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

2016-02-13

山东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荣成市体育锻炼中学生

张 辉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中学,山东 荣成 264300)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

张 辉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中学,山东 荣成 26430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荣成市480名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包括无兴趣爱好与锻炼习惯,客观因素包括没有锻炼伙伴、缺少适宜项目、学习压力增加等。据此提出应加大对学校运动场地和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定期开展一些余暇体育项目,重视对学生余暇体育的指导工作等措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余暇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余暇体育锻炼。

中学生;余暇体育;动机;影响因素

余暇体育有别于竞技体育和一般的体育课,它是从参与体育活动主体的活动时间上进行界定的。“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了达到健身、娱乐、消遣、刺激、宣泄等多种目的所进行的多种活动方式”[1]。2002年杨学军对中美青少年余暇体育开展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从青少年对待体育活动的态度、动机、活动的内容以及余暇体育活动场地、时间、组织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美国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内容要比我国丰富,余暇体育活动时间达90分钟以上的人数要比我国多,有88%的中学生参加了余暇体育活动组织,而我国只有9%,差距较大。但两国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愿趋于一致,越来越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2]。虽然我国对余暇体育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由于每个地区的体育管理状况、经济发展情况、风俗文化、地理环境等各不相同,导致我国各个地区的余暇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有所差异。为此,本研究对荣成市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探索某些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学校管理部门进行体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荣成市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在荣成一中、荣成三中、荣成六中、荣成二十中等四所学校随机抽取480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每所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40人,男女比例1:1,调查对象能够反映荣成市中学生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和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荣成市图书馆搜集与余暇体育锻炼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体育类核心期刊为主的一些期刊和学报以及相关硕士论文,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为本研究的完成提供理论参考。

1.2.2 问卷调查

根据研究需要,在参考有关理论和初步访谈基础上,编制学生调查问卷,针对问卷内容、结构进行专家效度检验。并且采用“重测信度法”,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相关系数为r为0.85,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向荣成市四所中学发放调查问卷480份,回收问卷464份,回收率为96.67%,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460份,其中男生224人,女生236人,有效率为99.14%。

1.2.3 专家访谈法

以座谈、走访的形式访问了数位专家和学者,听取了他们的一些观点和问题,从而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2 结果与分析

2.1 荣成市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2.1.1 中学生参与余暇体育锻炼的动机

只有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健身动机,才能有效引导和提高健身效果。积极参与型的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来源于对体育社会价值的认识,把体育视为调剂精神娱乐生活的一种手段。被动参与型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受制于学校与环境的制约,一旦体育课结束或者他们离开学校后,他们的体育行为就会即刻结束[3]。由表1可见,“锻炼身体”是荣成市中学生的首选动机,男女生选择率分别为96.43%和88.14%。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只有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60.89%的学生选择“健美体形”这一动机,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身体上的矫健和匀称,通过参加余暇体育活动达到健美、减肥的效果。83.05%的女生选择“健美体形”,说明女生更希望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减肥的效果,使自己有更加完美的体形和更加健康的身体。57.39%的学生选择了“提高技能”这一动机,其中男生多余女生,说明男生更愿在余暇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展现出自己良好的运动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而女生选择“提高技能”,可能是因为她们想展示出自己的活力与青春,给人一种更加自信和年轻的印象。“结交朋友”这一动机男生明显多余女生,其原因可能是男生为了认识更多人,增加人脉,为以后的工作和打拼带来方便,而女生由于性格原因,认识的人大多数只限于周围学生。

表1 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动机

2.1.2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度

由表2可知:中学生每天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时间集中于0.5~1 h和1~2 h两个区间。在0.5~1 h区间,女生多于男生,而在1~2 h区间,男生多余女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荣成市中学生对余暇体育活动总体的表现是积极的,90%以上的中学生能每天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在30 min以上,表明了中学生的健康意识正在不断提高,这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也有10%左右的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30 min,并且男生多余女生。据了解其原因很可能是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当今社会网络超前发展成为趋势,很多中学生通过网络游戏打发无聊时间,这说明对于如何安排多余的课余时间,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引导。频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其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程度。由表2可见,男女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集中在1~2次/周和3~4次/周两个区间。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男女生分别占到21.43%和10.17%,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说明这部分学生体育意识较差,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也说明我国部分中小学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重视,应该引起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表2 中学生每天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度

2.1.3 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从表3可以看出,荣成市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排名在前4位的分别是羽毛球(60.87%)、跑步(51.30%)、郊游(40.87%)和篮球(34.87%)。在项目选择上男生和女生存在差异,篮球是男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比例达到64.29 %,其次是羽毛球和乒乓球;跑步是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比例达到81.36%,其次是羽毛球和郊游。由于男女生自身素质和身心特点的不同,男生更喜欢有身体对抗性,运动量大的运动,比如篮球、羽毛球等,男生通过参加这些运动项目表现出自己的身体力量、速度和灵敏素质,也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女生更喜欢选择运动量较小,无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如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与女生性格、爱好和身心发展的需求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郊游、网球等一些时尚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喜爱,这对传统余暇体育项目产生了影响,需要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做出调整,以满足中学生对于余暇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的需要。

表3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锻炼项目的选择

2.1.4 余暇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场所与消费

由表4可知,“与同学一起”和“自己参加”为荣成市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分别为47.83%和31.30%,反映出体育活动与人际交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充分证明当代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做事的能力,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想要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不愿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参加体育社团”和“学校组织的活动”的学生仅占15%左右,这说明了学校组织和体育协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对学生吸引力不大,应加大宣传力度。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以校内免费场地和校内空地为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校内场所同学们对校内场所十分熟悉,并且不收费,离教室和宿舍比较近,所以成为大多数同学的首选。在校内收费场地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男女生分别为32.14%和22.03%,原因在于有条件的学生更喜欢到专门的场馆进行体育活动。所以将来学校场地设施的是否健全将影响到学生进行余暇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情。体育消费方面,荣成市中学生30元/月以下占到69.56%,30元以上的占到30.44%,说明整体体育消费水平不高,这基本上适合中学生的自身经济状况,如果中学生勉强参加高消费的余暇体育活动,反而会给学生的经济和学习带来一些压力导致不良后果。从男生和女生的消费差异上可以看出,男生每月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消费金额高于女生,女生的体育消费大多数低于15元的原因在于,女生倾向于运动量小的项目,使花费比较少,另一个原本因可能是不愿把钱花费在健康方面,更喜欢把钱投资在文化知识或生活打扮方面。

表4 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形式、场所与消费统计

2.2 影响荣成市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是影响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最重要的主观原因,其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余暇体育锻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是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其产生原因除取决于对体育运动具有正确的认识、具有明确的锻炼目的、周边环境的运动氛围等因素外,最关键的是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锻炼习惯是后天形成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学生对体育锻炼形成正确的态度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坚持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一个另一重要诱因,学生一旦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的锻炼习惯,就会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自主活动,是学生形成锻炼的潜在动机。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锻炼态度和良好的运动习惯,积极的参加余暇体育活动,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支持以及学校的积极引导。

表5 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2.3 影响荣成市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

由表5可见,影响荣成市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客观因素是“缺少场地设施”,占69.57%。按照国家要求,我国人均健身占有地面积应达到1.5平方米以上,由于各个学校具体条件的不同,使得每个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也不同,近几年荣成市中学生招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学校的场地设施增速较慢,影响限制了中学生参与余暇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习压力较大”是影响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第二因素,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把成绩摆在首位,只抓学生学习成绩,不太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忽略了对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挫伤了学生进行余暇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缺少适宜项目”是影响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又一个重要因素。男女生分别占到33.39%和25.42%。这说明一些新兴的余暇体育项目学校没有条件,无法开展,使学生因为没有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而选择了放弃。学校应根据需要开设一些新兴时尚的运动项目,使学生的余暇体育活动内容得到丰富。26.09%的学生选择了“没有锻炼伙伴”这一影响因素,女生更愿意在有锻炼伙伴的情况下进行锻炼,说明中学生体育项目锻炼方式方法存在差异,喜欢同一种运动项目的学生集合在一起,相互切磋学习,一起交流经验,能够提高体育锻炼水平和技术水平。综上,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加大动员力度,组织和引导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利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3 结论与建议

3.1 荣成市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动机的选择依次为锻炼身体、健美体形和提高技能。90%以上中学生每天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在30min以上,参与余暇体育锻炼表现积极,健康意识在不断提高,这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意义重大。

3.2 荣成市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项目前4位分别是羽毛球、跑步、郊游和篮球,在项目选择上男生和女生存在差异,男生更喜欢有身体对抗性,运动量大的运动,而女生则更喜欢选择运动量较小,无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

3.3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地点选择在校内免费场地,其锻炼组织形式反映出体育活动与人际交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代中学生不愿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体育锻炼次数集中在1-2次/周和3-4次/周两个区间,有一部分中学生不参加体育活动,表明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比较差,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

3.4 荣成市中学生的整体体育消费水平低,基本适合中学生的自身经济状况,男生每月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消费金额高于女生。影响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包括无兴趣爱好与锻炼习惯,客观因素包括没有锻炼伙伴、缺少适宜项目和运动氛围、学习压力增加等等。

3.5 建议各个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场地设施开展开设一些休闲运动项目,使学生的余暇体育活动内容得到丰富,根据需要制定一些制度与政策,加强对余暇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重视对中学生余暇体育的指导工作,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余暇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余暇体育锻炼。

[1]刘一民.余暇体育—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闲暇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报,1998,18(3):57-60.

[2]杨学军,陈周业.中美两国部分青年学生余暇体育的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报,2010,26(3):18-45.

[3]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中学生课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27(1):89-91.

[4]李学武.江西省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3):76-79.

[5]熊丽华.中日两国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调查的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21(6):102-104.

[6]韩衍杰.对我国高校中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26(14):503-504.

[7]于涛.余暇体育研究的理论框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9(3):6-9.

Analysisof physical exercise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 leisure time——A case study of Rong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ZHANG Hui

(Rongcheng20thMiddleSchool,Rongcheng264300,Shandong,China)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48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isure sports activities in Rongcheng, Shandong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s, expert interview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subjective factors that affec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isure time physical exercise include no interest and exercise habit, and the objective factors include lack of exercise partner, lack of suitable project, learning pressure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o invest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of schools, carry out some leisure sports on a regular basis,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 leisure sports and other measures, 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necessary physical exercise knowledge and skills at leisure tim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isure sports; motiv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2016-10-08

张辉(1970-),男,山东新泰人,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G807.3

A

1009-9840(2016)06-0083-04

猜你喜欢

荣成市体育锻炼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我的安全 我做主
荣成市休闲渔业旅游产品开发
荣成市启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荣成市海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