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2016-02-11

中共党史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刊社会科学学报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 发表的文章不含在内)

总 论

关于深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 (王炳林 房 正)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3

中共党史研究范式问题探讨(孙钦梅)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3

民生问题与中共党史研究(张静如)

河北学刊2016.3

从国史与党史研究的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三大研究主题 (宋月红)

前线2016.5

焦裕禄精神集体记忆的建构历程

——以《人民日报》(1966—2014)报道为例 (陈莉莉 孙丽柯)

长白学刊2016.3

新中国女性的国家认同构建(1949—1984)

——基于女民兵宣传画的图像政治学分析 (王海洲)

学海2016.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演变(陈正良等)

浙江社会科学2016.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略论新文化运动的法兰西风格(高 毅)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6.3

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论辩之回顾与反思(王启超)

北京党史2016.3

论左翼学生群体的形成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钱 聪)

北京党史2016.3

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与中央红军长征比较研究 (孙 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3

湘江战役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工作的实践探索 (唐 凌 甘庆华)

理论月刊2016.6

长征早期叙事的鲜活画面与生命张力

——以1942年版《红军长征记》为中心的文本解读(于化民)

军事历史研究2016.3

艰难卓绝的生命救护

——美国学者约翰·瓦特眼中的中央红军长征医疗 (范国平)

军事历史研究2016.3

“以巩固求发展”与“以发展求巩固”争论的解决

——红军主力东征战略形成过程研究(魏德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3

红军时期女子部队的表现及作用(吕满文)

河北学刊2016.3

中共苏区社会建设与国统区社会建设的本质区别 (谢开贤)

江汉论坛2016.6

抗战初中共党组织在太行山区的“战略展开” (赵 诺)

抗日战争研究2016.2

《苏日中立条约》引发的社会反响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孙 佩)

湖北大学学报2016.3

陕甘宁边区县长的群体结构与施政要务(杨 东)

人文杂志2016.6

太行抗日根据地女性婚姻家庭待遇及其冲突 (杜清娥 岳谦厚)

安徽史学2016.3

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对中共的医疗援助 (任中义)

湖北大学学报2016.3

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家认同重构的影响 (朱桂莲)

湖北大学学报2016.3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对中共的政策策略探析 (扶小兰)

求索2016.5

延安时期中共对根据地社会性质的考察及其方法论意义(韩 伟)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3

东北野战军辽西会战决策的演变(李宝明)

军事历史研究2016.3

论解放战争初期党在东北战略方针的演变 (戴茂林 李 波)

社会科学辑刊2016.3

再析中共七大屡次延期的原因(卢 毅)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3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局对请示报告制度的执行 (王华玲)

甘肃社会科学2016.3

中共高层决策模式变化及其特点探研(1921—1949)

——以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互动为中心的考察 (沈传亮)

晋阳学刊2016.3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资产阶级政治认同的嬗变历程 (朱益飞)

广西社会科学2016.5

建立有组织的生活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乡村支部建设(王建华)

人文杂志2016.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落后分子改造与乡村镜像重构

——论建国前后小说对乡村社会组织化的想象与书写(黄荣华 黄晓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6.3

从旧艺人到新演员:建国初期“戏改”中戏曲表演者的角色转换

——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刘素林 韩晓莉)

福建论坛2016.5

回顾与反思: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研究述论 (郑京辉)

保定学院学报2016.3

1950年江苏地区的整风运动(吴文珑)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3

苏联专家援建“哈军工”问题探析 (王潇凡 熊杏林)

军事历史2016.3

1955年春季粮荒中的“统销补课”

——以广东地区为中心(葛 玲)

史林2016.3

群众运动与阶级意识:1959年贵州的整社运动 (井 方 王瑞芳)

兰州学刊2016.5

人民公社时期大田农作的女性化现象

——基于对西部两个村落的研究(胡玉坤)

妇女研究论丛2016.3

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差异与农户收入:基于分层线性模型分析(黄英伟 张晋华)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3

20世纪50年代闽西的蛊毒传统与阶级划分(陈贵明)

开放时代2016.3

20世纪50年代上海评弹团工资制研究(王 亮)

北京社会科学2016.6

论1950年代留苏生的派出

——中苏关系的另一面(刘 冰 刘 寒)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6.3

论1950年代中国对于承认“两个中国”的态度 (葛 君)

历史教学问题2016.3

社会主义的“中国经验”:1961年沪版《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始末(张 生)

史林2016.3

“马利诺夫斯基事件”真相与中苏两党决裂(叶书宗)

探索与争鸣2016.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西藏的情报评估与侦察(郭永虎)

军事历史研究2016.3

为了平等而不平等

——从学校向工农开门看新中国的教育平等努力 (1949—1965)(王爱云)

安徽史学2016.3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海洋权益管理(王巧荣)

军事历史研究2016.3

改革开放前城市信用社建立与发展再探讨

——以河南省新乡市汲县城市信用社为例 (门 闯)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如何把握“传统”

——以20世纪70年代儒法斗争所提供的历史构图为中心(周展安)

开放时代2016.3

“文革”时期香港左派电影族群的创作和发行实况新探(赵卫防 张文燕)

上海大学学报2016.3

改革开放新时期

经济学家群体与改革开放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黄志高)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6.6

土地财政的历史观察:1985—2015(张学博)

宁夏社会科学2016.3

改革开放以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述论 (郭 辉等)

安徽史学201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分析(梁青青)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美国形象(王笑楠)

中州学刊2016.5

人物研究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探幽(侯且岸)

北京党史2016.3

李大钊选送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情况考订(攀学庆)

广东社会科学2016.3

艾思奇与毛泽东:哲学家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作用(〔澳〕尼克·奈特)

毛泽东研究2016.3

评潘佐夫的《毛泽东传》

——兼谈潘书中的若干史实错误(杨奎松)

近代史研究2016.3

《论十大关系》几个问题的探讨(罗平汉)

安徽史学2016.3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之版本与内容演变(李 鹏)

南京大学学报2016.3

阅读毛泽东本文:认识论问题 (保罗·哈里著,沈金霞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6.3

海外毛泽东研究的方法论述评(张今杰)

毛泽东研究2016.3

论恽代英早期思想的发展、特点及实践(李孝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6.3

莫里斯·迈斯纳的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管永前)

北京党史2016.3

胡风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传播的贡献 (赵惠霞 李 清)

山西师大学报2016.3

猜你喜欢

学刊社会科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北斗语言学刊》简介
关于《红楼梦学刊》编委会调整的启事
致敬学报40年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学报简介