解后改为口服,并逐渐减量、停药。激素依赖或需长期用药的患者,可用泼尼松隔日1次晨间顿服[5]。慢性哮喘患儿还可肌内注射或天突穴注射布地奈德,1个月左右给药40 mg[6]。

3.2表面用激素丙酸培氯松气雾剂(BDP) BDP为青春发育期前各型哮喘的首选药物。如某研究以BDP治疗60例顽固哮喘患儿,50~100 mg/次,3~4次/d,治疗3~6个月,有效率为96.7%[7]。保障疗效的关键是教会患儿正确的吸入方法。因BDP起效较慢,重症患者应先吸硫酸沙丁胺醇5~10 min后再吸BDP,每日剂量不大于1 mg为宜。干粉剂吸入操作较简单,1.5岁以上儿童可在家属指导下应用,一般100 μg/次,2~3次/d,但需较大吸力。

4 微生物制剂

4.1细菌溶解产物 细菌溶解产物是由脑膜炎奈瑟菌、绿色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臭鼻克雷白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8种细菌组成的冻干溶解物。细菌溶解产物能够调节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分泌量,并可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延缓树突状细胞成熟,同时还能够减少IgE产生,并对嗜酸性粒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过程产生抑制作用[8-9]。

4.2多糖类 多糖是一种10个以上的单糖基经糖苷键连接作用而逐步形成的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多糖类药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辐射、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病毒以及抗肿瘤作用。现阶段,临床上用于调节免疫功能的多糖类药物主要包括卡介菌多糖和香菇多糖等,其免疫调节作用主要体现为免疫促进效应。卡介菌多糖是一种应用率相对较高的多糖类药物,该药物有助于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和气道高反应作用,减轻Th2型免疫反应,减少药物治疗剂量,改善中度哮喘患者的肺部功能[10]。

4.3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临床上最早应用的预防哮喘疫苗,也属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菌株的一种。临床研究证实,卡介苗有助于调节患者Th1/Th2细胞,促进Th1免疫应答,抑制Th2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并减轻气道重塑[11],但是,也有部分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卡介苗没有显著的哮喘治疗和预防作用[11-12]。

5 生物制剂

5.1胸腺肽 胸腺肽是一种由猪或小牛胸腺组织提取的并且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胸腺肽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等合成,对B淋巴细胞可产生间接调节作用,保持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细胞(CD4/CD8)比例平衡,加速周围T细胞系统成熟以及胸腺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因而临床上常用于继发性或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临床研究证实,胸腺肽能够改善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保持T细胞亚群平衡,改善T细胞免疫

功能[13-15]。

5.2抗IgE单克隆抗体 抗IgE抗体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哮喘症状,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降低患者住院治疗的概率,减轻气道高反应性以及过敏反应,降低血清IgE水平,阻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质及脱颗粒释放,因而临床上常用于哮喘的治疗[16-17]。

5.3Th1细胞因子 IFN-γ、IL-12能够抑制Th0向Th2分化,并加速Th0向Th1分化,而Th1细胞则可促进IFN-γ、IL-12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所以,临床上通常通过Th1细胞因子对Th1/Th2细胞平衡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哮喘免疫治疗的效果[18-19]。低剂量IFN-γ有助于CD4+T细胞凋亡,进而改善气道炎性反应,对杯状细胞增生以及Th2细胞因子生成产生抑制作用。IL-12是一种核心的Th1介导免疫应答因子,Th1细胞因子缺乏则会导致Th2免疫应答占优势[20-22]。

5.4Th2受体拮抗剂 由哮喘的发病机制来看,其诱发原因之一就是Th2水平提高。吸入抗IL-13单克隆抗体有助于患者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性反应的降低。抗IL-9单克隆抗体Medi-528有助于患者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改善,以及哮喘急性发作频率的降低,因而治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是,其对于轻中度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9、IL-13等细胞因子[23-24]。

6 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本研究所述的各类Th1/Th2平衡调节的免疫方法对于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同时存在优势和不足,但这些治疗方法的应用,均最大限度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也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途径,而随着未来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临床上对于小儿哮喘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的逐步深入,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必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最终达成最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1] 张琴珍,尚云晓.槐杞黄对哮喘大鼠BALF中IL-5及INF-γ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1):4-6.

[2] 金铃,凌杰.匹多莫德口服液预防及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2):247-249.

[3] 李文岭,范成立,杨静.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4):42,66.

[4] 翟凤馨,刘馨.匹多莫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32(2):151-153.

[5] 陈国玉.口服泼尼松加吸入疗法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08,27(32):76-77.

[6] 王进安,闫仙梅,白立新.多索茶碱联用丁地去炎松防治儿童哮喘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32-2533.

[7] 卫金虎.丙酸培氯松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3,17(3):175-176.

[8] 陈楠,赵晓东.免疫增强剂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地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3):168-171.

[9] 蔡幸生,朱勇斌,林丽爱,等.丙种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预防小儿哮喘复发前瞻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843-844.

[10] 周玉成,周雅丽.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核酪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32):5711-5712.

[11] 王红阳,王宏丽,王袁,等.IL-12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TNF-α和IL-10水平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28(9): 982-984.

[12] 邓伊,王志强.SOCS-3在哮喘TH1/TH2免疫失衡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3,25(11):1089-1093.

[13] 郑志龙,陆击修,郝俐.胸腺肽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7):985-986.

[14] 徐伟,金勇.胸腺肽治疗小儿难治性哮喘[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30-31.

[15] 高淑红,李燕.胸腺肽辅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6):39-39.

[16] 龚晨,邓静敏.Th17/treg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3,7(3):41-45.

[17] 姜华,赖克方,沈璐,等.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及气道炎症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7):409-413.

[18] 吕昌群.六味地黄丸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J].甘肃中医,2010,23(6):51-52.

[19] 宋泽庆,林霖,朱艳芬.黄芪多糖对哮喘小鼠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增强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26(2):132-135.

[20] 张巧玲,王晓芳,洪建国.免疫调节剂对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4):389-394.

[21] 沈怡,黄茂.他汀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3,7(3):689-692.

[22] Kang JH,Kim BS,Uhm TG,et al.Gamma-secretase inhibitor reduces allergic pulmonary inflammation by modulating Th1 and Th2 responses[J].Am J Respirat Crit Care Med,2009,179(10):875-882.

[23] Yangzong Y,Shi Z,Nafstad P,et al.The prevalence ofchildhood asthma in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J].BMC,2012,12(1):860-860.

[24] Parry-Billings M,Ferrari N,Seguin R.Oligonucleotides: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urr Opin Investig Drugs,2010,11(11):1276-1285.

R725.6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0.006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沈阳 110101

猜你喜欢

胸腺肽气道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