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文如何规避蠢材陷阱

2016-02-11颜福林

杂文月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切入点杂文陷阱

颜福林

语云,第一个用鲜花比喻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用鲜花比喻美女的则是蠢材。类推,第一个用苍蝇譬喻邪恶的是天才,那第二个用苍蝇譬喻邪恶的就是蠢材咯。

怎样规避“蠢材陷阱”?据说世界上有45万种花,用鲜花比喻美女的人不必担心掉进“蠢材陷阱”;用花譬喻邪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据说世界上最毒的花不超过10种,因此掉进“蠢材陷阱”的概率非常高。

类似,杂文的同一题材,第一个选取某一恰当切入点(或曰角度)的作者称得上是天才,第二个循同一切入点进入的作者就有蹈入“蠢材陷阱”之嫌。同一题材的杂文,似乎所有“切口”都已经被多次“探寻”过,后来者在“切口”前举步维艰,本人足拙,动不动就出溜进“蠢材陷阱”而不能自拔。这令我苦闷不已。

《报刊文摘》2015年9月28日摘转的《杂文月刊》2015年10期(上)于文岗先生的文章《老爷的话》(原题为《“娄阿鼠思维”何时休》),选取的切入点(或曰角度)就很新颖,令我大开眼界,为我今后避免继续掉进“蠢材陷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和新思路。

于文岗先生在《“娄阿鼠思维”何时休》中议及的是一个“老”话题,并不新鲜,即我们的有些官员(或曰公仆)嬗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于先生是怎样做到不落俗套地让读者信服他得出的公仆变官老爷这一结论的?我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有了一点心得——

于先生是以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老爷说的准没错》“切入”话题的。这样,作者几乎不必自己去“论证”他要的“结论”——官员有可能变成官老爷,叶先生的“论证”就已经足够“到家”了。作者省力,读者信服。真乃高手之所为。

接下来,顺理成章,作者议及到了“当下”的“一把手文化”,“一把手说的是绝对真理”。这个现象广大读者见怪不怪,一直是群口訾议众人腹非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有了共鸣,文章离成功就只差一步了。

这一步比较容易跨越,因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危害与化解方法,绝大多数读者都知其大概,作者只“画龙点睛”似的点了一点:产生“一把手文化”是“源于对权威的崇拜”,“源于权力的为所欲为”;对于党和国家的伤害和造成的损失之巨大,作者几乎没有提及,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不必赘述,反倒是对于较少提及的“娄阿鼠思维”的形成有较为详尽的论述,“这种思维定式的養成或秉承……实质是人在权力的淫威之下被迫自保以求生的屈服”,一语点破,非常到位;这种思维对于整个民族精神的戕害,丝毫不亚于官员贪腐造成的破坏——这其中,“一把手文化”起到了发酵变质乃至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治理上,尽管作者说了应该把“一把手文化”关进制度的笼子,但对于民族精神受到的戕害怎样化解,作者没有更进一步点明,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索的空间,不把话说尽,就像名画的留白,也是一步妙棋。

于先生用这种方法完成了这样一篇极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文章,提供了一个杂文作者很好地规避落入“蠢材陷阱”危险的范例。当然,如果克隆于先生这样的写法,那就是自投“蠢材陷阱”。我们只能汲取于先生的思维方法,却不能照搬他的写法。

从理论上说,天圆地方,“分角”是无限的,况且,天下没有相同的树叶,同类的角度也可以做到不尽相同。“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找到新的切入点的,比如,苍蝇之外,还有臭虫、粪蛆、蟑螂、蝎子等污秽有毒之物可以用来譬喻贪腐。

《杂文月刊》上的绝大多数文章都不落俗套,都有其独到的视角,所以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报刊文摘》一直在转摘《杂文月刊》的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包括我在内的容易掉进“蠢材陷阱”的作者,很有必要向包括于文岗先生在内的高手们学习,时刻警惕“蠢材陷阱”的“吸纳力”,掉进去的杂文就废了,没有了生命力。

猜你喜欢

切入点杂文陷阱
画与理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陷阱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陷阱2
陷阱1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