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德孙女:这一代“红后代”特别能吃苦

2016-02-13

新传奇 2016年50期
关键词:中南海接班人新华

朱德孙女:这一代“红后代”特别能吃苦

“小时候没有感到什么光环。我觉得我和普通孩子一样。我在学校从来不说我是谁的后代。现在参加聚会,我都不允许别人说我的出身。因为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

今年62岁的朱新华长着一张国字脸,眉毛很浓,说话语速很快,行事干净利落,英气十足。邓颖超第一次见到她时,笑着说:“一看就是朱家人。”图为朱新华

朱德一生戎马倥偬,大半生在战争中度过,只育有儿子朱琦和女儿朱敏两个孩子,儿子朱琦与儿媳赵力平生有四儿一女,朱新华是朱德唯一的孙女。朱新华的名字就是爷爷给取的,寓意“新中华”。

从广州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朱新华一直在解放军301总医院工作,任急诊科副主任,之后调任金沟河干休所卫生所所长直到退休,现在仍任顾问一职。

家风:“炊事员是为我服务的,不是为你们服务的”

1969年,朱新华15岁。她说,当时一个大的背景是我们国家和苏联的关系比较紧张,同时国内形势也很紧张。于是中央做了一个决定,把在京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和部队上的老领导疏散出去。

当时有七八个人去了广东,跟我爷爷一起去的有董必武、滕代远、李富春、蔡畅夫妇。我小时候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只在节假日、寒暑假到中南海和爷爷奶奶住。1967年中南海出了个规定,家属不能进中南海,这样即使寒暑假我也不能回爷爷奶奶身边。所以,在广东从化的那段时间,是我和爷爷奶奶接触最密切的时候。

1970年我去广州上学,五一放假我去从化看他们。那时我已经当兵了,一回家就向爷爷敬了个礼,我爷爷特别高兴,说:“你真是长大了,军礼敬得也不错,挺标准。”

我们一起散步,门口有站岗的哨兵,哨兵给他敬礼,他每次都回礼,我没有这个习惯,跟在后边走过去了。他看了我一眼,对我说:“这个小同志刚才给我敬礼,你为什么不给他回礼。”我说:“他不是给您敬的礼吗?”“但是我们在一起走,我们都走过去后他才把手放下来,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尊重。”这样我就懂了,以后都会回礼。

这就让我想起,在战争期间他帮战士扛枪、站岗;长征途中,他带头抽出了一匹牲口供伤员使用,要求“把伤员全部带走,一个都不能丢。”虽然他职位很高,但爱兵。

我们在一起,爷爷很少讲自己的过去,也不讲什么大道理,就是从这些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做事。

当时我和他们住在一栋楼里,我既然是家人,就应该和他们一起吃饭吧。但当时不是这样,只有爷爷奶奶在家里吃饭,家属需要到大食堂吃饭。爷爷说:“炊事员是为我服务的,不是为你们服务的,你应该和工作人员一起到大食堂吃饭。”到了广东第二天,奶奶给我买了饭票,让我跟着工作人员到食堂吃饭。

对后代规划:“长大了要学一门技术”

我在广东呆了将近8年时间,先是在那边当兵,然后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上学,毕业以后才回北京。

当时在那边很多人都带着孩子,孩子们年龄也都差不多,闲着也不是事儿,所以就跟广州军区商量,能不能把这些孩子送到部队里去锻炼。正好赶上那年广州军区招兵。新兵训练结束以后,我被分配到广东兴宁解放军第179医院工作,工作两个月后调回来,我和陈小玫就分到了广州军区总医院,其他人分到了其他医院。

放假的时候,爷爷说:“虽然你放假回来,但这个规矩不能变。”“你也不能天天在家这么呆着,除了看书、学习就是出去玩,总得干点事。”干什么事呢?他说:“帮工作人员干事,打扫院子。”所以我一大早就拿笤帚扫院子,慢慢习惯了。

到部队以后,我给他们写信,我是有什么说什么,有时候会诉苦。他们就写信教育我,让我想想劳动人民的孩子是怎么过来的。“别人能吃苦,为什么你就不能?”

一开始我是做护理员,相当于现在医院的护工。刚开始不是不想干,是不会干。比如挑水,我不会,根本就没扛过扁担。成天让我搞卫生、扫厕所、端屎端尿,我说当兵怎么干这事。爷爷奶奶就批评我:“不要见异思迁,要向劳动人民学习,为什么别人能干,你不能干?”

爷爷对后辈没有具体的规划,但有一条要求:“你们是我的后代,可以说你们是红色的接班人。但是我所要的接班人,不是接官、接地位,是要接革命的班。不是说你出生在红色的家庭里,就理所当然是红色接班人,接班人要有理想、有志向、有专业。你们长大了要学一门技术,要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红后代”的压力:“不要到处彰显自己的出身”

作为“红后代”,我觉得我和普通孩子一样。我在学校从来不说我是谁的后代。现在参加聚会,我都不允许别人说我的出身。因为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

我在家里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不要到处彰显自己的出身,出身和你自己没什么关系,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是天生的,但未来的路是自己走的。不过我很荣幸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要说压力,也没什么。参加劳动、参加训练,大家都是一视同仁。不过我要求自己干得比别人多一点。不能让别人说我坏话,不能给自己家抹黑。

参军以后,我是拼命吃苦。别人干的活我要想办法做到。一开始我不会挑担子,但是后来我挑得比谁都好。上世纪70年代的医院条件比较差,病房里没有热水,病人喝的热水需要我们一桶一桶从从锅炉房挑上楼。我上楼的时候一桶一桶挑,走平路的时候我能一下挑4个桶,别人都很惊奇。

爷爷对我爸妈要求也很严格。我妈妈生完孩子休56天产假,产假一结束就去上班。为了让我爸爸妈妈安心上班,爷爷奶奶就说:“等孩子断奶之后,就送到北京来,我们给你带孩子。”所以我哥哥10个月就被送到了中南海。

我们这样的家庭,不上班、在家里游手好闲,老人肯定是看不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很多人都会变。但是我们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思想就是这样,你去看看这个年代出生的其他“红后代”,也大多是这样的想法。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特别卖力,特别能吃苦。我们的想法很单纯:我是这样家庭出来的,我要做表率,不能表现得比别人差。当然也有个别人例外。

(《上海观察》2016.12.4)

猜你喜欢

中南海接班人新华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中南海的深情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乱发脾气的小熊
张新华的长征路
加油!接班人
可敬的特殊『接班人』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